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掺假检测概述

合集下载

蜂蜜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五种)

蜂蜜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五种)
蜂蜜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
一、蜜蜂中掺水的检验方法
取蜂蜜数滴,滴在滤纸上,优质的蜂蜜含水量低,所以滴落后不含很快浸渗入滤纸中;掺水的蜂蜜地落后很快浸透、消散。
二、蜂蜜中掺蔗糖的检验方法
1、物理检验
将样蜜少许置于玻璃板上,用强烈日光暴晒(或用电吹风吹),,掺有蔗糖的蜜会因为糖浆结晶而成为坚硬的板结块;纯蜂蜜仍呈粘稠状、
四、蜂蜜中掺了羟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
取样蜜10g,加20ml95%乙醇,充分搅拌10分钟,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取白色沉淀物2g,置于100ml温热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清液30ml,加入3ml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上清液50ml,加入100ml1%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
若上述两项试验皆呈阳性结果,则说明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掺入。
五、蜂蜜中掺尿素的检验方法
取样蜜1份加水4份稀释,加热煮沸即可闻到氨味;用湿润的广泛PH值试纸置溶液蒸汽上,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掺有尿素。
2、化学检验
取样蜜1份加4份水,充分振荡搅拌,若有混浊或沉淀,滴加2滴1%的硝酸银溶液,有絮状物产生者,证明事掺入了蔗糖的蜜。
三、蜂蜜中掺淀粉的检验方法
取样蜜5毫升,加20毫升蒸馏水稀释,煮沸后放冷,加入碘试剂2滴。
如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则可认为掺入了淀粉类物质;如呈现红色,则可认为掺有糊精;若保持黄褐色不变,则说明蜂蜜纯净。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依靠蜂蜜的特性和独特的化学组成进行鉴别。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鉴别实验原理:
1. 物理性质鉴别:通过观察蜂蜜的外观、黏度、结晶性质等物理特性,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真正的蜂蜜通常具有黄色、透明或微浑浊的外观,具有一定的黏度和较长的结晶时间。

2. 密度测定:蜂蜜的密度直接与其糖分含量有关。

真正的蜂蜜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而掺伪蜂蜜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

3. 蔗糖鉴别:通过加入盐酸和酚醛试液,真正的蜂蜜会产生绿色的沉淀,而掺伪蜂蜜则不会。

4. 过氧化氢鉴别:通过加入过氧化氢,在真正的蜂蜜中会产生明亮的气泡,而掺伪蜂蜜不会产生气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验方法仅能初步判断蜂蜜的真伪,对于掺杂其他成分的蜂蜜或具有高度相似化学成分的蜂蜜可能无法有效鉴别。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蜂蜜的真伪,需要借助先进的分析仪器,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进行深入的化学分析。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核磁共振(NMR)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它通过测量原子核的旋转运动来获取物质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NMR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高度精确的分析,能够通过不同成分的信号强度和位置来区分不同的物质,从而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分析。

利用NMR技术可以很好地区分出真假蜂蜜中的成分差异,从而实现对蜂蜜掺假行为的检测。

在利用NMR技术进行蜂蜜检测时,科学家们发现真假蜂蜜在核磁共振谱图上有明显的区别。

真蜂蜜的核磁共振谱图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葡萄糖和果糖信号,同时还会有其他一些特征性的成分信号。

而假蜂蜜中掺有的加工糖、糖浆等,其核磁共振谱图则会呈现出与真蜂蜜不同的成分信号,从而可以很明显地区分出真假蜂蜜。

科学家们还发现,不同地区、不同花种的蜂蜜在核磁共振谱图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为蜂蜜的原产地和生产工艺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有助于鉴别蜂蜜的真伪和原产地。

NMR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区分真假蜂蜜,还可以为蜂蜜行业的监管提供更为精准的手段。

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对蜂蜜进行掺假检测,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购买到更为优质的蜂蜜产品,还可以有效遏制蜂蜜掺假行为,保障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核磁共振(NMR)技术虽然在实验室中已经得到成功应用,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特别是如何将这项技术转化为实际的食品检测手段,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探讨和努力。

除了核磁共振(NMR)技术,还有其他一些食品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例如质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等,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多可能。

