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感染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护理流程。
何时需要转诊?
何时需要转诊?ຫໍສະໝຸດ 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剧烈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立即就医。
早期转诊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何时需要转诊?
感染未控制
在合理用药后1周症状无改善,需考虑更专业的 治疗。
可能需要进行外科干预。
何时需要转诊?
合并症评估
如患者存在其他基础疾病,需综合评估转诊。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照护。
谢谢观看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反应。
确保按时服药,避免中断治疗。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局部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漱口,避免刺激食物。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必要时更换敷料。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患者教育
向患者讲解病情、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增强其 自我管理能力。
鼓励患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情况等是否有所 减轻。
定期记录患者的主诉与体征变化。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实验室指标
监测白细胞计数及其他炎症指标的变化。
若指标正常化,表明感染得到控制。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满意度
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 度。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2. 如何识别下颌下间隙感染? 3.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4.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5. 何时需要转诊?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定义
下颌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下颌下间隙的感染, 通常由牙齿感染或口腔手术引起。
何时需要转诊?
何时需要转诊?ຫໍສະໝຸດ 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剧烈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立即就医。
早期转诊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何时需要转诊?
感染未控制
在合理用药后1周症状无改善,需考虑更专业的 治疗。
可能需要进行外科干预。
何时需要转诊?
合并症评估
如患者存在其他基础疾病,需综合评估转诊。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照护。
谢谢观看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反应。
确保按时服药,避免中断治疗。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局部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漱口,避免刺激食物。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必要时更换敷料。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患者教育
向患者讲解病情、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增强其 自我管理能力。
鼓励患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情况等是否有所 减轻。
定期记录患者的主诉与体征变化。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实验室指标
监测白细胞计数及其他炎症指标的变化。
若指标正常化,表明感染得到控制。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满意度
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 度。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2. 如何识别下颌下间隙感染? 3.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 4.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5. 何时需要转诊?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什么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定义
下颌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下颌下间隙的感染, 通常由牙齿感染或口腔手术引起。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护理目标:减轻疼痛、预防感染扩散、 改善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自尊心。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注意 手术操作的卫生条件。 有效: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 案,控制病情的进展。
治疗原则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患者个人护理:包括口腔护理 、伤口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 。 疼痛管理:使用药物和非药物 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
护理措施
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 括手卫生、消毒等方面。
结论
结论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业务是 护士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学习此PPT课件,护士可以 提高对下颌下间隙感染的认识 和处理能力。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 务学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下颌下间隙感染概述 护理诊断 治疗原则 护理措施 结论
引言
引言
目的:介绍下颌下间隙感染的 护理业务知识,提高护士的专 业水平。
内容概述:本课程将涵盖下颌 下间隙感染的定义、病因、临 床表现、护理诊断、治疗原则 和护理措施等内容。
下பைடு நூலகம்下间隙感 染概述
下颌下间隙感染概述
定义:下颌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下颌 骨下方的间隙内的感染。 病因:可以由牙齿感染、口腔手术后感 染等多种原因引发。
