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认识制图国家标准》
制图的基本国家标准

第一篇制图基础第1章制图的基本国家标准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使其符合设计、施工和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由国家建设部批准并颁布了有关建筑制图的国家标准;本章主要根据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介绍图纸幅面、图线、字体、比例和尺寸标注等的基本规定;其它常用的标准将在房屋建筑图的有关章节中介绍;制图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是所有工程人员在设计、施工、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的国家条例;是学习制图的依据,绘图时必须严格遵守;图纸幅面和格式、图纸幅面图纸幅面是指图纸本身的大小规格;图框是图纸上所供绘图的范围的边线;图纸的幅面和图框的尺寸应符合表1-1规定和图1-1 a、b的格式,从表中可以看出,A1幅面是A0是幅面的对开,其他幅面依始类推;表中代号的意义如图1-1所示;在一个工程设计中,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一般不宜多于两种幅面;图纸以短边作为垂直边称为横式图1-1a,以短边作为水平边称为立式图1-1b;一般A0~A3图纸宜横式使用;图纸的短边一般不应加长,长边可加长,但加长的尺寸必须按照国标的有关规定;图纸不管采用横式还是立式,其图框线均用粗实线绘出;图1-1 幅面代号的意义标题栏每张图纸的右下角,必须画有标题栏,如图1-1所示;标题栏的设置按图1-2所示,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确定其尺寸、格式及分区;标题栏的外框线为粗实线,其余分格线为细实线;对于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制图作业,其标题栏建议采用图1-3所示格式;ab图1-2 标题栏图1-3 建议学生使用制图作业的标题栏会签栏除标题栏外,建筑工程图纸在图框外的左上角,还应画出会签栏,如图1-1所示;会签栏用于图纸会审后填写会签人员所代表的专业、姓名和日期等,如图1-4所示;不需会签的图纸,可以不画会签栏;图1-4 会签栏图线、字体与比例图线画在图纸上的线条统称图线;图线有粗、中、细之分;图线的宽度b,宜在下列线宽系列中选取:、、、、、;每个图样,应根据复杂程度与比例大小,先选定基本线宽b,再选用表1-2中相应的线宽组;建筑工程制图的各类线型、宽度、用途如表1-3 所示;表1-3 图线1.在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2.图纸的图框和标题栏线,可采用表1-4中的线宽;线画的长度应大致相等,约为15~20 mm;4.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他图线段交接时,应是线段交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不得与实线连接;其正确和错误的画法如图1-5所示;图1-5 虚线交接的画法5.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的两端,不应是点;点画线与点画线交接或点画线与其他图线交接时,应是线段交接;6.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可用实线代替;7.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 字体图纸上所书写的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均应笔划清楚、字体端正、排列整剂、间隔均匀;标点符号应清楚正确;文字的字高,应从如下系列中选用:、5、7、10、14、20mm;1.汉字在图样及说明中的汉字宜采用长仿宋体;大标题、图册封面、地形图等的汉字,也可书写成其他字体,但应易于辨认;汉字的简化字书写,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有关规定;长仿宋体字体的高度与字宽的比例大约为1:, 长仿宋体字体的示例如图1-6;图1-6 长仿宋体汉字示例2.拉丁字母和数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的字体有直体和斜体之分,斜体字的斜度应是从字的底线逆时针向上倾斜75°,其高度与宽度应与相应的直体字相等;数量的数值注写,应采用直体阿拉伯数字;直体和斜体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示例如图1-7、图1-8;图1-7 直体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示例图1-8 斜体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示例比例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型尺寸之比;比例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如1∶50大于1∶100;比例宜注写在图名的右侧,字的基准应取水平;比例的字高宜比图名的字高小一号或二号,如图1-9所示;图1-9 比例的注写绘图时所用的比例,应根据图样的用途和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从表1-5中选用,并优先选用表中常用比例;表1-5 绘图所用的比例尺寸标注在建筑工程图样中,其图形只能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及材料等内容,而不能反映建筑物的大小;建筑物的大小由尺寸来确定;尺寸标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认真仔细,准确无误;如果尺寸有遗漏或错误,都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和损失;尺寸的组成与标注图样上的尺寸包括四个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如图1-10所示;图1-10 尺寸的组成图1-11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1.尺寸界线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注长度垂直,其一端应离开图样的轮廓线不小于2mm,另一端应超出尺寸线2~3mm;图样轮廓线、中心线及轴线可用作尺寸界线; 2.