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地层简介

合集下载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辽东半岛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狭长半岛,位于辽宁省的最东端,其渤海海岸中段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十分独特。

本文将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点和水文条件。

一、地质特征1. 地层构造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地层构造主要由古老的基底岩石和新生代沉积岩组成。

基底岩石主要包括花岗岩、片麻岩、麻粒斑岩等,形成于古元古代至中生代。

而新生代沉积岩主要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主要沉积于第三纪至第四纪。

这些地层构造的不同组成,使得该地区地质多样,地貌复杂。

2. 地形地貌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地形地貌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分布广泛。

受海洋侵蚀和陆地沉积作用的影响,地形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交织在一起。

该地区还有丰富的海岸地貌,长达数百千米的海岸线上有着许多海蚀地貌,形成了壮丽的海蚀地貌景观。

3. 地下水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地表水和岩层裂隙水。

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河谷、低洼地带和滨海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饮用水源。

地下水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也对地下岩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水地质特征。

二、水文特征1. 水系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水系非常发达,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丹东河等,这些河流在不同的季节中有着不同的水量。

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地表水集聚较快,形成了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长白湖、抚顺水库等,这些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2. 水质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

工业废水和农田农药的排放导致了水质的恶化,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海水的盐度也在不断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

3. 潮汐渤海是中国四大海湾之一,也是世界上潮汐变化最大的海湾之一,因此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地区的潮汐活动非常频繁。

潮汐活动使得岸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展示形态,同时也对海岸侵蚀和沉积过程产生了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8地层缺失以披覆背斜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模式图以沾化凹陷为例3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断块体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复式油气富集区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断块体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复式油气富集区在前第三系基岩断块隆起的背景上形成了块断岩溶区又被次一级基岩断裂切割改造为堑垒相间排列的地质结构使生油岩直接覆盖或以断层间的形式与岩溶块断体直接接触组成新生古储成油组合形成了以古潜山为主要类型的油气富集区
E始: 区域性沉降为主。 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于中生代断块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
列分割的下第三系箕状断陷,形成了一个多凸多凹相间的构造格局。
由47个箕状断块组成,各自形成一独立沉积体系和成油单元。
三、构造单元划分
位于中朝准地台东部,辽冀台向斜内。 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揭示:是以裂陷活动为主的断块构造区。
内部及周围的任 丘、留路、南马庄、 文安及高阳坡等二 级构造带上有10多 个油田分布。
地质储量占80% 多。
廊固凹陷
坝县凹陷 饶阳凹陷 深县凹陷 束鹿凹陷 晋县凹陷
黄骅坳陷内的歧口凹 陷最大,是生油最丰 富的地区。
油气田围绕凹陷呈环 带分布。
有北大港、南大港、 羊二庄、海四井等构 造带上已找到了多个 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
探明储量占60%以上。

