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

科学问答题:
一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答:1。

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张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 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中间。

3 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被憋死?)
答:满足植物生长的“食物”----养料是由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三茎的作用。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还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导致无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影响蚕生存的条件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的实验。

往杯子里加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杯子,就会看到上面的玻璃杯上有许多小水珠。

试验说明:从水里蒸发的蒸汽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到的水滴。

测量水温的方法;
1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 将温度计下端进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填空:第一课1.比较就是通过( )、( )等方法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生物能( ),能( ),生长过程需要( )和( )。

( )、( )和( )都是生物。

3.非生物不能( ),不能( ),也不需要( )和( )。

4.毛绒玩具与石子都是( )。

毛绒玩具是( )的,石子是( )的。

第二课1.我们在一年级时认识了周围常见的植物,学会了用( )、( )、花的( )、( )和( )等描述植物的一些特征。

2.树的茎很( ),茎上有皮;草的茎很( ),容易切开。

3.草的茎很柔软,叫( )。

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 )。

4.草本植物指具有( )的植物,如( )、( )、蒲公英、( )等;木本植物指具有( )的植物,如( )、桃树、( )等。

5.蒸馏水是指( )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 )的水。

6.树和草都是( ),它们都有( )、( )、( )、( )和( ),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 )、( )和( )。

第三课1.我们的( )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 )、( )、水果、( )等丰富的物质原料。

2.( )是枸杞的成熟果实。

枸杞分布广泛,宁夏)的枸杞品质最好。

它是( )两用的植物,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3.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 )的农作物。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 )、( )等。

4.我们身边的经济作物有芝麻、( )、( )、( )等。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 )、药用、( ),也可用作( )的。

植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我们要爱护植物。

6.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被写进了我国源远流长的( )。

像( )、三七、( )、( )等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第四课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动物生活在( ),有些动物生活在( );有些动物走得( ),有些动物跑得快;有些动物会( ),有些动物能( )…2.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动物可以分为( )和( )。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 A. 圆球形- B. 立方体形- C. 圆柱形- D. 圆锥形答案:A2. 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生长?- A. 水- B. 光线- C. 温度- D. 水、光线和温度答案:D3. 以下哪种动物是鱼类?- A. 鲸鱼- B. 海龟- C. 大马哈鱼- D. 海豚答案:C4. 垃圾可以分成哪几类?- A. 金属、塑料和玻璃- B. 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C. 空气垃圾、水垃圾和土垃圾- D. 电子垃圾、纸质垃圾和医疗垃圾答案:B5. 太阳能板的作用是什么?- A. 制造太阳- B. 产生能量- C. 投射光线- D. 清洗空气答案:B填空题1. ___,决定了物体体积的大小。

答案:体积2. 用眼睛就能看到的光叫___。

答案:可见光3. 宇宙中最重要的物质是___。

答案:氢气4. 在化学反应中,转化前的物质叫___。

答案:反应物5. 许多物体都能够发光,但只有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出___。

答案:可见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一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在一起交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包括动植物、土壤、水体和大气等。

2. 什么是循环利用?答:循环利用是指利用废弃物或废旧物品中正确回收、提炼或再制造的过程。

3. 为什么需要保护环境?答: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我们必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美丽的地球。

环境保护可以减少自然灾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动植物种群、保持自然界的平衡等。

应用题1. 请列举5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答:关闭水龙头、洗澡时利用浴缸、设立水质检测设备、修复漏水管道、使用低水位马桶等。

2. 请列举3种垃圾分类的方法。

答: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便于回收和处理。

3.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为植物提供这些因素。

答: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光线和温度等因素。

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和阳光,定期施肥,控制温度和空气湿度,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文疑难问题解析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文疑难问题解析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文疑难问题解析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运动和位置(见课本第3页)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答: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答: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各种各样的运动(见课本第6页)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答: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滑动、滚动、振动、转动等。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见课本第8页)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形式?答: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见课本第11页)1.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答: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会滑动和滚动。

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答:有关系,球状物体容易滚动,方形的物体容易滑动。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见课本第13页)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答: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用时越短,运动越快;反之运动越慢。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见课本第16页)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答: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距离越远,运动越快;反之运动越慢。

7.我们的“过山车”8.测试“过山车”(见课本第20页)1.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答: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2.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答:观察并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

3.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答:可以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先测量时间、距离,再记录,然后比较运动的速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见课本第24页)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答:蚕卵宽约1毫米,一般为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简答题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根是植物的茎向下或是在土中延伸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支持植物体,也有吸收、贮藏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许多植物的根,还是重要的中药材,比如人参等。

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答:植物的茎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茎能从下往上将根吸收的水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往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开花植物一般要经历那些阶段?答:开花植物一般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芽出土、长出花芽、开花、结果再形成种子的过程.4、凤仙花的植株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凤仙花的植株由根、茎、叶、花和果实几部分组成的.5、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些什么?答: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6、种植凤仙花的活动就要开始了,播种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学习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

