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

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你见到那些材料制成的杯子?答:用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用玻璃材料制成的杯子;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杯子;用纸材料制成的杯子;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杯子。

1、说一说蜻蜓与麻雀的翅膀有什么不同?答:蜻蜓有2对翅膀,外形光滑,透明,有脉纹,较薄,无骨骼。

麻雀有1对翅膀,外披羽毛,较厚实,内有肌肉和骨骼,可伸展。

2、说说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答:蝌蚪——长腿的蝌蚪——有尾的小青蛙——青蛙。

4、说说猫和壁虎的身体外形特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各属于哪类动物?答:相同: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组成。

不同:猫,身体表面有毛,四肢支撑身体,善奔跑;壁虎:体表被覆鳞片,四肢从体侧横出,腹部常贴着地面爬行。

5、说说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步骤?(天平的使用方法?)答:(1)调节天平平衡。

(2)天平左侧的托盘放物品,用镊子把砝码放在右侧的托盘上。

(3)天平平衡时,就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6、书包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按材料的不同把它们分类?答:塑料:直尺,圆珠笔等。

金属:文具盒,钢笔等。

纸:书,本等。

木材:铅笔,本夹等。

7、写出两种以上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答:(1)用手掂量。

(2)用天平测量质量。

(3)借助橡皮筋来比较。

8、你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答:利用太阳东升西落来辨别方向;利用向日葵来辨别方向;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利用星座辨别方向: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9、昆虫和鸟类这两类动物各有什么特征?答: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翅膀,胸部有三对足,大部分昆虫还有两对翅膀;鸟类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翅膀,头部有角质的喙。

10、两栖类和鱼类这两类动物各有什么明显的特征?答:两栖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皮肤裸露,四肢具有五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体表多数覆盖鳞片,用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知识点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跨栏比赛,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的物体是滑动,有的物体是滚动。

改变斜面一端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

13.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14.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必考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必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有的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如石油、木头、棉花、沙、丝、土等,它们被称为(天然材料)。

3、我们穿的衣服是用(布)制成的。

4、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5、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6、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等优点。

7、我们身边用塑料制成的物品有(水桶)、(尺子)、(自动笔)、(计算器)、(饮料瓶)、(电话机)等。

8、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

10、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1、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12、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13、哪些属于白色污染?请写一写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答: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①减少使用塑料袋,②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③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1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5、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16、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答:像玻璃、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归纳1.1-1《运动和位置》2.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3.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4.1-2《各种各样的运动》5.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6.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7.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8.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9.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10.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1.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2.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13.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4.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6.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17.用时(长),运动(慢)18.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9.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20.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21.距离(短),运动(慢)。

22.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23.1-7《我们的“过山车”》24.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5.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26.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实验题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简答题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根是植物的茎向下或是在土中延伸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支持植物体,也有吸收、贮藏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许多植物的根,还是重要的中药材,比如人参等。

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答:植物的茎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茎能从下往上将根吸收的水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往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开花植物一般要经历那些阶段?答:开花植物一般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芽出土、长出花芽、开花、结果再形成种子的过程.4、凤仙花的植株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凤仙花的植株由根、茎、叶、花和果实几部分组成的.5、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些什么?答: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6、种植凤仙花的活动就要开始了,播种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学习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

7、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的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答: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叶子接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8、绿色开花植物和凤仙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答:(1)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2)能先后发育出根、茎、叶、花和种子;(3)经历发芽、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

二、实验题1、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怎样证明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

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

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 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2、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

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研讨题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问答题总结(研讨题答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问答题总结课本问题参考答案P2: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要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有没有发生改变。

若改变了,就证明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是运动的;若没有改变,就证明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P2: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答: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就要说清这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什么方向,距离它有多远。

P5: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答:不一样。

指尖陀螺的运动是转动;拨动的钢尺,它的运动是振动;车子轮胎的运动是滚动,车身的运动是平动;弹簧马的运动是振动和摆动;溜溜球的运动是滚动。

P7: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答: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P9: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答:物体在斜坡上可能会静止,也可能会向下滑动或滚动。

P13: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答: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运动的时间。

运动的时间越短,就运动得越快,反之则运动得越慢。

P16: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时间相同时,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反之则越慢。

P20: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答:距离一定时比时间,运动的时间越短则运动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比较距离,距离越远则运动速度越快。

P24: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答:饲养蚕,仔细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

P26:鸡蛋的哪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答:胚盘。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分,小鸡是由鸡蛋中的胚盘发育成的。

P29: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颜色由黑色逐渐变为白色,身体变大变长,身上的毛变得不明显等。

P31: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答:会。

它会变成蚕蛾。

P33:蚕蛾身体是怎样的?答:蚕蛾的外形像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胸部长有三对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三年级科学 下册简答题汇总

三年级科学 下册简答题汇总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总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总
1. 什么是水循环?简要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断变换形态和位置的过程。

-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渗入地下。

2.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食物链。

- 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系的一种描述方式。

- 食物链中,食物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简要描述一下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两种。

- 光在直线传播中沿着直线路径传播,不会弯曲。

- 光在弯曲传播中通过折射或反射来改变传播的方向。

4. 什么是天体?
- 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物质体,包括行星、恒星、卫星等。

- 天体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球体、环、碎片等。

5. 描述一下火山喷发过程。

- 火山喷发是指地球表面的火山口喷出岩浆、烟气和火山灰等
物质的过程。

- 火山喷发通常包括喷发前期、爆发期和喷发后期等阶段。

- 喷发前期,地下岩浆开始上升,地表可能出现地震等现象。

- 爆发期,岩浆迅速喷出,形成火山口和火山喷发物。

- 喷发后期,岩浆停止喷出,火山喷发物陆续降落,并形成火
山口附近的地貌变化。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总的一些问题和答案。

