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学第5章

管理会计学第5章
成本因素
需求因素
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实例
竞争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5.5.2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计划成本定价法





成本利润率定价法



销售利润率定价法
损益平衡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
• 当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的斜率相等或接近时,意味着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或近似相等,边际利 润等于零(连续函数)或接近于零(非连续函数)。此时,如果再增加产品销售量,由于边际收入小于边 际成本,将不能再为企业提供新增利润,因此企业利润总额不会增加反而减少。由此可见,边际收入 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利润总额最大。这时的价格和销售量就是最优价格和最优销售量。
非标准产品的定价
作业成本报告
贡献毛益的大小反映了备选方案 对企业利润目标所做贡献的大小。 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收益型)方案的 择优决策
5.2.1 生产何种新产品
不存在专属成本, 比较贡献毛益总额
某项资源受到限制, 比较单位资源贡献 毛益
贡献毛 益分析 法注意
存在专属成本,比 较剩余贡献毛益
决策中,不能只根据 单位贡献毛益进行择 优,注意产销量
工艺方案 A B C
专属固定成本 700 600 800
单位变动成本 5 6 2
5.4.3 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
根据相对成本分配生产任务
分配原因
实际工作中,有些零部 件可以在不同类型、 不同精密度的设备上 生产。
方法运用
运用相对成本分析方 法,将各种零部件的生 产任务分配给各个车 间或各种设备,从而降 低各种零部件的总成 本。
应根据工程或项 目的内在工艺联 系,合理安排先后 顺序,务必使网络 图真实反映整个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管理会计学,学生可以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过程,掌握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从
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课后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
重要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成本行为
问题: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案: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折旧等;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如原材料、直
接人工等。

2.成本-收益分析
问题:什么是边际收益?如何计算?
答案:边际收益是指单位产品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可以通过
边际收益=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来计算。

3.预算管理
问题:为什么企业需要制定预算?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企业需要制定预算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
制成本,提高效益。

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指导
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4.绩效评价
问题:什么是绩效评价?企业为什么需要进行绩效评价?
答案: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员工、部门或者整个企业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的过程。

企业需要进行绩效评价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通过课后习题及答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会计学水平,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2、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决策是按()进行的分类。

A、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D、决策解决问题的内容3、在价格决策中,某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则该产品的最优售价为( )A、31B、32C、33D、364、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B、3100C、1999D、29005、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6、在管理会计的定价决策中,利润无差别点法属于()A、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B、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C、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D、定价策略7、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8、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即()A、增量成本B、加工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9、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A、标准成本相等的业务量B、变动成本相等的业务量C、固定成本相等的业务量D、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答案:1、D 2、B 3、C 4、B 5、C 6、B 7、D 8、C 9、D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属于无关成本的范围。

A、历史成本B、机会成本C、联合成本D、专属成本E、沉没成本2、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主要包括()。

A、生产经营决策分析B、定价决策分析C、销售决策分析D、战略决策分析E、战术决策分析3、生产经营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A、最大生产经营能力B、剩余生产经营能力C、追加生产经营能力D、最小生产经营能力E、正常生产经营能力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相关成本的有()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E、不可避免成本5、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A、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B、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C、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0D、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0E、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大于06、下列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的是()A、专属成本B、共同成本C、差额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E、机会成本7、下列各项中,属于多方案决策的有()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C、排队方案决策D、组合方案决策E、单一方案决策答案:1、CE 2、AB 3、ABCE 4、ABC 5、BCDE 6、BD 7、ABCD三、名词解释:1、相关收入: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

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和答案

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和答案

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和答案1. 课后习题1.1 简答题1.什么是成本管理?2.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请4.并解释成本管理中的两个主要手段。

5.什么是差异分析?6.为什么差异分析在成本管理中很重要?1.2 计算题1.计算以下三种差异:–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异–实际销售量与标准销售量之间的销量差异并解释每种差异的意义。

2.某公司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如下:类别标准成本实际成本直接材料¥500¥600直接人工¥300¥280制造费用¥200¥220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2. 答案2.1 简答题1.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分析和控制,以达到有效管理企业的成本和提升企业绩效的一种管理方法。

2.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成本管理的两个主要手段包括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经验和期望制定的预计成本,用于衡量实际成本的偏离程度;差异分析则是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4.差异分析是指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决策。

5.差异分析在成本管理中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进一步分析原因,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效益。

2.2 计算题–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产量差异 = 实际产量–标准产量–销量差异 = 实际销量–标准销量这三种差异的意义是:–成本差异反映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距,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效果。

–产量差异衡量了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

–销量差异反映了实际销量与标准销量之间的差距,对于企业的销售业绩评估和市场需求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1.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为: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 600500 = 100该成本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发生了偏差,或者是三者之间的组合效应导致的。

管理会计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五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预测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

A、平均法B、定性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指数平滑法2、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A、140000元B、150000元C、121000元D、125000元3、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说明()。

