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 习题答案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责任会计与内部转移价格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已知:某企业A分厂为成本中心,其可控成本及厂部的可控费用见下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A分厂的成本业绩报告。
答案:依题意,编制的A分厂的业绩报告见下表习题-2已知:某企业的第二车间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
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500 000元,变动成本为300 000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40 000元,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60 000元。
要求:计算计算该利润中心的实际考核指标,并评价该利润中心的利润完成情况。
答案:利润中心边际贡献=500 000-300 000=200 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500 000-300 000-40 000=160 000(元)利润中心可控利润=500 000-300 000-40 000-60 000=100 000(元)习题3某公司的一个投资中心20X1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分别回答下列不相关的问题(1)该投资中心20X1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2)该投资中心20X2年的销售收入增加15%,其他因素不变。
已知20X1年变动成本率为40%。
该投资中心20X2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说明怎样提高投资利润率?(3)该投资中心20X2年将节约固定成本300千元,其他因素不变。
该投资中心20X2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说明怎样提高投资利润率?(4)该投资中心20X2年12月31日的经营资产为1 800千元,其他因素不变。
该投资中心20X2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说明怎样提高投资利润率?答案:(1)()%24%12260007202320028006000资利润率投=⨯=⨯+= (2)()%42%26.183.2)%401(%156000)%401(%156000720232002800)%151(6000资利润率投=⨯=-⨯⨯-⨯⨯+⨯++⨯= 上述计算表明,销售收入增加15%,使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18.26%;同时也使经营周转率由原来的2次提高到2.3次,从而使投资利润率由原来24%提高到42%。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D 4.A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 2. √ 3.× 4.√ 5.× 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 D 2. C 3. B 4.A 5. C 6.D 7. B 8.D 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CD 3. AB 4. AB 5. ABC 6. BCD 7. ABD 8. ABCD 9. BC 10. CD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四、实践练习题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年份产量(千台)产品成本(万元)200660500 200755 470 200850 460 200965 510201070 550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年度产销量X i(千台)总成本Y i(万元)X i Y i X i22006 2007 2008 2009 20106055506570500475450520550 30000 26125 22500 33800 38500 3600 3025 2500 4225 4900合计n=5∑X i=300∑Y i=2495∑X i Y i =150925 ∑X i2= 18250 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 全面预算 练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 (1)经营性)经营性现金流现金流入=40 000×70%+41 000×20%+36 000×10%=39 800万元万元 (2)经营性现金流出=8 000×70%+5 000+8 400+(8 000—4 000)+1 000+1 900+40 000×10%=29 900万元万元(3)现金余缺=80+398 00—29 900—12 000=—2 020万元(短缺)万元(短缺) (4)应向)应向银行银行借款的最低余额=100+2 020=2 120万元万元 (5)4月末月末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余额=40 000×30%+41 000×10%=16 100万元万元习题2 项目项目 金额金额 月初现金余额月初现金余额 100 经营现金经营现金收入收入 53 300 可运用的现金合计可运用的现金合计 53 400 材料材料采购采购支出支出 16 000 直接直接工资工资支出支出 8 800 应交税金及附加支出应交税金及附加支出5 500 制造费用支出制造费用支出 5 000 营业费用营业费用 500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500 预交所得税预交所得税 3 200 购置固定购置固定资产资产 15 000 现金支出合计现金支出合计 54 500 现金余额现金余额 -1 100 向银行借款向银行借款 1 300 归还银行借款归还银行借款支付借款支付借款利息利息月末现金余额月末现金余额 200 表中数据的计算过程:表中数据的计算过程: 经营现金收入:51 000×20%+52 000×30%+55 000×50%=53 300万元万元 材料采购支出:20 000×80%=16 000万元万元 应交税金及附加支出:55 000×10%=5 500万元万元 制造费用支出:9 000-4 000=5 000万元万元万元 现金支出合计=16 000+8 800+5 500+5 000+500+500+3 200+15 000=54 500万元万元 现金余缺=53 400—54 500=—1 100万元万元 向银行借款:1 100+160=1 260,取,取100万元的万元的倍数倍数即为1 300万元万元 月末现金余额:1 300—1 100=200万元万元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时 分配率分配率3000工时工时4000工时工时 5000工时工时 6000工时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间接人工间接人工 0.10元/工时工时 300 400 500 600 物料费物料费0.15元/工时工时 450 600 750 900 维护费维护费 0.08元/工时工时 240 320 400 480 水电费水电费0.20元/工时工时 600 800 1 000 1 200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间接人工间接人工 3 000 3 000 3 000 3 000 折旧费折旧费 5 000 5 000 5 000 5 000 维护费维护费 2 000 2 000 2 000 2 