7、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的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答: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叶子接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8、绿色开花植物和凤仙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答:(1)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2)能先后发育出根、茎、叶、花和种子;(3)经历发芽、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二、实验题1、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怎样证明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

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

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 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2、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

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和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和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温度(阳光)水空气二、判断题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2、阳光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水分和()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生长。

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内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发育而来。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研讨题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研讨题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问答题总结课本问题参考答案P2: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要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有没有发生改变。

若改变了,就证明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是运动的;若没有改变,就证明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P2: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答: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就要说清这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什么方向,距离它有多远。

P5: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答:不一样。

指尖陀螺的运动是转动;拨动的钢尺,它的运动是振动;车子轮胎的运动是滚动,车身的运动是平动;弹簧马的运动是振动和摆动;溜溜球的运动是滚动。

P7: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答: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P9: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答:物体在斜坡上可能会静止,也可能会向下滑动或滚动。

P13: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答: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运动的时间。

运动的时间越短,就运动得越快,反之则运动得越慢。

P16: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时间相同时,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反之则越慢。

P20: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答:距离一定时比时间,运动的时间越短则运动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比较距离,距离越远则运动速度越快。

P24: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答:饲养蚕,仔细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

P26:鸡蛋的哪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答:胚盘。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分,小鸡是由鸡蛋中的胚盘发育成的。

P29: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颜色由黑色逐渐变为白色,身体变大变长,身上的毛变得不明显等。

P31: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答:会。

它会变成蚕蛾。

P33:蚕蛾身体是怎样的?答:蚕蛾的外形像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胸部长有三对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一、问答题:1、土壤里都有哪些小动物?答:土壤里有蚯蚓、屎壳郎、青蛙、蚂蚁等。

2、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湿的,土壤里有小虫子,土壤是褐色的,土壤里面有落叶。

3、土壤可分为几类?怎样分的?答: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黏粒和粉粒的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4、什么叫做腐殖质?它有什么作用?答: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被统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5、你知道哪些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答:种植绿肥和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6、人们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窑烧砖和开山毁林都是破坏土壤的行为。

正确的做法是:合理使用农药、垃圾分类回收、不准开窑烧砖和严禁滥伐树木。

7、你能说出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答:植物生长、北方窑洞、鼹鼠的家和制作陶瓷等。

8、比较沙土和粘土的方法有哪些?答:用放大镜看、用手捻、握成团、到图书馆查资料和向当地的的农民请教。

9、土壤里有什么?答:有植物的根、落叶、石子和蚯蚓等小动物。

10、你家乡的土壤属于哪一种?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答:我家乡的土壤属于壤土,适合种植玉米、高粱、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11、为什么蚯蚓是“土壤天然的梨”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答:因为蚯蚓消化了土壤中的动植物遗体,并在泥土里钻出许多的“隧道”,这些行为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12、假如没有土壤,地球将是怎样的情景?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和人类。

13、为什么说土壤是人类和植物的共同家园?答: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14、我们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答:植树造林,做环保宣传。

三、填空题:1、在土壤中生活的“居民”有蚯蚓屎壳郎蚂蚁青蛙等,土壤是它们生活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实验题、填空题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

2、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3、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4、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5、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6、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7、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

黏土颗粒小,黏粒多。

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

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

黏土能握成团。

8、仔细观察土壤的上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答:土壤的上层颜色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

土壤的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

9、你还知道哪此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答:除了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粪便沤肥,修筑梯田外,还有秸杆还田,放养蚯蚓等。

10、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答:①蚯蚓在土中钻洞,有利于土壤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②蚯蚓吃土及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出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11、你还能说出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答:土壤里生长的粮食、瓜果、蔬菜可供人类食用,生长的棉花麻等可供人类作纺织材料。

土壤里生长的树木可供人类作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燃料等。

土壤里生长的草是很多动物的食物。

土壤里有很多动物的洞穴……12、为什么有的地方草木林茂,而有的地方寸草难生呢?答:有的地方草丰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这种土壤干旱、贫瘠,不能适宜植物生长。

13、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答: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土地干旱。

14、人们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应该怎么做才对?、抛散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2、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肥力下降板结。

1答:蚀土壤。

3、开窑烧砖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4、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正确的做法:合理施用农药,垃圾分类回收,不准开窑烧砖,严禁滥伐树木。

15、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答:1、积极参加植物造林活动,做护绿小队员。

2、设立变废为宝岗位,给垃圾分类,积极回收垃圾。

3、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制止破坏土壤。

16、观察下列水果或蔬菜,说说什么是果实。

答:外面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的是果实。

17、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答: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

18、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答: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适宜的水分、一定的温度和空气。

19、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答:浆果、刺果是靠动物传播的,挪威枫和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的,椰子链子是靠水传播的,豌豆和凤仙花是靠弹力传播的。

