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峡解说词.(定稿)doc
四川广元明月峡

四川广元明月峡人说蜀道难,李白有诗为证。
殊不知蜀道还很美,广元朝天区的明月峡,真的是一种不一般的存在!首先,明月峡这个名字就不俗,它原名朝天峡,宋元雅士取李白诗“秋风清,秋月明”,而将其更名为明月峡。
确实,这一改,明月峡就显得浪漫、诗意而雅气了,更易让人产生联想,也更易被人记住!其次,明月峡的风景,真的美得很直白。
一江清水急流,不深不浅,随山形弯曲远去。
一眼望去,却给人一种贯通无碍的感觉。
这就是嘉陵江,总有种大气舒展、源远流长的气势,虽流经上游山谷,也绝非小溪小河可比。
两岸绝壁青山,一派苍绿葱茏,总有无限生机,跟峡谷里流动的水,彼此互为呼应,整个峡谷便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不过,风景再好,也改变不了阻碍交通的劣势。
在那些久远的历史年代,这里成了南北交通的巨大阻碍,蜀道之难也就难在这里,不打通这里的通道,是没办法出川的。
但一旦打通,它就是连接南北交通的咽喉,也是出蜀的唯一通道。
所以,明月峡更不一般的是历史内涵,这里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历史故事,这是它最大的优势。
先说栈道。
最早修建栈道,已无史可考(确考),历史有载从秦朝始。
秦惠王曾命张仪等人从此道灭蜀;汉王刘邦派萧何维修此栈道,蜀地数十万石军粮和无数先民子弟经此出川,支援前线,故有“汉之兴自蜀汉”之说;三国诸葛亮北伐曹魏,对栈道进行修整扩建,使其成为调遣兵马、运送粮秣的通途。
可以说,栈道,功不可没!整个明月峡就是一条长4公里的栈道,有标准式栈道(在崖壁上凿孔安木梁,在地面或水中直立木柱托梁,梁山铺木板成路);有依坡搭架式栈道(在倾斜山坡钻孔架梁,下面面利用斜坡凿孔或平台置柱托梁,在梁上铺木板成路);有悬崖搭架式栈道(在陡直的悬崖处,因无法于水中立柱,便凿两层或三层孔眼,第一层横梁下支撑柱立于第二层横梁上,且横梁越到下面越短,这样既可分解受力,又可减弱洪水的冲力)。
这些栈道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让我们今天都不得不佩服!走在古色古香的栈道上,时见一些古亭和古风雨亭廊,如飞霞亭、临江亭、神仙阁、明月亭、揽月亭,临江亭和揽月亭还是2~3层高亭,可登高观景,视野更加开阔;有时还能看见江中标志性的古石(如明月神龟、纤夫石、明月石)以及江中的古船,古船还是游览船(停开);行走栈道,有时透过栈道木板缝,还能看见脚下很深的江面,尤其走在那一长段悬空的古汉栈道上,虽安全,却有些心虚,尤其怕手机掉江里,所以拍照时都格外小心谨慎。
明月峡景点讲解词

川北旅游片区-明月峡景点讲解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抽到的是川北旅游区,我选择的景点是明月峡,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各位好,欢迎大家来到明月峡参观游览您眼前的明月峡位于广元以北约30公里的嘉陵江畔,峡谷全长约4千米,宽约100米,谷深2千米,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
李白《蜀道难》曾说:黄鹄之飞尚不得过,袁猱欲渡愁攀缘。
说的一点也不错,此栈道历来十分险要,所以呢!请大家游览的时候,请大家一定要看护好身边的小朋友。
正如大家所说,明月峡,过去叫朝天峡。
朝天曾因唐明皇“安史之乱”来蜀,蜀中百官在此接驾朝拜天子而得名。
后来文人雅仕取李白诗“清风清,明月明”改为朝天峡。
您看,半山的明月峡栈道又称先秦古栈道,开凿的年代是先秦时期,属古金牛道的一段,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
栈道,一般指在悬崖绝壁上凿孔铺板,使之成为人马通行的交通命脉。
秦惠王灭巴蜀,他的10万大军就是在这条大道上行进的,这为秦朝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古蜀栈道也算得上华夏民族古代先民的三项伟大创举,它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通行使用时间最长的古道,它连接了古代政治中心长安与西南重都成都,是秦蜀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脐带”,有了它,才有了中原文明与巴蜀文明的相互冲撞、融合、创造,才赋予了华夏文明更深刻的内涵。
好的,各位,在这个观景台上,我们可看见明月峡全景,如今明月峡集水道、纤夫道、栈道、驿道、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交通历史博物馆”,展现了中国交通历史的演变过程。
大家看见的这便是2000多年前的栈道孔眼。
