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教案

合集下载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推荐下载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推荐下载

缥缈不已、诗意无限的遥想中,让“幸福”悄然地随着岁月从我们的指 间和身边流走……(黄永俊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设计二
【思路综述】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幸福就 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毕淑敏要告诉我们的也正是这一点。在阅读中要 把握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思想感情。在用心体会作品的同时,也学习用心 去敏感地发现幸福,创造幸福,树立人生正确的幸福观。这里主要通过 引导学生体味散文富丽典雅的语言,特别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意味深 长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感情。
镜头二整体感知,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蒙田对“幸福”的不同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初中语文《提醒幸福》教案

初中语文《提醒幸福》教案

初中语文《提醒幸福》教案初中语文《提醒幸福》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提醒幸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语文《提醒幸福》教案篇1教学目的1.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2.学习比喻句的用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3.学习排比句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难点:(1)比喻句的用法及句子的含义。

(2)排比句的用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姗姗(shan)怅然(chang)踌躇(chouchu)惴惴不安(zhui)谆谆告诫(zhun)南辕北辙(yuan zhe)瞻前顾后(zhan)相湍以沫(mo)熠熠夺目(yi)袅袅婷婷(niao)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l)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2)怅然:不如意的样子。

(3)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4)希冀:希望得到。

(5)踌躇:犹豫不决。

(6)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7)惴惴不安: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8)谆谆告诫:形容恳切教导。

(9)无足挂齿:没有必要说起、提起。

(10)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这里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11)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12)相湍以沫:泉水干涸时,鱼靠在一起以唾沫互相湿润身体。

后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3)烟烟夺目:形容闪光发亮。

(14)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渴望幸福,但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更不会珍惜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

提醒幸福教案(最新3篇)《提醒幸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特别注重了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一)采用FLASH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①ShānShān(姗姗)②Chàng然(怅)③chóuchú(踌躇)④zhuìzhuì不安(惴惴)⑤zhūnzhūn告诫(谆谆)⑥南yuán北zhé(辕辙)⑦zhān前顾后(瞻)⑧相濡以mò(沫)⑨yìyì夺目(熠熠)⑩niáoniáo婷婷(袅袅)(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一组: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④希望得到(希冀)⑤犹豫不决(踌躇)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第二组: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⑥形容闪光发亮(烟烟夺目)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3)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模仿、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幸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课文简介: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阐述了幸福的内涵和价值,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幸福。

2.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2.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解释。

3.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全班交流: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分析与讨论:(1)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幸福。

四、作业设计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幸福的作文。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摘抄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明确、思维活跃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

《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通用8篇〕《提醒幸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才能。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安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教学方法:读议结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假设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老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一遍,考虑: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2、全班交流以上考虑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整理板书。

假设学生答复有困难,老师提醒四个【关键词】:^p :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老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构造层次清楚。

四、深化文本,理解幸福: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老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____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教案设计一【思路综述】本设计力求通过一系列相关“镜头”的比较,使学生快速感知课文,同时掌握一种阅读技巧。

【教学简说】镜头一朗读课文,画出对比性的语句加以比较理解。

(每人至少找出三组)①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的一切准备。

②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③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聚焦要读出“幸福”,可以从幸福的时刻、幸福的事件、幸福的特点、幸福的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

当然,还可以从具体的、感官的或抽象的、精神的这些角度去比较感悟。

只要用心地“比较”了“幸福”,并弄清“提醒”在文中的前后含义,就能捕捉住“幸福”,并进而享受“幸福”。

镜头二整体感知,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蒙田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从他们的作品中摘录相关语句和词语若干)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韵律朦胧甘霖轰轰烈烈真谛温馨熠熠夺目(《提醒幸福》)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万物复苏坦然的心情热切的愿望可爱的荠菜(《挖荠菜》)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领略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惋惜稍纵即逝丰盈充实(《热爱生命》)聚焦张洁追求的是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蒙田则倡导“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宽泛得多,生活中幸福无时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的发现。

行文表达方面亦多不同,如《挖荠菜》的语言平实朴素,《热爱生命》的语言简洁而老道,《提醒幸福》的语言则富丽多彩。

镜头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照课文,说说“幸福”。

(每人各举一例)1.老师的鼓励,父母的关怀。

2.同学给你一个微笑,与朋友尽情地玩了一场。

3.看了好风景,吃了“肯德基”。

聚焦这些都是“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培养珍惜幸福的意识。

(3)学会抒发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幸福的独特见解,认识到幸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身边的幸福。

(3)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追求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幸福的独特见解。

(2)学会抒发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及难点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幸福的看法。

4. 实践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句子仿写。

(2)学生尝试抒发情感,进行小练笔。

5.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珍惜幸福,关注身心健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幸福的重要性。

3. 写一篇关于幸福的练笔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4. 学生抒发情感,写作能力的提高。

5. 学生对幸福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提醒幸福》课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幸福的文章、图片、视频等。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教案(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幸福的概念1.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来激发学生对幸福话题的兴趣。

1.2 讲解:介绍幸福的定义和不同文化对幸福的理解。

1.3 实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培养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第二章:幸福的来源2.1 导入:讨论幸福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物质条件、人际关系的关系。

2.2 讲解:分析幸福的来源,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努力等。

2.3 实践:让学生列举自己幸福的来源,并思考如何增加幸福感。

第三章:幸福的意义3.1 导入:探讨幸福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幸福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讲解:讲解幸福对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3.3 实践:让学生思考并记录幸福对自己的意义。

第四章:幸福的培养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幸福感和幸福感。

4.2 讲解:介绍培养幸福感的策略,如积极思考、感恩和乐观态度等。

4.3 实践: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幸福培养计划,并分享进展。

第五章:幸福的传递5.1 导入:讨论幸福如何传递给他人,引导学生思考幸福对他人的影响。

5.2 讲解:讲解幸福传递的方式,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

5.3 实践: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他人,并尝试行动。

第六章:幸福的障碍6.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受不到幸福。

6.2 讲解:分析常见的幸福障碍,如焦虑、压力和消极思维等。

6.3 实践:让学生识别自己生活中的幸福障碍,并讨论如何克服它们。

第七章:幸福的秘诀7.1 导入:探讨幸福的秘诀,激发学生对幸福话题的兴趣。

7.2 讲解:分享一些幸福的秘诀,如保持积极心态、培养良好习惯等。

7.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幸福的秘诀并尝试实践,分享实践成果。

第八章:幸福的衡量8.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幸福是否可以被衡量。

8.2 讲解:介绍幸福衡量的不同方法和观点,如幸福感指数、生活质量等。

8.3 实践:让学生思考自己如何衡量幸福,并讨论幸福与成功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授课人:吴剑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幸福”为什么要“提醒” ,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内容和步骤
D一、预习课文。

1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题。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姗姗()怅然()惴惴不安()谆谆告诫(
甘霖()祈盼()袅袋婷婷 )熠熠夺目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
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
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
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
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
该放在一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
26到最末为第三节。

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
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踉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
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一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
暴”则恰恰相反。

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

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
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

题目的“提醒”
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B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儒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
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
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I-.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这句话要用数
学知识解说一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
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

因而可以看出,张浩以为的幸福是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
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
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一些句子。

配合作业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无生就会的,比如天
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
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
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
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
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是
“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入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无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
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
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
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校”,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
铁般的内核”即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

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
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
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七、总结。

1.作家说的要时刻“提醒幸福”,你觉得有道理没有?
不做统一答案,但要能理解幸福确实无处不在,要能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也确
实要时时提醒自己。

布置作业题:
对课后作业中的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写出书面答案,字数各在50字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