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管理系统程序

合集下载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2(孙义敏)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2(孙义敏)
劳动定额标准的概念 劳动定额标准是对劳动定额制定、实
施、统计分析、考核和修订的各个环节中 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 以科学技术、生产(或工作)实践经验的综 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 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 同遵守的准则。
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概念
劳动定额标准化是以制定和贯彻劳动定 额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 地说,劳动定额标准化是在劳动管理的实 践中,对劳动定额各个环节中重复性事物 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 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钳装 工配 加生 工产
产品(类)综合工时定额标准
全国劳动定员定额通用基础标准 101.1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代号 采用国际标 采用国际 备注
准程度
标准号
1
劳动定额术语
GB
2
工时消耗分类
GB
3
标准编制导则
LD
4
测时方法
GB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作抽样法
GB
三、劳动定额标准的编制
劳动定额标准的编制原则 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程序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在标准化工作中
的重要意义
标准体系表是建立专业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先决条件。标准体系 表是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蓝图,因此编制标准 体系表是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
标准体系表是制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的 重要依据。
标准体系表是清理和整顿现有标准的基础。
劳动定额标准体系是一个由标准组成的总体系统,具 备了系统所有的一切特征: 即集合性;目标性 ;可分解性; 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标准草案意见汇总处理表
序 号
有关条款

工时参考资料定额管理信息系统

工时参考资料定额管理信息系统

工时定额管理信息系统单位:时间:内容提要1.工时定额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及建立工时定额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2.工时定额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说明及分析3.计算机辅助定额制定第一章工时定额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及建立工时定额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大家对2000~2001年的股市并不陌生,那时候号称网络股时代,随便什么上市公司只要建立一个门户网站就可以变成网络股,股价被炒得很高。

好像企业随便建立一个网站就可以搞EC、就可以搞B2B、B2C,就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后来网络股神话的破灭事实证明了电子商务并不是那么简单,在企业内部没有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搞电子商务尤如建空中楼阁,所以我们还得回过头来建企业内部的MIS(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为什么我们要迫切的搞企业信息化?中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上很大程度要依赖于制造业的繁荣。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已后,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进而栖身国际市场,这成了制造业乃至所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虽然我们早已意识到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趋势的扩大,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那些传统的手工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多年积累起来的孤岛式的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的企业对信息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并且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管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引进了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系统,并将它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而ERP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有更多的企业认识到需要在企业中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综合实力。

计算机在劳动定额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劳动定额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劳动定额管理中的应用完成单位:人力资源部完成人员:马东强张峰沈宁张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计算机在劳动定额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由于定额的条件纷繁复杂,各种工序的千差万别,培养熟练的定额管理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手工计算也容易出错,效率极低。

为使劳动定额的制定和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设计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劳动定额制定与管理系统......关键词:计算机劳动定额应用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劳动定额是编制企业内各项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是改进生产技术,挖掘劳动潜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是衡量职工贡献大小、实现按劳分配的必要尺度,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劳动定额的地位特别重要。

由于定额的条件纷繁复杂,各种工序的千差万别,培养熟练的定额管理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手工计算也容易出错,效率极低。

企业的不同,工序与计算方法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劳动定额软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根据工作环境变化,对各种基本数据能够进行适时调整。

工作环境的不同,定额数据将会发生很大变化,需要根据实际生产工序不同,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2)工序是由条件来决定,不同的条件下,工序的定额数也不同。

(3)在工序与条件确定后,二者组合的不同,计算公式有很大的区别,系统需要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匹配的公式进行计算。

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为使劳动定额的制定和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我们以煤炭开采劳动定额管理为切入点设计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劳动定额制定与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以各种劳动定额计算模型为核心、以体系结构为框架、以各种规则及系数作为平衡劳动定额的手段来克服传统劳动定额制定与管理过程中定额平衡性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该系统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定额的制定效率和管理水平,以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森林资源调查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研究

森林资源调查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研究

森林资源调查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研究劳动定额管理是森林资源调查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与林业规划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由于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管理的前提,对于推动林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须以强化劳动定额管理为切入点,为森林资源调查奠定坚实基础。