要想真正打击食品欺诈,还需要从源头上加强食品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对食品产业的监管力度,才能够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用于食品检测的高科技手段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打击食品欺诈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消费者也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尽量避免购买来源不明、价格异常低廉的食品,共同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的消费环境。

检测真假蜂蜜实验报告(3篇)

检测真假蜂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蜂蜜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假冒伪劣的蜂蜜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帮助消费者辨别真假蜂蜜,本实验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蜂蜜产品进行了检测,现将实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二、实验目的1. 探究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2. 通过实验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3.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蜂蜜的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市售蜂蜜10种,包括纯蜂蜜、掺假蜂蜜、混合蜂蜜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滴管、量筒、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等;3. 实验试剂:硫酸铜、亚硝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外观鉴别:观察蜂蜜的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判断其是否为纯正蜂蜜;2. 气味鉴别:通过嗅觉辨别蜂蜜的气味,真蜂蜜具有独特的花香,假蜂蜜则可能带有异味;3. 溶解性鉴别:将蜂蜜滴入水中,观察其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真蜂蜜溶解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4. 水分含量测定:利用电子天平测量蜂蜜样品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水分含量;5. 蛋白质含量测定:利用双缩脲法测定蜂蜜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6. 氨基酸含量测定: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蜂蜜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7. 维生素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样品中的维生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鉴别:通过观察,发现纯正蜂蜜颜色淡黄至深褐色,透明度高,粘稠度大;掺假蜂蜜颜色较鲜艳,透明度较低,粘稠度较小。

2. 气味鉴别:通过嗅觉,发现纯正蜂蜜具有独特的花香,假蜂蜜则可能带有异味。

3. 溶解性鉴别:将蜂蜜滴入水中,发现纯正蜂蜜溶解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掺假蜂蜜溶解度较高,溶解速度较快。

4. 水分含量测定:通过电子天平测量,发现纯正蜂蜜水分含量较低,掺假蜂蜜水分含量较高。

5. 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双缩脲法测定,发现纯正蜂蜜蛋白质含量较高,掺假蜂蜜蛋白质含量较低。

6. 氨基酸含量测定: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现纯正蜂蜜氨基酸含量较高,掺假蜂蜜氨基酸含量较低。

实验二、蜂蜜真假的检验分解

实验二、蜂蜜真假的检验分解

假蜂蜜的制备方法
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利用酸 解的作用将白糖的双糖分子分解成单糖, 来假冒蜂蜜; 二、是用饴糖、糖浆等来冒充蜂蜜; 三、是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的糖浆(也叫果 葡糖浆)充当蜂蜜。 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 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
糖浆的做法
• 糖浆是白砂糖或绵白糖加适量的水、饴糖、蜂蜜等经加热 熬成的粘性液体。一般按熬制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亮浆、 砂浆、粘浆和稀浆4种。 1)亮浆。500克糖加水150克-200克,加热到110°C时 (用勺拔丝可拉长4厘米左右即可),加入葡萄糖浆(也 可用饴糖代替)150克左右,再加热到110°C即可。注意 熬制时的火候要适当。 2)砂浆。500克糖加入150克水,加热到110°C时(起 “白霜”)即可。 3)粘浆。熬制方法同亮浆,但火候要比亮浆要轻以些。 4)稀浆。熬制方法同亮浆,但加水量为250克左右,加葡 萄糖浆500克左右,火候要比粘浆轻些,便于制品喝透糖 浆,滋味润美。 介于您要用在珍珠奶茶里,故视乎应该使用第4种为佳。
蜂蜜的主要成分:
4.矿物质: 蜂蜜中的矿物质含量为0.03%~0.9%, 种类多达18种,主要为铁、铜、钾、钠、镁、钙、 锌、硒、锰、磷、碘、硅、硫、铅、铬、镍等。 蜂蜜中的矿物质主要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深色蜜比浅色蜜含的矿物质多。 5.酶类: 蜂蜜含有丰富的酶类,有转化酶(如蔗糖 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还原酶、脂肪酶等。这些酶是蜜蜂在酿蜜时所分 泌的,也有少量是由植物所分泌的。
蜂蜜的分类
• 原汁蜂蜜和蜂蜜制品、普通蜂蜜和稀有蜂 蜜。 稀有蜂蜜和普通蜂蜜有以下本质区别: 稀有蜂蜜对环境要求严格,首先蜜源要 无污染,只有达到绿色环境认证的蜜源植 物,生产的蜂蜜才能被认为是稀有蜂蜜。