尺寸线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并与被注长度平行,与尺寸界线垂直相交,但不宜超出尺寸界线外;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向远整齐排列,小尺寸应离轮廓线较近,大尺寸离轮廓线较远;图样轮廓线以外的尺寸线,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距离不宜小于10mm,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为7~10mm,并应保持一致;图样上任何图线都不得用作尺寸线;3.尺寸起止符号尺寸起止符号一般用中粗斜短线绘制,并画在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相交处;其倾斜方向应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o角,长度宜为2~3mm;在轴测图中标注尺寸时,其起止符号宜用小圆点;半径、直径、角度与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宜用箭头表示;箭头的画法如图1-11所示;4.尺寸数字国标规定,图样上标注的尺寸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图样的实际尺寸,它与绘图所用比例无关,应以尺寸数字为准,不得从图上直接量取;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除标高及总平面图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一律以毫米mm为单位,图上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部;水平方向的尺寸,尺寸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上面,字头朝上;竖直方向的尺寸,尺寸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左侧,字头朝左;倾斜方向的尺寸,尺寸数字的方向应按图1-12a的规定注写,尺寸数字在图中所示30o影线范围内时可按图1-12b 的形式注写;a b图1-12 尺寸数字的注写方向尺寸数字如果没有足够的注写位置时,两边的尺寸可以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中间相邻的尺寸可以错开注写,如图1-13所示;尺寸宜标注在图样轮廓之外,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如图1-14所示;图1-13 尺寸数字的注写位置图1-14 尺寸数字的注写圆、圆弧、角度及坡度的尺寸标注1.对于圆和大于1/2圆周的圆弧应标注直径尺寸,在直径数字前加直径符号“Φ”;在圆内标注的尺寸线应通过圆心,画箭头指到圆弧,如图1-15a所示;较小圆的直径尺寸,可标注在圆外,如图1-15b所示;图1-15 圆直径的标注方法线;角度的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如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可用圆点代替,角度数字应按水平方向注写,如图1-17所示;图1-17 角度标注方法图1-18 坡度标注方法4.标注坡度时,应在坡度数字下加注坡度符号,该符号为单面箭头,箭头应指向下坡方。
制图国家标准情况介绍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14
应当注意,只要是相应的国家标准 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布的标准,无论 哪种属性的标准都是正式标准。这是因 为:
GB/T 4458.1—2003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 号及其编排法;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 法;
GB/T 4458.6—1998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 和断面图;
图 GB/T 17453-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面区域的
表示法; GB/T 19096-2003 技术制图 未定义形状过的画法; GB/T 4457.2-2003 技术制图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表示
2020/12/11
6
四、“机械制图”技术标准现状与趋势
通过几年采用ISO/TC10的国际标准和修订我 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目前“机械制图” 有以下主要内10609.4-1989 技术制图 对缩微复制原件的要 求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 通用术语; G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 图线;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GB/T 17452-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
2020/12/11
7
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 件表示法;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化工制图课件)

为了便于图样的管理和交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发布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 制图做出了一系列统一规定。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GB,如GB/T 14689-2008。其中,“T”表示该标准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14689”是该标准的顺序编 号,“2008”为该标准发布的年号。
尺寸标注
1.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 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其计量单 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 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 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12 40
65 130
简化标题栏的格式和内容
附加符号
对中符号
为了使图样在复制或缩微摄影时准确定位,应在图 纸各边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中符号。对中符号用粗实线 绘制,长度是从图纸边界开始伸入图框约5mm。当对中 符号处在标题栏范围内时,则伸入标题栏的部分省略不 画。
