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初中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探寻命题规律 规范答题要求

小说阅读训练题型概略
• • • • • • 一、情节类 二、人物类 三、环境类 四、主题类 五、语言类(含义题、赏析题、作用题) 六、拓展类
二、鉴赏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 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 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 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 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 的作用。
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 作用命题。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 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 出了……,表现了……
基本题型
•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 子; • 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 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环境的作用
• • • • • • • • • 1、自然环境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 (2)暗示 的社会背景。 (3)渲染 的气氛(景物特点)。 (4)烘托人物 的心情。 (5)表现人物 的性格。 (6)暗示人物 的前途命运。 (7)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 作铺垫。 2、社会环境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 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 化文章主题。
主题挖掘的基本方法:
• 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把握 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 分析环境描写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 的作用,把握时代特征。 • 从小说的精巧构思、表现手法中把 握作品的主题。
2025届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实实在在写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
一个突出的事实是:作为国家地情资料最权威也最为完备、最具连续性的地方志,即便最新编撰,也已经明显跟不上新时代巨变的节奏。
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学反映现实并及时记录“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就变得非常紧迫、必要甚至时尚起来。
这样的作品既尊崇以文学方法反映新时代巨变的美学规律,又是对方志记录地方舆地、物产、风俗、传说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可称之为“新方志文学”。
对“地方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的文学性、时代性、连续性、史志性表达,是我对“新方志文学”的一个基本界定。
这里的“地方”当然不是地方志所指的狭义的行政区划,而是包括特定的行业或领城在内,如教育、科技、航天等。
另外,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巨变,新方志文学所采用的,也并非狭义的纪实手法,而是包含了叙事、抒情、政论、新闻、口述实录等多种方法,而且文体也比较开放,可包括写新时代巨变的诗歌、小说和散文,并不单指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时代变革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审美品格。
当前,推动文学创作关注现实、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的呼声更为强烈。
《人民文学》杂志2017年第12期开始推出的《新时代纪事》栏目、就在这方面立起一面旗帜。
栏目不仅发表报告文学类的纪实性作品,也发表长篇小说。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2018年出版的一套20部“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长诗,分别以少数民族村寨及特色小镇、古镇的历史变迁为题材,以诗配画的方式讲述贵州儿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彩故事,也颇具新方志文学的品格。
江苏语文题型攻略文档:第三章 散文阅读 综合训练6 含答案

综合训练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风吹四季李天斌风是从一朵桃花上出现的.一朵桃花白里透红时,人们便看见风在吹了。
风似乎只微微地翻了翻身子,便把春天最后的一缕寒气给吹跑了,就把第一缕暖暖的阳光带出来了。
风就像一双柔情的纤纤细手,只在一朵桃花上轻轻一拂,残雪便已褪尽,季节就温润了起来。
花事渐深时,一抹抹的绿便凸了出来,风不断旋转着,及至要飞起来了。
一只只蝴蝶从它身边飞过,一声声鸟语自阳光上滴落在它的眉眼里,一支支民歌从山野四周簇拥着它,一切终于就有了梦的感觉——风终于真正飞起来了,就像一个飞天的女神,如梦如幻;在它飞过的地方,早已经是碧草遍地,绿染天涯.整整一个夏季,风似乎就栖在那花枝上,把所有的可能都留给了其他事物。
花儿们一朵接一朵地从枝头冒出来,一枚枚绿叶依然在做着春天的梦;一株株玉米和稻谷在不断拔节,但这一切也都是宁静的,尽管能听见它们往上长的声音,尽管可以触摸到它们热烈纷繁的心跳,但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一切都只在潜滋暗长中.屋檐下某个老人,也被这宁静引入了止息之境。
老人先是眯着双眼,一直想要寻觅风的影子。
老人显然失望了,除了沉寂外,老人在空中晃动的双手什么也没抓住.失望了的老人忍不住轻轻碰了碰脚下打盹的一条老狗,老狗也很老了,它显然刚从睡梦里醒来,但只微微地睁开眼睛看了老人一眼后,复又跌落进它的梦境了。
老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索性耷拉着头,随着老狗酣然入睡了。
风吹向村子。
石头门内,便是一堵堵院墙,修筑院墙的人多年前就埋进了泥土,此时居住在院墙里的人也老得不能再老了,就像墙头上斑驳不堪的颜色。
老人早在十步之外就听到了向自己逼近的风的声音,老人似乎也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动不动,正襟危坐,就像一个入定的老僧,在迎送人世最后的时刻。
于是奇迹发生了:风停下了,岁月和时间似乎都停下了,一直飘着的雨也停下了,荒野里徘徊的那只羊,立在那里神情惘然,像一尊隔世的塑像,仿佛在凝神倾听神的旨意……一切似乎都在为其行注目礼,一切似乎都在瞬间获得一份庄严。
花事 阅读答案

