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掺假的检测

合集下载

蜂蜜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五种)

蜂蜜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五种)
蜂蜜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
一、蜜蜂中掺水的检验方法
取蜂蜜数滴,滴在滤纸上,优质的蜂蜜含水量低,所以滴落后不含很快浸渗入滤纸中;掺水的蜂蜜地落后很快浸透、消散。
二、蜂蜜中掺蔗糖的检验方法
1、物理检验
将样蜜少许置于玻璃板上,用强烈日光暴晒(或用电吹风吹),,掺有蔗糖的蜜会因为糖浆结晶而成为坚硬的板结块;纯蜂蜜仍呈粘稠状、
四、蜂蜜中掺了羟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
取样蜜10g,加20ml95%乙醇,充分搅拌10分钟,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取白色沉淀物2g,置于100ml温热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清液30ml,加入3ml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上清液50ml,加入100ml1%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
若上述两项试验皆呈阳性结果,则说明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掺入。
五、蜂蜜中掺尿素的检验方法
取样蜜1份加水4份稀释,加热煮沸即可闻到氨味;用湿润的广泛PH值试纸置溶液蒸汽上,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掺有尿素。
2、化学检验
取样蜜1份加4份水,充分振荡搅拌,若有混浊或沉淀,滴加2滴1%的硝酸银溶液,有絮状物产生者,证明事掺入了蔗糖的蜜。
三、蜂蜜中掺淀粉的检验方法
取样蜜5毫升,加20毫升蒸馏水稀释,煮沸后放冷,加入碘试剂2滴。
如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则可认为掺入了淀粉类物质;如呈现红色,则可认为掺有糊精;若保持黄褐色不变,则说明蜂蜜纯净。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
蜂蜜的掺伪鉴别实验原理依靠蜂蜜的特性和独特的化学组成进行鉴别。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鉴别实验原理:
1. 物理性质鉴别:通过观察蜂蜜的外观、黏度、结晶性质等物理特性,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真正的蜂蜜通常具有黄色、透明或微浑浊的外观,具有一定的黏度和较长的结晶时间。

2. 密度测定:蜂蜜的密度直接与其糖分含量有关。

真正的蜂蜜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而掺伪蜂蜜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

3. 蔗糖鉴别:通过加入盐酸和酚醛试液,真正的蜂蜜会产生绿色的沉淀,而掺伪蜂蜜则不会。

4. 过氧化氢鉴别:通过加入过氧化氢,在真正的蜂蜜中会产生明亮的气泡,而掺伪蜂蜜不会产生气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验方法仅能初步判断蜂蜜的真伪,对于掺杂其他成分的蜂蜜或具有高度相似化学成分的蜂蜜可能无法有效鉴别。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蜂蜜的真伪,需要借助先进的分析仪器,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进行深入的化学分析。

蜂蜜检验的技巧

蜂蜜检验的技巧

蜂蜜检验的技巧
蜂蜜检验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感观察:正常的蜂蜜应该具有柔滑、黏稠的质地,且流动性较好。

如果蜂蜜过于稀薄,可能表示被稀释或掺假。

2. 目测观察:正常的蜂蜜色泽一般为琥珀色或深黄色,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且呈现均匀的颜色。

如果蜂蜜颜色过于淡或不均匀,可能经过过度加热或掺假。

3. 水溶性检验:将一小勺蜂蜜加入一杯温水中搅拌,正常蜂蜜溶解后形成均匀的液体,不会产生沉淀或团块。

如果蜂蜜溶解后有沉淀或团块,可能掺杂了糖浆等添加物。

4. 水滴法:用眼滴管滴入一滴蜂蜜在白纸上,正常蜂蜜滴落后应该成圆形,而掺杂了糖浆等添加物的蜂蜜则可能成不规则形状。

5. 化学检验:可以使用化学试剂对蜂蜜进行检验,如福尔马林试剂、硫酸脲试剂等。

这些试剂可以检测出掺杂的糖浆、葡萄糖等添加物。

6. 酸碱度检验:使用酸碱试纸或pH计测量蜂蜜的酸碱度,正常蜂蜜的酸碱度在pH值3.3-4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存在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方法只是初步的检验手段,如果需要更准确的结果,建议送到专业机构进行蜂蜜营养成分分析或掺假指标检测。

几种掺假蜂蜜的简便鉴别法

几种掺假蜂蜜的简便鉴别法

几种掺假蜂蜜的简便鉴别法江苏铜山县江苏铜山县张集职业高级中学,赵国马仁公中国蜂业一、掺蔗糖类蜂蜜的鉴别观察法:观察蜂蜜的色泽亮度天然蜂蜜光亮透明;而掺假蜂蜜由于掺入糖的品种和数量不同,有的显得发暗混浊,有的过于光亮透明,表层有结皮现象。