下颌下间隙感染概述
临床表现:下颌下间隙感染的 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 热等。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针对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诊断:疼痛 、危险性感染、营养不足、自尊心受损 等。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注意 手术操作的卫生条件。 有效: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 案,控制病情的进展。
治疗原则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患者个人护理:包括口腔护理 、伤口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 。 疼痛管理:使用药物和非药物 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
护理措施
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 括手卫生、消毒等方面。
结论
结论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业务是 护士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学习此PPT课件,护士可以 提高对下颌下间隙感染的认识 和处理能力。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 务学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下颌下间隙感染概述 护理诊断 治疗原则 护理措施 结论
引言
引言
目的:介绍下颌下间隙感染的 护理业务知识,提高护士的专 业水平。
内容概述:本课程将涵盖下颌 下间隙感染的定义、病因、临 床表现、护理诊断、治疗原则 和护理措施等内容。
下பைடு நூலகம்下间隙感 染概述
下颌下间隙感染概述
定义:下颌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下颌 骨下方的间隙内的感染。 病因:可以由牙齿感染、口腔手术后感 染等多种原因引发。
下颌下间隙感染概述
临床表现:下颌下间隙感染的 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 热等。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针对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护理诊断:疼痛 、危险性感染、营养不足、自尊心受损 等。
颏下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重点关注呼吸道情况和感染程度。
如何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舒适,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记录体 温、脉搏、呼吸等。
为患者提供适宜的体位,减轻颈部压力。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和镇痛药物,确保患者遵 医嘱服药。
定期评估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感染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措施
无菌操作
在更换敷料、进行护理操作时,保持无菌环境, 防止交叉感染。
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避免延误治疗。
患者教育 康复指导
在感染控制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 炼,促进恢复。鼓励患者保 Nhomakorabea积极心态。
患者教育 定期复查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确保感染完全控制 。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颏下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2. 如何进行护理? 3. 感染控制措施 4. 患者教育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定义
颏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下颌骨下方、舌根部和 颈部前方的感染,常见于牙源性感染或外伤后感 染。
此类感染可能引起气道梗阻及其他并发症,需要 及时处理。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总结与展望
未来方向
加强对颏下间隙感染的研究,提高早期识别及治 疗能力。
推动多学科合作,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总结与展望
持续学习
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
关注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提升护理水平。
谢谢观看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病因
如何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舒适,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记录体 温、脉搏、呼吸等。
为患者提供适宜的体位,减轻颈部压力。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和镇痛药物,确保患者遵 医嘱服药。
定期评估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感染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措施
无菌操作
在更换敷料、进行护理操作时,保持无菌环境, 防止交叉感染。
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避免延误治疗。
患者教育 康复指导
在感染控制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 炼,促进恢复。鼓励患者保 Nhomakorabea积极心态。
患者教育 定期复查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确保感染完全控制 。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颏下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2. 如何进行护理? 3. 感染控制措施 4. 患者教育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定义
颏下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下颌骨下方、舌根部和 颈部前方的感染,常见于牙源性感染或外伤后感 染。
此类感染可能引起气道梗阻及其他并发症,需要 及时处理。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总结与展望
未来方向
加强对颏下间隙感染的研究,提高早期识别及治 疗能力。
推动多学科合作,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总结与展望
持续学习
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
关注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提升护理水平。
谢谢观看
