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灰雀(1)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5 灰雀习题精选二十二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5 灰雀习题精选二十二➢第1题【填空题】按《灰雀》课文内容填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______,一只______。
它们在枝头______,非常______。
列宁______走到白桦树下,______停下来,______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______给它们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______,一只胸脯是______。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______,婉转地______,非常惹人喜爱。
第一句介绍了灰雀的______,第二句描绘了它们的______。
作者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灰雀写得十分惹人喜爱。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城______ 郊______ 惜______诚______ 较______ 借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读课文《灰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公园里的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______,一只胸脯是______。
它们在树枝间______,婉转地______。
②列宁______地说:“多好的灰雀呀,______再也飞不回来了。
”③“______会飞回来!”男孩______地说。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辨字组词。
郊______ 渣______ 诚______效______ 查______ 城______胸______ 低______ 惜______淘______ 底______ 蜡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括号里面有一个字是不恰当的①听说蜜蜂无______(A论B沧)飞到哪里,都可以飞回到原处。
②老师领我们做了个______(A试B诫)验。
③天阴沉沉的,大______(A概B溉)是要下雨吧!【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灰雀》教学设计15篇

《灰雀》教学设计15篇《灰雀》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灰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灰雀》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循着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理念,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原则,着力于儿童的言语学习出发,创设有情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从单元整体编排上去系统分析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新旧教材对比中明晰老课的新使命,促成统编教材体系下的老课文教学新价值、课时核心新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材分析:《灰雀》是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篇课文。
这组教材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落实“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这一语文素养。
文本中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犹如温暖的阳光,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文本在表达上主要通过列宁和男孩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
基于这一文本特色引导学生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采用“小侦探”破案这一阅读策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落实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这一人文素养,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为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感受故事发展顺序,为“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识字和分角色朗读对话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蜜蜂引路》一文的学习,对列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文本中的小男孩和学生年龄相仿,对于灰雀是否男孩抓走充满好奇,利用“小侦探”破案这一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推理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宁、胸”等十个生字,理解“婉转、自言自语、肯定”等词,会写“雀”等字。
2、分角色朗读对话,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
3、学习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的诚实。
25课灰雀课文生字

25课灰雀课文生字以下是《灰雀》一课的生字:
* 雀:què,可以组成词语灰雀、麻雀、鸦雀无声。
* 郊:jiāo,可以组成词语郊外、城郊、荒郊野外。
* 养:yǎng,可以组成词语养病、培养、娇生惯养。
* 粉:fěn,可以组成词语粉红、粉色、粉身碎骨。
* 粒:lì,可以组成词语谷粒、饭粒、一粒米。
* 男:nán,可以组成词语男孩、男人、男女老少。
* 或:huò,可以组成词语或许、或者、不可或缺。
* 者:zhě,可以组成词语或者、作者、来者不善。
* 冻:dòng,可以组成词语冻死、防冻、天寒地冻。
* 惜:xī,可以组成词语可惜、惜别、怜香惜玉。
* 肯:kěn,可以组成词语肯定、不肯、宁肯。
以上是《灰雀》一课的生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全文完整)《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教学难点: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描写灰雀的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利用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就进入了第二组课文的学习,请大家把书翻到17页,默读单元导读并思考这组课文讲的是什么?2、出示列宁图片,你们知道这是谁吗?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他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列宁身上的一个看似*凡却又不*凡的小事——《灰雀》3、板书课题,(大屏幕出示“灰雀”图片)亲切的地喊出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依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同桌,也可以问问老师。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随机点读并适时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理解生词。
)(2)指名接读课文。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学生以填关键词的形式概括文章大意)(先默读,然后自己说,接着同桌说,最后全班交流。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默读第一自然段并画用横线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说一说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交流:(1)谁来说一说灰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预设:漂亮: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灰雀》第1课时课件

发
fā(发现 发生)
fà(理发 毛发)
还
huán(还书 归还)
理解词语 婉转: 声音委婉而动听。本课指灰雀的鸣叫声非常优美、 动听。 造句:她那婉转的歌声飘荡在寂静的小村的上空。 仰望: 抬着头往上看。
造句:我仰望天空。
可惜: 令人惋惜。 造句:文章写得不错,可惜篇幅太长了。
理解词语
肯定: ①(副)表示无疑问;必定。 ②(动)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造句:如果大家都尽责,这个项目肯定会成功。 诚实: 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造句: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自言自语:独自低声说话。
易读错字
huà
xiōng pú
白桦树
wǎn
胸脯
zhā
婉转
面包渣
我会认
huà
xiōng pú
wǎn
zhā
桦
胸
脯
婉
渣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 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 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 雀的故事。
5 灰雀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借助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
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 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 容。(重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被列宁找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 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经常 三个词体现了列宁喜欢灰雀。 每次 、_____ 都要、_____ _____
5、灰雀1