棒挑法:天然蜂蜜用木棒挑起后往下流时,能拉长丝连续不断,流下的蜂蜜丝落在蜜液上呈折叠状,断头往回缩力强,回缩成珠状;掺糖蜂蜜丝断不连,断头回缩力差,如果是低浓度的掺糖假蜜,用棒挑不起,而高浓度的掺假蜜,则特别黏稠,用木棒挑阻力大鼻子嗅:把鼻子靠近蜜桶,真蜂蜜有淡淡的花香,不同的花蜜有不同的香味(新收获的蜂蜜花香味更浓些,陈蜂蜜花香味淡些);而假蜂蜜没有花香味,掺入香精的假蜂蜜香味则过于浓厚手捻法:取几滴蜂蜜,放在手指中间,用手指捻一捻天然蜂蜜手感绵软,手捻之后结晶的颗粒很容易化,没有沙粒状异物感;而掺糖的假蜜手感不绵软,结晶颗粒用手捻之后有沙粒状异物感,不易被捻化。

口尝法:天然蜂蜜具有蜜源植物的花香,入口甜润适口,回味长,慢慢吞咽,喉部有明显麻辣刺激感,结晶蜜入口即化,无明显颗粒感;而假蜜入口只有甜味或糖水味,无花香味,尝后嘴内黏糊糊的,结晶的假蜂蜜在口内不易溶化,有砂糖口感二掺饴糖类蜂蜜的鉴别饴糖是用淀粉化合物经水解加工而成的一种糖类,饴糖呈棕黄色或水白色,糖稀状,造假者可直接将购买来的饴糖掺入天然蜂蜜,对外销售观察法:掺入饴糖的假蜜,光泽暗淡,透明度差,蜜液显得混浊,色泽深口尝法:掺入饴糖的假蜜,入口后,甜度低,蜜味差,能尝出饴糖特有的味道,且味发酸,久置后,液面会出现气泡,容易发酵变质三掺淀粉类蜂蜜的鉴别蜂蜜中掺入淀粉,往往要同时掺蔗糖,否则糖液浓度低,甜味差,易被察觉观察法:掺入淀粉的假蜜,不透明,混浊口尝法:入口蜜味淡,有淀粉味和蔗糖味,放一段时间会发酵变质取适量的这种蜜,用水稀释后,溶液混浊,溶液表面会出现细微的杂物悬浮,用口尝有细小的异物感。

四、受铁锈污染蜂蜜的鉴别受铁锈污染的蜂蜜,用口尝有明显的铁锈味也可取些茶叶水,在茶叶水中滴几滴蜂蜜,摇动茶叶水,如果出现混浊沉淀,说明蜂蜜被铁锈污染。

检测真假蜂蜜实验报告(3篇)

检测真假蜂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蜂蜜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假冒伪劣的蜂蜜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帮助消费者辨别真假蜂蜜,本实验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蜂蜜产品进行了检测,现将实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二、实验目的1. 探究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2. 通过实验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3.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蜂蜜的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市售蜂蜜10种,包括纯蜂蜜、掺假蜂蜜、混合蜂蜜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滴管、量筒、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等;3. 实验试剂:硫酸铜、亚硝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外观鉴别:观察蜂蜜的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判断其是否为纯正蜂蜜;2. 气味鉴别:通过嗅觉辨别蜂蜜的气味,真蜂蜜具有独特的花香,假蜂蜜则可能带有异味;3. 溶解性鉴别:将蜂蜜滴入水中,观察其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真蜂蜜溶解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4. 水分含量测定:利用电子天平测量蜂蜜样品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水分含量;5. 蛋白质含量测定:利用双缩脲法测定蜂蜜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6. 氨基酸含量测定: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蜂蜜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7. 维生素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样品中的维生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鉴别:通过观察,发现纯正蜂蜜颜色淡黄至深褐色,透明度高,粘稠度大;掺假蜂蜜颜色较鲜艳,透明度较低,粘稠度较小。

2. 气味鉴别:通过嗅觉,发现纯正蜂蜜具有独特的花香,假蜂蜜则可能带有异味。

3. 溶解性鉴别:将蜂蜜滴入水中,发现纯正蜂蜜溶解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掺假蜂蜜溶解度较高,溶解速度较快。

4. 水分含量测定:通过电子天平测量,发现纯正蜂蜜水分含量较低,掺假蜂蜜水分含量较高。

5. 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双缩脲法测定,发现纯正蜂蜜蛋白质含量较高,掺假蜂蜜蛋白质含量较低。

6. 氨基酸含量测定: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现纯正蜂蜜氨基酸含量较高,掺假蜂蜜氨基酸含量较低。