全峡原有栈孔1400多个,修川陕公路被损坏后,现存有400个,分布在东岸岩壁上(大家乘船可以观看到)。
这些孔眼设计奇巧而科学。
首先,大家看,这栈道孔眼里边还有一个小方形孔眼,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个小栓眼,目的是把横梁套住,防止木料滑落。
那么安好木栓的这根横梁又是怎么放进去的呢?原来,横梁比孔眼口径要小一些,当带木栓的横梁放进孔眼后,经抖动让木栓落在栓孔里自然卯住横梁,然后再用楔子把横梁楔实,木梁就自然紧固了。
【推荐下载】四川特色建筑解说词-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四川特色建筑解说词四川的城市,基于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大多依于自然,融于自然,融于山水,实为“山水城市” ,具有水光明媚、层次迭宕的风姿。
所在城市多与山、水、江、河有关,其地名如温江、内江、乐山、彭山、灌县等等,这与巴蜀的山水文化无不关联。
寺院道观之多,这与峨眉山佛教圣地、青城山道家修性的传播有关,几乎所有梵刹古观都与之有内在联系。
加之儒教的文庙、武庙的广布,每一座县城和重镇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甚至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纪念之地,诸如武侯祠、桓侯庙、杜甫草堂、三苏祠等,都涂上了宗教的色彩。
山寨、官寨、村寨之多,这是四川建筑文化反映的另一个侧面。
这一方面与民居依山水聚集分不开,另一方面与清朝对少数民族改土归流有关。
各种土司作为政权的象征,土司所在地通称为官寨。
再者,由于地方武装的自卫,拥兵自保,各地不乏各种形式的碉堡与炮楼,给城镇、民居、聚落的建筑增加了新的内容。
明月峡古栈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 在《蜀道难》中李白的诗句当描写到。
那什么是蜀道呢?请看大屏幕!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明月峡古栈道——蜀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明月峡古栈道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古口,我们可以看到峡两岸的山岩多成银白色,并和青峰江水相辉映,使整个峡江好像镀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看上去非常漂亮。
嘉陵江对面是著名的宝成铁路。
是迄今全国所有栈道中地理位置最险要、形制结构最科学、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的古栈道。
栈道结构以石壁开孔,以悬壁横木梁作为受力结构,并同时以木质支撑柱传导力。
有上下三排各自独立的栈道孔,孔距及孔深根据受力不同而不同。
石孔的位置是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犹如用水平仪测量过的一般。
栈道结构整体形象浑然一体,显示出栈道的宏伟霸气,也充分体现了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蜀汉先民们的智慧结晶。
2018-明月峡导游词-推荐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明月峡导游词篇一:西陵峡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西陵峡口风景区。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灯影峡与三峡大坝之间,横跨西陵峡两岸,交通便捷,从宜昌市或三峡大坝出发,陆路经宜莲公路,水路经长江黄金水道均可到达,同时,乘轮渡过江,还可到达南岸的石牌和三峡极顶风景区。
西陵画廊由“永远的西陵峡”峡谷风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桥和地质公园、西陵峡沿江栈道组成。
它以峡谷风光、地质公园为特色,是开展地质科考、书画观摩、观光揽胜、徒步游三峡等旅游活动的绝佳之地,主要景观有震旦纪、寒武纪世界标准地质剖面、世界华人三峡石刻、仙人桥、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画廊是整个三峡中最为神奇壮丽的峡谷,因而北宋领袖欧阳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绝唱,陈毅元帅也写有“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的豪迈诗篇。
