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湾规划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湾西部通道填海及地在处理工程技术标书

西部通道填海及地基处理工程技术标目录第1篇.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4)1.1.编制说明 (4)1.2.编制依据 (4)第2篇.工程概况 (6)2.1.工程概况 (6)2.2.主要工程数量表 (6)2.3.工程地质条件 (7)2.4.施工环境 (8)第3篇.总体施工方案 (9)3.1.工程内容 (9)3.2.施工总体安排 (9)3.2.1. 施工总体布局 (10)3.2.2. 场地清理及抽排水方案 (11)3.2.3. 进出场地的交通组织方案 (12)3.2.4. 强夯挤淤与相邻塑料插板两种处理方法施工顺序 (13)第4篇.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4)4.1.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 (14)4.1.1. 土工布的铺设 (14)4.1.2. 砂垫层、盲沟、集水井的施工 (17)4.1.3. 塑料插板的施工 (23)4.1.4. 底基层的施工 (30)4.1.5. 预压土石方填筑 (34)4.1.6. 施工监测 (36)4.2.强夯挤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清理工作面、铺填石料 (39)4.2.2. 施工测量 (39)4.2.3. 强夯挤淤试夯施工 (39)4.2.4. 点夯块石墩施工 (40)4.2.5. 面层强夯施工 (42)4.2.6. 强夯挤淤质量检验 (43)4.3.劈裂注浆法 (44)4.3.1. 施工技术要求 (44)4.3.2. 现场注浆试验 (45)4.3.3. 注浆工艺流程 (46)4.3.4. 施工方案 (46)4.3.5. 施工检测 (46)第5篇.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47)5.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 (47)5.1.1. 计划编制的依据 (47)5.1.2. 计划编制的原则 (47)5.1.3.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 (47)5.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49)5.2.1. 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49)5.2.2. 人员到现场的施工方法 (49)5.2.3. 材料进入现场的方法 (49)第6篇.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50)6.1.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施工顺序 (50)6.2.强夯挤淤法施工顺序 (50)6.3.劈裂注浆施工顺序 (50)第7篇.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及工期保证措施 (50)7.1.施工质量目标 (50)7.2.质量方针、目标 (51)7.3.质量保证体系 (51)7.3.1. 质量保证体系 (52)7.3.2. 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54)7.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7)7.4.1. 质量保证措施 (61)7.4.2.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3)7.5.工期保证的措施 (63)7.5.1. 工期目标 (63)7.5.2. 工期保证措施 (63)第8篇.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67)8.1.防汛抗洪的准备工作 (67)8.2.雨季施工措施 (68)第9篇.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 (70)9.1.安全生产措施 (70)9.1.1. 安全目标 (70)9.1.2. 安全生产措施 (70)9.2.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73)9.2.1. 文明施工 (73)9.2.2. 环境保护措施 (75)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1篇.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由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发出的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湾西部通道填海及地在处理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内容的要求,在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工程特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本公司现有的机械、人员技术力量以及对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而编写的。
后海金融中心数据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预计2015年入 甲级写字楼 市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综合体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预计2016年入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市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综合体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深圳湾金融商务区(后海中心区)概念规划图 滨海大道商务办公来自项目/地块发展商
建筑面积(㎡) 办公面积(㎡)