从概述森林资源调查入手,对其建立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研究。

标签:森林资源调查;林业;劳动定额管理;管理效率1森林资源调查概述森林资源调查实质上就是指对某些特定范围内的森林,根据预先确定好的调查目的,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遥感、测量、数据处理以及测树等,全面系统地进行森林资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调查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森林资源的数量、资源的质量、结构分布、生长状况以及消耗情况等等,同时还包括与森林资源相关的社会、自然和经济等条件。

较为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全面调查法、典型调查法、综合调查法及抽样调查法等等。

在进行具体调查时,一般都是按照调查目的、对象、现有资料、技术条件、成果要求、林区自然条件等状况,并借助地面或是航天手段来予以实施。

现如今,在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由于该体系分为三种类别,故此又被称之为森林资源调查三级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1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可简称为一类清查,它不但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主体,而且也是获取各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森林资源面积、覆盖率、结构、蓄积和变化情况的科学方法,由此类清查得出的结果通常都会作为国家最权威的林业基础数据,由此看来,此类清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类清查主要是由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并由各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实施,其每隔5年开展一次,清查的具体范围是省级行政区域。

一类清查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所遵循的是系统抽样原则,并以5年作为一个周期进行重复调查。

通过一类清查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当前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而且还能够对森林资源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正因如此,使之成为评价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煤炭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煤炭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0 引言
问题,该问题不仅涉及到对企业产能的科学规定,还关 乎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不难看出,前者体现为煤炭企
关于煤炭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是当前热烈讨论的 业的经济效益目标,而后者则体现为社会效益目标。
!!!!!!!!!!!!!!!!!!!!!!!!!!!!!!!!!!!!!!!!!!!!!
求,然后系统管理员提取访问服务请求的安全属性,(简称 LDAP),它使用的网络拓扑抽象成了树状结
访问请求权限的角色集,而角色层次关系具有传递 输(细化为安全策略标签的处理流程、主体安全标签的
性、继承性等,角色层次的约束通过一定的安全原则 处理流程和客体安全标签的处理流程)、安全标签的访
来保证。
问控制逻辑和策略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3 安全策略管理
4 结语
在多域网络环境中,健全的访问控制模型应当 包含系统的安全策略,并实现安全策略组成和策略 描述。多域网络访问控制系统的策略包括安全域。它 指明了域的作用范围;服务访问策略。它指明某个角 色可以对某个目标资源执行的操作;角色层次。描述 其直接下级的角色;角色职责分离 SOD。包括静态职 责分离)和动态职责分离;域间角色映射策略。主要 指多域间的角色映射关系。
意味着,在构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系时,应在制度和思想引导两方面下工夫。在构建中应从:明确指导思路、建立
定额标准、实施过程控制等环节着手。
关键词:煤炭企业;劳动定额;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012)12-0275-03
Coal Enterprise Work Quota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2] 杜飞,刘心松,邱元杰,等.netlink 套接数字在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9):95-97,233.

煤炭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的构建

煤炭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的构建
Ya g Yn n—c a g n a hn
Ab ta t Wok q t n g me ti o le tr rs h t a e ae n a e n rm ok q oa o o n tt n,fn t n,a d cmbnn h u- sr c r uoama a e n sac a nep e,ta p rb s dma g me tfo w r u t fcn oai i p o u ci o n o iigtec r rn i ain o olwok q oa ma a e n fca ne rs e tst t fc a r u o u t n g me to ole tr ie,a d p t owad te n c si fsrn te ig wok q oa ma a e n ,a d h w o p n usfr r h e est o te gh nn r u t n gme t n o t y srn te h r oama ae n u o ad sme cn tu t epo oas t gh ntewok q t n g me tp t r r o o sr ci rp sl. e u fw v
主义 , 建立新 的内部分配机 制 , 拉开合 理 的收入差 距 。 为使生产单位有一 定的超 额工资 , 执行定 额标准 时 在

般都预 留一定的超额率 , 即在正常工作 时间内 , 许 允
() 3 劳动定 额管理 体系是现代煤炭 企业管 理重要 组成部分 , 它是企业 在 1常生产经营活动 中编制 生产、 3 财务 、 人力资源计划 , 实现经济核 算 , 提高 劳动 生产率 重要依据 。 2 目前 煤炭企 业劳 动定额 管理现 状

立劳动定额管理体 系的必要性 , 如何加强劳动定 额管理提 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并就 关键词 劳动定额 人力成本