大城 青县
天津
汉沽

小站 桥板
凹 陷
北 塘沽



歧歧口口 凹 陷

孔 店

沧起
沧州 东
凹 陷

王徐庄 黄骅


南皮 南

凹 陷
龙黑 村 凸



盐山 山
凹 陷

海兴

如何根据岩屑进行岩性、

如何根据岩屑进行岩性、

一、前言
根据岩屑划分岩性、地层是地质录井 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重要的录井手段之一。 现场地质监督每天、每时都要做的工作: 就是分析判断当前钻遇了什么岩性?已到 什么层位?显示如何?下面会出现什么情 况?做出地质预测。而岩屑是地质录井工 作中,用来划分地层、岩性和油气显示最 及时、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料之一。是钻 井取心、井壁取心之外唯一的地层实物。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6.渤海第三系对比标准层特点: (1)沙一段“特殊岩性段” )沙一段“特殊岩性段” 岩性特点:以灰色、深灰或褐灰色含灰质泥岩为主, 夹油页岩、灰质页岩、泥灰岩、灰岩、生物灰岩、鲕粒 灰岩及白云岩等,泥灰岩、白云岩等特殊岩性多为薄夹 层,总厚度21-50m。 层,总厚度21-50m。 电性特点:低GR和梳状高阻或高电阻段为特征。 电性特点:低GR和梳状高阻或高电阻段为特征。 (以梳状高阻或高电阻段顶界与上覆东营组分界,以梳 状高阻段底界与下伏沙二段分界。) 古生物化石特点:介形类为惠民小豆介-具刺湖花 介组合,孢粉化石为薄球藻属-棒球藻属组合。
以增阻段顶界与上 覆东营组分界。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JZ25-1S-8井
Es1段特殊岩 性含螺灰岩
Es1段底1565.5m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6.渤海第三系对比标准层特点: (2) “馆陶组底部砾岩” 馆陶组底部砾岩” 岩性特点:以厚层块状灰白色含砾砂 岩或砂砾岩为特征。 电性特点:以自然电位,自然GR曲 电性特点:以自然电位,自然GR曲 线呈箱形为特征。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1.工作思路: 1.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 做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一个现场地质监督, 做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一个现场地质监督,在开 始每口井的录井工作之前, 始每口井的录井工作之前,都应该对该井所在区域的地 岩性、构造以及油气水显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层、岩性、构造以及油气水显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头脑中有一个大的空间概念。然后再对局部的地层、 在头脑中有一个大的空间概念。然后再对局部的地层、 构造以及油气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构造以及油气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尤其是要熟悉邻 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依据岩屑划分岩性、 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依据岩屑划分岩性、 地层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就是说: 地层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就是说:掌握区域资 料对描述岩屑有极大的益处。 料对描述岩屑有极大的益处。 根据这个思路,对区域资料的介绍占了较大篇幅。 根据这个思路,对区域资料的介绍占了较大篇幅。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大 吉 辽 华 大 新 长 玉 青 四 延 冀 塔 吐 胜 中 河 江 江 滇 新 庆 林 河 北 港 疆 庆 门 海 川 长 东 里 哈 利 原 南 汉 苏 黔 星 木 桂
渤海湾盆地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松辽盆地。
2009年中国盆地油气产量
8000 7000
7435.32
油气当量(万吨)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渤海湾
续5年增加。
2006年中国主要油田石油产量(万吨)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大 庆 油 田 胜 利 油 田 长 庆 油 田 中 海 油 天 津 塔 里 木 油 田 拉 玛 依 油 田 辽 河 油 田 吉 林 油 田 大 港 油 田 青 海 油 田
4341 3000 1700 1600 1533
以上断裂使盆地呈现出 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
中新生代裂陷活动强烈,形成多断、多阶, 垒、堑相间的面貌。
燕山
埕宁
褶皱带
冀中拗陷
沧县隆起
黄骅拗陷
隆起
济阳拗陷
鲁西隆起
东临胶辽隆起,西以山西台 背斜为邻,南靠东濮坳陷 南缘,北接燕山褶皱带, 是中朝准地台经古生代沉 积并在印支、燕山期运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 生代断陷盆地。
3. 勘探概况
石油普查始于1956年,1964年全面石油勘探,1966年开始在渤海海域进行石油勘探。 经历了20多年的陆地和海域石油勘探,共钻探井7000多口, 发现了近100个油气田。第三系及其 不整合下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油层。
1089
1214 186
柴达木盆地
16.7
四川盆地
胜利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 截至2008年底,共发现75个油气田,累 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29亿吨,累计生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的地质形态、水文特征、海岸地貌、沉积物以及地下水的特点。

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构造特征和岩性特征;水文特征主要受河流入海口流量和潮汐影响;海岸地貌以河口、海蚀地貌为主要特征;沉积物主要以泥质沙质为主;地下水主要受潮汐和地下水位变化影响。

综合分析这些特征可以为该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未来可以加强对更细致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