63200(一期) 78000 196037 58065 113000 63800 38000 236645 550000 41500 200000 171190 61496 81400 35000 80000 58000 39600 47300 58000 38000 108300 61500 2478033 —— 46800 98019 34839 —— —— —— —— —— 40000 140000 102714 36898 48840 21000 16400 —— —— —— —— —— —— —— 预计168万
后海
定位金融企业总部,发展以金融、 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为主。
规模: 用地总面积2.3平方公里 规划: 230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区; 12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 50余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所(总部基 地) 定位: 将发展为以金融、商务办公、商业服务 、公共设施为主的现代化的具有滨海环 境气息的城市区域中心区。 开发现状: 近6年总计成功出让了19块总部用地。
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文本(1998-20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1998)、《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 (以下简称《准则》)、《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南山区“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南山区内已批复的法定图则而制定.第二条本规划是南山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指导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次分区规划的期限为:1.近期规划:2002-2005年。
2.远期规划:2006-2010年。
3.远景规划:2011年及其以后。
第四条本次分区规划的范围即南山区行政辖区,包括填海区和内伶仃岛,总规划用地面积178.59平方公里。
第二章分区发展目标与原则第五条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国际化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规划确定南山区城市建设的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及教育科研基地为支柱,以前海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在规划期内把南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生态型海滨城区。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提升产业结构: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强化旅游和教育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增强南山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先提供上述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空间。
•整合空间结构:培育区级中心区,完善片区级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构筑功能互补的多层次服务中心体系,引导城市各大区块均衡协调发展。
•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建立健全高标准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浅谈中心路-后海河项目的工程进度及控制

路 面标 创业路 以南、 机 电标 、 交通监控标 及绿化景观标 的竣 中心路 一后海河 ( 北段 ) 土建工程化分 为三个标段 , 专业工 程化 分为机电工程 , 道路路面工程 , 绿化景观工程和交通设施及 工 验收 。 目前现 场 存 在 的 问题 : 监控 工程 。 交通疏解工程 , 与外部相关的迁改工程由相关产权单
・2 6 6 ・
参 考文献
【 1 】 Ⅸ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 G B 5 0 3 1 9 — 2 0 0 0 ) , 2 0 0 0 【 2 1 张开栋 ,( ( 现 代通 信工程监理手 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 0 0 9.
政工 ・ 管 理
建 材发 展 导 向 2 0 1 3 年 1 月
”十 -- 4 - — 卜 ”斗 一 — 卜 一— - 卜一十 _*—卜 ・ ・ 十
大量的人力 、 物力, 而 监 理 机 构 的经 济 效 益 难 以得 到 保 证 , 监 理 展工作 , 应让监理在 工程建设 中充分发挥其专业管理的作用 , 从
企业的资金积累缓慢 ,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
建材发展导 向 2 0 1 3年 1 月
政工 ・ 管 理
浅谈中心路一 后海河项 目的工程
进度及控制
李 琦
中国 铁 道科 学 研 究 院 深 圳 研 究 设计 院 5 1 8 0 0 0
摘 要: 中心路一后海 河项 目位 于 南山后 海湾填海 区, 在后海 滨路 的 东侧 , 科 苑大道 的西侧 , 呈南北走 向, 北起海德 三 道, 南 至 望 海路 。 本 文 通 过 所 做 的这 个 项 目, 对 项 目进 展 的 情 况 、 施 工 中的 重 点难 点及 重 大 变更 、 三 大 控 制 情 况进 行 探 讨 。
深圳湾地区填海造地历程及其综合评价(可编辑)

深圳湾地区填海造地历程及其综合评价深圳湾地区填海造地历程及其综合评价王建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发展用地不足、人地矛盾日趋凸显。
深圳作为我国早期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日益紧张 , 填海造地成为其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项重要手段。