三峡大坝竣工后,从三峡大坝到葛洲坝之间长38公里的西陵峡段将是唯一不被淹没的峡谷,将保持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是永恒的三峡风光,是寻梦三峡的乐园。
西陵画廊北岸莲沱一带的寒武纪、震旦纪地质剖面,是20世纪2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并命名的,是全国三大典型地质剖面之一,揭示着地球远古的奥秘。
仙人桥是西陵峡风光的最佳观景点,其附近的峡谷段是三峡最窄处,两岸峡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惊涛拍岸,是体味三峡雄奇风光的极佳地段。
仙人桥原名天生桥,位于江北岸悬崖上,它三面绝壁,一面临江,在两山之间,凌空飞架,险峻奇特之至,传说是天上的仙女与凡间樵哥一同升天时,仙女裙带化成的彩桥。
“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宋代诗人田钧当年途径桥下,因山水凶险和不见仙女倩影而深为遗憾。
而今,这里开发成为旅游区,一个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鹤立于升天台上,似在飘然升天,栩栩如生。
湖北长江三峡景区导游解说词

湖北长江三峡景区导游解说词长江三峡是湖北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自各地都游客都慕名来参观,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景区的介绍,让游客更了解三峡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风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江三峡导游词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长江三峡导游词篇一女士们,先生们: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
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
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南津关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
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
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
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
[VIP专享]明月峡解说词.(定稿)doc
![[VIP专享]明月峡解说词.(定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b2fbe169dc5022aaea009c.png)
明月峡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迎检解说词[景区创4A工作概况]明月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朝天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
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开展创4A工作。
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1.4亿元,重点完成了入景公路、周边农户风貌改造、旅游设施建设、文物修复、地质灾害治理5大工程。
景区修复了2公里古栈道,开通了水上、栈道、马车道三条游线,并将开展夜晚游项目。
[生态停车场]这里是我们景区入口接待服务区的主生态停车场,面积6000㎡,加上城区嘉陵江大桥边5000㎡附停车场,景区停车场总面积达到11000㎡。
停车场地面和栏杆全用石材铺设,上面栽植了四棵大桂花树,并用可移动的框式桂花树作隔离线。
场内专人值管,保障游客出行的方便和财产的安全。
[游客中心]这里是游客中心,建筑面积2000㎡,外观采用汉代城池风格,与景观十分协调,内部功能齐备,设施完善。
这里设置了咨询服务、游客投诉点、讲解中心、景区活动公示栏(线路图)、邮政服务中心。
还设置了残疾人轮椅、雨伞、书报架,并提供免费宣传资料。
另外,我们还设置了电子触摸屏,游客可了解朝天“吃、住、行、游、购、娱”的相关信息。
这里还设置了影视休闲区,共可容纳60人,全天滚动播放朝天旅游宣传片。