掺假蜂蜜的快速鉴定

掺假蜂蜜的快速鉴定

掺假蜂蜜的快速鉴定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 经充分酿造而成的营养食品。

目前, 国内外市场上常发现有掺杂、掺假的蜂蜜, 常见的是掺入蔗糖或转化糖, 也有掺入淀粉、食盐、尿素、硫酸铵、饴糖和CMC等以增大掺水蜂蜜的浓度。

由于蜜源和生产工艺不同(仅蜜源花种就有二十多种) , 蜂蜜的种类、等级繁多, 加上掺杂手法变化多端,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 单凭感官难以判断是否掺假。

因此,探索快速鉴定掺假蜂蜜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加热试验将样品少许置于玻璃板上, 用电吹风烘或日光暴晒, 纯蜂蜜应呈粘稠状。

如有糖类结晶析出, 可初步断定掺有蔗糖。

加硝酸银溶液试验取约1g 样品于试管中, 加4m l 蒸馏水, 混匀,滴加5%A gNO3, 如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 可断定掺有糖(蔗糖或转化糖) 或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铵或明矾等)。

费氏反应试验取约10g 样品于具塞试管中, 加10ml 水和5ml 已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 翻转混和25 次, 静置分层, 吸取约2ml 乙醚于另一试管中, 滴入4 滴1% 间苯二酚盐酸溶液, 充分振荡, 在1min 内出现樱桃红色者, 可初步断定掺有转化糖。

加碘实验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 加4 倍水, 加稀碘液数, 纯蜂蜜应呈黄褐色。

如出现兰色、兰紫色或紫红色, 表明掺有淀粉类物质(如面粉、糊精等)。

乙醇试验取约1g 样品于试管中, 加4m l 蒸馏水, 混匀, 加95% 乙醇数滴, 纯蜂蜜略呈混浊。

如有白色絮状物则可能掺有饴糖。

取约10g 样品于烧杯中, 加95% 乙醇20ml, 搅拌20min, 如有白色絮状物, 继续搅拌片刻, 若样品最终成牛皮糖状, 可初步断定掺有CMC。

浓度试验将样品滴在滤纸上, 掺水蜂蜜很快向周围渗透。

用手提式糖量计测定含糖量小于73% 者,或用波美计测定小于39 度者可断定掺水。

掺假蜂蜜通常以掺兑面汤、熟糊精、白糖水、红糖水、饴糖浆等制成。

在感官上具有劣质蜂蜜的特征,具体鉴别方法如下:杂质的检出:取5毫升蜂蜜,加5倍的水稀释搅匀静置24小时,有悬浮团状物或沉淀形成表明有杂物,沉淀物越多则掺假量越大。

鉴别蜂蜜掺假新技术—蜂蜜试剂Ⅰ和蜂蜜试剂Ⅱ的应用

鉴别蜂蜜掺假新技术—蜂蜜试剂Ⅰ和蜂蜜试剂Ⅱ的应用

{
20




{

石0
}
5


{
0 1
2“
}
从表


1


,

}
,
及表

2

看出
,
蜂 蜜 试 剂 I 对 蔗 糖 是 灵敏 的
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 着 蜂 蜜 中蔗 糖 含 量 的 增 加


液 中 红 色 不 断 加深 水解 糖浆
2

蜂 蜜 中蔗 糖 含 量 超 过
7 多或 s

形很 易检 出
而 对 于 蜂 蜜中 掺 入 怡 糖

贵 昂 仪器 的 分 析 方 法
一 茶 酚法


,
广 大 蜂蜜 收 购 部 门 , 采 用 简 易 目视 比 色 法 中 早 期 有 :
a
间 苯 二 酚 法 和 硫 酸钻 法 等
这些 方 法 的 测 定 灵 敏度 及 稳 定 性 都 比 较 差 糖
,



测糖 灵
方 法 鉴 别 蜂蜜 中渗 入 较 大 量 的 蔗

I

测 定 步孩 分别 秤取
I

克 s 拓蔗糖 标 准溶 液和待 检蜂 蜜 于 2 0 0 口 毫 升 烧 杯 中 加入 2
.
.
,
,
0 毫升 蒸 锚 水 1
,
搅匀

2
,
,
用 刻 度 滴 管 吸 取 上 述稀 溶 液 0 ” 、 0 2 0 毫升 于 比 色管 中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蜂蜜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

由于蜂蜜的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了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将低价的糖浆冒充成蜂蜜进行销售,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传统的蜂蜜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不够准确,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商家所钻空子。

科学家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精准的蜂蜜检测方法,以打击蜂蜜掺假现象。

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常用于溶液成分分析。

在食品领域,NMR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成分和结构信息,从而判断出食品的真伪和质量。