文章以深圳湾地区 1980-1988 年、1989-1994 年、1995-2000 年、2001-2005 年、2005 至今五个时间段的卫星遥感图像为依据,分析了该地区填海造地的历史进程 ,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深圳湾;填海造地; 综合评价1 . 引言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 , 气候宜人 , 交通便利, 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经济。
目前全世界[1]60% 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 100km 内的沿海地区。
然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发展用地不足、人地矛盾日趋凸显 , “向大海要地”成为多数沿海地区城市增加建设面积、开拓发展空间的一项重要手段。
自 1949 年到上世纪末 ,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填海造地浪潮。
第一次是建国初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围海晒盐 ; 第二次是上世纪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 , 主要是围垦近海滩涂, 发展沿海农业 ; 第三次是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 这一阶段发生于低潮滩和近海区域, 围垦滩涂进行近海养殖。
进入 21 世纪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设用地日趋紧张 , 沿海各地区纷纷向大海要地 ,掀起了新一轮的填海造地热潮。
深圳作为我国沿海第一个经济特区, 自 1980 年以来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 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建设用地日显不足。
加之深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 平原地区仅占26.5% , 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求矛盾。
深圳自 1980 年以来 ,实施了多次较大范围的填海造地工程,填海造地成为深圳缓解人地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 深圳湾是开展的较早且较为典型的一个填海地区。
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地块规划设计要点说明

空间要素控制图《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地块规划设计要点说明(M 区/M-15)根据《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要求,对申请地块提出规划设计的初步要求如下:一、用地性质: C1/C2/C3/C4/S3/U2商业服务业设施及商业办公用地, 用地应充分体现中心区物业高度集聚的用地特征,特别是在垂直方向的功能综合特征,并结合组团建筑以及周边交通条件,综合考虑在近地及地下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以及连接周边的公共通道。
二、用地面积:M-15地块约4139.15平方米。
(以用地许可证为准)。
三、用地指标和设计指引: 1、 规划地块容积率:(以用地许可证为准)建议 M-15地块10。
2、 规划建筑总面积:(以用地许可证为准)M-15 地块4.14万平方米。
3、 规划建筑覆盖率:不低于80%,鼓励贴线建设,不设覆盖率上限。
但在地面首层需要满足地面首层指引留设必要的公共开放空间(详见城市空间控制总图)。
地块平面坐标图(最终依据规划国土局核发文件为准)M-154、建筑退后红线:M-15地块北、东、西侧除去指定留设首层公共空间外,均采取贴线建设(零退线);地块中部留设广场型开放空间面积不小于850平米并与东侧及北侧地块开放空间对接,南侧建筑后退用地红线2米。
在组团中与周边地块的总体空间控制要素详见附图。
(地块空间要素控制图如上所示、图例参照附图)注:零退线指建筑整体各层投影与用地红线贴合,允许建筑首层退后做内缩处理;建筑地下空间的退缩要求需按照深圳市相关规划建设规范执行,以确保市政管线与建筑基础施工的必要退后空间。
5、首层建筑功能设置及建筑功能面积要求作为完整地块开发,需要在建筑近人尺度既首层(包含地下层)空间安排与南山中心区定位对应的公共性城市商业文化及其他服务设施,并提供良好的开放性和可达性,避免单一封闭功能大堂的出现。
为保障街区活力,要求商业功能建筑面积不少于6000平米(仅指近地面层部分,未包含地下商业和可能的顶层商业),同时应结合地面及首层地下空间主要部分布置,并保证商业空间与周边地块以及地下空间系统的有效联系。
南山后海大沙河走廊规划资料

大沙河源头福龙大道起,到滨海大道深圳湾入海口止,覆盖大沙河全流域,包括西丽、桃源街道全部、粤海街道的滨海大道以北部分,沙河街道的深南大道以北部分,以及南头街道的马家龙片区,规划面积共计101平方公里。
2011年5月,《深圳市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研究》通过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技术委员会审查,形成正式成果,并被正式列入深圳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
南山区大沙河创新走廊是南山区实现北部区域城市均衡发展,南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
大沙河创新走廊是南山区未来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研发基地,人才聚居区。
从大沙河源头福龙大道起,到滨海大道深圳湾入海口止,覆盖大沙河全流域,包括西丽、桃源街道全部、粤海街道的滨海大道以北部分,沙河街道的深南大道以北部分,以及南头街道的马家龙片区,规划面积共计101平方公里。
大沙河创新走廊集中全市80%以上的创新资源,通过大沙河流域内旧城、旧村、旧工业区改造,在上游以大学城为核心建设知识创新高地,中游以留仙洞为核心建设产业创新高地,下游以深圳湾高新区为核心建设技术创新高地,连接成大沙河流域可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片区:上游片区——西丽中心区以北(东北部为大学城、南方科大、先进院,西北部为“水源三村”)为新建区。