【关键词】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地质特征、水文特征、海岸地貌、沉积物特征、地下水、综合分析、实用价值、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辽东半岛地处于中国东北地区,位于渤海湾西部,是一个狭长的半岛地带,地处渤海海岸中段。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繁,岩层变化丰富,地下水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沿海地质工程调查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城市的不断扩张,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这一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不仅可以为沿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地质勘探与资源开发提供帮助,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该地区的地质结构、水文情况、海岸地貌、沉积物和地下水特征,为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的地质特征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环境的持续保护。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辽东半岛渤海海岸中段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为该地区的海岸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特征,探讨其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为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和资源勘探提供参考;研究该地区的水文特征,揭示其水文循环规律和水资源分布情况,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洪排涝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该地区的海岸地貌特征,探讨海岸形态演变规律和海岸动力过程,为海岸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该地区的沉积物特征,探讨沉积作用及沉积环境变化对区域演化的影响;分析该地区的地下水特征,研究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及地下水动态变化,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渤海湾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海洋生态区,其地质环境复杂多样,特别是第四纪地质特征显著。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包括地层划分、沉积环境、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方面,对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的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的地层划分情况,详细阐述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通过对沉积环境的分析,探讨渤海湾西岸海岸带在第四纪期间的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地质事件,揭示这些事件对海岸带地貌和沉积物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第四纪地质事件对渤海湾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海岸带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估。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渤海湾地质环境的关注和研究,为推动该地区的地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渤海湾西岸海岸带地质背景渤海湾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华北平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流域的出海口。

其西岸海岸带地质背景复杂,包含了丰富的第四纪地质信息。

这一区域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以及河流、海洋等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上,渤海湾西岸海岸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边缘,受到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和褶皱构造。

这些构造活动不仅控制了海岸带的基本地貌形态,还影响了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沉积过程。

在沉积环境方面,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经历了从陆相到海相的多重沉积过程。

在早更新世时期,该区域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形成了广泛的河流冲积平原。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和河流的改道,中更新世时期开始出现了海岸带特有的海相沉积,包括海滩、沙坝、潮汐平原等沉积体。

晚更新世以来,受冰期气候的影响,海岸带经历了多次海进海退过程,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沉积序列。