2022年-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2年-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2年-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30题)1、()以员工所掌握的与职位相关的知识和技术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为依据来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水平。

A.工作年限薪酬体系B.专业技能薪酬体系C.能力薪酬体系D.技能薪酬体系【答案】 D2、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是()。

A.熟人推荐法B.上门法C.借助中介D.发布广告【答案】 A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的内容不包括()。

A.应知B.应会C.应精D.工作实例【答案】 C4、()是指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以及各层级职能和业务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

A.定编B.定岗C.定员D.定额【答案】 A5、以下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D.劳动者的物质帮助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答案】 A6、下列关于管理者训练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其优点是不影响工作B.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C.是产业界最为普及的管理人员培训法D.学习者自主性强【答案】 C7、适合行为调整和心理测验的培训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和()A.拓展训练B.试验训练C.模拟训练D.篮筐训练【答案】 A8、薪酬制度体现为企业()、任务和手段的选择。

A.对薪酬管理的设计政策B.对薪酬管理内容的体现C.对薪酬管理运行的目标D.对薪酬管理水平的体现【答案】 C9、企业防范培训风险,应根据()原则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

A.利益获得B.利益补偿C.利益均沾D.利益均等【答案】 A10、培训课程的设计策略不包括()。

A.基于学习风格的课程设计B.基于资源整合的课程设计C.基于课程媒体式教学设计D.对课程设计效果的事先控制【答案】 C11、以下关于以任务或过程为取向的研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后者重点是发现受训人员的优缺点B.前者需要设计具有探索价值的题目C.后者着眼于讨论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D.前者着眼于达到某种事先确定的目标【答案】 A12、面试时应从应聘者()开始发问,然后再过渡到其他问题,以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一、背景介绍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应运而生。

二、市政工程劳动定额的意义1. 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市政工程劳动定额可以规范施工过程,准确衡量工程所需劳动力和时间,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2. 保证施工质量:市政工程劳动定额详细记录了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和标准,通过严格按照定额进行施工,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3. 促进劳动力管理:市政工程劳动定额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力需求,有助于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人员,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4.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市政工程劳动定额能够合理预估施工所需资源和时间,从而帮助管理者进行成本控制,避免资源和时间浪费。

三、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的制定1. 统一标准: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定,以确保各地市政工程建设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 多方合作:制定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需要政府、专家、施工单位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与共识。

各方通过研究和讨论,确保定额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不断修订:市政工程建设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劳动定额也需要随之修订和更新。

定期评估,及时修订,以适应市政工程建设的现实需求。

4. 数据积累: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的制定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工程实施相关数据、劳动力数据等。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采集体系。

四、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的应用与挑战1. 应用范围: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适用于各类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包括道路建设、桥梁建设、给水排水系统建设等。