大沙河上游的大学城,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形成知识创新高地。
中游片区——广深高速以北、西丽中心区以南(留仙洞、曙光及城中村旧工业区集中地)为发展区。
大沙河中游,正在加快开发的留仙洞园区和正在更新改造的25个旧工业区,即将形成产业创新高地。
下游片区——广深高速以南、滨海大道以北(高新区和华侨城所在地)为成熟区。
大沙河下游的深圳湾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林立,形成技术创新高地。
后海片区后海片区位于深圳最繁华的南山区,缘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
根据深圳市规划,后海和前海串联共同组成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区,其中后海又因深圳湾总部经济规划被誉为是“中国曼哈顿”。
恒裕滨城二期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深圳恒裕滨城花园二期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滨城二期红线宗地图(宗地号K803-0008)(2)后海湾-东角头地区法定图则一(3)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深规土许ZG-2010-0054 号)(4)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文号 88-201200085)(5)甲方设计要求(6)市政规划要点2、国家及地方主要法规:(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年版);(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011年版);(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7)《国家、广东省、深圳市房产测量规范、规定、通知文件汇编》(8)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2003年3月);(9)《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范》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年6月25日);(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4月);(11)国家及广东省、深圳市的其他相关规范、规定及准则。
3、设计基础资料气象:深圳市年平均气温22℃,5~9月平均气温为25~28℃,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1)区域位置:项目基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大后海片区六大板块之一的深圳湾滨海居住区板块。
作为深圳城市资源发展核心区,随着南山区前海规划的落实发展,滨海居住区凭据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必将成为深圳人选择居住生活的最佳场所。
(2)地震烈度:七度。
(3)用地现状及周边环境:随着北区CBD的成熟,周边配套日渐完善。
从项目用地驱车到南山中心区仅10分钟,到深圳湾公园及口岸仅需5分钟,基地西南角与深圳地铁二号线站点无缝接驳,交通条件优越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海规划资料
1、地理位臵
后海湾填海区位于南山蛇口东部,深圳湾与珠江出海口交汇处,由后海滨路以东、滨海大道以南和深圳湾围合而成,全部填海造陆而成,地形平坦,比较方正,大致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状,总面积537.06公顷。
2、区域交通
后海湾填海区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主要干道“四纵三横”形成闭路循环。
四纵:后海滨路、沙河西路、科苑大道、中心路(规划中)南北贯通整个区域,三横:滨海大道、东滨路、望海路东西贯通整个区域。
另外,创业路、登良路、工业八路、工业七路、招商路等也向东延伸进区域内。
另一个交通亮点是地铁线,地铁2号线沿后海滨路从区域西面经过,区域内设有四个地铁站,从北至南依次为后海站、登良站、海月站、湾厦站,使得片区内的物业几乎都成为地铁物业。
3、周边情况
后海湾填海区狭长的地形使得其与周边多个组团连接,首先区域本身属于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的中部,拥有稀缺的海湾资源和生态景观,南段毗邻后海生活区、蛇口生活区、蛇口商务区、海上世界,北段毗邻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南油购物公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可见,后海湾填海区与多个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相连,处于各功能组团的转换区,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客观上要求该区域要承担多种城市功能,以继承和深化各组团的功能,使各组团形成连续的、一体化的布局,互补共生、协调发展。
4、景观规划
区域内的景观以“一湖三带”为主,“一湖”即内湾湖,占地7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36万平方米的内湾湖像镶在区域内的一块蓝宝石,目前已经开发成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赛场,是区域的代表性景观亮点之一;“三带”即三条绿化带,东面沿岸为15公里滨海休闲带的中部,由北至南以此规划有小沙山、追风滑轮公园、流花山、弯月山谷、日出露天广场、婚庆广场、观桥公园、海风体育公园等休闲景点,西面沿中心路是一条南北贯通整个后海湾填海区的宽90米的带状公园,中部沿科苑大道深圳口岸段是一个宽70米的城墙公园。
5、功能分区
由于南北段所连接的组团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地段优势,规划上以东滨路为界将后海湾填海区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命名蛇口东填海区,规划为居住和口岸用地,北区命名后海中心区,规划为商服旅游休闲用地。
