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单元秦汉帝国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1. 统一货币、度量衡
2. 实行郡县制
3. 规范文字、车轮、轴距
二、秦朝政治制度
1. 中央集权制度
2. 三公九卿制度
三、汉朝的政治制度
1. 建立大臣制度
2. 实行科举制度
第二单元两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汉武帝的开放政策
1. 实行屯田制度
2. 开辟丝绸之路
二、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1. 科技成就:制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2. 文学成就:《离骚》、《汉赋》、《史记》等第三单元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 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
2.蜀国、吴国实行丞相制
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南朝建立南朝刘宋
2. 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隋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1. 中央集权制度
2. 取消九品中正制,建立唐朝科举制度
二、唐朝的社会生活
1. 科技成就:火药、纸张等
2. 文化成就:诗歌、绘画、音乐等
第五单元宋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
一、宋代的政治制度
1. 宋初实行科举制度
2. 政治制度分为两级: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府
二、宋代的经济生活
1. 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
2. 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历史的回顾与总结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特点
1. 朝代更替、政治制度的变化
2. 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二、中国古代历史的启示
1. 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2. 借鉴先进制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近代化的兴起1、洋务运动①时间:19世纪60—90年代;②代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国防,维护清朝的统治。
“师夷长技以自强”④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派遣留学生;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⑤评价:洋务行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洋务派的军事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李鸿章--1865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左宗棠----1866创办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李鸿章----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1872年设立轮船招商局、1880设立天津电报总局张之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1880唐胥铁路全长11千米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3、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
主张实业救国。
4、詹天佑: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二、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良运动)1、公车上书(1895)(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2、发展----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康有为称赞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5、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近代化的进程。
6、失败原因: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其强烈反对;顽固派实力强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1、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①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 ② 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 代化的进程。
[中考试题选] 选择题: 1.今年是辛亥革命96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 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06福州)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06徐州) 3.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 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 是(06南宁)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 (太原)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 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新青年》 B.《国民》 C.《觉悟》 D.《劳动者》
12.阅读材料 材料一:“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造枪炮,维护封 建统治” 材料二:“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 也。” 材料三:“他们要求驱除鞑虏,建立民国” 材料四:“他们要求民主和科学” 请回答: ⑴他们分别是什么政治派别的主张? 洋务派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⑵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⑶他们各自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 4 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 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
(2)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3)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2.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1)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
(2)开平煤矿:李鸿章创办。
(3)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
3. 筹划海防(1)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筹建新式海军。
(2)到 80 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 兴办新式学堂(1)目的: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2)代表:京师同文馆(12 年)。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1.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 积极作用(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 局限性: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1. 爆发时间:1894 年(农历甲午年)2. 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3)辽东战役: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 结果:1895 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 时间:1895 年 4 月2. 主要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时间轴: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同年春,发生公车上书事件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百日维新十九世纪末,义和团运功爆发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第4课洋务运动1. 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忧外患。
2.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4. 代表人物:中央是恭亲王奕,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5. 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6. 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1865年创办最大的军事工业)2、创立新式海陆军。
(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l)3、兴办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培养翻译,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4、创办民用工业。
(张之洞创立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李鸿章创立第一个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原因: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占领伊犁1876年打败阿古柏1881年收复伊犁收复新疆过程1884年建立行省意义:维护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对新疆的开发与建设有重大作用1885年,在台湾设立行省7. 洋务运动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8. 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9. 洋务运动的评价:①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积极性:1、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起来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因为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成功让中国富强。
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1894年,爆发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直接原因:东学党起义大事件:黄海海战,邓世昌以身殉职2、《马关条约》签订(最严重不平等条约)时间:1995年内容: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朝集团内部形成哪一派别?代表人物有谁?他们在怎样的口号下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奕(中央),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
☆口号:自强、求富
☆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
☆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主要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等;(简记:福安江南求自强)
(2)开办近代民用企业: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简记:大汉开轮船织布);
(3)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了解)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
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张: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前期以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筋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7课戊戌变法1、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后他们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2、百日维新: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898年是旧历戊戍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戍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谭嗣同。
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结果: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深刻影响。
3、戊戌六君子:第8课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酝酿:1894年,孙中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当总理,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年级(上册)历史第⼆单元知识点总结⼋年级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次鸦⽚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的: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物:中央以为代表;地⽅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5.内容:(1)前期:以“⾃强”为⼝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号,创办民⽤⼯业。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和湖北织布局等。
(3)军事: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海军。
(4)教育: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京师同⽂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所新式学堂。
6.结果:甲午中⽇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7.评价:(1)性质:是⼀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救运动。
(2)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要⽬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积极性:a.引进了西⽅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第⼀批近代企业。
b.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请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业和民⽤⼯业。
除此之外洋务运动还有哪些内容?答:⑴⑵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
2.有⼈认为洋务运动采⽤⼤机器⽣产,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认为洋务运动的⽬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你值得肯定。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答: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够全⾯。
理由:洋务运动从⽬的来看,它主张学习西⽅科技是为了增强清政府镇压⾰命的实⼒,也是为了提⾼抵御外国侵略的能⼒,最终⽬的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从客观后果来看,它没有使中国⾛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批⼈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有⼀定的抵制作⽤。
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发展了近代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近代化的兴起
1、洋务运动
①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②代表:奕�D、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国防,维护清朝的统治。
“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派遣留学生;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⑤评价:洋务行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洋务派的军事和民用企业
军事工业:李鸿章--1865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左宗棠----1866创办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李鸿章----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1872年设立轮船招商局、1880设立天津电报总局
张之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1880唐胥铁路全长11千米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
3、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
主张实业救国。
4、詹天佑: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良运动)
1、公车上书(1895)(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发展----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
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康有为称赞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内容: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5、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近代化的进程。
6、失败原因: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其强烈反对;顽固派实力强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檀香山创兴中会“振兴中华”。
②创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首义胜利
3、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1月1日
4、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
1、基本情况
①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新青年》
②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③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④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攻击封建礼教,矛头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⑤影响:激发了广大新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风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1915上海创办《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 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狂人日记》1918 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新文学的典范
五、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
1、文化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1898年,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
②《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颁布,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
③废除科举制:1905年,教育史上一件大事
④《申报》:1872上海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传媒先驱
⑤商务印书馆:1897年上海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社会生活
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电影:1905《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剪发辫:1912.3 孙中山颁布
改称呼:“先生”或“君” 追求平等
变服饰:西服、中山装、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