花事阅读答案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
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
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
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小文在学期末回顾了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请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打开课本,我们可以欣赏名家笔下美不胜收的四时之景,聆听伟人对以身(xùn)_________职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赞美,赞叹牧羊人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执着,感慨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嗔笑黄冠大鹦鹉把人捉弄得蹒.跚而行的窘态,瞠目赤身露体的国王举行盛典的滑稽.,传承博学笃志的儒家思想。
在一次又一次的细细品读这些至美篇章中,我们的视野愈加开阔,我们的思想日益深(suì)_________。
请将横线处的词语补充完整,并给加点字注音。
以身(xùn)_________职深(suì)_________ 蹒.跚_________ 滑稽._________2. 请你帮小文完善下面的语段。
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经典诗文的滋润。
孔子在《论语》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有“乐学”的积极学习态度;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过度享乐和急躁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潼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应当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秋词》(其一)中“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启迪我们应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激励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报国之志。
3. 升入初中后,科目增多,同学们感觉没有小学阶段那么轻松了。
为此,班级组织开展了“如何科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主任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两幅图。
大家讨论后发现,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呈现出不同的曲线。
请你观察并概括图一,总结出两条规律,给你的任课老师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花类选文6

2021中考语文阅读系列——花类选文6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
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
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
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
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
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
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
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②“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③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
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④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花事阅读答案

花事阅读答案1.花事2.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4分)3.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4.C.王大伯等人认为“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考试又不考它”,这些共同反映出人们的功利主义心理,也直接批判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危害。
5.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6.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7.(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8.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9.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10.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11.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12.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13.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14.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15.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16.文文问,那是什么花?17.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18.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19.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20.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
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一、书写与卷面(3分)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二、积累与运用(31分)2.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4)我想那缥缈的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5)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6)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3.根据语境,填写句子。
(4分)(1)康拉德·劳伦兹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古怪行为而放弃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刘禹锡被贬谪多年,丝毫不在意旁人的讥讽,总是充满豪迈的诗情。
当一个人因为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而忧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句填写)(2)在“一起向未来”的主题班会上,老师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同学们放纵懈怠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不能修养性情。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或尊称)有“令、尊、贤”等。
B.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
“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天)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40岁和50岁。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尚书》合称为“四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事》初中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
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
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
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
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
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
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
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
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
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
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
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
不会错。
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
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
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
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
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好美的花!
1.请用简洁的语言填上小说的主要情节。
(4分)
(1)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开满了花;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文文自豪地告诉看花的小朋友这是樱桃花。
2.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一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4分)
3.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说文文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4.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5分)
参考答案:
1.(2)文文多次询问那是什么花;(3)文文从书上懂得那是樱
桃花(每一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花枝伸出墙外的情景和惹人喜爱的神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3分)。
3.文文在王大伯院子里看到小树上的粉红花朵,就问是什么花,当爸爸、王大伯等人认为知道什么花也“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时,文文还是坚持不懈的探求问题的答案;当他在书上看到了答案时,觉得自己长大了(2分)。
可见文文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索并坚持不懈的年轻人(2分)。
4.第一问示例:持之以恒,可获成功。
要善于发现问题。
要敢于刨根问底。
(答对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分)第二问:(写出类似问题(1分),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言之有理(2分)。
返回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