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_刘艳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对人际适应的影响情绪适应的中介作用

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对人际适应的影响情绪适应的中介作用

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对人际适应的影响情绪适应的中介作用一、本文概述在当今社会,情绪智力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对其人际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情绪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本文将对情绪智力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绪智力,也称为情商(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调节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良好的情绪智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更高的适应性。

本文将分析情绪智力与人际适应之间的关系。

人际适应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有效地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际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高的中小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冲突,建立稳定的友谊,进而拥有更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本文将探讨情绪适应在情绪智力与人际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情绪适应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挑战时,能够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情绪适应是否在情绪智力提升中小学生人际适应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通过对中小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对人际适应影响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情绪智力发展,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二、文献综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他于1920年提出了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

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

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2020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N e i j i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O c t .2020V o l .35N o .10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孙 宇1 , 徐 敏2**(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2.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11) 摘 要:为考察初中生学校适应状况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尤其是情绪智力在其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测量了252名初中生,通过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初中生中女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领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可以显著预测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情绪智力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良好,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3.4%.因此,情绪智力在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初中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学校适应;中介效应D O I :10.13603/j.c n k i .51-1621/z .2020.10.002中图分类号:B 8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20)10-0007-060 引言学校适应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个体在学校中采用心理调节的方式来实现学业㊁情感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包括学业适应㊁同伴关系㊁师生关系㊁学校态度和常规适应五个方面[1].根据以往研究,可以将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如学生自身的情绪智力㊁自我概念㊁心理资本等;另一方面为外部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㊁学校㊁社会等[2].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与心理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面临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也迅速增多,因此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状况成为了老师和家长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领悟社会支持可以理解为初中生所感受到的来自家庭㊁学校及社会的关心与支持,这种关心与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满足个体需要㊁缓解精神紧张㊁维持良好情绪以及更好地应对压力.以往研究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李文道等[3]研究发现,初中生的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对其学校适应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高社会支持的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校适应质量,他们常常拥有较好的同伴关系㊁师生关系以及对学校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侯静[4]研究了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学校适应水平一般也越好,且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其学校适应状况.由以往研究可得,学生所感知的社会支持程度对其学校适应状况有显著影响.但是在目前,以初中生为对象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而且两者存在关系是直接作用还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作用这还需要进一步探讨.M a ye r 等[5]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用于识别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与情感,并利用这些所得的情绪情感信息指导自身思维与行动的能力.当前,学校教育除注重学生智力程度的发展之外,对于学生情绪智力收稿日期:2020-05-10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 15W C 10) 作者简介:孙宇(1996 ),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通信作者:徐敏(1984 ),女,辽宁朝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5卷的发展与影响也更加关注.以往研究探讨了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L a t o r r e[6]研究发现学生的情绪智力越高,学业成绩一般也越好.M a y e r等[7]研究情绪智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智力水平与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情绪智力越高与同伴㊁父母及教师的关系越融洽.国内相关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屠嘉俊等[8]研究发现,情绪感知能力越强的大学生,在人际认知性上的表现往往更好,从而更有助于其人际适应.桑青松等[9]研究认为高情绪智力的中学生能够迅速地把握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善于运用情绪去解决问题,以保证良好的社会适应状况.因此情绪智力理论可以为理解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很可能会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这样假设的原因在于:首先,研究表明,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次,文雅等[10]研究了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其情绪智力的发展.第三,邹泓等[11]探讨青少年情绪智力在父母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中情绪智力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领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从而可以建构影响学校适应因素的理论模型,提供科学依据以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初中生所面临的学校适应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假设: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情绪智力会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见图1).图1领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初中生学校适应关系的假设模型1研究方法1.1被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共300名发放调查问卷,其中每个年级各100份,全部回收,得到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为84%.被试中男生124人(占49.2%),初一㊁初二㊁初三学生人数分别占29.8%㊁32.5%㊁37.7%,被试年龄在12~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96岁.1.2工具1.2.