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6篇)

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6篇)《红楼梦》读书心得篇一以前那个不懂什么叫做人生与悲催的我,自从看了哪一部被称之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后,我哭了。
红楼梦读书心得篇二“满纸荒。
唐言,一把辛酸泪”浅读红楼梦,我似是若有所丝的发出了这样的感悟。
《红楼梦》一书主要描写了贾府从鼎盛到衰败的一个过程,其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悲欢离合,让世人留下不知多少的惋惜之泪水。
下面就给大家谈一谈,我心中的宝钗吧!如果把黛玉比作一朵出水芙蓉,傲世隐立。
那么宝钗大概就是那花中的牡丹,比起芙蓉的高处不胜寒,多了几分雍正典雅,宽容大度吧!贾府中腐败隐晦,处处皆是勾心斗角。
而宝钗在这里的一个环境里,并不曾畏惧,也不曾躲避,更不成像黛玉般,为了洁身自好而锋芒毕露,以致招来憎恶,在家庭中难以立足。
她有的不仅仅是一份超脱自然的淡定从容,更多地是在为人宁静平和的同时不曾放下的小心谨慎。
宝钗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她的看破现实,实为一种聪明选择,她并不是不想反抗这种陈旧的制度,而是她早已料到这个结局是个悲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逆来顺受的人格。
名著《红楼梦》读书心得篇三人们最记得的人,莫过于林黛玉了。
因为在众多人眼里她是性格最单一的人,人们只认为她很爱哭,心事很重,很刁蛮,很爱吃醋。
但人们错了,殊不知她是最爱笑,也是最想笑的人。
她经常和姐妹们开玩笑,逗得大家笑得肚疼。
可无奈,在荣国府中她没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人,都是些外姓亲戚,只将她放在眼里嘴上,从不放在心里。
好点的嘴上好妹妹的叫着,坏点的从不接近他。
她只能将自己的委屈憋在心里,表现的刁蛮一些以防别人不欺负她。
试问如果你在别人家呆着是否得处处小心翼翼,不说的太远,就连在姑姑家不照样也得小心翼翼吗?如果你一个人在没有亲人的外姓亲戚家,看到别人在亲人怀里撒娇,不也得哭泣半天么?而宝玉和黛玉的情缘也真应了“一个阆苑仙芭,一个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嘘呀,一个空劳牵挂。
读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0篇

读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0篇读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 (1)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名著,譬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其中《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我看了书才知道原因,原来是跟女娲补天的故事有联系,女娲补天后剩下了一块儿石头没用上,这块石头十分孤独与伤心,后来来了一个和尚和道士,请求到人间看看,于是变成了通灵宝玉。
在天上有一座美丽的宫殿,叫赤霞宫,里面有个神瑛侍者,他发现了一株仙草,他十分心疼这株仙草决定帮助她,仙草十分感动,化成了一位女神仙,这个时候神瑛侍者想下凡去训练自己,就到负责下凡的神仙那里去报到。
仙草神瑛侍者这不见了,得知已下凡,她便也去找负责下凡的神仙。
负责下凡的神仙,尽幻仙姑安排神瑛侍者带着通灵宝玉下凡去了,而仙草变成的绛珠仙子为了报答他,把一生的眼泪都给他,警幻仙姑被感动,于是安排他下凡。
后来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而绛珠仙子也就是林黛玉。
这就是《红楼梦》的来源。
而这个的故事主要是按照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故事为主线写的。
我喜欢《红楼梦》这个长篇章回小说的原因是因为,一它的思想非常好,里面不但有许多指导意义,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封建社会,里面包含了许多哲学道理。
而他的语言也十分的细腻婉转,令人百读不厌,里面的诗词文笔,可以说是中国小说的巅峰,无人能及。
我十分欣赏文中的男主角,贾宝玉,他不管对待谁,对待自己的家人,他是对待身边的侍从仆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他不像平时的贵族人一样,是歧视他们,而是挺着胸膛伸出双手,来帮助他们。
同时,我也欣赏林黛玉,一说起她,就会想到黛玉葬花,容貌清丽,兼有诗才。
我十分心疼他,有情人并未终成眷属,在薛宝钗与贾宝玉得大婚上泪尽而逝。
红楼梦,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让我爱不释手,看多少遍都不会腻,是一部特别好的作品。
读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 (2) 今天我读的书是《红楼梦》,这本书是我国文学名著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家族的衰败,贾府原来很是兴旺,可是后来贾府的人死的死,走得走,贾母在的时候这个家还算可以,贾母死后这个家就彻底不成样了。
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篇1《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第一篇!又名《石头记》,一共120本。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贵子贾宝玉、文静稳重的薛宝钗等。
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比如“黛玉葬花犹红。
”早上,宝玉和黛玉在聊天。
宝玉一句无心的话,得罪了黛玉,黛玉哭着跑了出去。
黄昏时分,黛玉以为宝玉被叫走了一整天,心里着急。
饭后她来看他,丫鬟不认得是谁,也不让黛玉进去。
黛玉气的站在门外,以为是自己一个人。
她忍不住哭了,于是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坐了一整夜,膝盖里都是泪水。