这里是旅游购物中心,面积400㎡,按3A级购物点建设,商品经营和从业人员管理规范(明码标价)。
这里还设置了医务室、安全保卫室、票务中心。
旅游厕所按3星级标准建设,整个景区有2个三星级、2个二星级、2个移动厕所。
二楼有商务服务中心、大型会议室、管委会人员办公室,机构健全,制度规范。
三楼为休息区。
[引导标识]这里是全景图,采用汉代风格,生态化材质、四国语言制作。
整个景区各类标识系统,经过精心设计,投资近100万元,种类齐全,并以汉代文化无素和地质元素为特色制作。
[景区简介]这里便是军寨式大门。
明月峡又叫朝天峡,因唐明皇“安史之乱”奔蜀,蜀中百官在今朝天镇接驾,朝拜天子,“朝天”因此而得名。
四川36|广元——明月峡

四川36|广元——明月峡西北返程游第40天(6月23日),早上8:30开车走108国道25公里,到明月峡景区。
明月峡(又名朝天峡)位于广元市朝天镇南二公里处的嘉陵江上,峡谷全长约4公里,宽约100米,谷深约2千米,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
该峡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堪称蜀道咽喉。
明月峡:集先秦古栈道、嘉陵水道、纤夫步道、金牛驿道、108国道、宝成铁路等古今六道于一峡通行,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发展的活化石。
明月峡“古栈道遗址”是迄今中国开凿时间最早,形制结构最科学,遗存孔眼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的地段,现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
我们沿栈道游临江亭、神仙洞、纤夫石、望月亭、黄金飞瀑、明月亭、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拍摄场等。
并参观“中国蜀道文化陈列馆”,最后乘景区电瓶车经老虎嘴返回景区大门。
中午11:30开车离开景区返回广元市。
明月峡景区明月峡--诸葛亮雕塑明月峡--军师亭明月峡--木牛木马明月峡风景明月峡风景明月峡风景明月峡--神仙洞明月峡--古栈道明月峡--古栈道明月峡--纤夫道明月峡--国道、栈道及水道明月峡--宝成铁路明月峡--地震石明月峡--古栈道孔眼明月峡--黄金飞瀑明月峡--黄金飞瀑明月峡--嘉陵江边明月峡--燧石明月峡--火烧赤壁明月峡--演武场明月峡--诸葛亮明月峡--诸葛亮中国蜀道文化陈列馆陈列馆视频--集六道于一峡陈列馆展品陈列馆浮雕陈列馆图片明月峡--老虎嘴明月峡--金牛道。
宜春概况明月山导游词(2篇)

宜春概况明月山导游词现在我们脚下的青云栈道海拔高度为____多米。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海水突然上涨,一群海豚随海潮游到这里嬉戏。
这时,雨过天晴,奇崛的山崖上空悬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
正巧这时夏云姑在山崖上采药,彩虹映照在她秀美的脸上,一只海豚被她国色天香的美貌惊呆了。
海潮很快退去,然而,我们眼前的这只海豚痴痴地凝望着山崖上的云姑,它还没来得及转身随退潮游回大海海水就消失了。
因为夏云姑的乳名叫“明月”,所以这只化为石头的海豚就叫“望月石”。
从那以后,海豚岁岁年年相伴着明月山直到今天。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知道经过多少个世纪的演变,形成了我们眼前巍峨壮观千姿百态的明月群山。
您看栈道下层峦叠嶂,怪石林立,山花吐艳,苍松傲然。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险峻陡峭的悬崖,相传夏云姑的父亲一次数天昏迷不醒,云姑心急如焚。
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白发仙翁对她说:“明月山南面一座悬崖峭壁上长着一种开满米黄色小花的草药可以治好你父亲的病。
”于是,夏云姑不辞劳苦找寻到这里,抬头望去,果见一座悬崖峭壁上长着几株开满米黄色小花的草药,但采摘草药要冒九死一生的危险。
为了救父亲,云姑决定冒死采药。
然而,她一伸手便双脚落空。
眼看云姑就要从悬崖上坠落,霎时,梦中见到的那位白发仙翁甩出一条白色的长绢将云姑拦腰围住,把她救了上来。
云姑的孝心感天动地,当地人称这座山崖为“云姑崖”。
宜春概况明月山导游词(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西宜春明月山,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宜春的概况以及明月山的相关内容。