管理单位应按照定额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2. 技术更新:市政工程建设领域技术不断更新,为了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3. 地区差异:由于各地市政工程建设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存在差异,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一定的地区差异,以适应各地的实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3.2布置定额修改工作,向直属专业厂下达具体指标,向子公司下打指导性指标。
5.1.3.3各单位修订劳动定额(或时间标准)。
5.1.3.4各单位将修改后的《劳动定额零件目录表》(按车型)及软盘《劳动定额压缩汇总表》(按车型、按系列)、《零合件明细表》报至生产制造部审核、备案(子公司备案)。
5.1.3.5组织各单位贯彻执行修订后的劳动定额。
a)工作内容具体用工时或实物计量;
b)工作内容具体用工时或实物计量;
c)劳动成果能检查标准;
d)劳动效率由操作者控制。
凡从事汽车产品生产加工的岗位,就其所加工工序必须制定相应产品劳动定额;为产品生产辅助加工的工具、工装的制造,设备修理及机修的加工工时,必须制定相应的辅助生产的劳动定额。
5.2.2劳动定额制定的依据
4.1集团公司生产制造部
4.1.1组织贯彻国家、行业的劳动定额标准,组织制定、贯彻集团公司的劳动定额时间标准。
4.1.2制定集团公司有关劳动定额管理文件。
4.1.3组织开展工作研究工作,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消除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4.1.4平衡集团公司劳动定额水平,组织各单位制定和修订产品的劳动定额。
a)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科学先进性
b)确定劳动定额水平要结合生产实际,要在开展工作研究、改善劳动组织和劳动报酬调件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效率和工时利用率和工时利用率。人工作业率在条件允许下不能低于50%
5.2.10劳动定额统计、分析。考核
5.2.10.1劳动定额统计范围
能够实行劳动定额考核的工人,对其出勤情况、工时利用情况及完定额工时情况等都要进行统计。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按时上报劳动定额各项统计报表。
5.1.2.4分析定额人员变化、工时利用、定额完成、工时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情况。
5.1.2.5对劳动定额统计报表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进行检查,根据《生产管理评价控制程序》进行评价,并将信息传递给生产部集团管理。
5.1.3劳动定额修订
5.1.3.1根据实地调查与月报分析数据,确定劳动定额修改指标,报主管领导审核。
5.1.4.6套用标准中的相关数据制定劳动定额以检验标准的可行性。
5.1.4.7验证结果经主管领导审议后报技术中心审批。
5.1.4.8组织各单位贯彻实施劳动定额时间标准。
5.1.4.9搜集各单位使用数据,对标准实施劳动定额时间标准。
5.2工作要求
5.2.1劳动定额制动的原则
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劳动都应制定劳动定额:
5.2.4.2偏差定额有效期限
偏差定额有效期应与工艺部门的技术文件相一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如超过六个月应将偏差定额确定为现行劳动定额。
5.2.5辅助生产劳动定额
5.2.5.1各单位辅助生产劳动定额标准由技术部门制定,工业工程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
5.2.5.2上一级工业工程主管部门有权对所属各单位辅助生产劳动定额管理程序文件、时间标准提出修改建议。
5.1.1.3报主管部长,审批新产品劳动定额为临时定额,使用期为本至高无上个月。
5.1.1.4通知伸报单位上报修改后的临时定额,并使用新产品劳动定额(临时定额)。
5.1.1.5新产品形成批量、工艺稳定后,由伸报单位根据掌握的统计数据,重新组织制定劳动定额,经生产制造部审批后作为现行劳动定额管理。
(注:5.1.1.1-5.1.1.5程序适用于直属专业厂,子公司下属单位制定劳动定额呈报子公司并由子公司审批,年末统一报生产制造部备案)
5.2.8.3直属专业厂现行劳动定额如果发生工时增减变化(转移,外委,工装、设备、工艺变化)需填报劳动定额审批表,经上级(生产制造部)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
5.2.8.4子公司现行劳动定额每年审批一次。执行期内如发生工时增减变化(转移、外委、工装、设备、工艺变化)由本公司自行修改,建立台帐,并在本年度末上报集团公司生产制造部备案。
c)类推比较法:
d)作业测定法:
作业测定是目前制定汽车产品劳动定额的主要方法。
5.2.4偏差劳动定额的制定要求
5.1.4.1偏差定额的上报条件
当生产工艺上规定应保证的技术条件临时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现行劳动定额偏差达到目的50%以上的,则在取得责任单位或证明单位或证明单位的签证后,经技术部门提出“技术问题通知单”,由工作研究员负责制定偏差定额,报生产制造部审批后方可执行(全资公司、分公司偏差定额自行审批管理)。如偏差在编人员50%以下,则由本单位自行调整解决。
子公司产品劳动定额的不定期修改由其工业工程主管部门负责。
5.2.8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
5.2.8.1劳动定额在执行期内,必须保持劳动定额的严肃性。现行产品劳动定额一经审批确定,不能擅自修改。
5.2.8.2各单位在现行劳动定额执行期内要对劳动定额的水平进行考核,要有考核台帐。集团公司将不定期对劳动定额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5.1.3.6对各相关单位劳动定额修订工作依据《生产管理评价控制程序》进行评价并向集团管理室提供相关信息。