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由Z i m e t等[12]编制,由姜乾金[13]将其修订为中文版.严标宾等[14]在2006年又将其进一步修订成适合于青少年的测试量表.该量表共包括12项问题,分7级评分,由三个维度组成,分别是家庭支持㊁学校支持及其他支持,每个维度各有四个题目.被试得分与其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成正比.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88)及重测信度(0.85).经检验,本研究的α系数为0.921. 1.2.2情绪智力问卷该问卷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 c h u t t e等[15]在M a y e r等[5]的情绪智力理论基础上编制而成,王才康[16]在2002年将其修订成中文版.问卷采用5点式记分共33个项目,包含情绪知觉㊁自我情绪管理㊁他人情绪管理以及情绪利用四个维度,被试得分与其情绪智力水平成正比.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90)及重测信度(0.78).经检验,本研究的α系数为0.916.1.2.3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选用由崔娜[1]于2008年编制的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该问卷采用5级记分共27个项目,由学校适应㊁学校态度和情感㊁同伴关系㊁师生关系及常规适应五个维度组成,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其学校适应水平越高.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93)及重测信度(0.91).经检验,本研究的α系数为0.937.1.3程序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在学生自习期间进行,时间控制在10~20m i n.由事先经过严格培训的大学本科生担任主试,为保证被试的合作,在施测之前主试向被试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并说明作答注意事项,同时强调保密原则,整个研究过程指导语统一.1.4数据处理采用S P S S19.0和L I S R E L8.80软件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输入㊁整理㊁统计和分析.㊃8㊃第10期孙 宇,等: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2 研究结果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问卷所得测量数据利用H a r m a n 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17].结果表明,首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9.11%,低于40%的检验标准[18],因此,本研究所得测验结果共同方法偏差不严重.2.2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描述采用描述性的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现状进行结果统计,并利用t 检验㊁F 检验对初中生学校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上,初中生得分最高的为同伴关系,得分最低的为学业适应,即在学校适应上,初中生同伴关系情况最好,学业适应情况最差.在学校适应的各维度及总体学校适应上,初中生得分均值均高于3分,即初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良好.表1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分析变量项目学业适应学校态度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常规适应总分性别男3.14ʃ0.913.59ʃ0.883.95ʃ0.753.45ʃ0.953.59ʃ0.873.56ʃ0.81女3.27ʃ0.813.60ʃ0.944.29ʃ0.803.57ʃ0.974.01ʃ0.753.76ʃ0.69t-1.24-0.07-2.94**-0.99-4.59***-2.15*年级初一3.20ʃ0.973.47ʃ0.904.04ʃ0.893.39ʃ0.973.92ʃ0.893.60ʃ0.79初二3.17ʃ0.843.68ʃ0.874.10ʃ0.913.57ʃ0.943.74ʃ0.973.64ʃ0.80初三3.24ʃ0.803.62ʃ0.944.19ʃ0.823.97ʃ0.973.89ʃ0.843.75ʃ0.68F0.181.020.561.87*0.920.96 注:*P <0.05,**P <0.01,***P <0.001,下同. 青少年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水平上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学校适应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同伴关系和常规适应两个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得分差异显著(t =-2.94,P <0.01;t =-4.59,P <0.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此外在总体学校适应上得分差异显著(t =-2.15,P <0.05),女生的适应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基于年级对初中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师生关系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得分差异显著(F (2,249)=1.87,P <0.05),经事后检验可得,初三学生在师生关系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以学校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观测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伴关系维度,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 (2,246)=5.10,η2=0.04,P <0.01),对于男生而言,初三年级同伴关系得分最高,而对于女生而言,初二年级同伴关系得分最高,初三年级最低.2.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对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㊁学校适应作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及情绪智力均呈现正向强相关,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学校适应之间同样存在正向强相关关系.表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变 量췍x ʃs12345671 领悟社会支持5.00ʃ1.1812 学校适应3.66ʃ0.750.663***13 情绪知觉3.27ʃ0.730.494***0.621***14 自我情绪管理3.50ʃ0.580.565***0.617***0.740***15 他人情绪管理3.55ʃ0.680.601***0.543***0.548***0.675***16 情绪利用3.52ʃ0.650.558***0.538***0.571***0.673***0.703***17 情绪智力3.43ʃ0.560.637***0.669***0.876***0.886***0.835***0.836***12.4 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检验在本研究中假设情绪智力会在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相关理论[19],首先构造了无中介作用的竞争模型,两模型的重要区别在于: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路径是否需要通过情绪智力.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优度可通过拟合指数的比较而得,结果如表3所示,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要优于无中介的竞争模型,且各项指标均超过临界值.对模型进行限定,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模型和无中介模型Δχ2(32)=120.70(P <0.001),㊃9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5卷即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结果较好且显著优于无中介的模型.因此,情绪智力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学校适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表3 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模 型χ2d fχ2/d f N N F I I F IC F I R M S E A M 无中介94.15194.960.950.960.970.097M 中介214.85514.210.950.970.970.061利用潜变量结构方程建构情绪智力在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如图2所示.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γ=0.41,P <0.001)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β=0.44,P <0.001)之间的路径系数均显著,同时领悟社会支持还会对情绪智力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γ=0.71,P <0.001).因此,情绪智力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用的比例为e f f e c t 情绪智力=0.71ˑ0.44/0.72=0.434,即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值可占到总效应值的43.4%.图2 情绪智力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3 讨论3.1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分析在本研究中,女生在学校适应及其同伴关系㊁常规适应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国内已有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研究所得结果相近[20-22].同伴关系是指初中生与同学朋友相处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常规适应是指初中生对学校常规制度的适应情况[1].出现适应情况的差别可能因为在初中阶段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往往比男生发展的更成熟,因此女生往往更听话懂事并且在生活中更乐于与朋友分享交流且自律能力好于男生,因而更容易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相比之下,男生本身相比于女生就更调皮一些,再加上处于青春期性格更为叛逆[23],因而在同伴关系㊁常规适应及总体学校适应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仅在师生关系维度得分差异显著,初三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年级.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稍有出入[3,24].