渤海地层划分

渤海地层划分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5.渤海第三系沉积旋回特点: (1)孔店-沙四期旋回:
构造活动主要继承中生代NE向断裂 和早期近EW向断裂,形成一些断陷式孤 立小盆地。在歧口、黄河口、莱州湾、渤 东、渤中等分隔性断陷中发育了一套厚 1000m以上的充填式沉积,为一套干旱气 候环境下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7.渤海第三系地层岩性特征: 第三系组、段的划分是以古生物组合
特征为基础,根据渤海湾油区下第三系分 层方案,结合岩性、电性、沉积旋回和构 造运动等特点,综合确定和划分组、段界 限的。第三系共分五个组十一个段。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7.渤海第三系地层岩性特征: (1)孔店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以红黑红和
力油层之一, d 沙一段因水域再次扩大,分布较广,边缘地
区超复在前第三系之上。海域的沙一段特殊岩性段,以灰,
深灰色泥岩集中的夹有油页岩,灰岩,白云岩,生物灰岩,
鲕粒灰岩薄层为特征。(沙四段以火红美星介为标志化石;
沙三脊刺华北介,大量渤海藻属为特点;沙二以椭圆拱星介
为标志化石;沙一段以惠民小豆介具刺湖花介组合为主。孢
二、渤海区域资料简介
(4)馆陶组:为一套块状砂砾岩夹泥岩组成的粗 碎屑沉积。砂岩百分比占90%左右。(孢粉化石为粗 肋孢属-山核桃粉属-菱粉属组合以粗肋孢属或菱 粉属含量高为特征。)
(5)明化镇组:上部为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与灰绿 色砂岩互层,下部灰绿色,棕红色为主夹砂层,上 粗下细特征明显。 (孢粉化石为粗肋孢属-蓼科- 藜科孢粉组合以草本花粉属含量高为特征。)
准层有两个:“沙一特殊岩性段”和“上 第三系馆陶组底部砂砾岩段”;可作为海 域内部对比的标准层有一个:“东下段顶 部泥岩段”,也叫“凹形泥岩”。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郯 庐 断 裂 带 晚 侏 罗 世 区 域 挤 压 应 力 场
郯庐 断裂 带及 邻区 晚白 垩世 王氏 期与 古近 纪拉 伸应 力状 态图
渤 海 湾 盆 地 及 其 周 缘 构 造 体 系 分 布 示 意 图
北京—塘沽—蓬莱走滑断裂带,
济源—黄口走滑断裂带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 新生代是 渤海湾盆地的成盆期,渤海湾 盆地的沉降带是按一定规律变迁。 在整个大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沉降带 表现为由早到晚从周边向中心迁移,由 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最后集中到渤 海海域 • 烃源岩表现为西南老,东北新
(三)区域地质构造
(四)地层及其沉积特征 (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 (六)油气田形成特点
(五)油气显示和主要的生储油岩特征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烃源岩类型
烃源岩西南老东北新 根据湖盆古气候、水介质条件及沉积环境等条件,可将渤 海湾盆地的生油凹陷分为: • 以富腐泥型为主的生油凹陷,如辽河西部凹陷; • 含腐殖质的腐泥型的生油凹陷,如东营、饶阳、歧口、 沾化凹陷; • 含腐泥质的腐殖型的生油凹陷,如廊固、板桥、南堡凹 陷; • 富腐殖型的生油凹陷,如东濮凹陷。
大港油田
辽河油田
• 辽河油田。在辽宁省辽河下游的大型油气 田。面积174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油田, 1995年年产原油1552万吨,天然气17.51亿 立方米。供应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工业区
中原油田
(赵文智,2000年)
•泥质岩层:泥岩、页岩。渤海湾盆地的主力产油层沙 二-沙四段Es2-4,盖层为Es1中部和Es3上部的暗色泥岩、 页岩(自上而下,依次是Es1→Es4)。
渤海湾盆地各坳陷的盖层与气层分布示意图
渤海湾盆地火山岩油气藏主要有3 种类型: 潜 山型火山岩油气藏、断块型火山岩油气藏、 地层- 岩性油气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段 (Ma) 平原组 1.64 明 上 段 明 下 段 1.63 岩性特征 泥岩夹粉砂岩、砂岩。顶部为 现代海水覆盖。 绿灰色、褐灰色、浅棕红色、 棕黄色泥岩与灰白色、浅灰色 中、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棕红色、紫红色、灰绿色、褐 色泥岩,夹浅灰色粉、细砂 岩,底部灰白色含砾砂岩。 上、下部灰白色厚层含砾砂岩 、砂砾岩与薄层灰色泥岩互 层;中部灰色泥岩与砂岩不等 厚互层;底部有一套“底砾岩 ”。 浅灰、绿灰色、紫红色泥岩、 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砂岩、含 砾砂岩互层,夹炭质泥岩,富 含植物碎片。 上、下部浅灰色、灰白色砂岩 、粉砂岩与深灰色、灰绿色泥 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纯 泥岩段。 凹形低电阻泥岩段是重要对比 标志。 厚层深灰色泥岩夹浅灰色、灰 白色砂岩、粉砂岩。 “稳定泥岩段” 古生物组合 沉积体系 古气候 构造演化
BEITANG SAG QIKOU SAG CHENGZIKOU UPLIFT NANPU SAG SHALEITIAN UPLIFT SHANAN SAG CHENGBEI UPLIFT CHENGBEI SAG QINNAN UPLIFT SHIJIUTUO SAG SHIJIUTUO UPLIFT QINNAN SAG BOZHONG SAG BODONG UPLIFT BODONG SAG MIAOXI UPLIFT BONAN UPLIFT MIAOXI SAG HUANGHEKOU SAG LAIBEI UPLIFT KENDONG UPLIFT LAIZHOUWAN SAG WEIBEI UPLIFT LIAOXI SAG LIAOXI UPLIFT LIAOZHONG SAG LIAODONG UPLIFT LIAODOBG SAG