附加符号
方向符号 标题栏的方向通常与读图方向一致,如转换其他方
图线在使用时注意的细节问题
图 线
图
间
关 系
正
虚 线 相 切
点 划 线 与 轮 廓 线 相 交
例 误
图线画法
圆弧虚线与直线 虚线相切时,圆弧 虚线应画至相切处, 留空隙后再画直虚 线。
点划线或双点划线 的首末端应是线段,而 不是点(短划)。
点划线一般应超过 轮 廓 线 约 ( 3—5mm) 或 ( 2—3mm) 。 在 较 小 的 图形上绘制点划线有困 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字体大小分为:20、14、10、7、5、3.5、2.5、1.8 共八种号数(汉字不小于3.5号)
01认识制图国家标准

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 为比例。
常用比例有1:2,1:5,2:1,5:1等, 尽量选择1:1。
无论放大,缩小比例,图样上91-1993)
字体包括汉字,数字和字母。 汉字写成长仿宋体。 数字和字母可写成正体或斜体,斜体字
机械制图与画法几何的区别
画法几何趋于画图原理,各类制图(包括机械, 建筑,化工,服装等)都是相通的;
机械制图更趋于应用,而且是根据国家标准和 机械零件或是组件的特点进行的系统性的阐述, 等同于告诉我们画机械图样的规则。
第1-4章为画法几何部分,第5-7章为机械制 图部分。
我们学习内容是第1-4章,即画法几何部分。
的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线成75。 字体高度尺寸共8种,分别为1.8、2.5、
3.5、5、7、10、14、20mm。常用字高 为5、7、10mm,字宽一般为h/1.5。
长仿宋体
四、图线(GB/T 4457.4-2002和GB/T 17450-1998)
1、线型及应用
粗线线宽为 0.7mm,细线线 宽为0.35mm
标准(推荐性与强制性)
国家标准 GB 行业标准 (如机械JB,建材JC、汽车
QC,化工HG等) 地方标准 (如江苏DB32) 企业标准 Q/
其它标准:如国际标准 (ISO)
投影原理
制图国家标准
一、图纸的幅面与格式(GB/T 14689- 1993)
1.图纸幅面尺寸 标准幅面共有五种(A0-A4),常用A3和
学习目标
第一步:读懂图
看与读的区别
第二步:会画图
1、手绘 2、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机械图样: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和投影原 理绘制的,用于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 结构和大小,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 文件,是设计,加工,检验,使用,维 修人员交流思想的“通用技术语言”。
第一节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分解

第二篇机械制图知识网络总图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及技能第一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建议6课时)考纲要求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基本规定,包括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内容。
知识网络知识要点一、制图国家标准的基础知识(一)国家标准的重要意义图纸素有“工程语言”之称,语言有语法规则,这里的“语法规则”对图样画法、尺寸标注、所有代号等均作统一规定。
它是生产中的技术文件,也是交流技术的重要手段。
(二)标准编号及含义1.编号的构成2.编号的含义(1)GB是“国标”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T表示推荐执行标准。
以“GB/T”形式发布的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对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即为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不能理解为可执行也可不执行,也不能认为它不是正式标准。
(2)年号必须要用四位数字表示,不可简写为两位数字。
二、《图幅》《比例》《字体》《图线》《斜度和锥度》《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定(见下表),三、有关知识规定的补充说明(一)看图方向1.看图时,若图纸上未标明方向符号,读图方向应以标题栏中文字方向为准;若图纸上标上了方向符号,则以方向符号所示方向为读图方向。
2.画图时,如果图纸上已印制好了标题栏(通常≥A3的图纸标题栏在长边,A4图纸标题栏在图纸短边),若根据表达的需要,将≥A3图纸竖放、竖画(或A4图纸横放、横画)时,应在图纸下边对中符号处标上方向符号。
其他情况下不需要标方向符号。
(二)尺寸标注1.尺寸标注的正确性要求主要是指所标注的尺寸是否符合尺寸注法(GB/T4458.4—2003)的规定。
2.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中所指的“最后完工尺寸”是指: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是对这一张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要求,与达到该图样最后要求所经过的各中间工序尺寸没有关系。
3.箭头是尺寸线终端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尺寸线的组成要素(不是尺寸的组成要素)。
尺寸线的终端形式除箭头外,还有斜线和圆点。
斜线一般用于工程建设类的图样中,在机械制图中仅用于小尺寸的标注,圆点也用于小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教材中国家标准内容的深入认识

《机械制图》教材中“国家标准”内容的深入认识王志军摘要:《机械制图》课程中处处体现着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识,可以说制图课是一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绘图和读图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能力是我们制图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关键词:制图标准学生能力1.问题的引入《机械制图》是一门用图样来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因此,在设计和绘制机械图样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这也是本学科特别强调规范性、标准性的原因。