出现不同的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测量时间正是初三学生临近中考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学生也对老师更添不舍之情,因而师生关系相较于初一年级得分更高.此外,在同伴关系维度,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男生而言,初三年级同伴关系得分最高,而对于女生而言,初三年级得分最低,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近[23].这可能与男女生性格有关,女生性格较男生更敏感细腻,随着时间增长在同伴关系方面可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摩擦.3.2 领悟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分析在本研究中,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三者之间彼此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25-27].首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以往研究发现,初中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对其学业成绩㊁同伴评价越有积极作用[20].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关心与保护,使个体感受到尊重与被爱,这能够激发个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以更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身状态从而适应学校生活.其次,对于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国内曾在研究中指出,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可以使其心情愉悦,帮助个体克服焦虑消极情绪,维持积极的情绪体验[28].此外,蒋雪梅等[29]研究也曾得出相似结论,对社会支持感知越高,越有助于降低藏区中学生的负性情绪和孤独感,增强他们的正性情绪体验.再次,初中生情绪智力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在以往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张文君等[30]曾指出,中学生情绪智力越高,其同伴关系㊁师生关系往往也越好.这可能是因为相比于情绪智力得分低的学生,情绪智力得分高的学生能够更好的觉察和了解自身与他人的情绪变化,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的处理好与老师与同伴的关系.总之,在个体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生活中家人朋友及其它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时,个体就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去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绪,并利用自己所获得的情绪信息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从而在学习生活中更倾向于以积极乐观的态㊃01㊃第10期孙宇,等: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度解决问题,也更容易理解接纳学校的规章制度.3.3情绪智力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智力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也是显著的,即领悟社会支持可以以情绪智力为中介变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进行正向预测,这也证实了先前的研究假设.情绪智力作为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决定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31],在以往研究中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在诸多关系之间起重要作用,如父母心理控制与人际适应之间[32]㊁母亲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33].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在焦虑㊁抑郁负性情绪的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领悟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的情绪体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34].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强,当其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比较低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情绪问题,从而影响与老师和同伴的关系,阻碍其学校适应.3.4教育启示本研究探讨了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并分析了情绪智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明了初中生所感受到的支持程度会影响其学校适应,而且可以通过个体自身的情绪智力间接作用,这对促进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状况带来一定启示.首先,对于初中生个体而言,一方面要了解身边的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与同学㊁老师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积极的利用已有社会支持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中生要积极关注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绪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利用所获得的情绪信息为自身服务,积极利用已有社会支持培养自身情绪智力.其次,对初中生父母而言,要建立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㊁感受到积极的家庭支持.此外,在生活中要注重体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帮助孩子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问题,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最后,对学校及老师而言,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尊重关心学生,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积极的学校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提供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改正不适用于学生的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学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其情绪智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4结论(1)初中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性别与年级差异.(2)初中生社会支持㊁情绪智力与学校适应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情绪智力在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初中生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其学校适应,而且可以通过影响其情绪智力发展水平间接影响其学校适应状况.参考文献:[1]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08.[2]WA N GD,F A N G D,F L E T C H E R A C.T h e r o l eo f i n-t e r a c t i o n sw i t h t e a c h e r s a n d c o n f l i c tw i t h f r i e n d s i n s h a-p i n g s c h o o l a d j u s t m e n t[J].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2017, 26(3):549-559.[3]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3):73-81. [4]侯静.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5]MA Y E RR,S A L O V E YS W.W h a t i s 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g e n c e[J].J o u r n a l o f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S o c i a lP s y c h o l-o g y,1990,35(2):124-132.[6]L A T O R R E R.F r o m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t r e s st ot h ee m o-t i o n s a n d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J].J o u r n a l o fE d u c a-t i o nP s y c h o l o g y,2004,76(4):1269-1281.[7]MA Y E R R,S A L O V E YS W.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i-m a g i n a t i o n,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J].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P s y-c h o l o g y,2001,21(6):347-356.[8]屠嘉俊,万娟,熊红星,等.父母支持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 39(4):964-969.[9]桑青松,李楠楠,童张梦子.羞怯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基于阶层回归分析和B o o t s t r a p 法的检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44(6):646-654.[10]文雅,于晨,刘璟璇.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1674-1678.[11]邹弘,张文娟.青少年父母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7(2):57-61.[12]Z I M E T G D,P OW E L LSS,F A E L E Y G K.P s y c h o-m e t r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 s c a l eo fp e r c e i v e ds o c i a ls u p p o r t[J].J o u r n a lo f P e r s o n a l i t yA s s e s s m e n t,1990,55(3):610-617.