首先,宜春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腹地,素有“东方小上海”之称,是江西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宜春地处江浙沪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重要枢纽。
宜春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摇篮,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
而明月山是宜春市最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它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离宜春市区约30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峡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迎检解说词[景区创4A工作概况]明月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朝天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
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开展创4A工作。
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1.4亿元,重点完成了入景公路、周边农户风貌改造、旅游设施建设、文物修复、地质灾害治理5大工程。
景区修复了2公里古栈道,开通了水上、栈道、马车道三条游线,并将开展夜晚游项目。
[生态停车场]这里是我们景区入口接待服务区的主生态停车场,面积6000㎡,加上城区嘉陵江大桥边5000㎡附停车场,景区停车场总面积达到11000㎡。
停车场地面和栏杆全用石材铺设,上面栽植了四棵大桂花树,并用可移动的框式桂花树作隔离线。
场内专人值管,保障游客出行的方便和财产的安全。
[游客中心]这里是游客中心,建筑面积2000㎡,外观采用汉代城池风格,与景观十分协调,内部功能齐备,设施完善。
这里设臵了咨询服务、游客投诉点、讲解中心、景区活动公示栏(线路图)、邮政服务中心。
还设臵了残疾人轮椅、雨伞、书报架,并提供免费宣传资料。
另外,我们还设臵了电子触摸屏,游客可了解朝天“吃、住、行、游、购、娱”的相关信息。
这里还设臵了影视休闲区,共可容纳60人,全天滚动播放朝天旅游宣传片。
这里是旅游购物中心,面积400㎡,按3A级购物点建设,商品经营和从业人员管理规范(明码标价)。
这里还设臵了医务室、安全保卫室、票务中心。
旅游厕所按3星级标准建设,整个景区有2个三星级、2个二星级、2个移动厕所。
二楼有商务服务中心、大型会议室、管委会人员办公室,机构健全,制度规范。
三楼为休息区。
[引导标识]这里是全景图,采用汉代风格,生态化材质、四国语言制作。
整个景区各类标识系统,经过精心设计,投资近100万元,种类齐全,并以汉代文化无素和地质元素为特色制作。
[景区简介]这里便是军寨式大门。
明月峡又叫朝天峡,因唐明皇“安史之乱”奔蜀,蜀中百官在今朝天镇接驾,朝拜天子,“朝天”因此而得名。
故叫“朝天峡”。
类似有“朝天驿”、“朝天关”等名。
明、清以来,人们崇尚自然风光,文人雅士们又取名为“明月峡”。
明月峡是古蜀道(金牛道的咽喉),是四川连接陕西的重要交通要道,位于四川北部广元市朝天区,省级朝天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与陕西省接壤,距汉中仅2小时车程。
明月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月峡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古今六道集于一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人文景观,堪称“中国交通史博物馆”;二是古栈道遗址在全国栈道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三是岩溶地质景观奇特,堪称“中国西部造山带博物馆”。
让我们走进明月峡,走进这段历史吧。
[蜀风广场]蜀风广场主要由《后出师表》摩崖诗刻、诸葛亮塑像、木牛流马、长亭组成,诸葛亮一生征战,许多故事都与栈道有关。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兵进驻汉中,经后主刘禅准奏,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北伐生涯。
六次伐魏,主要从三个方向出兵:一是沿嘉陵江而上进至略阳或凤县,再由左沿嘉陵江支流西汉水等河流,溯江而上达甘肃成县、礼县、祁山一带,进而出祁山与魏军争夺关中;二是沿嘉陵江而上,进至阳平关,向右取陆路走沔县去汉中,再从汉中出褒斜道攻魏;第三是直接沿嘉陵江而上翻秦岭,出散关,攻击魏国关中的陈仓(宝鸡)。