实验二、蜂蜜真假的检验

实验二、蜂蜜真假的检验
待冷却后滴入几滴碘酒摇匀,如果溶液变 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 粉类物质。
化学物质鉴别
3、含糖鉴别: 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
混浊状,花香味亦差。掺红糖的蜂蜜颜色 显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可用两手指 揉搓,以感到粘腻为好,有颗粒感的则含 糖。
冷藏结晶检验:
? 蜂蜜在4至1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后会 变成固体,这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
食品分析实验
实验二、蜂蜜真假的检验方法
蜂蜜的定义:
蜂蜜的定义: 蜂蜜新国标规定了蜂蜜的含义:即“蜜蜂
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 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 物质”。 蜂蜜制品:经过化学工艺加工或添加了其他 物质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
蜂蜜的分类
蜂蜜主要分为原质蜜和精制蜜, 原质蜜:是蜂农在野外采集获得的原始蜂蜜。由于受野外条
件限制,原质蜜杂质含量较高(蜂尸、蜡渣、植物杂质等), 浓度偏低,成熟度差异较大,状态很不稳定。但原质蜜中 的营养成份保持较完整,价格较实惠。
精质蜜:是以原质蜜做原料,采用低温热处理等工艺流程, 经浓缩、精滤、杀菌、破晶核后获得的高浓度纯净成熟蜜。 精质蜜通常经严格包装后以成品形式上市,特别在于:
(1)品质纯净。 (2)状态相对稳定。 (3)水分得到充分散失,浓度大大提高,口感更加浓厚,
保质期远远超过原质蜜。
蜂蜜的级别
蜂蜜按其品质优劣可分几个级别: 1、优质稀有蜂蜜 :(单花蜂蜜)每吨价格在数万元以
上。 2、杂花蜂蜜: 每吨仅在 3000元左右,现在市场上
有很多次等杂花蜂蜜冒充优质蜜; 3、特种蜜: 如芦荟蜜、银杏蜜等,
假的优劣( lie)蜂蜜其实是用低级蜂蜜勾兑香 精、色素冒充的,有的蜂蜜看似很黏稠,其实是 在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来冒充好蜂蜜。

辨别掺假蜂蜜

辨别掺假蜂蜜

辨别掺假蜂蜜在市场出售的各种蜂蜜中,特别是一些小贩上门推销的散装蜂蜜中,有一些蜂蜜掺了假。

吃了摻假的蜂蜜,轻则没有营养,重则会损害人的健康。

掺假主要是掺糖、水和淀粉,有的蜂蜜还含有杂质,质地不纯。

只要掌握一定的鉴别方法,蜂蜜摻假是可以看出来的。

1.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摻有蔗糖和水。

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混浊状,花香味亦差。

掺红糖的蜂蜜颜色显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白。

2.掺有面粉、淀粉或玉米粉的蜂蜜,色泽较混浊,味道也不够甜。

将少量蜂蜜放人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待冷却后滴人几滴黄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

3.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蜂蜜中有杂质。

如果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4.取一份蜂蜜,加入两份冷开水及四份95 %的酒精,混匀后置放一昼夜,如无杂质沉淀,说明品质纯正。

5.用筷子挑起蜂蜜能拉成长丝的,且丝断会自动回缩呈球状者为上品。

哪些塑料袋可包装食品现在,塑料袋代替了以前的菜篮子,它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对食品进行包装的塑料袋,更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塑料袋一般是由两类塑料薄膜制成的:一类是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的;另一类使用聚氯乙烯制成。

前者无毒;后者有毒,不能包装食品。

塑料袋有无毒性可用下列简便方法鉴别: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无毒塑料袋放入水中后,可浮出水面;而有毒塑料袋是不向上浮的。

手触检测法:用手触摸塑料袋,有润滑感者无毒;否则有毒。

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一下,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反之则有毒。