5.1、南区——蛇口东填海区
5.1.1、地理位臵
蛇口东填海区由于其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镇以东、深圳湾与珠江出海口相交接的部分而得名,区域范围为后海滨路以东、东滨路以南和深圳湾围合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310.89公顷。
其中,南区又以西部通道口岸红线(大致沿科苑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规划用地面积177.35公顷,西区规划面积133.54公顷。
5.1.2、规划定位
蛇口东填海区位于深圳中部滨海休闲带的中部地带,北部及其以东部分为深圳未来的沿海RBD发展中心,南部及西部为蛇口滨海生活区,因此,蛇口东填海区需要承担多种功能,为深圳市沿海旅游发展带与居住生活组团的转换区,既承担重要的滨海休闲区的功能,又承担为RBD及西部通道口岸进行生活配套的功能。
根据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不同,东西两个区的规划定位不同:东区定位为深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口岸商业及滨海休闲带;西区定位为延续蛇口独特风情的、代表深圳门户形象的滨海生活区。
规划居住人口约5万人,全部集中在西区。
5.1.3、用地规划
蛇口东填海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10.8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09.36公顷,占总用地99.5%,非城市建设用地(包括特殊用地、发展备用地)1.53公顷,占总面积的0.5%。
在西区的133.54公顷用地中,居住用地72.67公顷,住宅用地67.46公顷,分别占西区城市建设用地的54.54%、50.6%;东区177.35公顷用地中,军事及备用地1.53公顷,占0.86%,城市建设用地175.82公顷,占99.14%。
5.1.4、建筑面积规划
根据规划,蛇口东填海区规划区总建筑面积181.5万平方米,总毛容积率0.58。
其中,西区总建筑面积174.7万平方米,毛容积率1.3。
规划居住面积为157.23万平方米,全部集中在西区;办公面积为5.76万平方米,主要为东区的深圳湾口岸;商业面积为9.76万平方米,大部分集中在西区,公共配套设施面积为8.57万平方米,主要集中西区。
5.1.5、配套设施规划
根据规划,本区规划有教育、医疗、文娱体育、行政管理、公安消防、邮电、商业等各种配套设施,具体规划如下:
5.1.6、开发现状
蛇口东填海区目前已经进入开发的高潮,口岸和西部通道已建成,各种配套设施正在有序的建设中,居住区全面开发,十个新盘拔地而起,预计2-3年内将会全部开发完毕,届时在深圳湾之滨将屹立一片现代化的高尚滨海住宅区。
东区的深圳湾口岸、西部通道已经建成并投入实用,城墙公园正在建设中。
西区的住宅区已经陆续开发,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项目有卓越维港、皇庭港湾、曦湾、宝能太古城、新天湾畔、三湘海尚、颐岸阅海、百丽湾、紫藤苑、鸿威海怡湾畔等十个项目。
带状公园的西区段目前正在建设中。
5.2、北区——后海中心区
5.2.1、地理位臵
后海中心区位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侧,深圳湾口岸北侧,南山商业文化中心东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侧;并由滨海大道、沙河西路、东滨路以及后海滨路形成边界,规划总用地面积226.17公顷。
5.2.2、规划定位
后海中心区的发展定位:未来深圳城市的滨水生活中心、办公、商业、文化、体育、娱乐高度聚集,以滨海环境特征为主,有完善公共服务系统的特征鲜明的海傍新城。
体现深圳城市建设和城市空间及城市生活的新标准、新价值。
其城市功能将是城市中心功能、核心绿地、体育功能三位一体。
根据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不同后海中心区同样可以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承担的功能主要有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西区承担的功能主要有办公、商业等。
5.2.3、规划用地
后海中心区总规划面积226.17公顷,全部规划为商服、市政、绿地、水域、文体设施等非居住用地,具体如下表所示。
5.2.4、开发现状
后海中心区东区的体育板块已经开始建设,其中,F1世界摩托艇国际锦标赛赛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湾体育中心已月2008年9月动工建设;西区的金融区还处于待开发
状态。
①内湾湖:占地7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6万平方米,环湖绿地34万平方米,已经建成F1世界摩托艇国际锦标赛赛场。
②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为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分会场,工程采用“春茧”方案,已于2008年9月动工,将在2010年底竣工。
深圳湾体育中心坐落在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中段、南山后海中心区东北角,占地面积30.7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届时将承担足球预赛、乒乓球决赛、游泳等比赛和训练功能。
③深圳歌剧院:项目主要内容为一个2000座左右的歌剧场、一个800座左右的中型歌舞剧场、一个350座左右的实验剧场和配套若干个排练厅。
占地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150平方米。
计划投资14.5亿元。
④深圳现代艺术馆:现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收藏、研究、教育、交流,含展厅、库房、办公等,占地29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
计划投资4.5亿元。
⑤金融区:目前没有任何项目动工,整个地块仍然为荒地。
初步预计建成后其办公面积达到142万平方米,商业服务面积为68万平方米,公寓面积为50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