什么是颏下间隙感染? 病因
间隙感染PPT课件

较严重
2021/6/16
21
颞下间隙
切开引流要 点
• 口内法:常用, 相当于上颌结 节麻醉处的前 庭沟
2021/6/16
22
颞下间隙
切开引流要点
口外法
• 下颌角切口:弧形 切开,切断颈阔肌, 沿升支后缘与翼内 肌后缘之间进入脓 腔
• 颞部发际内皮肤切 口:垂直切开,向 下内侧钝性分离
2021/6/16
内容物
眶下神经、血管及眶下淋巴结,内眦动静脉、面前 静脉及与眼静脉、眶下静脉、面深静脉的交通支
2021/6/16
7
眶下间隙
感染来源
• 多来自34,少数是25的根尖化脓性炎症及牙槽 脓肿
• 上颌骨骨髓炎(儿童、新生儿)的脓液穿破骨 膜扩散
• 上唇底部与鼻侧的化脓性炎症扩散
2021/6/16
8
眶下间隙
• 临近间隙炎症直接扩散
扩散途径 向上至颞间隙;向下外至咬肌间隙、
向下内至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向前外下至颊
间隙;向内至翼腭窝;经眶下裂至眶内;经卵圆
孔、棘孔至颅内;经翼丛至海绵窦
2021/6/16
20
颞下间隙
临床特点
• 位置深在,不易发现 • 肿胀部位:口内:上颌结节前庭沟
口外:乙状切迹、颧骨上下、颌后 • 深部跳痛及渐进性开口困难 • 常与相邻间隙感染并存,全身症状
2021/6/16
5
治疗
切开引流的指征
•浅层:根据病情持续的时间,局部是否 有波动感及跳痛等
•深层:局部有可凹性水肿、压痛、剧烈 跳痛,穿刺检查有脓液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2021/6/16
6
眶下间隙 infraorbital space
2021/6/16
21
颞下间隙
切开引流要 点
• 口内法:常用, 相当于上颌结 节麻醉处的前 庭沟
2021/6/16
22
颞下间隙
切开引流要点
口外法
• 下颌角切口:弧形 切开,切断颈阔肌, 沿升支后缘与翼内 肌后缘之间进入脓 腔
• 颞部发际内皮肤切 口:垂直切开,向 下内侧钝性分离
2021/6/16
内容物
眶下神经、血管及眶下淋巴结,内眦动静脉、面前 静脉及与眼静脉、眶下静脉、面深静脉的交通支
2021/6/16
7
眶下间隙
感染来源
• 多来自34,少数是25的根尖化脓性炎症及牙槽 脓肿
• 上颌骨骨髓炎(儿童、新生儿)的脓液穿破骨 膜扩散
• 上唇底部与鼻侧的化脓性炎症扩散
2021/6/16
8
眶下间隙
• 临近间隙炎症直接扩散
扩散途径 向上至颞间隙;向下外至咬肌间隙、
向下内至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向前外下至颊
间隙;向内至翼腭窝;经眶下裂至眶内;经卵圆
孔、棘孔至颅内;经翼丛至海绵窦
2021/6/16
20
颞下间隙
临床特点
• 位置深在,不易发现 • 肿胀部位:口内:上颌结节前庭沟
口外:乙状切迹、颧骨上下、颌后 • 深部跳痛及渐进性开口困难 • 常与相邻间隙感染并存,全身症状
2021/6/16
5
治疗
切开引流的指征
•浅层:根据病情持续的时间,局部是否 有波动感及跳痛等
•深层:局部有可凹性水肿、压痛、剧烈 跳痛,穿刺检查有脓液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2021/6/16
6
眶下间隙 infraorbital space
翼下颌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PPT

康复指导
定期复诊:指导患者定期复诊,及时监 测病情,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调整 。
总结
总结
翼下颌间隙感染的护理包括监 测病情、口腔清洁、增加液体 摄入、使用抗生素、疼痛管理 等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合理用 药、规范化手术操作和提供心 理支持。
总结
康复阶段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口腔刺激 以及定期复诊。
翼下颌间隙感 染病人的护理
PPT
目录 介绍 护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康复指导 总结
介绍
介绍
翼下颌间隙感染的定义:翼下 颌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牙齿、 涎腺、唾液腺附近的深部间隙 内的感染。
护理目标:提供有效的护理措 施,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监测病情:定期监测患者体温、生命体 征,观察感染症状的变化。
提醒患者合理用药:强调按医 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过 量使用。
规范化手术操作:确保手术操 作符合规范,减少感染的机会 。
并发症预防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康复指导
康复指导
注意饮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 化的食物,避免辛辣、为 。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保持口腔清洁:教育患者正确刷牙、漱 口,并定期进行口腔清洁。
护理措施
增加液体摄入:鼓励患者增加 水分摄入,帮助稀释体内的毒 素并促进排泄。
使用抗生素:根据医嘱,按时 按量使用抗生素,帮助控制感 染。
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 应的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药物缓解疼 痛。
并发症预防
并发症预防
颊间隙感染护理PPT课件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感染程 度、症状、病史 等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制 定针对性的护理 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 伤口护理、饮食 指导等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 整护理计划
健康教育:向患 者及家属讲解感 染原因、预防措 施、护理要点等
出院指导:指导 患者出院后的自 我护理和注意事 项
总结
护理要点回顾
保持口腔清洁, 勤漱口
定期复查,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
保持饮食清淡,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
保持良好的作息, 避免熬夜
经验教训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展望未来
病因和症状
01
病因: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
菌、链球菌等
02
症状:局部红肿、 疼痛、发热、张
口受限等
03
严重时可导致 面部肿胀、呼
吸困难等
04
并发症:如蜂 窝织炎、败血
症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诊断和治疗
01
诊断方法:临床检查、 X光片、CT扫描等
03
治疗原则:及时、彻 底、防止并发症
02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引流等
02
饮食调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03
药物治疗: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止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痛药等药物,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04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
05
心理护理: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
