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故事演讲稿

合集下载

红色故事优秀演讲稿13篇

红色故事优秀演讲稿13篇

红色故事优秀演讲稿13篇红色故事优秀演讲稿(篇1)大家好,我是四一班的__,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特级英雄黄继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

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

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

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营参谋长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

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

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

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

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

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

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

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充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

英雄故事演讲稿(精选8篇)

英雄故事演讲稿(精选8篇)

英雄故事演讲稿(精选8篇)英雄故事演讲稿(精选8篇)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雄故事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雄故事演讲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前几天,我从网上看到了一篇故事,这篇故事不仅令我印象深刻,而且使我倍受感动。

这是一个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抗震小英雄的故事:林浩是一个九岁的小学生,那天他正和同学们上着数学课。

地震发生时,林浩刚刚冲到走廊里,那摇摇欲坠的墙壁就轰然坍塌了。

几名要逃跑的同学顿时从楼梯上跌跌撞撞地滚到了他的身上。

林浩觉得浑身都被压得没劲了,可是他使劲地爬,咬了咬牙,终于爬了出去,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贪生怕死,而是舍己为人地先后背出来两名同学。

当他再次爬进去时,就被陷下来的巨石砸伤了。

当记者询问已经躺在病床上的林浩为什么要救人时,林浩响亮地答道:“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我觉得:林浩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人不一定都是幸运的,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应该舍己为人、全力以赴地去抢救那些还附有一线生命希望的人。

当我们受到威胁时,一定要团结合作,如果自己脱险了,要去帮助他人,这样才是做21世纪好少年的标准!让我们像林浩一样,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做一个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好少年!谢谢大家!英雄故事演讲稿篇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一班的臧欣越,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代人,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用他年幼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不朽的抗日凯歌。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爱国英雄故事演讲稿六篇

爱国英雄故事演讲稿六篇

爱国英雄故事演讲稿六篇爱国英雄故事演讲稿六篇篇一同志们、朋友们: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军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xx人。

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

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

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

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尝。

”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

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着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

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

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思想汇报的希望之光。

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

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

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

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

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红色故事-毛泽东字体变化解密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中年、老年,有很大的变化。

一般来说,年代相隔越远,变化越明显;时间相隔越近,其变化越不明显。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一篇曾几何时,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等待著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著。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著。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著。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岷山到草地,从遵义到延安,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像这样感动和震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茫茫的沼泽地,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他们的信念从不曾动摇;枪林弹雨中,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他们的灵魂永存。

红色故事演讲稿(通用8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通用8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通用8篇)第1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二班的___,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

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

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

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

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

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多谢!第2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领导、教师们、同学们: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

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

张嘎仅有一个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

可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

红色故事演讲稿10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10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10篇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在阅读红色故事和革命诗歌中逐渐喜爱上了这些经典,从中了解了近代中国历经的磨难和中国共产的曲折历程,也感受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他们的名字让我们难以忘怀。

长征、抗战、解放、改革,这些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

从红色经典中,我读懂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读懂了林海雪原的孤胆雄心,感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也感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大气磅礴。

这些感人的故事和雄壮的诗篇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丰碑,是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展望祖国的明天,信心满怀。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期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感谢历史的选取。

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传出巨人的呐喊,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在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又带领我们走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几代中华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奋发进取,为铺就强国之路,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名为《鸡毛信的故事》的小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

有一天,他的爸爸给八路军当交通员,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

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董存瑞的故事。

董存瑞,1918年出生在河北隆化县。

1941年,他加入了中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员。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被派往敌后,成为了一名爆破专家。

感人的红色故事演讲稿

感人的红色故事演讲稿

感人的红色故事演讲稿作文一:《马背上的小红军》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特别感人的红色故事。

那时候呀,红军长征的队伍正在艰难地赶路呢。

有个老红军战士,他骑着马,走着走着,就瞧见前面有个小红军,看着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那小脸脏兮兮的,但是眼睛可有神了,身上背着挺多东西,一瘸一拐地走着。