[13]姜乾金.领悟社会支持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㊃11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5卷2001,10(10):41-43.[1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1(3):60-64.[15]S C HU T T E NS,MA L O U F FJM,HA L LLE.D e v e l-o p m e n t a n d v a l i d a t i o n o f am e a s u r e o f 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g e n c e[J].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1998,25(2):167-177.[16]王才康.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其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66-567.[17]HA R R I S O N D A,M C L A U G H L I N M E,C O A L T E R TM.C o n t e x t,c o g n i t i o n,a n dc o mm o n m e t h o dv a r i a n c e: P s y c h o m e t r i c a n d v e r b a l p r o t o c o l e v i d e n c e[J].O r g a n-i z a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H u m a nD e c i s i o nP r o c e s s e s,1996, 68(3):246-261.[18]万鹏宇,林忠永,杨新国.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2):1-6. [1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20]王增峰.中学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㊁社会支持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21]龙昕.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现状的关系研究: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22]刘琪.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㊁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23]何娴.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㊁学校适应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24]周香玉.初中阶段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及构建策略研究:基于学生角度[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25]耿亮,张惠敏,竺培梁.重点中学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25(5):55-58.[26]江伟,王淑燕.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干预:基于学校适应的视角[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6):1-4.[27]罗利,周天梅.留守中学生感恩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的多重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8):1-6.[28]文雅,于晨,刘璟璇.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1674-1678.[29]蒋雪梅,罗利,龚彬,等.社会支持对藏区中学生感恩与孤独感㊁情绪的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34(2):10-16.[30]张文君,程玉洁.中学生情绪智力㊁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对其师生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27(3):624-630.[31]B A R O N R.E v e n t o r y m o t i o n a l q u o t i e n ti n v e n t o r y:T e c h n i c a lm a n i l a,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i m a g i n a t i o n,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J].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P s y c h o l o g y,1997,23(5):527-537.[32]李雄鹰,韩欣谕,孙瑾.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关系: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 2020,26(1):84-89.[33]黄崇蓉.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晋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6):73-77.[34]赵娟.大学生内外控㊁领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e r c e i v e d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a n dS c h o o lA d a p t a t i o no f J u n i o rH i g h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T h e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 o f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S U NY u1,X UM i n2*(1.S c h o o l o fP s y c h o l o g y,N a n j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j i n g,J i a n g s u210000,C h i n a;2.S c h o o l o f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L u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Y a n t a i,S h a n d o n g26401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o f j u n i o rh i g h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a n du n d e r s t a n d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 p e r c e i v e d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o n 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e s p e c i a l l y w h e t h e r 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p l a y s a n i n t e r m e d i a r y r o l e.252j u n i o r h i g h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w e r em e a s u r e db y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a n d t h e d a t aw e r e a n a l y z e db y l a t e n t v a r i a b l e 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m o d e l.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g i r l s 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 l e v e l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b o y s i n j u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a n d t h e r e i s a s i g n i f-i c a n t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e r c e i v e d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a n d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o f j u n i o rh i g h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P e r c e i v e d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a n d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c a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r e d i c t t h e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o f s t u d e n t s.T h e m o d e l o f 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m e d i a t i o ne f f e c t f i t s t h e i n d e xw e l l,a n dt h em e d i a t i o ne f f e c t a c c o u n t s f o r43.4%o f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T h e r e f o r e,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p l a y s a p a r t i a l i n t e r m e d i a r y r o l eb e t w e e n j u n i o rh i g h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p e r c e i v e d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a n d 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j u n i o r h i g h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s c h o o l a d a p t a t i o n;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责任编辑:王佩)㊃21㊃。