5.1.4劳动定额时间标准编制
劳动定额时间标准要适应现代生产方式(柔性制造)、符合现代管理方式要求。各单位编制的劳动定额标准,水平要高于集团公司劳动定额标准;集团公司的劳动定额标准要高于国家、行业的标准。
4.职责
集团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实行两级管理。
集团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集团公司主管副总经理领导下,由集团公司生产制造部统一归口管理,日常办事机构是生产制造部工业工程室。
直属专业厂、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本单位主管总经理(或厂长)领导下,由各单位的工业工程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5.1.1.1在新产品试生产阶段,直属专业厂在开展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新产品劳动定额,将《劳动定额清单》、《劳动定额清单零件目录表》报制集团公司生产制造部工业工程时。
5.1.1.2生产制造部工业工程室依据发展部的《综合路线》、《生产准备通知书》及伸报单位技术发展部门提供的工艺(工序)卡等相关资料到生产现场、车间、技术部门调查、审核新产品组织和劳动组织改变;
f)个别劳动定额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差悬殊;
g)零合件的路线发生变化。
5.2.7.2产品劳动定额的不定期修改
集团公司根据直属专业厂工艺、装备等条件的不断改进情况.并经过调查分析各单位的定额水平,随时提出产品定额修改意见。直属专业厂根据集团公司的具体要求修改劳动定额,不断提高本单位新产品的定额水平。
5.1.2劳动定额统计
5.1.2.1直属专业厂、子公司根据劳动定额完成工时等数据统计汇总成《基本生产操作人员完成定额工时月报表》、《辅助生产操作人员完成定额工时月报表》、《维修人员完成工时月报表》,每月的日上报生产制造部工业工程室。
5.1.2.2生产制造部审核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5.1.2.3生产制造部汇总成《集团公司基本生产操作人员完成定额工时月报表》、《集团公司辅助生产操作人员完成定额工时月报表》、《集团公司维修人员完成工时月报表》。
5.2.5.6辅助生产单位要严格控制追加工时。追加工时不得超过原工时
(按标准制定的定额)的20%,如有特殊情况由技术部门和工学院工程主管部门共同协商处理工时追加问题。
5.2.6劳动定额的定期修改
集团公司根据直属专业厂的劳动定额水平分别下达定额压缩指标;对子公司下指导性指标。各单位在保证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压缩指标前提下,平衡车间之间、各车型之间、各零件之间的劳动定额水平,合理确定劳动定额修改方案。
5.1.4.1生产制造部工业工程室提出编制劳动定额时间标准立项计划。
5.1.4.2部主管领导审核立项计划。
5.1.4.3报技术中心标准主管部门审批。
5.1.4.4编制标准的前期准备工作,搜集编制时间标准所需的各种资料。(如相关的时间标准的搜集,调查标准的实用性等。)
5.1.4.5组织相关单位人员编制时间标准。
5.2.8.5各单位自行制定的辅助生产劳动定额标准,要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备案后,才可作为现行劳动定额制定依据执行。
5.2.8.6辅助生产劳动定额标准在执行中如生产条件与标准不符,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进行修改,同时将修改后的标准通报本单位工业工程主管部门。
5.2.9.劳动定额水平
5.2.9.1劳动定额水平的科学先进性
具体劳动定额统计项目包括:
a)《基本生产操作人员完成定额工时月报表》:指直接从事汽车生产的基本生产工人与辅助生产单位直接从事基本生产工人工时统报表;
4.1.5审批直属专业厂劳动定额。
4.1.6编制、汇总集团公司产品劳动量;统计、分析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4.1.7指导、评价下属各单位开展工作研究工作及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组织系统培训工作;开展经验交流。
4.1.8收集先进单位工作方法及同类竞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信息。
4.2发展部
负责向生产制造部提供综合路线表。
4.3.7向有关部门提供劳动定额资料。
4.4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
4.4.1组织贯彻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的劳动定额标准。
4.4.2贯彻执行集团公司有关劳动定额管理的规章制度。
4.4.3组织所属单位开展工作研究工作,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消除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4.4.4平衡所属各单位的劳动水平,组织公司所属各单位制定和修订产品的劳动定额及时间标准。
5.2.7劳动定额不定期修改
5.2.7.1产品劳动定额不定期修改的条件
当现行定额在执行中发声下列情况半年以上(如只是短期改变作为偏差定额处理),对劳动定额水平影响较大时,可对个别零件现行定额提出修改要求。
a)产品(零部件)结构改变;
b)原材料的材质、规格发生变化;
c)工艺规程变动和加工工艺方法改变;
5.2.5.3各单位工业工程主管部门要结合集团公司的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辅助生产定额管理程序文件。
5.2.5.4技术部门下达辅助生产工时,要严格执行标准;工业工程主管部门要对定额加强管理,随时检查定额执行情况,并对定额标准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技术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或修改定额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