A、固定成本等于0B、固定成本大于0C、固定成本小于0D、与固定成本无关4、假设平滑指数=0.6, 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600千克,原来预测9月份销售量为630千克,则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为()。

A、618千克B、600千克C、612千克D、630千克5、已知上年利润为2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8,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20%,则下一年利润预测额为()。

A、200000元B、240000元C、272000元D、360000元6、预测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销售预测B、利润预测C、资金预测D、所得税预测7、下列适用于销售业务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趋势平均法D、平滑指数法答案:1、B2、C3、A4、C5、C6、D7、B二、多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法包括()。

A、判断分析法B、集合意见法C、非数量分析法D、趋势外推分析法E、因果预测分析法2、当预测销售量较为平稳的产品销量时,较好的预测方法为()。

A、算术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D、因果预测分析法E、判断分析法3、经营杠杆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B、业务量变动率/利润变动率C、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D、基期利润/基期贡献边际E、销售量的利润灵敏度×1004、较大的平滑指数可用于()情况的销量预测。

A、近期B、远期C、波动较大D、波动较小E、长期5、属于趋势外推分析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B、平滑指数法C、回归分析法D、调查分析法E、移动平均法6、平滑指数法实质上属于()。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管理会计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终稿)

管理会计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终稿)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 (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10)第四章盈亏平衡分析 (19)第五章预测分析 (28)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35)第七章存货管理 (43)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 (46)第九章全面预算 (52)第十章标准成本系统 (62)第十一章责任会计 (68)第十二章作业成本计算 (74)第十三章战略管理会计 (76)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管理会计使用的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

(√ )2.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它与财务会计存在着显著区别,没有任何联系。

(×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以同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种社会集团为服务对象,而管理会计则只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

( ×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都必须遵循社会公认的会计原则。

(× ) 5.财务会计侧重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历史性的描述,管理会计则不然,它必须面向未来,不仅要使用历史数据,还要以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项作为处理对象。

(√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完全不同。

( × )7.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 )8.边际分析法可用来作为确定生产经营最优化目标的重要工具。

(√ )9.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企业用来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 )10.现代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基本职能仍然是反映和监督。

( × )11.现代管理会计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适应筹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需要。

(√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管理会计是从( B )派生出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

A.管理科学B.财务会计学C.经济学D.统计学2.管理会计工作( C )。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 (5)[4页]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 (5)[4页]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将30 000元存入银行4年,年利率为5%:(1) 4年后的本利和是多少?(2) 如果每季度计息一次,4年后的本利和为多少?(3)如果想在4年后收到50 000元,则现在还应存入多少钱?解:(1)F=)4FP⨯(P/%,5,F=30 000×1.216=36 480(元)(2)F=)PP⨯iF(n,,/=)Pmr⨯P⨯F/m/,(n,=30 000 ×)4(⨯/FP5,/4,4%=36 956.7(元)(3)P=F×)4(FP5,/%,=50 000×0.823=41 150(元)习题2某人在1999年1月1日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8%,要求计算:(1)每年复利一次,2002年1月1日的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2)每季复利一次,2002年1月1日的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3)若将1000元分别在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1月1日存入250元,仍按8%利率,每年复利一次,则2002年1月1日的余额是多少?解:(1)F=)PFiP⨯(n,,/=1 000×)3(F/P8,%,=793.83(元)(2)F=)iFP⨯P(n,,/=)PFr⨯mP⨯/m,,(n/=30 000 ×)4/PF(⨯4,4/%5,=36 596.69(元)(3)F=)AFA⨯i,,/(n=250×(F/A,8%,3)=876.53(元)习题3某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一种设备,若自己购买,需支付200 000元,设备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率10%。

若租赁,每年需交租赁费30 000元,,租赁期10年。

假设贴现率为8%。

所得税率30%。

要求:判断企业应购买还是租赁该设备。

解:若购买设备习题4解:若继续使用旧设备设备折旧成本=18000元折旧抵减所得税现值=3000×30%×(P/A,12%,6)=3700.26(元)运行成本现值=8000×(1-30%)×(P/A,12%,6)=23023.84(元)平均年成本=总成本/(P/A,10%,6)=(18000-3700.26+23023.84)/4.1114=9078.07(元)若改用新设备新设备购买成本=48000(元)残值回收现值=3000×(P/F,12%,8)=1211.7(元)年折旧额=(4800-3000)/8=5625(元)折旧抵减所得税现值=5625×30%×(P/A,12%,8)=8382.83(元)运行成本现值=6000×(1-30%)×(P/A,12%,8)=20863.92(元)平均年成本=总成本/(P/A,12%,8)=(48000-1211.7-8382.83+20863.92)/4.9796=11931.19(元)由计算可知,更新设备的年成本高于继续使用旧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经营预测分析
练习题答案
习题6-1
某公司上半年各个月份的实际销售收入如下表所示: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销售额(元)24 000 23 600 28 000 25 400 26 000 27 000 假定该公司6月份的销售金额原预测数为27 800元。

