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灰雀

合集下载

《5灰雀》

《5灰雀》

第二天,列 宁来到白桦树下, 果然又看到那只 灰雀欢蹦乱跳地 在枝头歌唱。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 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 了?”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 却问灰雀呢? 聪明的孩子你能告诉 大家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
作业:
1、摘抄课文里的好词好句,完成“日积月累” 卡。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小男孩你现在在想什 么呢?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 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 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 见。” 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担心地)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 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 不敢讲。 列宁(惋惜地)自言自语:“多好的灰雀呀,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 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 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飞回来。它还活着。” 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惊喜地)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地说。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肯定地说。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听。 3、再找一些列宁的故事或者是其他名人的故 事读一读。
于都县第六小学
赖育兰
•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 灰雀 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灰雀 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长
授课时间
月日
第周
星期
编号
课题
5灰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重点难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型
1、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
2、质疑:
(1)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着急呢?
(2)“找遍”是怎么找呢?
3、现在,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学生自由读,齐读。
4、列宁这么着急,看出他怎么样?
灰雀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课件出示3—10段)
2、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列宁喜爱灰雀的?
3、你觉得列宁当时认为灰雀会飞回来吗?小男孩这时又在想什么呢?
4、师:列宁喜爱灰雀,男孩喜爱灰雀,两个人的爱一样吗?(学生交流)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
1、小组内讨论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
新授课பைடு நூலகம்
教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昨天认识的新朋友吗?瞧,它们来了!
(课件出示填空)教师引读: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2、你觉得怎么样?教师引读。
小结:列宁和我们一样都非常??生:喜爱灰雀(板书“喜爱”)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灰雀课文教材解析素材鲁教版0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灰雀课文教材解析素材鲁教版0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灰雀课文教材解析素材鲁教版06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

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

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

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

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

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本组的导语页有九位中外名人的头像。

最上面一位金黄色头发的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

他的左下方是瑞典化学家、工业学、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

诺贝尔下方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5灰雀

5灰雀

5 灰雀(1)执笔人:王建玲授课人:姓名:班级:三()班组名:审核人:学习目标:1.会认五个生字,会写十二个生字,并流利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最棒。

1、给生字注音。

桦郊散步胸脯渣或者惜诚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诚实、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自言自语二、合作交流(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你觉得灰雀可爱吗?把描写灰雀可爱的句子画下来。

(读第一自然段)2、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从哪几个自然段了解到的?()3、结果呢?从()自然段知道的。

4、课文主要讲了在郊外养病期间,常常到,有一天他发现,他用爱鸟之情,让男孩子,他没有批评男孩,因为。

从课文我们知道了列宁爱,也爱。

三、读中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达标测试: 1、我能拼。

chãng shísàn bùxiōng púhuîzhě( ) ( ) ( ) ( )kěxīzì yán zìyǔhuān bâng luàn tiào( ) ( ) ( )2、火眼金睛。

郊()渣()诚()胸()低()效()查()城()淘()底()老师评价:A、() B、() C、()5 灰雀(2)执笔人:王建玲授课人:姓名:班级:三()班组号:审核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习过程:一、明标自学:1、你觉得灰雀可爱吗?把描写灰雀可爱的句子画下来。

(读第一自然段)二、合作交流:1、读2—10自然段,从他们俩人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儿问灰雀?我知道是因为三、达标测试: 1、我能选。

5灰雀

5灰雀
引导学生揭示出本课的审美主旨——爱的教育。
正确理解“爱”的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识。
采用导读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是列宁对灰雀的真爱打动了孩子,孩子在列宁“爱”的启发下,决心放回捉去的灰雀。
多形式、分层次的读,使学生逐步达到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知错就改的教学目标。
采取质疑问难的方式,激励学生探究问题。
2.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3.齐读12自然段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4.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总结
你想对列宁、男孩和灰雀说些什么?
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学生活动
齐读课题5灰雀
学生读词句
读出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
指名读

喜爱灰雀
(2)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6.分角色朗读。
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

五、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
1.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你有什么问题?
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
列宁
放鸟归园
指名读
齐读
齐读
意图
谈话导入,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更好地阅读课文打下基础。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复习了上节课(讲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了重点句体会。
通过对学生自读自悟的评价,矫正自读中的偏差,进一步理解句子,体会感情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灰雀》第1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灰雀》第1课时课件


fā(发现 发生)
fà(理发 毛发)

huán(还书 归还)
理解词语 婉转: 声音委婉而动听。本课指灰雀的鸣叫声非常优美、 动听。 造句:她那婉转的歌声飘荡在寂静的小村的上空。 仰望: 抬着头往上看。
造句:我仰望天空。
可惜: 令人惋惜。 造句:文章写得不错,可惜篇幅太长了。
理解词语
肯定: ①(副)表示无疑问;必定。 ②(动)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造句:如果大家都尽责,这个项目肯定会成功。 诚实: 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造句: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自言自语:独自低声说话。
易读错字
huà
xiōng pú
白桦树
wǎn
胸脯
zhā
婉转
面包渣
我会认
huà
xiōng pú
wǎn
zhā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 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 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 雀的故事。
5 灰雀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借助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
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 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 容。(重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列宁找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 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经常 三个词体现了列宁喜欢灰雀。 每次 、_____ 都要、_____ _____