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调适能力的关系

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调适能力的关系

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调适能力的关系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感受、理解、管理和表达情绪方面的能力。

而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则是指个体面对不同情绪状态和外界压力时,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

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调适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情绪智力对于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他们能够理性分析问题,而不被情绪所左右,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次,情绪智力与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是相互影响的。

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情绪智力水平来得到改善。

通过学习和培养情绪智力,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同时,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也可以促进情绪智力的提升。

当个体具备了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后,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各种情绪刺激,进而增加对情绪的敏感度和灵活性。

另外,情绪智力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环境,压力与焦虑问题日益突出。

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进而增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反,情绪智力低的个体往往容易陷入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中,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

最后,情绪智力与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还与个体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紧密相连。

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减少情绪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

而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也能够为他们在职场中更好地应付各种压力和挑战提供帮助,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调适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情绪智力的提升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的发展,而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也可以通过提高情绪智力来得到增强。

情绪智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的互相促进,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共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

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共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

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共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究一、本文概述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指出,少年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情绪智力和个性因素对于其行为模式和犯罪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绪智力,即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个性因素如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阐述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少年犯的情绪智力水平及其与个性因素之间的关联,以期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矫正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问题可能包括:少年犯的情绪智力水平是否存在显著特点?他们的个性因素如何影响情绪智力的表达和调节?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少年犯的行为和心理健康?简述研究方法和样本。

介绍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如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等)、样本选择(如少年犯的年龄、性别、犯罪类型等)、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行为观察等)和数据分析技术(如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概述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

预期通过本研究能够揭示少年犯情绪智力的特点和个性因素的作用机制,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和心理矫正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情绪智力和个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本文概述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展示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深入探讨少年犯的情绪智力及个性因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少年犯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少年犯罪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情绪智力作为个体理解和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近年来在犯罪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Gottfredson和Hirschi(1990)在其著名的自我控制理论中提出,低自我控制是导致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情绪智力在自我控制的形成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情绪智力的研究中,Mayer和Salovey(1997)提出了情绪智力的四项基本能力: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调节和情绪利用。

培养中学生的情绪智力为成功铺平道路

培养中学生的情绪智力为成功铺平道路

培养中学生的情绪智力为成功铺平道路情绪智力在中学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中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培养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学业成绩,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讨论中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情绪智力,也被称为情商,是人们识别、理解、表达和管理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情绪智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情绪智力在中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1. 情绪智力有助于学业成功:中学生通常面临着考试、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等诸多挑战。

通过培养情绪智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控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 情绪智力有助于人际关系建立:中学生处于人际交往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

情绪智力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情绪智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中学生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

通过培养情绪智力,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培养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建议1. 培养情绪识别能力:中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他人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情绪表达、给予他们情绪辨识的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情绪。

2.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中学生需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压力和挫折面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身体运动等来缓解负面情绪。

同时,建立积极的支持系统也是帮助学生有效管理情绪的重要途径。

3. 培养情绪表达能力:中学生需要学会以健康与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并帮助他们学会使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情绪表达。

4. 培养情绪理解能力:中学生需要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高中生情绪智力与生活适应的关系

高中生情绪智力与生活适应的关系
关 键 词 : 中生 ; 绪智 力 ; 活 适 应 高 情 生 中图 分 类 号 : 6 G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 8 4 2 1 )4— 0 5— 2 17 5 8 (0 1 0 0 0 0
白 Mao 和 Slvy于 19 yr a e o 9 0年 首 次 将 情 绪 智 力 引入 心 理 学 研 究 以来 , 该领 域 一 直 是 研 究 的 热 点 。 当 今 世 界 是 一 个 竞 争 异 常 激 烈 且 充 满 着 不 确 定 性 的 时 代 , 随人 的 是 高 伴 风险 、 压力 、 节奏 , 必 然给人 以强烈 的 情绪 冲击 , 高 快 这 这 不仅要求人们必须具有 良好 的竞争 与合作 的能力 , 还要 求 人 们 必 须 具 有 良好 的 情 绪 调 控 和 挫 折 承 受 能 力 。情 绪 智 力 理 论 的 提 出 正 是 顺 应 了 这 一 时 代 发 展 的 趋 势 。 加 登 纳 … 认 为 , 类 的 智 慧 至 少 包 括 7种 不 同 的 能 力 , 人 即语 言 智 能 、 理 逻 辑 智 能 、 间 智 能 、 乐 智 能 、 态 智 能 、 省 数 空 音 体 内 智 能和人 际智 能。传 统的智 力更多 涉及前 五种智 能 , 绪 情 智力则 主要是指 而后 两 种智 能。正如 传统 智 力研 究关 注 智力 与个 体学业成 就之 间的关联 , 情绪智 力 的研究者 尤为 注重 其 对 于 个 体 适 应 能 力 的促 进 作 用 。 如 Lp s 的 研 究 o e 个 体 的 人际关系 ;rue ta l 的研究 发现 , 绪智力 可独 立预 Fed n l " h e 情 测 个 体 的 生 活 满 意 度 和 身 体 状 况 。 LwL 的研 究 同样 也 证 a 4 实 了 情 绪 智 力 对 个 体 生 活 满 意 度 以 及 个 人 掌 控 感 的 正 向 预测作用。这些 研究 发现 有力证 明了情 绪智 力对 于个 体 的适 应 能 力 具 有 人 格 因 素 不 可 替 代 的 积 极 作 用 。 而 已 有 关于情绪智 力 与 个体 适 应关 系 的研 究 , 多采 用 生 活 满意 度 、 际关 系作 为 适应 能力 的指 标 , 人 而关 于情 绪智 力 对个 体处理问题 与应对 变 化能力 的影 响少 有 探讨 。本 研 究 以 高 中 生 为 被 试 , 力 于 探 讨 情 绪 智 力 对 个 体 生 活 适 应 的 致