诸葛亮数次过朝天,还对栈道进行了精心维修,相传栈孔里的栓眼和水槽是他发明的,并在朝天留下了筹笔驿、军师庙等胜迹。
《后出师表》:这是南宋岳飞的手体。
诸葛亮北伐出发时写了《出师表》,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大臣们对北伐很有看法,他立于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刘禅阐明了北伐的重要性,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要坚定北伐的信心,故写下了《后出师表》,流露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
木牛流马:相传,由于蜀道艰险,运输不便,诸葛亮便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一交通工具“人不大力,牛不大食”有效解决了军需,但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子,鲜有人知。
后来很多人按小说中描述的样子仿造。
其实,大多数人认为,川北这一带的鸡公车(独轮车)应是当时适应山路、最简便易行的交通工具。
[]明月酒肆区]明月峡北界碑处:李白《蜀道难》:摩崖石刻“蜀道难”三字为启功手迹。
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便是对这一带地貌的写照。
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明月峡集鸟道、栈道、纤夫道、水道、公路、铁路六道于一峡,堪称“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是我国道路交通历史发展的缩影。
鸟道,即通往山间的狭窄小道,如鸟飞之道。
这是古蜀先民们踩踏出来的原始小道,早在三代之时已存在。
栈道是生产力发展后,由官方沿原始小道开辟出的官驿大道。
它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宋代栈道走向衰落。
明月峡东岸悬崖顶朝天关古驿道沿用至上世纪30年代,川陕公路通后才废行,至今仍保留有青石板路基、门坎石、拦马墙等遗迹。
嘉陵江水道自秦汉以来就已开通,民国时还进行了河道治理,至今两岸纤夫走过的纤夫道上,还留有石头纤绳磨过的痕迹。
1936年修建成的川陕公路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
宝成铁路修建于1956年,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它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
明月酒肆:这是古道上以卖酒为主的店铺,可供人马暂时歇息。
院内有水车、饮水池、酒桌、栓马桩等。
明月峡(北)码头:明代曹学佺说“朝天者,水驿也”,从这里码头出发,乘坐古船,沿嘉陵江而下,观看栈道,感受蜀道难意境,别有一番风味。
[古栈道水上游线区]经修复的2公里栈道游线:这是依据原有孔眼按原结构修复的栈道。
古栈道的地位作用:这是早于万里长城的一次大规模的土木建筑工程,是中国古代穿越秦巴大山的国家级的高速驿道,它使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得以交汇,祖国得以统一。
没有它,就没有强汉盛唐,历史也许会改写,它曾经起到的巨大作用将永载史册。
古栈道修建时间、原因:修建古栈道这样的官驿大道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办到的,只有在铁器工具普遍使用以后才可能出现:栈道的开凿应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比世界公认的陆地交通“世界之最”古罗马大道还要早。
秦昭襄王时就已修筑“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修建的艰辛程度绝不亚于后来的万里长城。
修建的原因是秦国日益强盛后,起于政治和军事目的,为统一六国而大修道路,但后来长期得益的是民用。
[五丁开道]相传战国时,秦惠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屎千金,以欺蜀王。
蜀王遂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
“金牛道”由此而得名。
古栈道的规模有多大:史籍记载:古栈道从关中平原到蜀国都城成都长约二千余里。
栈道最盛时期,栈阁九万余间(每间栈阁约3米)。