5灰雀

5灰雀

朗读,让课堂更鲜活——《灰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灰雀》是人教版义务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些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学习这些小事让学生来感受名人身上不平凡的品质。

《灰雀》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列宁在公园里看到了三只可爱的小灰雀,列宁十分喜爱它们,可是有一天,小灰雀不见了。

列宁估计是一个跟他一样喜欢小灰雀的小男孩带走的。

列宁没有直接问小男孩小灰雀的事,而是巧妙地和小男孩展开对话,告诉小男孩大家都很喜欢小灰雀,希望小灰雀能回来跟大家伙儿一起玩。

小男孩听后知道了自己的错误,第二天,小灰雀又回来了。

课文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学生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个道理。

课文中对小灰雀的外形和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句子非常生动。

值得在课堂上细细品味,积累模仿。

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描写朴素亲切,但朴素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亲切中又给人以启示,不但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还是文章阅读中的难点,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蕴藏着的深刻的道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的。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如下: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图示等方法理解“婉转”、“胸脯”等词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同时积累描写灰雀的句子。

3.品读列宁的语言来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积累描写灰雀的句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通过品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设计本课我将坚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朗读为主要手段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几步进行教学,分别是:一、交流信息,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四、研读重点,练笔积累。

五、朗读对话,体悟情感(一)交流信息,导入课题课前准备时我请学生收集了关于列宁的资料,上课伊始,我先请学生来谈谈,你所知道的列宁,学生通过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等方式来说自己知道的列宁。

5灰雀

5灰雀

5.灰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生字词,并流利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会读1.读准生字词:郊外、散步、白桦树、胸脯、婉转、仰望、面包渣、或者、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欢蹦乱跳、诚实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思本文主要讲了,通过预习课文,我懂得了。

我会问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还有这些不明白的问题1. 2 .导入师简介灰雀: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羽毛多样,鸣声悦耳。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灰雀:请同学们自己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导学案1.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1)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思考。

(2)小组交流,生生合作,最后达成一致(3)班内交流,合作探究。

2.精讲点拨,解疑答难(1)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①课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喜爱的?②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2)阅读第二自然段至最后,思考:①除了列宁喜欢灰雀,课文还写了哪些人喜欢灰雀?②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3.议一议: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课堂检测1.积累窗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发明发现(1)她在草地上()了自己丢失的发卡。

(2)锯是鲁班()的。

3.照样子写句子。

(1)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2)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作业1.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桦树: 落叶乔木,树皮白色, 叶子卵形,我国东北 地区种植较多。

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
一读。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 粉红 深红 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 跳动 歌唱 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 惹人喜爱。 惹人喜爱
这时候,小男 孩在想什么呢?
• 1、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因为他喜欢这只灰雀。
• 2、男孩对灰雀的爱和列宁对灰雀的爱有 什么不同? 夺去鸟的自由 (男孩) 给鸟自由(真正的爱) (列宁)
1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 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12、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 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 儿去了?” 13、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 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 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看看男孩, 因为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想伤害 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又看看喜鹊,为什么
敢(
取(
)惜(
)错(
)城(
)诚(


词语搭配:
( ( )的白桦树 )的灰雀 ( ( )地歌唱 )地说
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仍然
1、真没想到,这一老一小(
2、我猜得没错,爸爸(
)爬上了天都峰。
)来接我。 )活
3、小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它( 着。”
读句子,在(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但…… …… 或者…… ……果然…… ……因为……
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 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 粉红 ) 的,一只胸脯是( 深红 )的。它 们在树枝间来回( 跳动 ),婉转 地( 歌唱 ),非常( 惹人喜爱 )。

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
一起来说说。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开展讲故事比赛。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 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 肯定地说。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 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 肯定地说。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 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 肯定地说。
每次 都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 仰望 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经常 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 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 ?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 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 呢?
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 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 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肯定—( )

)可惜—( )坚定—(
)本来—( )

列宁:全世 界无产阶级 的导师和领 袖。继承和 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学说, 也是前苏联 党和国家的 缔造者。
灰雀:小形鸣禽,体形如雀,羽色多样, 鸣叫悦耳,可为笼养观赏。群居在河谷、 溪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 的嫩叶和种子。课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 雀。
1、那个男孩子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 )又不敢 讲。 2、那只灰雀一定是飞走了,( )是冻死了。 3、列宁也没有在问那个小男孩,( )他已经知道男孩是 诚实的。 4、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反义词: 喜爱—( 严寒—(
近义词: 诚实—( 严寒—(
)诚实—( )仰望—(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 吗?”
句话,仔细体会列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这些话的意思。 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聪明的孩子,有谁知 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 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 了?你从课文哪儿看 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出来的?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郊外 散步 胸脯 仰望
欢快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可惜 肯定 果然 欢蹦乱跳 诚实
选择正确的读音:
桦树 (huà huá) 胸脯 (pú pǔ ) 婉转 (zhuǎn 惹人喜爱(rě zhuàn) rěn )
比一比,再组词:
校( 郊(
)底( )低(
) 渣( )查(
) 或( ) 成(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