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中国梦

合集下载

2020年时事政治必考100题-2020年必考时事政治

2020年时事政治必考100题-2020年必考时事政治

2020年时事政治必考100题一、单选题0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B.新阶段C.新征程D.新时代答案:D02.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B.牢记使命C.方得始终D.砥砺前行答案:B0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 ,为中华民族____。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B.谋生活,谋复兴C.谋幸福,谋复兴D.谋生活,谋未来答案:C04.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成功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答案:A05.过去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____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A.六十B.七十C.八十D.九十答案:C06.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____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六千多万B.七千多万C.八千多万D.九千多万答案:A07.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___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____会晤、亚信峰会。

A.北京南京B.杭州厦门C.南京北京D.厦门杭州答案:B08.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____的目标初步实现,____的笼子越扎越牢,____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三 中国梦一定能实现课件 人民版

中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三 中国梦一定能实现课件 人民版

(4)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共同理想、)提建议:
从国家角度:
①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公民平等享 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 ②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 ③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 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生态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 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
专题三: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背景材料: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新任 总书记习近平说: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以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 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 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 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 “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 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 “回首过去,全党 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 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 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 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命题角度:
1、你认为中国梦“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答: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 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 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 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半月谈时政小测验总结

半月谈时政小测验总结

2017.10.301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纪律和()规矩。

A.组织B.核心C.政治D.监察2发展党员,必须把()标准放在首位。

A.政治B.纪律C.思想D.看齐3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

A.民主集中制B.主席负责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个别吸收制4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

A.纪律核心B.思想核心C.战斗堡垒D.组织核心5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A.党是领导一切的B.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C.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D.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而奋斗1. C2. A3. B4. C5. A第1题解析:正确答案:C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第2题解析:正确答案:A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第3题解析:正确答案:B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第4题解析:正确答案:C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

第5题解析:正确答案:A大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大会同意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增强全党党的意识,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2017.10.311买卖不成仁义在。

该俗语出自()。

A.《红旗谱》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2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公务员时政热点:百年中国梦,漫漫复兴路

公务员时政热点:百年中国梦,漫漫复兴路

公务员时政热点:百年中国梦,漫漫复兴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5年、60个月、1825天、43800个小时,刻画出一个个梦想成真的伟大瞬间,记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壮阔进程。

回望过去五年,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港澳台同胞心系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相继问世,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中国梦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绘出了当代中国最美的图景;“一带一路”建设联通五洲四海,打造新型国际关系实践受到世界欢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梦与世界梦同频共振、交相辉映,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新时代的号角,如击鼓催征;圆梦的新征程,正高歌猛进。

在梦想的激荡下,神州大地处处回响着追梦逐梦圆梦的欢歌,亿万人民集体描绘着历史性变革的宏伟长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

新的长征路上,不会一马平川,我们既要看到过去五年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又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以及逐梦征程中的难关和挑战。

时政专题——中国梦_人民的梦

时政专题——中国梦_人民的梦

时政专题:中国梦,人民的梦三、时政与考点的结合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

2、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5、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我国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7、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科技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挑战;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相关试题1、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2020年九年级政治中考时政热点:百年梦圆 奥运赛场扬国威

2020年九年级政治中考时政热点:百年梦圆 奥运赛场扬国威

百年梦圆奥运赛场扬国威【热点点击】1.2020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在开幕式上,从氤氲的水墨,到悠扬的管弦;从活字印刷,到论语吟诵;从飞天曼舞的仕女,到击缶而歌的壮士;从清明上河图,到从徐徐展开的画卷,……开幕式用中国元素表达了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追求,向世界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中华文化长卷。

2.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奥运军团发扬不畏强手的“亮剑”精神和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以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超越自我,奋力拼搏,佳绩频出:举重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和总成绩212公斤轻松折桂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记录;中国女子体操队首次夺得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终结魔咒,创造了历史……【与教材知识的结合】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

奥运开幕式是展现中国文化的完美画卷,从陆地“丝绸之路”到海上“丝绸之路”,从钻木取火、活板印刷、指南针、火药到“辉煌时代”,这幅画卷将中国5000年的中华文明潮水般的展现在世界人们面前。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0年来,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富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作后盾。

可以说,没有30年改革开放,就没有北京奥运会。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北京搭建的奥林匹克舞台上,展现了令人感慨的和谐图景:五环旗下,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3万多名记者,80多位外国政要,共聚一堂。

作为奥运会主办国,中国打开了外界了解这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窗口,创造了一个不同文化彼此了解、相互交流的机会。

因此,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从“中国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中国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中国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弘文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20年第7期弘文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在艰苦奋斗之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憧憬的社会理想就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变为现实。

这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永载史册的伟大历史节点。

此时此刻,全面审视、着力推进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个不可脱离的重要维度在于——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中国梦”的角度看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中国梦”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深沉价值追求,“小康社会”则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生活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

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并加以具体化、明晰化,目的就是激励全党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接续奋斗。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此前,党的十八大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同时还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所熟知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首次并列论述。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

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那么,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呢?《中国梦:昨天·今天·明天》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其本质内涵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习近平同志用这样的内涵来概括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际上这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社会梦想和人民大众梦想的统一,要把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同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结合起来。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

“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

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中国梦
楼继伟在文章中称,对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途径,有三种理解比较有代表性。

第一种理解,关注发展成果的再分配,为此特别强调
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家要提取更大比例的财政收入,通过大规模的
再分配来实现结果的公平。

第二种理解,关注发展机会的创造,而
不仅仅关注结果,争取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条件获得发展机会,
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发展,享受发展成果。