栈道艰险段落主要在川陕间广元嘉陵江一带。
栈道时而一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十分雄奇和壮美。
栈道结构:明月峡栈道形制结构最科学合理,最具古栈风貌,主要有三种结构:悬崖搭架式栈道、标准式栈道、依坡搭架式栈道。
为防落石和流水,栈道上加盖顶棚,有的建成亭廊,可供行旅歇息,远观如空中楼阁一样,故又有“飞阁”、“云栈”之说。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全长1119公里,自古以来便是川江的重要水上航道。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的佳句。
嘉陵江早在秦汉时已开通水上运输。
唐代水道发达,商运兴盛。
宋代,嘉陵江漕运兴起,栈道逐渐衰落。
明代曹学佺说“朝天者,水驿也”。
嘉陵江岸边现留有纤夫石,石头上留有船工拉纤时纤绳磨过的深深槽痕,它是嘉陵江船工辛酸劳作的见证。
明月峡地质概况:明月峡无论是景观的壮美程度,还是地质内涵的丰富度,在国内都是少见的。
峡谷西侧的岩石中,分布有大量的珊瑚、腕足类化石,以及具有国际对比意义的距今2.5亿年前以明月峡命名的菊石古生物群落,还有具有全国对比意义的地层层型剖面。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地质学界创始人赵亚曾、黄汲清就在此进行了多次科研考察,把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作为创名地和层型地写进教科书。
[古栈道游览线]这里是栈道陈列馆区,建筑面积1200㎡,属仿汉建筑。
让我们从这里走上古栈道,感受古人是如何出入四川的吧。
古栈道孔眼:孔洞深约75厘米,宽约45厘米见方,向岩壁内下斜,插入木梁稍稍向上。
底部有插入横梁的栓眼。
有的孔眼底部边沿开有一小槽,水可顺小槽流出,避免横梁底部腐烂,延长使用时间。
全峡现存历代开凿的石孔400多个。
悬崖搭架式栈道:在陡直的悬崖处,因无法于水中立柱,便凿两层或三层孔眼,第一层横梁下支撑柱立于第二层横梁上,第二层支撑柱立于第三层横梁上,且横梁越到下面越短,这样既可分解受力,又可减弱洪水的冲力。
演武场:古时栈道艰险难行,军队主帅常在此设坛点将以整军容,激发士气。
现恢复的有点将台、营房、哨楼、拴马桩、旗台等。
影视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栈道”场景拍摄地。
[诸葛亮北伐]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兵北伐曹魏进驻汉中,战事达七年。
明月峡栈道是补充军需的必经之道,诸葛亮进行了精心维修,相传“栓眼”和“水槽”均为他发明,并留下了筹笔驿、军师庙等胜迹。
明月峡燧石:明月峡地层从下至上为泥盆系观雾山组、二叠系、三叠系飞仙关组。
最有特色的是二叠系硅质灰岩,深灰色灰岩为主体,硅质部分成黑色燧石团块和燧石条带穿插于其中,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
依坡搭架式栈道:在倾斜山坡凿孔架梁,下面利用斜坡凿孔或平台臵柱托梁,在梁上铺木板成路。
标准式栈道:在崖壁上凿孔安木梁,在地面(或水中)直立木柱托梁,梁上铺木板成路。
明月峡黄金飞瀑:明月峡飞瀑高约100米,颜色呈褐黄色。
其成因是二叠系地层中炭质泥岩中含有丰富的硫化铁,泉水流过时,将硫化铁氧化成三氧化二铁,然后染色于岩壁。
明月石:江中有一巨石,相传石头顶部原有一宝石,能夜放光泽,清辉如月,照亮行人,故曰“明月石”。
后来,途经此地的喇嘛用法力盗走了宝石,至今明月石上还留下一道深深的槽痕。
峡谷由成:取决于坚硬的岩性和地壳的上升两个因素。
明月峡组成的岩石主体是二叠系硅质灰岩和硅质岩,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随着地壳上升,导致其它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弱的岩层崩解,嘉陵江由此而过便形成了河谷。
明月峡背斜:背斜形成于晚印支运动(约2.1亿年)。
当时,强大的秦岭和龙门山造山运动产生的NW-SE方向挤压力使得明月峡原来是水平状态的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等地层向上弯曲拱起,于是形成了现在的背斜。
萧何碑:位于明月峡老虎嘴下临江崖壁上,石碑被洪水损毁。
据史书典籍记载和史学家考证,碑文记载了萧何为筹集军粮而抢修栈道的史实。
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后引发楚汉战争。
刘邦派萧何从蜀中筹集粮草,招募兵士,明月峡栈道乃必经之地,萧何亲自指挥维修栈道以保畅通,遂有“汉之兴自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