以蜂蜜为例,NMR技术可以区分出真正的蜂蜜和掺假的蜂蜜,从而有效地打击蜂蜜掺假行为。

NMR 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损伤的特点,可以为食品行业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科研机构和食品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用NMR技术对蜂蜜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在检测蜂蜜真伪、检测掺假成分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除了蜂蜜之外,NM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食品领域,如酒类、奶制品、橄榄油等领域的真伪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NMR技术在蜂蜜检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打击食品欺诈,也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水平。

通过NMR技术检测出的真实数据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追溯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这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NMR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NMR仪器设备价格昂贵,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这为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压力。

NMR技术检测出的数据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解读和分析,目前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NMR技术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标准,以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法律法规,避免技术被滥用或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蜜中掺假的检验
在食品的各类掺假活动中,蜂蜜及其制品的掺假是较为严重的现象之一。

蜂蜜中常见的掺假物有饴糖、蔗糖、转化糖、糊精、食盐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蜂蜜中常见的掺假物的种类。

2、掌握检测蜂蜜中掺假物的方法。

二、实验步骤:
1、蜂蜜中掺蔗糖
人为将蔗糖熬成浆状掺入蜂蜜中出售是最常见的掺假现象,其特点是色泽鲜艳明亮,多为浅黄色,味淡,回味短,有一种糖浆味。

硝酸银快速检验法
取蜜样2份(各1g)分别置于二支试管中,各加水4mL、混匀。

其中A试管加2%AgNO3溶液2滴,B试管加1% AgNO3溶液2滴,观察有无白色絮状物产生。

判断:A管如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蔗糖含量疑为1%以上;B管如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蔗糖含量疑为4%以上。

2、蜂蜜中掺人工转化糖
蔗糖在稀酸作用下可转化为含葡萄糖和果糖的糖浆,俗称转化糖浆或果葡糖浆。

掺有人工转化糖浆的蜂蜜稀薄、粘度小,波美度大,可通过检测CL-的存在予以判别。

试验方法:取1g蜜样于试管中,加水5mL混均后,加1-2滴5%AgNO3指示剂,如呈白浊状,疑掺有人工转化糖(与正常蜂蜜对照)。

3、蜂蜜中掺饴糖
试验方法:取蜂蜜2mL于试管中,加水5mL,混匀,然后缓缓滴加95%乙醇数滴,观察有无白色絮状物产生。

判别:若出现白色絮状物疑为掺加饴糖,若成浑浊状则说明正常(与正常蜂蜜对照)。

4、蜂蜜中掺淀粉类物质
蜂蜜中如掺加有米汤、糊精及淀粉类物质,外观浑浊不透明,蜜味淡薄,用水稀释后溶液浑浊不清。

试验方法:取蜂蜜2g于试管中。

加水10mL。

加热至沸后冷却,加0.1mol/L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

同时做正常蜂蜜对比试验。

判别:如有蓝色、蓝紫色或红色出现,疑为掺有淀粉类物质。

5、蜂蜜中掺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增稠剂,掺加入蜂蜜后,蜂蜜颜色变深,粘稠度变大。

试验方法:取蜂蜜10g于另一烧杯中,加入95%酒精20mL。

充分搅拌均匀,即有白色絮状物析出,取白色絮状物2g于另一烧杯中,加热水100mL,搅拌均匀,冷却后备用。

取上述备检液30mL于锥形瓶中,加盐酸3mL,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另取上述备液50mL于另一锥形瓶中,加1%CuSO4溶液100mL,观察有无淡蓝色绒毛状沉淀产生。

判别:若上述两项试验均呈阳性,则被检蜂蜜疑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

三、实验结果:
1、现象:A、B两管均无白色絮状物产生,所以此蜂蜜中不掺有蔗糖。

2、现象:滴5% AgNO3指示剂后,无白浊状沉淀产生,因此此蜂蜜中不含有转化糖。

3、现象:滴加乙醇后成浑浊状,无白色絮状产生,所以蜂蜜中不含饴糖。

4、现象:与正常蜂蜜做对照,无蓝色、蓝紫色或红色出现,所以没有掺杂淀粉类物质。

5、现象:第一次无白色沉淀产生,第二次无淡蓝色绒毛状沉淀产生,两次试验均为阴性,因此蜂蜜内不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

综上所述,此蜂蜜中没有添加蔗糖、转化糖、饴糖、淀粉类物质、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物质。

四、小结:
蜂蜜中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

蜜源植物品种不同,蜂蜜的成分也不一样。

新鲜成熟的蜂蜜,为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有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可以逐渐凝结成晶体。

蜜的比重为1.401-1.4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