老红军心疼这孩子呀,就勒住马,对小红军喊:“小鬼,快上来,我驮着你走一段儿呀。

”小红军一听,立马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还挺了挺胸膛说:“不用啦,老同志,我身体好着呢,能自己走,你看我这包袱里还有不少干粮呢,可不能拖累队伍的速度呀。

”老红军看他那倔强的模样,也不好再强求,就叮嘱他几句,然后骑着马先走了。

可走了一会儿,老红军心里还是不踏实,想着那孩子腿都瘸了,万一落下太远可咋办呀。

就又折回去找小红军,结果发现呀,那小红军靠着路边的石头,已经没了气息,老红军赶忙去翻他的包袱,想着找点干粮给他喂喂,看能不能缓过来。

哪知道,包袱里根本没什么干粮呀,就几块硬邦邦的石头,原来这孩子是饿着肚子,却还硬撑着,不想拖累别人呢。

每次想到这个故事呀,我心里就酸酸的,那小红军年纪虽小,可骨气和为他人着想的心,太让人敬佩了,咱可得永远记住这些英雄们呀。

作文二:《半条被子的温暖》哟,朋友们,来听我讲讲这个感人的事儿哈。

那是在长征途中呀,有三位女红军战士,她们跟着队伍到了一个小村庄。

晚上呀,就借住在老乡徐解秀的家里。

徐解秀家里穷得很,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家人就靠着那单薄的破被子过冬呢。

这三位女红军看到这情况,啥也没说,就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拿出来,和徐解秀一家人一起盖了。

大家挤在一块儿,倒也暖和了些,晚上就这么凑合着睡了。

第二天一早呀,女红军们要出发继续赶路了,她们看着徐解秀那不舍的眼神,心里也挺不好受的。

这时候呀,其中一位女红军就拿出剪刀,把那床被子一剪两半,把半条被子塞到徐解秀手里说:“大姐,这半条被子你拿着,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还会带着新被子来看你的。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10篇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10篇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10篇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一):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头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

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

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

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

”怎样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

”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貌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

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

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

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

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

海娃眼看自我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

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样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

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

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

原先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

那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我越走越快。

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

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

他明白,那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

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人故事演讲稿
5月12日,虽离现在已经有2个多月了,但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那一天。

那一天,老天爷一下子夺走了8万多人的生命;那一天,它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心;那一天,它引发了多少感人的事迹。

镜头——一个坚强好学的女孩
你听,你听,在废墟下,在瓦砾下,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朗朗读书声,它,来自于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孩。

她正打着手电筒忘情地读书,忘记了危险,忘记了孤独,忘记了外面的一切,只有自己和书。

她用自己的读书声驱赶恐惧和死神,同时以在召唤着生的希望。

她的临危不惧,她的从容镇定,她的坚持顽强,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品格和祖国光辉的未来。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美妙的未来。

镜头二——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
……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

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

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他首先想到了学生,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师者最真实的爱,用血肉为学生筑起一道永生的长城,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上了最深刻的一课。

镜头三——一位救人心切的战士
他哭了,雷雨如下,泣不成声;他跪下了,哀痛地请求,大声喊道:“里面还有人,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因为强烈的余震,房屋摇摇欲坠,即将倒塌,他被队员们强行拉走了。

他心有不甘啊!
他只是一个典范,在抗震救援的一线,又有多少位像他一样救人心切、舍身忘死的战士啊,又有多少位爱心天使给灾民们送去了无限的温暖。

灾难是短暂的,但精神却是永恒的。

在5.12期间,这种感人的故事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也被他们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在遇到难题时,心中有着顽强不倒的精神支持着我,我不再退缩,不再抱怨,而是迎难而上,去解决它。

经典,不再单指书籍、音乐等,更包括了这惊天动地的不朽精神。

让我们带着这经典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