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下颌下间隙感染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下颌下间隙解 剖结构介绍
下颌下间隙解剖结构介绍
下颌下间隙是颌下口的一部分 。在解剖上,它是指两侧下颌 骨、颈深筋膜及胸锁乳突肌之 间的间隙。因此,下颌下间隙 范围广,深度浅深不一。深部 它与腮腺、颞下颏关节间隙相 沟通,浅部则向上、向后延伸 ,直至耳垂上方。
下颌下间隙 感染的分类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感染、手 术感染和牙源性感染。 根据感染范围可分为单纯性下 颌下间隙感染和舌咽峡部间隙 炎。
下颌下间隙 感染的预防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预防
严格执行各项手术操作规范, 减少手术中的污染程度 规范牙齿处理流程,尽可能减 少手术中产生的细菌数量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预防
当出现牙源性感染时要及时治疗
下颌下间隙感 染的治疗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选用敏感的抗菌药 物,治疗疗程依主观症状及体 征随访确定;
外科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 程度和颌下间隙的炎症程度。 包括穿刺排脓和手术引流两种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监测患者 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变化。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维持机体代谢平衡。
下颌下间隙感 染护理业务学
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下颌下间隙解剖结构介绍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分类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预防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腔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特别是下颌下间隙感染 风险更高。如何高效地护理下颌下 间隙感染,保证患者健康,是临床 各级医务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护理措施
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切口周 围清洁。
定期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反 映。
护理措施
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下颌下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下颌下间隙感染病人的 护理课件
目录 介绍 护理措施 护理交流与教育
介绍
介绍
护理目标:减轻患者症状并预防感染的 进一步传播 护理原则:提供适当的护理环境并遵循 感染控制措施
介绍
护理重点: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监测 感染的迹象和症状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 每日多次漱口,使用含氯己定溶液
物 -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副作
用
护理交流与教育
护理交流与教育
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 -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护理计划和措施 -要的护理教育: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伤口护理和
预防感染的指导 - 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并教育正确
的洗手方法
或洗必泰漱口液 - 饮食宜以软食为主,避免过热和辛
辣食物
护理措施
注重患者营养: - 提供多样化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
维生素摄入 - 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确保水分补
充
护理措施
观察伤口情况: - 每日检查伤口,观察有无渗液、红
肿或恶臭等症状 -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护理措施
实施合理的药物治疗: - 根据医生嘱咐给予抗生素或抗炎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2-30 患者颜面部轻度浮肿,双侧颌下无压痛,颈 部未及肿大淋巴结。
2018-1-7 出院 出院诊断:1.败血症(间隙感染首先考虑)、蝶窦炎症、 左侧颌下腺肿大伴周围淋巴结肿大
2.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
.
间隙感染 病因 临床表现及治疗 护理
.
间隙: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周围潜在性疏松结缔组织或 脂肪组织所充填的区域。
感染位置:表浅的、深在的,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经阻 力较小的组织扩散至其他间隙,形成多间隙感染,因而有不同 的临床表现。
.
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除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外还应注意下列症状 • 口腔颌面颈部肿胀程度 • 疼痛程度 • 吞咽、语言困难 • 上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 • 胸闷,胸痛 • 体温升高 • 全身情况 •0患者左侧颌下肿胀伴疼痛,疼痛评分1分, 无口腔溃疡等不适。 查体:神清,精神可,左侧颌下可及肿大淋巴结,质韧, 有压痛,颜面部轻度浮肿,颈部浅表淋巴未及肿大,双下 肢轻度浮肿,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 T:37.9
考虑颌下腺炎症或延后感染,予西力欣250mg bid抗感染
.
.
治疗方案
1、全身治疗: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奎诺酮类也是首选药,对合并
有厌氧菌感染,如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可加用甲硝唑类药。
2、局部治疗:炎症早期可外敷药物、针灸、封闭理疗,有消炎、消肿、
解毒、止痛的作用。可使炎症消散或局限。
3、切开引流: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术。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0 17:00 患者不能张口。B超:双侧甲状腺弥 漫性病变,左侧颌下腺回声改变伴其旁多发淋巴结肿大, 较大一枚约1.6*0.9cm,皮髓质分界不清。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1 00:33 患者感呼吸不畅,指端氧饱和度98100%。呼吸平稳,无喉喘鸣音,无三凹征,下颌骨CT提示 左侧下颌腺肿大伴压痛,疼痛评分 4分,周围软组织肿胀。 口腔科行颌下及口底穿刺未得脓液。
.
舌下间隙位于舌腹口底粘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 之上。
感染来源
•下颌牙源性感染 •口底黏膜的外伤、溃疡 •舌下腺及颌下腺的导管炎症
舌下间隙感染常与翼下颌间隙、颌下间隙同时发生,单独发生罕见。
.