2.机械制图标准的发展历史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很早就开始用图来状物纪事,例如宋代的苏颂和赵公廉所著《新仪象法要》一书中就已附有天文报时仪器的图样,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机械图样,可惜由于封建社会不可能形成类似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机制,因此这些图样在严谨性方面比较欠缺。
直到1799年,法国学者蒙日发表了著名的《画法几何》一书,欧洲的机械图样中的图形才开始严格按照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绘制,为了使人们对图样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后来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规格,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
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国际标准ISO。
中国在1959年第一次制定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后来在1974年、1984年、1993年进行过三次全面修订,以后又陆续发布、实施了多项相关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代号一般类似于“GB/T 14689-1993”,这里的“GB”是“是国家标准”汉语拼音的缩写,“T”是“推荐”汉语拼音的缩写,“14689”代表某项标准的编号,而“1993”则是指某项标准的颁布年份。
3.在制图课中贯彻推广国家标准的重要意义绝大多数《机械制图》教材,一般都会在第一章统一介绍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等制图的基本规定,同时还会在后续章节中穿插斜度、锥度、投影法、轴测投影、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标准内容,作为一名制图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在制图课中贯彻、推广最新国家标准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运用标准绘图、读图的能力。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解读

均 布
EQS
圆球半径 厚 度
45°倒角
R S SR t C
正方形 深 度 沉孔或锪平 埋头孔
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的各段长度和间隔应 各自大致相等。 除非另有规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 0.7mm。 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等线型应恰当地相交 于画线处。 在较小的图形上绘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有困难时, 可用细实线代替。 下图为建议采用的图线规格
图线绘制示例
F1 K1 G2 A1 B3 G1 B2 B1
第一篇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1.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制图国家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本章学习内容
(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相 关规定; (2)制图国家标准的应用。
1.1 1.2 1.3 1.4 1.5 1.6 1.7
图纸幅面和格式 标题栏
1.6 图线 (GB/T 4457.4—2002)
线型图线宽度 (d)应按下列数系选择:
0.13mm;0.18mm;0.25mm;0.35mm; 0.5mm;0.7mm;1mm;1.4mm;2mm
粗线、中粗线和细线线宽的比率为4:2:1。 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在机械图样中采用粗细两种线宽,它们之 间的比例为2:1。 在学校的作业练习中,粗实线线宽一般采 用0.5mm或0.7mm。
1.1.2 图框格式
(1)装订格式
a
L
B
c
图框线
a
c
装订边 (2)不装订格式
e
纸边界线 图框线
纸边界线
e
e
e
L
B
1.2 标题栏(GB/T 10609.1—2008)
教你认识制图国家标准(ppt 18页)

例如:
常用工具——固定开口扳手的实物图
在机械制图中固定开口扳手的部分图样
2.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1)掌握相关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 和技能。
(2)了解正投影的基本规律,熟悉第一角视图、剖视图、 断面图的画法及其标注规定,掌握常用件的作图方法, 了解装配图的表示方法。
国家标准对图样的绘制有一系列的规 定,绘图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才 能绘制出合格的图样。
1.图纸幅面和格式
(1)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单位mm) A0: 1189×841 A1: 841×594 A2:594×420 A3:420×297 A4:297×210
零件图常用A3、A4幅面。
(2) 图纸的格式有: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
图纸类型
X 型 (横放)
边界线
图 框 线 装订边
装 订 型 常 用 情 况
标题栏 L
B
非 装 订 型
L
Y 型 (竖 放 )
边界线
图框线
标题栏 B
B
L
L
说明
1.图 样 通 常应按此 图例绘制。
2.标 题 栏 应位于图 纸右下方。
注:图纸幅面与图框格式关系
图纸幅面
(单位:mm)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图线应用示例
图线的应用示例.swf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 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 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 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 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注重 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包子有肉,不 人有学问,不挂嘴上。吃饭不嚼不知味,读 不知意。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 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学校是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认识制图国家标准》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上午好。