第二天中午,宝玉听到山坡上有人在低声哭泣,哭着诉说,很伤心。
宝玉停下脚步,仔细听着,只听得那人悲伤痛苦地读着。
原来黛玉昨晚因为被锁在门外而伤心欲绝,因为埋下这些落花时的感情而唱了一首《葬花吟》。
宝玉听说“侬的花葬人在笑,他葬在侬的是谁”,不禁哭了。
黛玉见是宝玉,便问他昨晚为什么不让丫鬟开门。
宝玉赌咒说不知道。
黛玉想可能是丫鬟懒,便免了宝玉,二人破涕为笑,又和好了。
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篇2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前总没有耐心读下去,最近好不容易抽空读完,发现从红楼梦中居然可以学到很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在“金陵十二钗”中,王熙凤和贾探春都有突出的管理才能,但她们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差别甚大,曹雪芹笔下的宁荣二府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如文中所述,荣府虽小,从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要管理得井井有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依仗着贾母的权势,王熙凤长期掌握着贾府的家政大权,管理就是王熙凤的主要工作,要搞清楚凤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还是从一些特殊案例说起。
在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突然离世,贾珍请凤姐出面料理丧事,前后持续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中,我们看看王熙凤的管理手段。
凤姐接手管理任务后的第一步是分析需求现状、找到问题关键,对宁府的风俗情况做了五条总结:头一件是人口混杂,容易遗失物品;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委;三件,需求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铃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红楼梦》个人读书心得13篇

《红楼梦》个人读书心得13篇《红楼梦》个人读书心得1《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一:《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历史的镜子。
曹雪芹的文学才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他用差不多一生的时间来写作《红楼梦》,这种认真和用心非常令人感动,而其中的人物、故事更是精彩。
《红楼梦》写了许多人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主要人物。
贾宝玉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后来转世投胎而成的,他有张女人似的胭脂脸,书中以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来描写他的相貌、神态,似乎真有其人,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华丽无比。
宝玉的脾气既怪又坏,动不动就要他摔出生时口里含着的琼玉。
宝玉不爱读书,还骂读书人是国贼禄蠹,整天与那些败家子喝酒,不学好样。
林黛玉是一株降殊仙草转世投胎的,她有两条似愁非愁的柳眉,一双似悲非悲的眼睛,娇弱得好像生病一样。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清闲时像月光照拂花上,行动时如柔柳轻拂水面。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的性格非常清高、孤僻,她不与一般人玩耍,只喜欢同宝玉一起玩耍、嬉戏。
薛宝钗则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生得肌骨莹润,举止优雅。
她性格随和,很招人喜欢;但是也很有心计,是个阴险的人。
在《红楼梦》里,我还喜欢许多故事片断,如游幻境指迷十二金钗、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憨湘云醉眠芍药烟和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其中最喜欢的要算憨湘云醉眠勺药烟与撕扇作千金斤一笑了。
我很喜欢《红楼梦》这本书,它的魅力很大,正如我爱吃的冰淇淋一样。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二:修身养性,怡悦身心,几乎是众多读书人对读书作用的一致性的评价。
书籍是向上的台阶和平台,是望远镜也是显微镜。
因为书籍我们能够摆脱地域的限制,视野的狭隘,从而站的更高看的更广,看的更远,看的更深。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历史的镜子。
曹雪芹的文学才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他用差不多一生的时间来写作《红楼梦》,这种认真和用心非常令人感动,而其中的人物、故事更是精彩。
读红楼梦感悟心得体会(通用8篇)

读红楼梦感悟心得体会(通用8篇)读红楼梦感悟心得体会篇1《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
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
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
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
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
不住地流泪。
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