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 象? 灰雀在枝头(欢蹦 乱跳地)唱歌,(非 常)惹人喜爱。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 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 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 惹人喜爱。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 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胸脯:胸部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婉转地歌唱
列宁小时候——斗鹅
列宁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 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啦!因为家 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了。 有一天,他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 家,快到家门口了,遇上了邻居家养的一群鹅。大 鹅不知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 着他扑了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 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了。可是,不能!那样会把 书弄坏的。于是,他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大鹅一步步向他逼近了,这时,他急得躺倒在 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轰走了大鹅,扶起 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可是看到手 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弄坏,他脸上露出 了胜利的微笑。
扩展二:续写《灰雀》 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 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 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 来!
诚实应试
晏殊是我国北宋著名的词人。他从小聪明好学,出口成章。 他14岁时因才华超众,被破例恩准参加当时最高级别的考试—— 殿试。 考题宣读完毕,考生都苦思冥想起来。可是晏殊却放下了笔, 走到皇帝面前跪下。皇上诧异地问他:“莫不是考题太深了,你 做不出来?”晏殊从容地说:“陛下,不是小童做不出来,因为小 童十天前写的文章恰巧就是今天考试的题目。”皇帝以为听错了, 望望两边的大臣,大臣们也面面相觑。大家心里纳闷:哪个考生 不希望考题是自己以前写过的题目? 晏殊见皇帝和大臣们满脸疑惑,便十分流利地背起了 他10天前写的文章,果然文采出色,斐然成章。“果然好 文章。”皇上听了非常高兴,小小年纪,就写得一手锦绣 文章,实属难得,而这样忠厚诚实,更属可贵。“我请求 陛下,另出考题。”晏殊认真地说。“不必了!”皇上微笑着 对晏殊说:“你被录取了。” 晏殊立即被赐为进士出身,后被封为翰林院学士。
5.灰雀(1)

A灰雀的美丽可爱(理解“婉转”及“惹人喜爱”的意思)
B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理解,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他的爱鸟之情。)
C灰雀失踪后,列宁很着急、担心(抓住“找遍了”)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列宁对灰雀的爱及一只灰雀找不到后,他着急、担心的心情。)
4、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注意。
2、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散、胸、或、低。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5遍。
2、抄写生词3遍。
板书
设计
5、灰雀
(2)
课
题
5、灰雀(1)
课型
新授
案序
12
审核
三维
目标
︻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重点
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列宁资料;小黑板
教学步骤
教研摘要
个性修改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列宁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谁能说说。(学生联系查找到的资料图片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男孩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024版《灰雀》PPT优秀课件[1]
![2024版《灰雀》PPT优秀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631d12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4.png)
2024/1/26
13
角色塑造在故事中的作用
1 2 3
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角色的深入刻画,使得每个角色都栩栩如 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 染力。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促使故事 不断向前发展。
深化故事主题 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描写,可以进一步揭示故事 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通过描写猎人的狩猎活动,
记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的生活。
02
《罗亭》
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罗亭的经历,展现了当时俄
国社会的生活面貌,并对贵族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024/1/26
03
《父与子》
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当时
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的 发展,代表作家有布尔加科夫、索尔仁尼琴 等。
2024/1/26
25
中外文学作品中类似主题比较
《灰雀》与《变色龙》
两部作品都以动物为象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灰雀》通过灰雀的遭遇反映了人性 的冷漠和残忍,而《变色龙》则通过奥楚蔑洛夫警官对狗的态度变化揭示了人性的虚伪和狡 诈。
发展和情感的波动。
倒叙手法
02
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增
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多线索交织
03
故事中穿插了多条线索,如“灰雀”的传说、主人公的身世之
谜等,使得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20
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运用
2024/1/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川县东关小学高效课堂教案
课题:5、灰雀
课时安排:两课时
1、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细化)
1).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资料准备:搜集列宁的资料及灰雀的图片
学习过程(理念是组织课堂、引导自学)
第_一_课时
课前环节
1: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
预习目标: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读熟,理解大意。
课中环节
1、激活新知识:出示灰雀图片,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检查一类生字的书写,二类生字的认读。
3、自学导航: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组织自学(分步骤完成对应目标)
(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的自学步骤,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让学生按要求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成第一次自学。
例: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比如:“桦”字应该读hu4,学生会误读为hu2,因此讲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在讲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例: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6个生字。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
如: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
3.课堂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比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
“坚”字是上下结构,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等。
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郊()渣()坚()
效()楂()竖()(三)理解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3.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示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比如:“果然”一词。
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确实、真的意思。
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可以知道因为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
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这里。
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确实他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
所以这里用“果然”一词恰到好处。
4.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