000 水电费水电费1 000 1 000 1 000 1 000 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合计12 590 13 120 13 650 14 180 7月 8月 9月 合计合计 赊销(80%) 56 000 68 000 72 000 196 000 现销(20%)14 000 17 000 18 000 49 000 总销售额 70 000 85 000 90 000 245 000 销售现金销售现金收入收入:现金销售现金销售 14 000 17 000 18 000 49 000 收回上月款收回上月款 48 000 56 000 68 000 172 000 现金收入总额现金收入总额62 000 73 000 86 000 221 000 (2) 采购预算预算 单位:元单位:元7月8月 9月 总计总计 期末期末存货存货 15 300 16 200 9 000 40 500 销售销售成本成本 42 000 51 000 54 000 147 000 合计合计 57 300 67 200 63 000 187 500 减:期初存货减:期初存货 12 600 15 300 16 200 44 100 购货总额购货总额 44 700 51 900 46 800 143 400 每月末每月末存货存货=下月销售下月销售成本成本×30%,则,则7月末存货月末存货 51 000×30%=15 300 8月末存货月末存货 54 000×30%=16 200 9月末存货月末存货 30 000×30%=9 000 购货现金购货现金支出支出: 单位:元单位:元7月 8月 9月 总计总计支付本月购货支付本月购货 22 350 25 950 23 400 71 700 支付上月购货支付上月购货18 300 22 350 25 950 66 600 现金支出总额现金支出总额 40 650 48 300 49 350 138 300 (3) 销售与管理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预算 单位:元 7月 8月 9月 总计总计 现金费用现金费用工资费用费用7 500 7 500 7 500 22 500 销售费用4 200 5 100 5 400 14 700 广告费用 6 000 6 000 6 000 18 000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 2 800 3 400 3 600 9 800 费用支出合计费用支出合计 20 500 22 000 22 500 65 000 非现金费用非现金费用折旧费折旧费 2 000 2 000 2 000 6 000 费用合计费用合计 22 500 24 000 24 500 71 000 其中:各月销售运费占各月其中:各月销售运费占各月销售额销售额的6%,各月其他费用占各月销售额的4%。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习题答案

40 − 28 =2 6 B 产品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最高,所以应生产 B 产品 解: (1) A 产品的边际贡献 = 5000 − 950 − 800 − 600 − 550 = 2100 A 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 0,所以不应停产 A 产品。
(2) 投产 D 产品的增量收益 = 6000 − 3000 − 500 = 2500大于 A 产品的边际贡献, 所以 A 应停产 (3) 租金收入 3000 元大于 A 产品的边际贡献,所以 A 应停产 3. 解: 平均成本为AC = TC/Q = 23000/Q + 20 + 0.001Q 令dAC/dQ = 0解得Q = 4796(件) 所以平均产本最低的生产量为 4796 企业的利润: OI = TR − TC = 28Q − 0.001Q2 − 23000 令dOI/dQ = 0,解得Q = 14000(件) 利润最高点的生产量为 14000(件) 4. 解: (1) 进一步深加工时, 第一步生产发生的生产成本 300000 元已经发生, 属沉没成本。 故而这 300000 是无关成本。 (2) A 产品深加工后的差量收益 = 15 − 10 × 3000 − 14000 = 1000(元) (3) B 产品深加工后的差量收益 = 16.2 − 11.6 × 6000 − 16000 = 11600 元 (4) C 产品深加工后的差量收益 = 21.6 − 19.4 × 2000 − 9000 = −4600(元) A、B产品的差量收益大于0,C产品的差量收益小于0,所以A、B应深加 工,C应直接出售。 5. 解: (1) 由 mr = 1 − VC/SP得 VC = 8 降价和,因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 7000 件,所以最终实现销售也只能为 7000 件, 调价后产品边际贡献 = 9 − 8 × 7000 = 7000(元) 调价后的边际贡献小于调价前,所以不应调价。 (2) 调价后产品边际贡献 = 12 − 8 × 3000 = 12000(元) 调价后边际贡献增加,所以应调价。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一次课一、关键概念1.狭义管理会计2.广义管理会计3.管理会计学4.管理会计的内容5.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6.多层主体假设7.理性行为假设 8.合理预期假设 9.充分占有信息假设10.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 11.最优化原则12.效益性原则13.决策有用性原则 14.及时性原则 15.重要性原则16.灵活性原则二、分析思考1.什么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学有什么关系?2.管理会计有哪些职能?3.为什么说“管理会计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的说法不正确?请谈谈你对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根本原因的理解。
4.你认为管理会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什么特色?管理会计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5.什么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都包括哪些内容?试图解决什么问题?6.什么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都包括哪些内容?谈谈你对效益性原则和决策有用性原则的理解。
7.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假设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管理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对外报告会计D.责任会计3. 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A.责任会计B.预测决策会计C.科学管理理论D.标准成本计算制度4. 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上半叶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20世纪70年代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组织环境与管理会计本章复习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现代管理会计?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