重点中学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讲解

重点中学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讲解

一、前言和等人指出,在Goleman(1995Neisser(1996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上,传统智力只能解释其中%%的方差。

20-25[1][2]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在对一般儿童和天才儿童的学业成绩的预测上,智力分数只能做出中等程度的预测。

[3]对认知智力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早期的预测研究过分强调智力的作用。

等人曾经提出社会智力的概念,以区 Shanley 别于传统的学习智力。

但后来他们发现,将社会智力作为一个单独的智力结构,尚缺乏足够的实证材料的支持。

[4]而和则认为社会智Salovey Mayer力的概念过于宽泛,另提出情绪智力来代替社会智力,以区别于认知智力。

[5]和等Petrides Furnham 人进一步提出:情绪智力可以分为情绪智力(2004特质和情绪智力信息加工(trait EI(information-两个方面。

情绪智力特质和气质相processing EI关,应该通过自陈法进行测量,而情绪智力信息加工能力则应该通过最高行为测验进行测量。

[6]等人研究发现,在情绪智力特质Schutte(1998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7]与此相反,和Harrign 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Connolly [8]和研究发现,女性管理者的情绪Mandell Pherwani智力显著高于男性,但是以情绪智力来预测领导风格的转变时,却没有性别差异。

[9]总体而言,国内外关于中学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的研究为数不多,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项目。

传统智力观认为,青少年时期智力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

等人研究发现,情绪智力的Kafetsios 发展同样存在年龄差异。

高年级个体在运用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上都得到较高分数。

[10]也认为情绪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Bar-On 不同的水平。

[11]中学生情绪智力年级差异则是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项目。

将社会智力定义为理解他人及与他 Thorndike 人良好协作的能力。

情绪智力和自我认同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情绪智力和自我认同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确认和对有关 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 , 诸如理想 、 职业 、 价值观 、 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自我认 同感 的确立 , 意味着个体对 自身有充分的了解 , 能够将 自 我 的过去 、 现在 和将 来组合 成 一个有 机 的整 体 , 确立
自己的理 想 与价值 观 念 , 并 对未 来 自我 的发 展 做 出
环 境需 要 和压力 的一 系 列 情绪 的 、 人 格 的 和人 际 能
了自己的思考 J 。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
段, 其 中一 个 关键 的 阶段 为青 少年期 , 主要 任务 是 建 立 同一感 和 防止 同一 感 混乱 , 青 少 年 要 在这 个 阶段 面 对 同一 性 混乱 的危 机 。国 内有 学者 认 为 , 自我认 同感 的 建 立 对 青 少 年 的 心 理 健 康 是 有 一 定 影 响
因素 J 。修订后 的青 少年 中文版量表 , 包含个体 内 部、 人际、 压力管理和适应性 四个 分量表 , 一般心境
和 积极 印象 作 为效 标量 表 。 国内学者 也 对情绪 智力
身能被他人理解 , 被社会接受 , 自 身行为符合社会身 份, 可以保持正常 的人 际关系- 8 J 。影响社会适应 的
[ 中图分类号】 G 4 4 4
引 言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1 2 0 ( 2 0 1 4 ) 0 2 — 0 0 5 0 — 0 4