希望能
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汇总
1、在种植凤仙花时,一定要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请简要写下来。

答:1、准备一些凤仙花种子。

2、查阅有关凤仙花的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3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

你是如何播种凤仙花的?
答:1、选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

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放入适量的泥土。

3、用手指在泥土中按2-3个1厘米深的小坑,每个小坑里放一颗种子,再用土盖上。

4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她放在温暖的地方。

3、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做植物根的实验时,又为什么要在试管内放入食用油?
答:试管试里的水分明显下降,说明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4、用画图和文字将你观察到的凤仙花生长中的一些过程记录下来。

⑴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请将它们的样子画下来。

⑵请描述一下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茎的颜色。

答:红色
⑶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叶子在茎上交叉生长,且叶片平展。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5、给即将孵出的小蚕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为什么要在盒子扎些小孔?为什么要洒水呢?
答:为了保持盒内空气新鲜,让蚕呼吸。

洒水是为了保持适合的湿度。

6、你知道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吗?
答: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环境污染等。

7、夏,把冰棍从冰箱中拿出,不一会儿,冰棍的包装纸上会出现一些水珠。

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冰冷的包装纸而凝结成小水滴。

8、有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条形磁铁,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出这块磁铁的难、北极?写出检测、判断磁铁南、北极的方法。

答:方法一,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用另一块标有磁极的磁铁来测试,用已知的南极靠近磁铁的一端,相互吸引说明这端是北极,另一端是南极。

方法二,用细线把条形磁铁水平地悬挂在空中,等静止时,它指向北的磁极就是磁铁的北极,指向南的磁铁磁极就是磁铁的南极〔但必须在旁边无其他磁铁干扰情况下〕
9、绿叶是怎样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养料的?
答: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 食物” ——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用公式表示如下:水+二氧化碳阳光养料+氧气。

10、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

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答:玻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使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被憋死。

11、如下图所示,用手拿一块条形磁铁靠近另一块悬挂着的条形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画出悬挂着的磁铁的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作业本46页图)答:会相互吸引,因为磁铁具有异极相吸的性质。

12、小明在做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是这样做的。

“小明用手拿住温度计的上端,从杯子的上面竖直将温度计一直揷到杯子底上(碰到杯子底),马上从温度计的上端往下看进行读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对吗?错在哪里,请你帮忙找出来并纠正。

答:温度计碰到了杯底。

2、不能马上读数。

3、读数方法没说明。

4、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的水。

改正:1、温度计的液泡不要碰到杯壁或杯底。

2要等到温度计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开始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水平。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3、绿色开花植物生一般经历哪几个过程?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六个部分?
答: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开一般都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等过程,它们的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部分
14、小明刚洗完头,你有那些办法让他的头发干的快一些?
答:用干毛巾擦擦。

然后外出吹点风或用电吹风吹,很快就干。

15、昆虫的主要特征有那些?请你列举三种昆虫。

答: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

比如:蜜蜂、蝴蝶、蛾等是昆虫。

16、云、露、雪、冰、水蒸气都属于水吗?为什么?
答:都属于水,是水的不同形态。

云、露是液态的水,雪、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17、小兰在花盆中种了三粒种子,却只发出一个芽,想一想那两粒种子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答: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挑选的种子不饱满,受过损伤;也可能是缺少水分、空气或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都会导致种子不发芽
18、在养蚕的过程中有些小朋友的蚕会死去,请你能说说那些因素会影响蚕的生存?
答:我们认为: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9、湿衣服变干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因为湿衣服中的水蒸发了。

20、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条件?
答: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21、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

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答:因为水分在不停地蒸发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很多的小水滴遇到一起,就变成雨、雪、冰雹等等自然界的降水;降下来的水又会汇流到江河湖海中去。

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所以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

22、制作磁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次~3 0次。

23、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央,松手后,钢珠会怎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手一松,小钢珠会滚到磁铁的一端。

这种现象说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24、一块条形磁铁,顶端标着A、B,中间标着C,磁性最强、最弱的分别是那一处?如果磁铁从C点断裂,C点的磁性是否还是最弱的?为什么?
答:磁铁磁性最强的是顶端的A、B处,磁性最弱的是中间的C处。

如果磁铁从C处断裂,就变成两块磁铁,C点成为磁极,磁性最强。

25、在一杯水中有一枚小铁钉,不用夹子夹,也不能把手弄湿,借助磁铁把铁钉从水中捞出来,看谁的办法多。

(1)用绳子系一块环形磁铁放入水中吸上小铁钉。

(2)找一根铁棒,顶端吸一个磁铁,直接伸入水中吸小铁钉。

(3)用几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放入水中吸上小铁钉。

(4)把磁性较强的磁铁放在杯子底,把小铁钉吸到杯壁,再慢慢往上移出水面。

26、有两块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块是磁铁,另一块是铁块。

只利用这两件物体,你能判断出哪块是磁铁吗?请说明你的方法。

答:用一块A去吸另一块B的中间,如果能吸住,A为磁铁;如果吸不住,则A为铁。

27.给你一块没有标明南、北极的条形磁铁和一个指南针,你怎样快速判断条形磁铁的南、北极?
答:用磁铁和指南针吸,能吸住指南针北极的那端是磁铁的南极,能吸住指南针南极的那端是磁铁的北极。

28.冬天,我们经常在教室的玻璃上看到许多“水雾”,你知道“水雾”出现在正玻璃的哪一面?为什么?
答:玻璃里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而凝结成的小水滴。

29.冰在融化过程中,周围空气的温度会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
答:周围的温度会下降,因为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