火烧检测法:可以把塑料袋剪去一条边,用火烧,有毒的不易燃烧;无毒的遇火容易燃烧。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蜂蜜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

由于蜂蜜的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了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将低价的糖浆冒充成蜂蜜进行销售,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传统的蜂蜜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不够准确,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商家所钻空子。

科学家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精准的蜂蜜检测方法,以打击蜂蜜掺假现象。

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常用于溶液成分分析。

在食品领域,NMR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成分和结构信息,从而判断出食品的真伪和质量。

以蜂蜜为例,NMR技术可以区分出真正的蜂蜜和掺假的蜂蜜,从而有效地打击蜂蜜掺假行为。

NMR 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损伤的特点,可以为食品行业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科研机构和食品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用NMR技术对蜂蜜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在检测蜂蜜真伪、检测掺假成分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除了蜂蜜之外,NM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食品领域,如酒类、奶制品、橄榄油等领域的真伪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NMR技术在蜂蜜检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打击食品欺诈,也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水平。

通过NMR技术检测出的真实数据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追溯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这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NMR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NMR仪器设备价格昂贵,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这为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压力。

NMR技术检测出的数据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解读和分析,目前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NMR技术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标准,以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法律法规,避免技术被滥用或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蜜掺假检测概述摘要:描述蜂蜜掺假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现行标准检测方法漏检的原因,提出对于蜂蜜掺假的新的检测方法和效果分析。

关键词:蜂蜜;掺假;检测Review of the detections of honey adulteration Erzuo-Yan(The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AbstractThis thesis is to describe adulteration of honey and sum up various mean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adulteration of honey ,then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ndard detection met hods and its reasons of imperfection, finally put forward novel honey adulteration det ection methods and analyze the results.Keywords :Honey; Adulteration; Detection引言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它是经过蜜蜂在巢脾内转化、脱水、贮存至成熟的过程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外,还有多酚类、类黄酮类、多糖、活性酶和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因此,蜂蜜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菌、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加速创伤修复和增强免疫等。

所以,蜂蜜作为一种天然保健食品、高级营养品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在蜂蜜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往往被加入其它价格低廉的甜味物质来牟取暴利,例如有的不法商以水、葡萄糖、果糖、工业糖浆和工业淀粉酶为原料以蜂蜜国家标准为技术参考,通过加入色素和蜂蜜香精来制造全假蜂蜜,蒙骗消费者,获取暴利。

因此,蜂蜜掺假检测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本文简单的概述蜂蜜掺假及掺假的检测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当前行业的标准及漏检原因,再介绍一些新型蜂蜜掺假检测技术。

第一章国内外蜂蜜掺假以及对应检测的方法和手段蜂蜜因蜂种、蜜源、环境等因索的不同,其成分差异很大,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糊精、蛋自质、矿物质、蜡质、芳香化合物、酶类、维生索、有机酸、花粉、色素、挥发油、甲基糖醛以及单宁类、树脂、乙酰胆碱等其他活性物质。

糖类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65%以上,果糖含量在30.91 % —44.26%,葡萄糖含量在22.89%—40.75%,果糖与葡萄糖比在0.76-1.86,如此大的变化范围,给鉴别和检测蜂蜜掺假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1、常见的两类掺假和掺假方式1.1、以水、蔗糖、转化糖、饴糖、羧甲基纤维素(CMC-Na)、食盐、化肥、明矾、糊精或淀粉类物质为主要原料制作假冒蜂蜜,掺水蜂蜜因水分含量高,不仅味淡,且易发酵而变质; 掺入蔗糖蜂蜜透明感增加,细品有蔗糖味; 掺入饴糖蜂蜜光泽暗淡,透明度差; 掺入羧甲基纤维素蜂蜜黏度增大,绵性增强;掺入糊精或淀粉蜂蜜会出现浑浊现象,且绵性降低。

1.2、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高果玉米糖浆、甜菜糖浆、甘蔗糖浆、果葡糖浆等改性多糖作为主要掺假成分,葡萄糖和果糖为天然蜂蜜主要成分,蜂蜜国家标准规定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 60%以上,因此这些物质的加入不但没有破坏蜂蜜的风味,还使它们的指标值得到了加强。