典型岩性 下寒武:富含云母的杂色泥页岩,如紫红灰绿 灰等 中寒武:鲕状灰岩,郯庐断裂以东为条纹灰岩 上寒武: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中下奥陶:豹皮灰岩(不均匀白云岩化所致)、 刀砍状灰岩(固结收缩造成)、巨厚层灰岩 本区普遍缺失上奥陶、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 油气主要储存于大型溶蚀孔洞、溶蚀缝、构造缝中 (Karst),产能高、生产期短 油田实例:渤中28-1、任丘油田
深水湖泊
亚热带 湿润型
裂陷 Ⅱ幕
蓝灰、绿灰、灰色泥岩与砖红 E 3S 4 色泥岩互层,夹碳酸盐岩薄层 。 E 3k 1 E 3k 2 E 3k 3 以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 黑灰色泥岩为主。 以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 孔店组俗称“红-黑-红”
孔 店 组
白 垩 系 侏 罗 系
k
J
深灰色泥岩为主,夹凝灰质砂 砾岩、灰质泥岩、玄武岩、安 山岩。 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为主,夹 泥岩、煤层。 另一种剖面类型:以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为主。
沙 河 街 组
沙二 段 35.4
E 3S 2
浅水湖泊 惠民小豆介-椭圆 拱星介组合;栎粉 高含量孢粉组合; 薄球藻、菱球藻组 冲击体系小 合。 型湖泊
亚热带 湿润- 干旱型
裂陷 期
裂陷 Ⅲ幕
沙 三 段 42.1 沙 四 段 孔一 段 孔二 段 孔三 段
E 3S 3
标准化石:中国华 北介; 小亨氏栎粉-小栎 粉属孢粉组合;渤 海藻、副渤海藻属 组合。
渤海前第三纪地层



中生界 上古生界 下古生界 震旦亚界 早中元古界-太古界
早中元古界-太古界 岩性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如变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 角闪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浅粒岩、变 粒岩、石英岩等 岩石组合一般为:表层强烈风化带-次生溶蚀带-裂缝 发育带-基岩本体,岩石致密程度逐渐加深,基岩本体 致密坚硬 储油空间以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油藏特征为初期产 能高,生产期短,见水快 已发现油田:如CFD1-6油田
渤海中生界岩性特征及其含油性


典型岩性: 侏罗系:郯庐断裂带以西以低成熟度砂岩、砂砾 岩夹煤层为主,郯庐断裂带以东以火山岩、火山 碎屑岩为主 白垩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频繁交互。 本区普遍缺失三叠系 油田实例:歧口17-9油田为侏罗系河流相砂岩油 田。石臼坨上有白垩系火山岩出油点。
渤海地层柱状剖面
Qp
藜粉属-篙粉属- 浅海沉积体 水龙骨单粉孢 温暖带
明 化 镇 组
Nmu
河流体系 粗肋孢属-蓼科- 蓼科孢粉组合 裂后 沉降 期 北亚热 带 粗肋孢属-山核桃 辫状三角洲 粉属-菱粉属孢粉 体系 组合
裂后 构造 再沉 降
பைடு நூலகம்
NmL
河流三角洲 体系
渤 海 第 三 系 综 合 地 层 序 列
馆 陶 组
稳定 热沉 降
渤海上古生界岩性特征及其含油性


典型岩性: 石炭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砂泥岩为主夹海相 灰岩和煤层,底部常见铝土岩。 二叠系:属内陆盆地沉积,以河湖沼泽相含煤碎屑 岩和内陆红色杂色碎屑岩为主,常见岩性有:黄绿色、 紫红色致密砂岩、黄灰色泥岩、夹煤层、铝土岩。 典型剖面:埕北低凸起上海20井 矿产: 含煤性好,煤层稳定,是华北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 不是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石臼坨上见一二叠系出 油点,为致密砂岩裂缝储油。
23.5
Ng
东 一 段
E 3d1
三角洲体系 榆粉-水龙骨单缝 孢属孢粉组合;微 刺藻、角凸藻、光 面球藻组合。
东 营 组
东 二 段
E 3d2
湖泊体系
北亚热 带型温 凉性气 候
裂陷 Ⅳ幕
东三 段 29.3
E 3d3
细弯脊东营介、光 亮西营介组合;榆 粉高含量组合;皱 面球藻、网面球藻 、角凸藻组合。
深水湖泊
渤海地层简介
天津分公司开发部 July.3.2003
汇报内容