(1)根据最后3个月的实际资料,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

(2)试用直线趋势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

(3)试用平滑指数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平滑指数为0.6)。

解:(1)
(2)计算过程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2 -1 0 1 2 3 3
(销售额)24000 23600 28000 25400 26000 27000 154000 -48000 -23600 0 25400 52000 81000 86800
4 1 0 1 4 9 19

,并
可以求得:
即可得预测模型:
最后,今年7月份x=4,按该模型可求出预测值结果为:
即2010年预计的销售额为27626.67元。

(3)
习题6-2
某企业2009年1-12月的销售额如下表所示:
试用变动趋势平均法预测该公司2010年1月的销售额。

(计算销售平均值时选用前后共五期数据,计算趋势平均值时三期选用前后共三期数据。


解: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离2010年1月份最近的“三期趋势平均值”(34.67万元)在2009年9月份。

其间距4个月份数,所以该产品1995年1月份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376 + 34.674 = 514.68 (万元)
或: 416 + 34.673 = 520 (万元)
习题6-3
某公司近5年甲产品产量与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产量(台)250 200 300 360 400
总成本(元)275 000 240 000 315 000 350 000 388 000 固定成本总额(元)86 000 88 000 90 000 89 000 92 000 单位变动成本(元)756 760 750 725 740
若1996年预计产量450台,试分别用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预测1996年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1)高低点法:
从表中找出高点:
,低点:
则有
故预测成本总额为:
y = a + bx
= 92 000 + 740×450 = 425 000 (元)
(2)回归分析法:计算过程如下
n x(产量) y(总成本)xy x2 y2
1 250 275,000 68,750,000 62,500 75,625,000,000
2 200 240,000 48,000,000 40,000 57,600,000,000
3 300 315,000 94,500,000 90,000 99,225,000,000
4 360 350,000 126,000,000 129,600 122,500,000,000
5 400 388,000 155,200,000 160,000 150,544,000,000
1,510 1,568,000 492,450,000 482,100 505,494,000,000
计算出的相关系数接近1,表明成本与产量线性关系密切。

计算回归系数:
于是,我们可预测产量为450台时的成本额:
习题6-4
某企业连续三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
产销量(台) 6 000 6 250 6 000
固定成本总额(元)30 000 35 000 40 000
单位变动成本(元)25 30 27.5 已知产品的售价为50元/台,试求:
(1)2008年和2009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各是多少?
(2)预测2010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3)假设2010年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5%,试预测2010年的利润变动率和利润额。

解:(1)

(2)
(3) 2010年利润变动率
2010年利润额 = 95 000(1+7.1%)= 101 745(元)
习题6-5
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40 000件,单位售价30元,固定成本全年30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该产品全年可获利润多少?该公司计划明年使该产品的利润提高40%,请预测:
(1)要实现以上目标,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降低率是多少?
(2)若单独控制固定成本,应该减少多少固定成本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若只是采取提高售价或增加产量的措施,各应提高多少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解: 该产品全年可获利润
要实现明年使该产品的利润提高40%的目标,即要使利润达到
(1) 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以下水平上:
法二: 根据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

, 得:
即使利润增加40%,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5%,保持在19元/件的水平上。

(2) 若单独控制固定成本,要实现目标利润,则:
应减少固定成本300 000-260 000=40 000(元)
法二: 根据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

得:
即固定成本减少13.33%使利润增加40%。

应减少固定成本=300 000ⅹ13.33%=40 000(元).
(3) 若只是采取提高售价的措施,则售价应为:
即售价应提高31-30=1(元/件),提高1/30=3.33%。

若只是采取增加产量的措施,则产销量应为:
即产量应提高44000-40000=4000件,提高4000/40000=10%。

法二: 根据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

得:

得:
即价格提高3.33%,或产销量提高10%能使利润增加40%。

习题6-6
假定某公司上年末简略资产负债表如下。

这一年生产能力只利用了70%,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为1 000 000元,获税后净利50 000元,并以20 000元发放了股利,若该公司计划今年预计销售收入总额将增至1 200 000元,仍按上年股利率发放股利,预计今年年末累计折旧额为80 000元,全部用于更新改造现有设备,又
假定今年计划新增零星资金需要量为40 000元,试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今年需要追加多少资金。

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解:公司上年销售收入总额 = 1 000 000元,生产能力只利用了70%。

若生产能力全部利用,则应有销售收入总额= 1 000 000÷70% = 1 428 571.43(元)。

此数额大于今年预计销售收入总额1 200 000元,因此不需要对固定资产追加投资。

根据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与销售额的依存关系,计算填制用销售百分比形式反映的资产负债表如下所示:
按销售百分比反映的资产负债表
⑤ 固定资产(净值)—
⑤ 留存收益—
⑥ 无形资产—
A/s0合计 56.5%L/s0合计 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