情 绪智 力 ( 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 由梅 耶 ( Ma y e r )
和萨洛维 ( S a l o v e y ) 于1 9 9 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17 期)
65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刘 艳,邹 泓
(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 摘要 ]
对六城市的 2533 名中学生施测情绪智力、人 格 五因素和社会 适应问卷, 以探 讨中学
生情绪 智力的发 展 特点及 其与社 会 适 应的关系。结果 表明: (1)中学生情绪 智力的不同维 度 表 现 出不同的发 展 特点; (2)情绪 感知可 显 著负向预测个 体的行 事效 率、违 规 行 为和 积 极 应对;情绪 运用可显著正向预测积极 社 会 适 应的所有 4 个维 度; 情绪理解可显著正向预测亲社 会 倾向; 情绪 管理 可 显 著 正向预测行 事效 率, 负向预测违 规 行 为; (3)与人 格 的预测作用相比 较,情 绪 智力对 个体社会 适应的意义尤为突出地 表 现在对于生活中困难与挫折的应对上。 [ 关键词 ] 情绪智力;人 格 五因素;社会 适应; 中学生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北京和 6 个 省会 城 市中选取 重点中学和普通 中学 各 2 所,总 计 2533 人。其中,初 一 501 人(男生 244,女 生 257),初 二 714 人(男生 347,女 生 367), 高一 648 人(男生 318,女生 330),高二 670 人(男生 330,女生 340)。 (二)研 究工具 1. 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由邹泓(2008)编制, 包含情绪感知、 情绪运用、 情 绪 理 解和情 绪 管 理 4 个 维 度,共 27 个 项目。本 次 研 究中,对 该 问 卷 部 分 项目进 行了调 整,修 订 后的 问 卷 结 构 不 变,项目数目调 整 为 18 个,维 度内 α 系 数在 0.71 ~ 0.81 之间。验 证 性因素分 析 显示,问卷 结
[ 收 稿日期 ] 2009 -10 - 29 [ 作者简介 ] 刘艳,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讲师。 [ 基 金 项目 ]
预 测 个 体的 生 活 满 意 度和 身 体 状 况;Law(2003)的 研究同样也证实了情绪智力对个体生活满意度以及 个 人 掌控 感的正向预 测作用。这 些研 究发现 有力证 明了情绪智力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人格因素不 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该 类研 究往往将人 格作为 控 制变 量,并 不 关 注 人 格与情 绪 智力的预 测作用的 差 异。从 理 论 分 析 而 言,情 绪 智力与人 格 是 两 个 不 同的心理 变 量,它 们在 个 体 社 会 生活中所 扮 演的角 色 并不完全 相同。从它们对 个 体 生活影响的方面 来 看,情 绪 智力的作用应当尤为突出地 体 现于 那些情 绪活动有重要参与的领域, 如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挫折或突发事件的应对; 而且作为智力家族的一员, 情绪智力应当与个体处理事情的效率和能力较人格 有更紧密的联系。已有关于情绪智力与个 体 社 会 适 应 关 系的 研 究,多 采 用生 活 满 意 度、人际 关 系质 量 作为社 会 适应的指标,而 关于情绪智力对 个 体 处理 问题 与 应 对 变 化 能 力的 影响 少 有 探 讨。此 外,许 多 研 究 在 探 讨 情 绪 智 力与 个 体 社 会 适 应 之 间的 关 系 时,通常将总体情绪智力作为预测变量。但是,情绪 智力是多维 度概 念,仅 仅 考 察总体 情绪 智力的预 测 作用,丧失了许多有价值信息。 本 研 究以中学 生为被 试,致 力于 探 讨 情 绪 智力
刘艳
邹泓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67
F 值分别为 4.84(p < 0.01)、3.50(p < 0.05); 显著, F = 23.53, p < 0.001; 在情绪运用维度, 年级效应显著, 在感知、理解和管理三个维度,性别效应显著,F 值 31.46 8.08 分别为 5.95 (p < 0.01) 、 (p < 0.001) 、 (p < 0.001) 。 各年级男女生在情绪智力 4 个维度上的得分与标准 差见表 1。 由于 在 情 绪 感知和管 理 两 个 维 度,性 别与年 级 的交 互 作 用显著,因此 分 别考 察 不同年 级内部的性 别差异。T 检验显示,在情绪感知维度,初一(t(499) = p < 0.01) p < 0.01) —3.37, 、初二(t(712) = —2.75, 和高一年 p < 0.05)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 级(t(646) = —2.57, p > 0.05)不 存 在显著 差异;在情 二年级(t(668) = 1.70, p > 0.05)、初二年级 绪管理维度,初一(t(499) = —0.74, p> 0.05)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t(712) = 1.74, 高一(t(646) p < 0.01)和高二年级(t(668) = 3.82, p < 0.001)男 = 3.89, 生得分 显著高于女生。对 情绪运用维度的年级 效 应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以情 绪 智力 4 个 维 度的 得 分(各 维 度 项目的 均 分)为因变量, 作 4(年级)×2(性别)多元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年级主效应显著,F(12,6424)= 9.16, p < 0.001;性别主效应显著,F(8,4584)= 14.04, p < 0.001; 年 级 与 性 别 的 交 互 作 用 显 著,F(12, 6424)= 2.26,p < 0.01。单变量 F 检验表明,在情绪 感知和情绪管理 两 个 维 度,性 别与年级的交 互 作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 (05J J DXL X001) 。