答:未来的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应是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最大化(战略考虑)为目标的,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因为笔者认为,从目标上看,所有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它所服务的对象-顾客,工商企业的顾客一般大家比较清楚,是使用或者享用这个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非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医院的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它所服务的公民;教堂的顾客是教徒;寺庙的顾客是信徒。
这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有顾客,这个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它的顾客满意,它的顾客能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价值(包括精神的价值享受,虽然目前的管理会计由于无法度量而没有包括这个内容)。
企业组织的财务利润来自哪里,从根本上,从终极上看,来自满意顾客的回报(或者对价)。
所以,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时。
从中短期的目标看,管理会计是帮助一个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的。
其次,从手段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再也不能离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年,已经不容许没有它的参与,没有它的应用。
一个现代管理会计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他的技术手段,他肯定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
再次,从管理会计信息内容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虽然已经不能仅仅是财务信息,要结合非财务信息。
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同时要结合非财务信息。
最后,我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答: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管理会计新发展阶段(90年代到现在)。
《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

则维修部门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为:y=36 000+0.9x
(5)估计维修部门50 000个小时的维修费用
维修费用=36 000+0.9×50 000=81 000元
3.(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总额=80 000+30 000+50 000+90 000=250 000元
22+4 000÷1 000=26
期间成本
4 000+1 000+600╳4=7 400
1 000+600╳4=3 400
销货成本
22╳600=13 200
26╳600=15 600
营业利润
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
40╳600-26╳600-3 400=5 000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D3.BCD4.BC5.BC
6.ABD7.BCD8.BCD9.CD10.ABC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
四、计算题
1.解:
(1)高低点法:
历史资料中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的混合成本数据:
其他条件不变,将单价提高到365.5元,即可实现。通过前面的调查,就目前同类同质产品的市价来看,均低于365.5元,如果提高到价格,将影响产品的销售,所以提高价格仍然不可行。
(4)提高产销量
从案情和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目标利润210000元,可通过提高产销量,从上述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完全可扩大产销量,但是企业设备生产能力已经满负荷生产,所以,产销量在现有条件下也不能提高。
管理会计学15-19页答案

141. 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42. 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143. 管理会计的计量基础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
√144. 正确的信息必然精确,而精神的信息未必正确。
×145. 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更重视准确性,以确保信息的质量。
×146. 管理会计人员不得从事道德上有害于其履行职责的活动,不得收受任何馈赠、赠品或宴请。
√147. 现金流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和敏感性,可以在控制、决策、预测控制、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148. 分析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149. 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150. 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管理会计常用的概念。
√151. 间接人工是指为生产提供劳务而不直接进行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
×152.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153. 若站在单位业务量所负担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来考察,固定成本则是一个变量。
√154. 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在每一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年度预算,一旦预算制定之后,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的支出起着约束性作用。
√155. 约束性固定成本作为经营能力成本这一属性决定了该项成本的预算期通常比较长。
约束性固定成本预算应着眼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156. 在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时,账户分析法通常用于特定期间总成本的分解,而且对成本性态的确认通常也只限于成本性态相对而言比较典型的成本项目。
×157. 当期初存货小于期未存货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未存货计价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未存货计价. √158. 回归直线可以使各观测点的数据与直线相应各点的误差的平方和实现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