20、比较一下,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答:菠菜的根比较硬,有一根主根,侧根很少,葱的根较软,有许多侧根。

21、这些茎有什么不同?答: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细长而柔软,杉树的茎是直立茎,直立生长,强劲有力。

爬山虎是攀缘茎,细长而柔软,依靠卷须盘卷在别的物体上生长。

西瓜是匍匐茎,不能缠绕,不能攀缘,而是贴在地面上生长。

22、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答:叶子的正面叶脉不是很明显,颜色比背面深,叶子的反面叶脉明显。

23、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

几小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在塑料袋上会有水珠产生。

24、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你能猜出这些构造分别具有下列哪些功能吗?答: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

25、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有哪些植物的多个部分被我们实用了?答:芹菜吃的是茎和叶,菠菜吃的是它的根、茎、叶。

等。

26、你能具体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吗?答:植物纺织材料、药材、食物、饮料、燃料、家具、建筑材料等。

27、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那几部分组成?答: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28、能不能说牙膏、面糊等既是固体又是液体?答:不能,应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

29、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不会改变。

30、固体都是硬的吗?答:不是,海绵和棉花等都很软。

31、液体能流动,沙漏里沙也会流动,难道它也是液体?答:不是沙子流动是相对的,但就一粒沙子而言它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32、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答:物体沉浮不是物体的轻重决定的,他与受到浮力大小和自身的重量等方面有关。

33、你能想办法把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吗?答:盐的分离可用蒸发的方法,面粉的分离可用沉淀的方法。

.34、液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

35、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液体的性质?答:我们用了实验、观察等方法,还可以用摸一摸,能尝的尝一尝等方法。

36、把两种液体倒进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答:食用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入水里。

37、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法发生。

如果交换顺序又会怎样?答:都会分成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油、水、蜂蜜。

38、把一小瓶热的红颜色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答:热水会喷出来,不断扩散开来。

39、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答:重量不变,体积减少。

40、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答:①改变其形状,做成船形或其他形状。

②借助漂浮物。

③往水里加盐或糖。

41、小潜艇沉浮的道理。

答:吸入水重量增加,沉入水里,排出水重量减少,浮起来。

42、怎样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答:加入盐或糖。

43、我们用什么办法使鱼网在水中立起来呢?答:鱼网的上面用比较轻的物体,下面用较沉的物体就可以使鱼网立起来。

44、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答: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

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45、谁关心天气? 答: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等。

46、一天内气温变化的纪录,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呢?答:白天早晚的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午后2点左右,而不是12点。

47、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为什么连纪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答:,世界各地测量标准化之后,便于进行科学研究。

48、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得雨量一样吗?说说为什么?答: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在实验中的降雨量是一样的。

也可能有一点误差。

49、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答:行,瓶子大,他的空间大,里面接的雨水不会少的,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瓶子的是一样的。

50、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答: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交通不便,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51、说一说你得家乡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答:春季风和日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脱去棉衣。

夏季:天干物燥,绿意丛丛,穿上单衣. 冬季天气寒冷,大雪覆盖,穿上棉衣.52、在不同季节里, 动植物有什么变化?冬天树叶落尽含蕊过.枯萎秋天果实成熟树叶.夏天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春天发芽:答:植物.冬. 动物: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迁徙过冬.冬天到动物们冬眠.53、用工具观察与用肉眼看有什么不同?答:用工具观察比肉眼看更细微、更清晰、更便利、更安全等优点。

54、我们的感官可靠吗?答:人的感官器官不一定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们的判断更准确。

55、测量我们自己的速度、身高和力量说说分别使用什么测量工具?答:测量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身高测量计或尺子、测量人的力量用磅秤称搬动物体的重量。

二、实验题:1、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2、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准备:沙土、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烧杯三只。

实验过程:①把三只漏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沙布,然后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沙布上。

②把三纸杯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中水的多少?实验结论:沙土下面的渗水最多,说明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下面的渗水最少,说明黏土渗水性最差,而壤土下面的渗水居中,说明壤土渗水性居中。

3、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做一个肥料袋。

制作材料: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菜叶、蚯蚓、杯子、水。

制作过程:(1)、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蚯蚓等。

(2)、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再插上几个吸管以便散热。

(3)、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用黑色的纸盖在上面。

.4)、每周翻动两次,大约3、5天才能成肥。

4、实验名称:土壤的蓄水能力实验.实验准备:塑料盘、泥土、草皮、水壶.实验过程:(1)、把有植被的一块土和无植被的一块土分别在两个塑料盘的一端。

(2)、用洒水壳分别均匀地洒同样多的一壶水。

实验现象:有植被的一块土水流过以后,土层基本没有被冲散,流下来的水少,并且清水。

无植被的一块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被冲散了,流下来的水多并且是泥水。

实验结论: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强。

无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差。

三、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