学习的动力,源于自身的需求,欢迎您来到机械课堂——《认识国家制图标准》。
本设计将兴趣激发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用以构建一个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自主学习环境。
本次说课我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基于学情说教材、解读目标谋策略、层层递进夯流程、分析活动谈反思。
一、基于学情说教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文化基础相对弱,但男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新奇事物兴趣较强,缺乏自信、怯于表达但渴望成功、希望他人的肯定。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识图》第一章第一节《认识国家制图标准》的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为:初步认识简单图样、熟悉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图幅、比例、字体等)。
本学科是机械专业的基础学科,是本专业其他学科学习的根基。
而本课时是《机械识图》新学科的第一课,从零开始,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信心树立尤为重要。
本教学紧扣主题,遵从学科教学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以德玛吉头盔加工视频为实例引入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二、解读目标谋策略
结合以上特点,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以下三部分:( 知识与技能)熟悉国家制图标准中图幅与比例的规定;(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图幅的选择与比例的含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能力。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主体性教育理论”我尝试实施的“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是指“课前导学---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
“五环”: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巩固拓展”五个环节。
三、层层递进夯流程
1、情景导入引目标。
创设情境,运用视频《德玛吉头盔加工》切入,激发兴趣,引出机械识图的学科特性。
在导入的同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感悟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2、自主学习突重点。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梯度问题(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个体思考。
学生要对
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
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3、合作探究破难点。
这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1)确立小组。
以前后桌四人组成一小组,在讨论、探究中,
尽量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
(2)创设问题(观察图纸、分析比例),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
教材,通过观察实物图纸(A3、A4等)、读零件图中的比例,引领
学生合作探究。
问题的设计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课堂活动内容化。
(3)合作探究。
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合作互动,学生能有比较充
分的时间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4、展示评价化认知。
在学生小组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对探究的成果作以展示交流。
师生对小组发言情
况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肯定不
同见解的合理性。
要适时引导、点拨,解答学生的迷惑,及时捕捉、提炼新的教学资源。
5、巩固拓展促提升。
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及知识的掌握,通过《不同比例的尺寸注法》对教学难点完成更进一步的理解突破。
四、分析活动谈反思。
最后我来谈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
的教学始终紧扣“兴趣”和“任务驱动”二大核心。
从视频《德玛
吉头盔加工》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设置梯度问题树立学习信心,捕
捉亮点、肯定不同观点为后续学习提供持续动力。
在教学中坚持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习环节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学
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不足: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监控及分层教学方面不足,我想在后续的
教学中尝试小导生制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满足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