国家适当提取财政收入,
实施适当的再分配政策,主要是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让市场发挥
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种理解,是一种不平衡的途径,国家
大力扩大开支,实施大规模的再分配,但提取的财政收入比较少,
财政长期赤字,个人付出较少的努力,享受更多的福利,国际收支
赤字也会越来越大。

楼继伟认为,第一种途径压缩了市场的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较低,就业不足。

同时,如果过多靠国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奋斗,人民的幸福感也并不见得很高。

因此,这种模式不大可持续。

而第三种模式就像是指望天上掉馅饼,这样一种途径最后要靠通货
膨胀来平衡,其结果是低收入人群和地区会更为困难,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它们都是不归之路,唯有第二种发展途径使得就业充分,人民的幸福感强,经济增长率高,方是可持续的。

但楼继伟也认识到,第二条是艰巨的改革之路,而当前中国并非没有滑向第一和第
三条歧途的可能性。

正如楼继伟正确地指出的,这里面的问题最终其实还是要归结到一对绕不开的根本性关系: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中,政府和市场
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撇开学术概念的意识形态含义,楼继伟文章所说的第一种途径实际上就是所谓“福利国家”模式,其在政治上亦可被称为社会民主
主义;第二种,也就是他认为可持续的途径,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自由
主义模式(也有人不甚准确地称之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它还
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
楼继伟所指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经济自由主义范畴,但也牵涉到一些
政治自由主义的基本元素。

至于第三种,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明白,它是根本行不通的,南欧诸国目前正在上演的主权债务危机再
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说得极端一点,它就是一场由政府操纵的巨大
的“庞氏骗局”。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福利国家模式与传统自由主义模式究竟孰优孰劣?中国是否可以建设福利国家或借鉴一些福利国家的经验?
●福利国家的“美丽新世界”
一位美国作家曾写道:“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
那就像中了头彩一样。

”这句话在相当大程度上并非虚言。

当我被编辑要求就楼继伟文章及其依法的争议作一些分析评述时,脑子里不由得又冒出了这句令人无比神往的话。

瑞典是举世公认的
福利国家的典范,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运转最
成功的福利国家。

2004年春夏,我曾经在那里生活和学习过几个月,因而自认为可以撷取自己在那个遥远的“幸福国度”里一鳞半爪的
亲身感受,为这场学理层面的有趣辩论增添一抹感性色彩。

福利国家的概念出现于战后1945年的英国,它倡导“普遍受益”、强调全民(不仅限于穷人)都应从社会保障制度中受益。

不过,其最初的灵感和雏形却具有讽刺意味地来自那位统一了德意志的普
鲁士“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vonBismarck)。

作为一个保守
的专制主义者,俾斯麦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运动,但
为了安抚劳工阶级,维护社会稳定,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
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

现代福利国家最重要的设计师则是英国的威廉贝弗里奇勋爵(WilliamBeveridge),他于1942年发表《社会保险报告书》(ReportonSocialInsurance,亦称《贝弗里奇报告》,BeveridgeReport),提出建立“社会权利”新制度,包括失业及无
生活能力之公民权、退休金、教育及健康保障等理念。

以提到福利
国家,现今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句“从摇篮到坟墓”的为个体提供保
护的社会结构,便是贝弗里奇首次描绘的。

如果把19世纪80年代德国引入养老金作为开端,把1948年英
国启动国民医疗保健制度(NHS)作为顶峰,那么欧洲福利制度的创立
足足用了半个世纪。

二战后,欧洲逐步建立起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

以英国为例,20世纪四五十年代,通过《国民保险法》、《国民保
健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福利制度方面的立法奠定了福利
社会的法律基础。

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一个“从摇篮到坟墓”
的完整覆盖的“福利国家”体系建设完善。

尽管其具体实践形式因
地方传统和政治特色而略有不同,但从总体上看,福利国家成为了
所有西欧国家的主要社会模式。

到上世纪60年代,欧洲所有民主国
家全都奉行社会民主主义,主张自由市场和面向大众的社会保障相
结合。

更加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是,虽然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未建成福利国家,甚至它们的主流社会思潮也不支持建设福利国家,其
中最典型的便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但福
利国家所倡导的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俗称“兜底”)福利
保障——而非传统上让人民自生自灭、自求多福——的理念却已深
入人心,甚至也一劳永逸地改写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版图。

在现
代世界,明确主张政府无义务照顾人民生活的完全放任自流的国家
已经不复存在。

那么,生为一个瑞典人究竟有多幸福呢?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瑞典的“黄金时期”,有个病
人跑到公立医院去看病。

医生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回答说,自己整
天心情阴郁,白天无精打采,夜里常常失眠。

医生认为他可能患了
轻度的忧郁症,这种精神性疾病在寒冷的北欧很常见,日短夜长的
冬季尤其是发病高峰。

于是医生给他开了两星期的病假,并建议他
平时多到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

病人听罢,立刻嚷起来:我们这里户外零下20多度,早上10点天都没完全亮,晚上4点就已经黄昏,你让我怎么户外活动?哪里去
晒太阳?恰好那时正值严冬。

医生一想,病人说的确实都是事实,那
怎么办呢?“这样吧,我再给你加开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休完你的两
星期病假,机票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

”众所周知,在瑞典看病是
国家埋单的,而阳光明媚的西班牙是整个欧洲的度假胜地。

如果你认为这个夸张的故事是瞎编出来的,那就错了。

它是我亲耳从一个瑞典朋友那里听来的,并得到了另外好几个瑞典人的证实。

他们用略带自嘲的口吻讲完这个故事以后,都不忘记加上一句无奈
的感叹:“不过这样的好事情放到现在是不可能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