随着各种合成色素、蜂蜜香精和工业淀粉酶的使用,不法分子更是以水、葡萄糖、果糖、工业糖浆和工业淀粉酶为原料,以蜂蜜国家标准为技术参考,通过加入色素和蜂蜜香精来制造全假蜂蜜,蒙骗消费者,获取暴利。

假蜂蜜尽管在技术指标上符合国家标准,但它不具天然蜂蜜的全部营养成分,更不具有天然蜂蜜独特的保健功能。

2、具体掺假物质及其检测方法2.1、密度、粘度和流变性的检测蜂蜜中水分含量高,蜂蜜易发酵而变质,影响蜂蜜货架期,因此天然蜂蜜要经浓缩降低水分含量后才进入市场销售,市售天然蜂蜜水分含量一般低于20%,而假蜂蜜,由于制假者想要获取最大利益,其中水分含量一般较20%高,因此密度和粘度降低,流变性增强。

若蜂蜜中掺入了糖或工业糖浆,其密度、粘度和流变性也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测定这些物理量,可初步判断蜂蜜是否掺假。

2.2、色泽的检测蜂蜜的色泽从水白色、浅黄色、黄色、琥珀色到深色不等,不同蜜源植物的蜂蜜色泽不同,色泽常用普方特比色仪测定,测定值反映了蜂蜜的颜色和稠度。

若蜂蜜存在掺假,则色泽会有所不同,但天然蜂蜜色泽会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而且由于合成色素的使用,使得从色泽判断蜂蜜是否掺假变得不可靠。

2.3、淀粉酶的检测有研究表明,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而不是花粉或花蜜,是一种动物淀粉酶,为蜂蜜产品中特有的成分。

这种淀粉酶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假蜂蜜中的淀粉酶为工业淀粉酶,具有耐高温、高活性、稳定等特点,因此,通过测定蜂蜜中淀粉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可鉴别蜂蜜是否为假蜂蜜。

2.4、金属元素、酸度和电导率检测法天然蜂蜜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和一些重金属元素,同时含有有机酸和其它可电离物质,因此具有一定的酸度和电导率,假蜂蜜中不含这些成分或者含量降低,因此,天然蜂蜜与假蜂蜜在酸度和电导率上存在差别。

但一些造假者会人为加入酸性物质和电解质造假,因此,这种方法也不可靠。

2.5、旋光法检测法由于不同种类的蜂蜜都有相对稳定的旋光度,一般为左旋,当掺入不同糖类后,蜂蜜的旋光度会发生变化,甚至变为右旋,由此可判断蜂蜜中是否掺有糖类。

2.6、淀粉酶检测法有研究表明,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而不是花粉或花蜜,是一种动物淀粉酶,为蜂蜜产品中特有的成分。

这种淀粉酶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假蜂蜜中的淀粉酶为工业淀粉酶,具有耐高温、高活性、稳定等特点,因此,通过测定蜂蜜中淀粉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可鉴别蜂蜜是否为假蜂蜜。

2.7、HMF检测法HMF是糖脱水后形成的物质。

假蜂蜜中一般都含有HMF,新鲜天然蜂蜜中不含HMF,通过测定HMF的存在及含量,可鉴别蜂蜜是否为假蜂蜜。

但如果天然蜂蜜贮藏不当或贮藏时间长,蜂蜜中也会存在HMF,且含量会随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而且,如果造假蜂蜜是由含HMF极低的原材料生产而成,则通过HMF的检测不能确定蜂蜜是否为假蜂蜜2.8、氨基酸检测法天然蜂蜜中存在某些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与蜜源植物有关。

掺假蜂蜜中的氨基酸含量会降低,全假蜂蜜中不含氨基酸。

通过对蜂蜜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测定不仅可鉴定蜂蜜的蜜源植物,还可进行蜂蜜真假鉴别2.9、具体参加成分的检测2.9.1、掺食盐的检测蜂蜜比重增大,但稠度低,可用1%的硝酸银溶液鉴别:取样品蜜一份,加4份蒸馏水,稀释后取10ml放入试管中,滴几滴硝酸银溶液,若发现有白色沉淀物,则证明有食盐。