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
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
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梦断红楼。
那个留在古典的梦中,是多少香魂终逝,家亡人散。
红楼梦,一个梦,一个谜,又有谁能将它解开?泪是黛玉诠释心情的唯一方式,伤心了哭,害怕了哭,生气了哭,高兴了也哭,感动了还是哭。
说女人是水做的就是指她吧!母丧父病,家道中落,不得不投靠于贾家。
纵然是受姥姥的百般疼爱,在封建的背景下也算是寄人篱下。
那个时代的女子有才有思想却更受束缚。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
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
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
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
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
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
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曾经在看到红楼梦的时候都会觉得作者怎么会这样呢?好感伤的结局,但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在那个时代的背景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再也不会那么说了。
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
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
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
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
在这里我们知道了薛宝钗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王熙凤的奸诈;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一部人物丰富,感人泪下的家族史。
让思绪走出红楼,回归现实,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世界,没有过多的束缚,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机会,好好努力学习,回报让我们拥有现在的社会!看红楼,看世间兴衰荣辱;读红楼,读人间欢乐悲伤;品红楼,品人生酸甜苦辣。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和主张。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能够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我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能够判别人物。
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并且这些诗词的创作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切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口气。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资料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我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不逊色。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2贾府因家中出了个贵妃而兴旺,最后,也因贵妃的病逝而中落。
作者借此讽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社会现象。
同时也批判了那个时代父母包办婚姻的社会丑恶。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翻开这本书,一个大观园就呈在了我面前。
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王熙凤、史湘云、探春,迎春、惜春·····这些人在这本书中上演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故事。
关于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这个在《红楼梦》以前,在我们古典小说,古典戏曲里头,宣扬这种自由恋爱的戏剧小说也是有的,最有名的《西厢记》,《牡丹亭》,但是这个你要仔细比一比,就有时代的差距,《西厢记》虽然是张生、莺莺不尊老夫人的命令最后是自由结合了,但是最后《西厢记》的结局,最后还是张生考上状元,然后最后皇上赐婚,最后大团圆,圆满结果。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一曲红楼花有泪,半壁尘缘石笑痴。
伫立在岁月的针尖上,那颓废了又彷徨的思绪像钗环鬓上的游丝,永远在荒凉的离恨天下灌愁海边,拾起那红楼续曲中遗失的痕迹。
转山转水转佛塔,却没有参透那禅海无边的太虚幻境中,究竟有怎样的无可奈何定义了多少青春年少的宿命。
于是,静听一夜梵唱,捧一盏香铭,叹悲欢离合,歌世事无常,采一枚青莲让她静谧地微绽在忘忧河上。
站在潇湘前的竹林深处,想扣响虚掩的门扉,心念所动,却欲罢又止,只是怕惊醒了初睡的闺中女儿。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始终执拗地相信那份至死不渝、甘之如饴的情感不会随着香魂的一缕缥缈而烟消云散。
绕堤柳借三蒿翠,无奈春风迎秋景。
埋香冢,泣残红,拈落絮,扑绣帘。
西风画夜凉如水,冷月无言花归期。