区域地质背景简介 渤海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与手段 各时代地层特征简述及其与油 气聚集的关系
区域地质背景简介
渤海位于华北盆地东部,华北盆地在太古代至早 元古代为变质基底形成及固结演化时期,岩性主要为混 合岩、花岗岩系。中、晚元古代是地台南北边缘裂陷带 活动期,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古生代开始 进入地台演化时期,由于洋壳在地台南北两侧的俯冲、 挤压,造成地台的升降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 隆起和拗陷带,沉积了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碳酸盐和煤 系的红色碎屑岩系。中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北西 向俯冲,本区处于左旋剪切应力场,改变了前期以东西 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出现了北东 - 北北东向的构造,发 育了陆相含煤红色碎屑岩及火山岩系。进入新生代,华 北盆地相对稳定沉降,渤海成为盆地沉降中心,发育了 陆相含油岩系及第四系海陆过渡淤泥、粉沙和砾。
渤海早第三纪地层层序



渐新统东营组一、二、三段 渐新统沙河街组一、二、段 始新统沙河街组三、四段 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 古新统候镇组(目前仅在胜利油区昌潍凹陷发现)
LD17-1-1Z E1-2k 孔店组
孔店组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俗称“红-黑-红” 上部:以紫红色低成熟度砂岩、砂砾岩为主 中部:以黑灰色泥岩为主,代表局限湖泊沉
分布
•含油性:沙三上是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如歧口 18-1油田
沙二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两种类型 类型1 厚层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夹灰绿色灰色 泥岩,以灰绿色泥岩为典型岩性,为滨浅湖沉积。 不同与陆上的河流相沉积,如高粱米砂岩、胖砂 岩、紫红色泥岩等。 类型2 砂砾岩夹生物碎屑灰岩 与下伏沙三段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油田实例:沙二段为渤海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之 一。类型1油田如渤中34地区油田和含油构造; 类型2油田如锦州20-2气田。
积,还原环境
下部:以紫红色低成熟度砂岩、砂砾岩为主 ,磁铁矿、绿帘石等等不稳定矿物含
量高
•分布范围:凹陷斜坡及中部普遍分布 •含油性:大港油区孔店油田
LD17-1-1Z E2s4 沙四段
沙四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两种类型 类型1 蓝灰、绿灰、灰色泥岩与砖红色砂 岩的互层,夹碳酸岩盐薄层。代表滨浅湖类 型,弱氧化环境产物,如右图。 类型2 膏盐、碳酸岩盐、灰色、深灰色泥 岩的互层。代表干盐湖沉积。
前裂 陷期
前 第 三 系 综 合 地 层 序 列
三 T 普遍缺失该套地层。 叠 系 二 黄绿色、紫红色致密砂岩、黄 P 迭 灰色泥岩、夹煤层、铝土岩。 系 石 砂泥岩为主,夹海相灰岩和煤 C 炭 层,底部常见铝土岩。 系 本区普遍缺失上奥陶O3 、志留系S、泥盆系D、下石炭C1 奥 中下 豹皮灰岩(不均匀白云岩化所 陶 奥陶 O1-2 致)、刀砍状灰岩(固结收缩 系 系 造成)、巨厚层灰岩。 上寒 武系 ∈3 ∈2 ∈1 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鲕状灰岩,郯庐断裂以东为条 纹灰岩。 富含云母的杂色泥页岩,如紫 红、灰绿、灰等。 为一套轻变质的地台型海相沉 积。含硅质碳酸盐岩为主,夹 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粘土 岩;富含叠层石。基本不含油 气。 为一套中、深度变质岩系,如 变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 闪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混合 花岗岩、浅粒岩、变粒岩、石 英岩等。 岩石组合一般为:表层强烈风 化带-次生溶蚀带-裂缝发育 带-基岩本体,岩石致密程度 逐渐加深,基岩本体致密坚硬
•分布地区
类型2见于莱洲湾,类型1见于其它地区 •含油性
在济阳凹陷、东濮凹陷有油田发现。
LD16-3-1 E2s3 沙三段
沙三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 上部:灰白色砂岩与深灰色泥岩的不等厚互层 中部:巨厚层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灰岩、砂岩、油
页岩
下部:砂岩砂砾岩与紫红褐灰色泥岩交互 •分布范围:除凸起低凸起顶部缺失外,全区广泛
渤海湾盆地地壳等厚图
胜利油区L4深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据杨凤丽,2000)
环太平洋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带北东向穿过渤海湾,地幔上涌隆升 造成地壳拉张裂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形成且本区地震多发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