2.9.2、掺化肥的检验称取蜂蜜试样1g放在试管中,加蒸馏水5ml,再加入10%的NaOH溶液1ml振荡,用棉花塞住试管口,注意不要塞得太紧,在棉花上放一块浸湿的石蕊试纸,进行加热,若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蜂蜜中掺有化肥类物质。

若试纸不变色,则证明无化肥掺入。

2.9.3、掺明矾的检验明矾是含结晶水的硫酸钾复盐。

检验的方法是:在试管中加入3ml蜂蜜,用等量蒸馏水稀释,然后加入20%氯化钡溶液3~4滴,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蜂蜜中掺有明矾。

2.9.4、掺水的检验取蜂蜜数滴,滴在滤纸上,优质的蜂蜜含水量低,所以滴落后不会很快浸透滤纸;掺水的蜂蜜滴落后很快浸透、消散。

2.9.5、掺饴糖的检验取蜂蜜2份于试管中加5份水稀释,混匀,然后缓缓加入95%乙醇,若呈现白色絮状物,则说明有饴糖加入;若呈混浊则说明正常。

2.9.6、掺蔗糖的检验(物理法):将样蜜少许置于玻璃板上,用强烈日光曝晒(或用电吹风吹),掺有蔗糖的蜜会因为糖浆结晶而成为坚硬的板状结块;而纯蜂蜜仍呈粘稠状。

(化学法):取蜂蜜1份加4份水,充分振荡搅拌,若有混浊或沉淀,滴加2滴1%的硝酸银溶液,有絮状物产生者,是掺入了蔗糖的蜜。

2.9.7、掺淀粉的检验取样蜜5ml加20ml蒸馏水稀释,煮沸后放凉,加入碘试剂5滴,如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则可认为掺入了淀粉类物质,如呈现红色,则可认为掺有糊精;若保持黄褐色不变,则说明蜂蜜纯净。

2.9.8、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感观法):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蜂蜜,一般都颜色深黄、粘稠度大,近似于饱和胶状溶液;蜜中有块状脆性物悬浮且底部有白色胶状颗粒。

(化学法):取样蜜10g加20ml95%乙醇,充分搅拌4分钟,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取白色沉淀物2g置于100ml温热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清液30mL加入1mL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上清液50ml加入100mL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

判定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存在。

2.9.9、雷公藤碱的检验有毒蜂蜜是蜜蜂在蜜源植物较少的情况下,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而酿成的蜜。

现今发现并报道的有毒蜜源主要是指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这种蜜含有剧毒的雷公藤生物碱,食用后能够引起中毒。

2.9.10、掺尿素的检测取样蜜 5mL加水 20mL 稀释,加热煮沸,即可闻到氨味;用广泛pH值试纸置溶液蒸汽上,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掺有尿素。

或者取样蜜3mL加3mL蒸馏水,滴加 3~ 4 滴二乙酰肟液(取60fling二乙酰肟和 30mg硫氨脲,加蒸馏水 100mL制成),混匀,再加入1~ 2mL磷酸,混匀后置水浴中煮沸观察颜色。

如呈红色则说明样蜜中掺有尿素。

2.9.11、甘露蜜的检测取可疑甘露蜜1份加水1份混匀。

取此混合液2mL加石灰水(过饱和石灰溶液的上清液)4mL,加热煮沸,如有棕黄色沉淀则证明有甘露蜜存在。

第二章现行行业标准与漏检原因分析要解决蜂蜜掺假问题,行业自律固然重要,但相关的标准和检测的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针对蜂蜜掺假问题的碳24同位素鉴定国家标准(GB/T18932.1-2002)和2005年10月26日有关部门在2002版蜂蜜标准基础上修订的《强制性国家<蜂蜜>GB18796-2005标准》,对遏止蜂蜜掺假和规范蜂产品行业及市场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蜂蜜是极易掺假的食品,它的成分变化很大。

以糖类为例,不同的蜂蜜其果糖含量在30.91%到44.26%之间,葡萄糖的含量在22.89%到40.75%之间,果糖与葡萄糖的比率即F/G其变化范围在0.76到1.86之间。

由于这种成分含量的变化,给鉴别和检测蜂蜜是否掺假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