君当作做磐石,妾当作芦苇,芦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刘兰芝之于其丈夫,卓文君之于司马相如,张爱玲之于胡兰成上演倾城之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黛玉之于宝玉是固执而又澄澈的',只为报前世的浇灌之恩,追随其历尽世间沧海桑田,只为还他一生的泪水。
碧落的一隅是她挥墨呤成,只为映照自我的凄凉心境,沁芳桥畔潺潺曲折的流水是她锦囊艳骨,净土掩风流的心比天高的灵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江南,手把桂桨,轻划兰舟。
窸窣的枝条伸入几乎静止的河,起起伏伏的水面像江南人深深浅浅的故事那样波澜不平。
也许只有她那低如莲花般的微笑,才能够孕育江南流光溢彩的底色。
玉带林中挂,仙苑奇葩,眉黛烟青,指环玉冷,抑或是青灯照壁,冷雨敲窗。
江南的淫雨霏霏让我不禁为她在落日荒丘中能寻觅到灵魂升华的殿堂而怀揣欣慰。
正如白娘子于断桥始遇许仙,从此为她传奇的一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注脚;绛珠草之于青埂峰下痴石秋波之缘,却似前生已有死生之约,一柄古琴,让弦音萦绕于青竹白兰间,一抔净土,把千古风流葬于红绡帐中。
易安有云,惊起回头,却把青梅嗅。
三月,梅子梨花带雨抑是乱红飞过秋千的季节,香巢边流连了一程又一程,在寒塘水畔远渡鹤影,在花落青冢上埋下对质洁灵净虔诚的吊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孩提时,家长不准我读《红楼梦》,我不知道理由,不过,那时社会上流行“老不学《三国》,男不学《水浒》,女不读《红楼》”,理由是老年人读《三国演义》会学奸,三国尽是计谋,男不学《水浒传》,因为水浒传讲梁山108条好汉,杀人抢钱讲义气,却败家败国。
女不能学《红楼梦》是因为红楼梦里的女的,无论那一个,都很不幸。
当我苦读书,考上大学时,自己得意得忘了自己是谁,到学校第一件是,就是去学校图书馆借本《红楼梦》读一读,并认为自己不会学坏。
那是第一次读《红楼梦》也是我一生唯一一次读《红楼梦》,尽管,家中有《红楼梦》这本书。
那年我17岁,读《红楼梦》读得让我吓了一大跳,因为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都被贾宝玉害惨了,而,《红楼梦》里最优秀的二个女性就是这二位,于是,我认为贾宝玉乱搞男女关系,就是小时候看到的被批判的“搞腐化”,还认为袭人应该是贾宝玉的原配,因为贾宝玉走向腐化就是她的原因。
并从平等的角度,认为贾宝玉不能抛弃她,不然一切以后的不幸都是因为没有尊重她。
我把《红楼梦》这本书一还,就再也不想看这本书了。
一年以后,生病,我儿时体质不好,长期吃药,后来开刀,也许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终造成内分泌失调,在大学吃中药丸也没有多少用处,女生有的肚子疼,我很高兴,我没有,但是最后生病了,那时不太懂,以为自己头脑真的坏的了。
休学,复读,毕业。
记不得,是那一年,我看了一本电影《尤三姐》,多好的人,姐姐被王熙凤害得死也不知是谁害的。
但是尤二姐不争气,要当二奶。
尤三姐争气也没用,被贾宝玉用谣言害了自杀了,贾宝玉说“这个大院,除了门口二只石狮子
是干净的,再没有一个人干净!”,所以尤三姐泼辣,骂人,但最后以死示清白。
我看了之后想,林妹妹可比她可怜多了,病死了,还爱那个浪荡子,来世也没了。
又记不得是那一年,我看到一篇文字评论,专门有一门学问“红学”,我真想不通,这个《红楼梦》还有这么多文学专家专门研究,还有“红学”,就看看,一看又吓一跳,这是一位专家,解释《红楼梦》是诗词,经研究认为这些诗词中都含有预示意义,意味着这些人以后的命运,而且这些诗词都极唯美,写得非常难得。
这是一种文学的研究与探讨,而我看过后,心想,那个《红楼梦》也可怕了,当年就看到“疯癫和尚”,讲的话都是“谒”,这些话预示了《红楼梦》的后面。
我太反感《红楼梦》了,并对文学产生的一种宿命感到可怕,于是对“命运”感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人生的希望好象都看不到,全是命运安排好的。
我更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并且非常非常的想不通,为什么这么一本书,中国有那么多的人为之叫好,《红楼梦》有什么好的?还四大名著,这么唯美的爱情,有这么悲惨的结局。
还有王熙凤修理穷人,把一桶屎全倒在那个又穷又色的年轻人头上,最后,老和尚还帮有钱人,把那年轻人活活给害死了,死了还说他不好。
而没有一个人教育过穷人,富人黑,穷人苦,这本书中没一点好的。
穷人为富人做事,富人拿穷人找乐,而富人自己也心苦,又说不出。
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我想来想去,只有贾政还有点福,唯一一个不乱搞男女关系的人,王夫人是唯一一个丈夫真正从内心不抛弃她的女人,元春嫁给皇帝,而旧社会,皇帝后宫三千,她也没啥好日子过。
人总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许不会说,但是,这种思想无法改变。
时光飞逝,我步入中年,二十多年,我从不再读《红楼梦》。
病休,下岗,在家休养,想学写文章,因为觉得人生真得有很多感悟,但生命也许很短暂,又觉得自己有点太委屈,我不想死得也很窝曩,有屁就要放,有话就要说,有心结就要写。
这就是沟通,不然就会忍,忍字心上一把刀。
不好!
有幸,在父亲老年大学带回家的一篇文章上,又看到南京大学文学系,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写作者曹雪芹的一些故事,并推理了一些事,因为当时,曹雪芹生活的地方,有四个姓氏很多,其中就有王姓,薛姓……
这次看文章,我又吓了一大跳,原来,贾宝玉他不姓贾,贾即假,他就是姓曹,是曹雪芹写书,把自己的一部分思考还有思想,还有经历,还有诗啊,谒啊,前世,来生,全是他一个人编出来的。
原来,那个最没出自己的浪荡子,害女性的美男子,原来是个文学家!
中年的时候,看过了,吓过了,最后,我不得不服,曹雪芹是一个忘记了自己深深的热爱这个民族,热爱着后人,以自己全部的才学写一本警世的书,而《红楼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爱情,都没有希望,唯有“报国”才是人生正道。
这是这本书中没有一句话写的,却是安排好了的。
这个文学家!
二十多年了,《红楼梦》我从内心服了。
《红学》也是有意义的。
读《红楼梦》唯一的心得体会就是“别被文学家骗得怎么都相信,要有自己的头脑”,但是,我从内心深深的感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