临床特点
• 舌下肉阜区及颌舌沟粘膜水肿, 舌下皱襞肿胀,口底抬高,舌体 移向健侧
• 进食、吞咽、讲话困难,严重时 影响张口和呼吸
床边备吸引器、压舌板,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st,普米克 2mg雾化吸入st+ bid。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1 1:30 CT提示患者口底,声门上组织肿胀明 显,患者感气急较前好转,有声嘶,呼吸平稳。 白细胞 10.0×10E9/L,血红蛋白 90g/L,血小 板 125×10E9/L。C反应蛋白 3.30mg/L。下颌骨CT平扫: 颈部及颌下软组织明显肿胀,伴多发肿大淋巴结。附见: 蝶窦炎症。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0 13:49现患者咽喉部水肿,口腔科会诊:患者 口底及左颌下肿痛,左下后牙叩(+),疼痛评分3分,考 虑间隙感染。 急查血常规、CRP,急诊下颌骨CT平扫,予心电监护,告 病重,邦达4.5g q6h,甲硝唑1# tid、利奈唑胺 600mg q12h、抗感染治疗。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1 9:56患者舌下、双侧颌下肿胀,疼痛较昨晚 好转,低热,最高37.9度,无呼吸困难,无意识障碍。双 侧颌下重度肿胀,压痛,颜面部轻度浮肿。 因患者咽喉部水肿,吞咽困难,暂停口服药,禁食; 营养科会诊,营养支持。
.
病史回顾
2018-12-22 患者舌下、双侧颌下肿胀及疼痛较前好转, 无发热,无呼吸困难,无意识障碍
间隙感染:又称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肿大化脓 性炎症的总称。化脓性炎症弥散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
病因:主要有牙源性、腺源性、血源性、医源性、损伤 性等。其中牙源性最常见。 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少见。
.
诊疗计划: 1、风湿科护理常规,II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2.入院后完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胸部CT等检查,
.
实验室指标
2018-12-19查白细胞 3.7×10E9/L,血红蛋白 81g/L,血 小板 98×10E9/L。CD3/4/8/16/19/45/56测定:B细胞 (CD19+) 23.7%,T细胞(CD3+) 453个/ul。血沉 53mm/1小 时。白蛋白 26.6g/L。抗链球菌溶血素“O” 215.0IU/ml。 P-ANCA 阳性。 患者SLEDAI评分24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狼疮重 度活动期,狼疮性肾炎,予泼尼龙40mg bid、羟氯喹 200mg bid;
• 口底扪及波动及穿刺出脓液。 • 下颌下腺导管口可有脓液。
.
舌下腺
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 1对,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约10条,开口干 舌下襞表面。 人或脊椎动物口腔内分泌唾液的腺体。人或哺乳动物有三对较 大的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另外还有许多小的唾 液腺。也叫唾腺。
间隙感染及护理
2-19风湿血液病区 朱慧敏
.
案例
患者诸亚南,女,33岁,因“反复双腕、近端指关节肿痛 4月”拟系统性红斑狼疮收住入院。 初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要病情: 双手腕关节、近端指关节酸胀,无明显肿痛,颜面部浮肿,脱 发,颜面部浮肿,颈部浅表淋巴未及肿大。双下肢轻度浮肿, 右手无名指指间关节肿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Practstomatol)2016 Mar ,32(2)
.
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感染的性质:化脓性、腐败坏死性; 一般化脓性感染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 症反映严重者,全身出现高热、寒战、脱水、百细胞计数升高、 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腐败坏死性感染的局部红、热体征不如化脓性感染明显,但局 部软组织有广泛性水肿,甚至产生皮下气肿,可触及捻发
2018-1-7 出院 出院诊断:1.败血症(间隙感染首先考虑)、蝶窦炎症、 左侧颌下腺肿大伴周围淋巴结肿大
2.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
.
间隙感染 病因 临床表现及治疗 护理
.
间隙: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周围潜在性疏松结缔组织或 脂肪组织所充填的区域。
感染位置:表浅的、深在的,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经阻 力较小的组织扩散至其他间隙,形成多间隙感染,因而有不同 的临床表现。
.
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除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外还应注意下列症状 • 口腔颌面颈部肿胀程度 • 疼痛程度 • 吞咽、语言困难 • 上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 • 胸闷,胸痛 • 体温升高 • 全身情况 •0患者左侧颌下肿胀伴疼痛,疼痛评分1分, 无口腔溃疡等不适。 查体:神清,精神可,左侧颌下可及肿大淋巴结,质韧, 有压痛,颜面部轻度浮肿,颈部浅表淋巴未及肿大,双下 肢轻度浮肿,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 T:37.9
考虑颌下腺炎症或延后感染,予西力欣250mg bid抗感染
.
.