6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17 期)
构 效 度 良 好,χ2/df = 5.90(χ2 = 764.66,df = 129), NNFI = 0.97,CFI = 0.98,RMSEA = 0.04;所 有 项目 1 表示 载 荷 在 0.52 ~ 0.81 之 间。问 卷 采 用 5 点 评 分, 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 2. 人格五因素问卷 采用邹泓(2003)修订的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 问卷,共 50 个项目,包括外向性、宜 人性、情绪性、 谨 慎 性 和 开 放 性 5 个 维 度。本 次 测 量中,各 维 度内 α 系数在 0.85 ~ 0.88 之间。问卷采用 5 点评分, 1 表示 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 3. 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 该问卷共 50 个项目, 分为自我适应、 人际适应、 行为适 应和环 境 适 应 4 个 领 域,每 个 领 域又 各自包 含反映 该领域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的两个维度。其 中,自我 适 应 包 含:自我 肯 定(8 个 项目),反 映 个 体对于自我的积极评价与情感体验; 自我烦扰(8 个 项目),反映个体对于自我的消极评价与情感体验。 人际 适 应 包 含:亲 社 会 倾向(7 个 项目),反映 个 体 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积极认知和行为;社会疏离(5 个 项目),反映 个 体 人际 关系上的疏离、孤 独、回避 等不良状况。 行为适应包含: 行事效率(6 个项目) , 指个 体能够 进行积 极有效的时间管理,高效率 地工 作;违 规 行为(5 个 项目),反映 个 体 各 种不 符 合 社 会规范的行为。 环境适应包含: 积极应对 (6 个项目) , 即乐观、 积极地面对困难、 挫折和压力; 消极退缩(5 个 项目),指面临压 力和困难时,消沉 被动。问卷 采 1 表示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 用 5 点评分, 验 证 性因素 分 析 表明,问卷 结 构 效 度良 好,χ2/ df = 5.52(χ2 = 6330.13,df = 1147),NNFI = 0.96, CFI = 0.96,RMSEA = 0.05; 所 有 项 目 因 子 载 荷 在 0.37~0.75 之间; 各维度内部 α 系数在 0.61 ~ 0.88 之间。
与人 格五因素对于 个 体 社 会 适 应的影响,以期揭示 这两者各自独特的预测意义。 研究将采用周晖 (2008) 编制,余 益兵(2009)等修订的“青少年社 会 适应评 估问卷”作为 社 会 适 应的 评 估 工 具。该问卷 从自我 适 应、人际 适 应、行 为 适 应和环 境 适 应 4 个 方面 全 面 评 估 青 少 年的 社 会 适 应 状 况。其中, 自我 适 应 反 映 个 体 对于自我的评 价与情 感 体 验;人际 适 应反映 个 体的人际 关系状况;行为适应反映 个 体 处理 各种 事情的效 率与能力;环境适应则反映 个 体 应对生活 中的变化、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在情绪智力的评 估上,本 研 究采用邹泓(2008) 等编制的“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 。该问卷以 Mayor (1999,2008)的情绪智力四因素模型为理论基础, 包括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 4 个 维 度。由于情绪 感知和理 解主 要表 现为个 体 对于情 绪活动的认知,而情绪运用和管理 涉 及对 具 体 社 会 情境的实际应对, 因此本研究假设,情绪运用和管理 对个体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较情绪感知和理解更为 显著。 根 据 Mayor 等 人(1999)的观 点,如 果 一 种心理 概 念 可以 被 称 为 一 种“ 智 力” ,那 么它 必 定 会 随 着 个体年龄的增长与相关经验的增加表现出提高的趋 势。因此,本研究假设,情绪智力表现出显著的随年 级 升 高 而 增 长的 趋 势。此 外,由于 大 量 研 究 都 揭 示 了女性在情绪领 域的优势,本 研 究也 假 设中学女生 在情绪智力 4 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男生。
做进一步考察。Tukey 事后检验表明,初一年级得分 SD = 0.86) SD = 0.83) (M = 3.75, 显著高于初二 (M = 3.52, 、 SD = 0.73)和高二年级(M = 3.37, SD 高一(M = 3.44, = 0.72) , 初二年级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年级。 总体而言, 中学生情绪运用维度的得分随 年级升高而降 低。最 后对存在显著性别效应的情绪理解维度做简单平均 SD = 0.75)显著高于男 数比较,女生得分(M = 3.60, SD = 0.80)。 生(M = 3.34, (二)情 绪 智 力与 人 格 五 因 素、社 会 适 应的 相 关分析 计 算 情 绪 智力 4 个 维 度、人 格 五因素以及 社 会 适 应 8 个 维 度 之 间的 相 关。结 果 所 示,除 人 格 开 放 性与违 规 行 为的相 关 系数 0.01 不 显著 外,其 他 所 有 变量两两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表 2)。其中, 情 绪 智力各 维 度与 人 格的开 放 性、谨 慎 性、外向性 和宜人性均呈显著正相关(0.08 ~ 0.53),与情绪性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