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二章节教案.doc
版思修教案第二章节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启发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辅助。
参考资料
网络资料:
其
他
1、提前15分钟检查多媒体设施、电源、灯光等;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2)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课后小结:
知识拓展:钙有什么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④其他。
强调:理想是可能实现的追求。
案例讲述技巧:名人和先进典范介绍后,要求学生谈身边的故事。
杨善洲事迹介绍,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
两弹元勋邓嫁先的名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教学重点]:1.认识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明确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难点]:大学生如何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自学阅读等多种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手机学习通APP、多媒体PPT等教学手段。
[教学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复习提问:1.大学生应当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2.简述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3.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导入新课: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
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们穿越迷雾、辨识航向的灯塔,也是激励人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风帆。
大学生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时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讲述新课: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一个人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至陷人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
文 成 公 主
文成公主入藏弘佛,佛教从此在雪域高原流传至今。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
价值的力量源泉
邓稼先(1924.6.251986.7.9),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核 物理学家,原子弹的开拓、创 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国务院“二弹一星” 元勋奖获得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曾这样赞誉 范仲淹:“公少有大節, 於富贵贫賤、毁譽歡戚, 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 志於天下。常自诵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 大利但丁)
伏 清 白 以 死 直
选 自 《 苏 武 牧 羊 》
边 天 。 , 渴 饮 血 , 饥 吞 毡 , 牧 羊 北 海
苏 武 流 胡 节 不 辱 , 雪 地 又 冰
爱国诗人陆游病
危之际,仍Leabharlann 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 统一,“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盼望着“王师
继承和发扬爱国 主义精神,要体现在
实际行动中。要树立
高度的民族自尊、自 信、自强精神。 —— 江泽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根本任务,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爱国激情倾注到实际行动中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践行爱国主义的志向,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获得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深刻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将为我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指南。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和必要性,知道自立的方法和途径。
●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立人生少年始”,这一部分的结论是本框的重点。讲清自立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因此,要注重通过事例揭示出人类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依赖走向自立的过程。对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则是本框的难点,需要教师通过设置一些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自立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从而为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作准备。
(三)、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我们未成年人 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 身心健康和合法利益,促进未成年人 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 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 进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自身合法利益,健康成长。总之,本节我们学习的内容是:
结果:28——30分者:你的胆量很大,以致别人感到不安。不必将生活看得如此严峻,应该放松一下。
20——26分者:比较热心。脑子里常想着独立,对向往的东西一般都能得到,有灵活性,这有助于使你成为创造者。
8——18分者:即使很想自立,也得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甚至完全依赖别人。
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通过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概念;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三、维护祖国统一四、增强国防观念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爱国情感,是一种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文中的“祖国”的单词是“motherland”,字面含义就是“母亲之国”;对“母亲之国”的热爱,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
热爱祖国是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祖国,三层含义:(1)一定区域内的国土。
我们的祖国首先就是由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风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这块国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教案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教案课题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与时代价值;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爱国主义的要求;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忠诚的爱国者;把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难点: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授课时数6学时教具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交流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年月日第节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三、维护国家统一四、增强国防观念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课后记:F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思修第2章3节教案设计

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思考】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每个中国人正确处理个人对民族、个人对国家,民族对民族、民族对国家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中华民族振兴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大是大非上,应始终以祖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前提,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坚决反对一切损害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错误的言行。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5学时)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强调:理想是可能实现的追求。
案例讲述技巧:名人和先进典范介绍后,要求学生谈身边的故事。
杨善洲事迹介绍,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
两弹元勋邓嫁先的名言
彼得·杰克森当导演并重拍《金刚》的理想信念
强调信念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实践性。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3)时代性。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课后小结:
知识拓展:钙有什么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④其他。
教学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启发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辅助。
参考资料
网络资料:
其
他
1、提前15分钟检查多媒体设施、电源、灯光等;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2)信念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1.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 学 单 元 教 案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教师2018-2019年1学期
授课题目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授课类型及时数
□理论课:2学时
□实践课:学时
□理实一体化:学时
授课班级
执行时间
10月日~10月日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
王国维(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谈人生三大境界
作为党员的人生境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解读重点︰1.马列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的原文解读。3.“消费异化论”解读。
证明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归纳︰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步调的、科学的、千辛万苦找到的理想。
归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方向,是过程(共同理想)。
教案
精品文档
教 学 单 元 教 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0.5学时)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作业布置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事实上,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