治疗方案
1、全身治疗: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奎诺酮类也是首选药,对合并
有厌氧菌感染,如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可加用甲硝唑类药。
2、局部治疗:炎症早期可外敷药物、针灸、封闭理疗,有消炎、消肿、
解毒、止痛的作用。可使炎症消散或局限。
3、切开引流: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术。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0 17:00 患者不能张口。B超:双侧甲状腺弥 漫性病变,左侧颌下腺回声改变伴其旁多发淋巴结肿大, 较大一枚约1.6*0.9cm,皮髓质分界不清。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1 00:33 患者感呼吸不畅,指端氧饱和度98100%。呼吸平稳,无喉喘鸣音,无三凹征,下颌骨CT提示 左侧下颌腺肿大伴压痛,疼痛评分 4分,周围软组织肿胀。 口腔科行颌下及口底穿刺未得脓液。
.
舌下间隙位于舌腹口底粘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 之上。
感染来源
•下颌牙源性感染 •口底黏膜的外伤、溃疡 •舌下腺及颌下腺的导管炎症
舌下间隙感染常与翼下颌间隙、颌下间隙同时发生,单独发生罕见。
.
临床特点
• 舌下肉阜区及颌舌沟粘膜水肿, 舌下皱襞肿胀,口底抬高,舌体 移向健侧
• 进食、吞咽、讲话困难,严重时 影响张口和呼吸
床边备吸引器、压舌板,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st,普米克 2mg雾化吸入st+ bid。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1 1:30 CT提示患者口底,声门上组织肿胀明 显,患者感气急较前好转,有声嘶,呼吸平稳。 白细胞 10.0×10E9/L,血红蛋白 90g/L,血小 板 125×10E9/L。C反应蛋白 3.30mg/L。下颌骨CT平扫: 颈部及颌下软组织明显肿胀,伴多发肿大淋巴结。附见: 蝶窦炎症。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0 13:49现患者咽喉部水肿,口腔科会诊:患者 口底及左颌下肿痛,左下后牙叩(+),疼痛评分3分,考 虑间隙感染。 急查血常规、CRP,急诊下颌骨CT平扫,予心电监护,告 病重,邦达4.5g q6h,甲硝唑1# tid、利奈唑胺 600mg q12h、抗感染治疗。
.
病病史史回回顾顾
2018-12-21 9:56患者舌下、双侧颌下肿胀,疼痛较昨晚 好转,低热,最高37.9度,无呼吸困难,无意识障碍。双 侧颌下重度肿胀,压痛,颜面部轻度浮肿。 因患者咽喉部水肿,吞咽困难,暂停口服药,禁食; 营养科会诊,营养支持。
.
病史回顾
2018-12-22 患者舌下、双侧颌下肿胀及疼痛较前好转, 无发热,无呼吸困难,无意识障碍
间隙感染:又称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肿大化脓 性炎症的总称。化脓性炎症弥散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
病因:主要有牙源性、腺源性、血源性、医源性、损伤 性等。其中牙源性最常见。 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少见。
.
诊疗计划: 1、风湿科护理常规,II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2.入院后完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胸部CT等检查,
.
实验室指标
2018-12-19查白细胞 3.7×10E9/L,血红蛋白 81g/L,血 小板 98×10E9/L。CD3/4/8/16/19/45/56测定:B细胞 (CD19+) 23.7%,T细胞(CD3+) 453个/ul。血沉 53mm/1小 时。白蛋白 26.6g/L。抗链球菌溶血素“O” 215.0IU/ml。 P-ANCA 阳性。 患者SLEDAI评分24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狼疮重 度活动期,狼疮性肾炎,予泼尼龙40mg bid、羟氯喹 200mg bid;
• 口底扪及波动及穿刺出脓液。 • 下颌下腺导管口可有脓液。
.
舌下腺
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 1对,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约10条,开口干 舌下襞表面。 人或脊椎动物口腔内分泌唾液的腺体。人或哺乳动物有三对较 大的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另外还有许多小的唾 液腺。也叫唾腺。
间隙感染及护理
2-19风湿血液病区 朱慧敏
.
案例
患者诸亚南,女,33岁,因“反复双腕、近端指关节肿痛 4月”拟系统性红斑狼疮收住入院。 初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要病情: 双手腕关节、近端指关节酸胀,无明显肿痛,颜面部浮肿,脱 发,颜面部浮肿,颈部浅表淋巴未及肿大。双下肢轻度浮肿, 右手无名指指间关节肿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Practstomatol)2016 Mar ,32(2)
.
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感染的性质:化脓性、腐败坏死性; 一般化脓性感染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 症反映严重者,全身出现高热、寒战、脱水、百细胞计数升高、 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腐败坏死性感染的局部红、热体征不如化脓性感染明显,但局 部软组织有广泛性水肿,甚至产生皮下气肿,可触及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