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课程总结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复习总结

循证医学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就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得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得治疗措施。

2、背景问题:就是关于疾病得一般知识问题,可涉及人类健康与疾病得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等。

3、前景问题:就是关于处理、治疗患者得专业知识问题,也涉及与治疗有关得患者得社会因素等、4、原始研究证据:指将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单个有关单个病因、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等研究所获得得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得结论。

5、二次研究证据:指将尽可能全面收集某一问题得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后所得出得综合结论,就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得证据、6、文献得内在真实性:指该研究文章得研究方法就是否合理,统计分析就是否正确,结论就是否可靠,研究结果就是否支持作者得结论等。

7、文献得临床重要性:指研究结果就是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8、文献得适用性:指文章结果与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与针对具体病例得推广应用价值。

9、率差(RD):在疾病得病因、治疗与预后试验中,常用发生率来表示某事件得发生强度,两个发生率得差即为率差,其大小可反映试验效应得大小,其CI可用于推断两个率有无差别。

10、相对危险度(RR):就是前瞻性研究(如RCT、队列研究等)中较常用得指标,就是试验组(暴露组)某事件得发生率p1与对照组(非暴露组)某事件得发生率p0之比,用于说明试验组某事件得发生率就是对照组得多少倍,也常用来表示暴露与疾病联系得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意义得大小。

11、系统评价:就是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现有已发表或未发表得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得原则与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得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可靠得综合结论。

12、异质性检验:指对不同原始研究间结果得变异程度进行检验。

13、敏感性分析:指改变某些影响结果得重要因素如纳入标准、偏倚风险、失访情况、统计方法与效应量得选择等,以观察异质性与合成结果就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结果得稳定性及其程度。

循证医学学习体会

循证医学学习体会

循证医学学习体会第一篇:循证医学学习体会循证医学,这门学科对于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陌生的学科。

在大学五年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未能抓住机会参与到一些科研实践及临床研究中,间接错过了可以学习、了解、运用这一学科的机会。

研究生学习伊始,在导师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学习这门课程。

循证医学,顾名思义: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

循证医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融合临床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信息技术、医学统计学、科学实验设计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对于仅仅粗浅接触过统计学和信息检索课程的我而言,这门汇百家之长而成的学科无疑是一个难题,谜题。

几次课程下来,课堂上老师授课时,自我感觉都能听懂理解,但课后再回想总有种云山雾绕,不知所云之感。

似乎理解了,又似乎是没理解,理论没通,实践难达,一头雾水。

虽然能理解循证医学是一门基于临床实验基础之上指导临床实践的学科,就如同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将指导实践。

但从所学上升到理论,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是一条漫长的重复的道路。

同样对于我而言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就系统评价而言,学习过程中不停地听到老师提到和强调其的重要及运用。

但现在如果让我去独立完成一篇系统评价,我将如手捧一乌龟,想吃却无从下口。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五步骤”分别为: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实践总结。

提出问题即根据临床医疗所见疾病及诊治方法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一步确定临床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问题;检索相关的医学文献寻找证据,通过信息检索课所学,充分运用期刊数据库、学校现有文献、各种网络资源找到自己所需的相关研究资料;严格评价相关医学文献,运用相关证据评价方法系统对自己所找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出最佳证据;应用最佳证据,在临床中实施;对最终所纳入的最佳证据进行学习研究、归纳总结,将最终得出的实践方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通过对证据的运用,相关临床疗效的观察,进一步总结,重复“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从实践中得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并进一步再次从实践中使理论升华。

循证医学结论总结

循证医学结论总结

循证医学结论总结引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指将最新的、最可靠的医学证据与医生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制定出最适宜的患者治疗方案的一种医学实践方法。

本文将对循证医学的概念、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循证医学来得出结论进行总结。

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以往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证据,辅以医生经验与患者价值观,以达到有效且安全的医疗决策的方法。

循证医学注重将临床研究的结果与实际医疗环境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的原则循证医学的实践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以问题为导向:循证医学的实践是从一个明确的临床问题开始,在疾病诊断、治疗或预防等方面,提出一个可研究的问题。

2.查找证据:在提出问题后,医生需要进行文献检索,查找与问题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

3.评估证据质量:医生需要对找到的研究进行评估,确定其可信度和适用性,并考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偏倚。

4.应用证据:根据评估后的证据,医生需要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这可能包括改变现有治疗方案、调整诊断流程或制定预防措施等。

5.定期审查和更新:循证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证据可能会对旧的结论进行修订。

因此,医生应该定期审查已有的结论,并根据最新的证据进行更新。

如何得出循证医学结论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得出循证医学结论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包括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

需要明确问题背景、目标和关键因素,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与分析。

2. 进行文献检索根据提出的临床问题,在医学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

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对于获取到相关文献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PubMed、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

3. 评估文献质量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评估其质量。

在评估文献质量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研究设计、样本容量、研究方法、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等。

可以使用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工具来评估证据质量。

循证医学的学习心得(精选3篇)

循证医学的学习心得(精选3篇)

循证医学的学习心得(精选3篇)循证医学的学习心得篇1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又称证据医学、实证医学、求证医学、有据医学、观察医学(中国台湾),顾名思义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观和期望,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核心思想---- 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的研究结果为依据。

·基本要素---- 最好的研究证据(主要来自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临床经验和技能(医生针对个体病人的诊治经验及专业技能)患者的选择(患者的权利、价值、需求和愿望)·基本步骤---- 提出可回答的问题,寻找最好的证据,严格评价证据,将证据应用于病人,对用证的效果进行再评价·基本要求---- 尊重病人的利益,结合病人的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学特征----按照特定方法对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进行收集和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并及时更新,为病人提供最好的证据循证医学的目的: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并提高诊断准确性、应用有疗效的措施、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科学化。

循证医学提倡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因此主张判断一种疗法是否有效,应使用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等)而不是实验室或影像学改变等中间指标。

循证医学中的p.i.c.u原则是p 人群/病人(population/patient i 干预措施 (intervention/exposure)c 比较(comparasion/control)o 结局(outcome)临床医生如何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实践:1.怎样将循证医学的证据用于指导个体病人的处理?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基本步骤:1、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

循证医学心得体会

循证医学心得体会

循证医学心得体会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伴随树上蝉鸣声,思绪一阵阵涌上心头。

不禁感慨时间如梭,光阴似箭。

一学期的循证医学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对循证医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和无限的思考……在未接触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循证医学”这四个字透着朦胧的迷茫。

只有最初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当真正接触它采了解它的含义:它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依据,做出科学的诊断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疗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经过了解它的定义和进一步的学习,我对它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一说我从中的收获和心得。

如果说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临床研究方法学,那么循证医学则是一门临床实践的方法学。

作为一名好的医生,不光要有新知识注入及更新,将自己有限的经验和外部最佳证据结合起来,以做临床决策。

同时它需要实践循证医学。

一方面在学习循证医学的过程中,它更让我体会到收集资料与文献评价的重要性。

学习是枯燥的。

要想在这疲乏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为之努力的动力,首先要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然后一点一滴积累,最后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为此在学习循证医学及寻求资料的时候,涉及大量书籍和不同专业类别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已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以及提取信息精华及阅读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迷茫的学习中开拓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前方的路更加清晰,目的也更加明确,在这炎炎夏日里为我送来一丝沁人凉爽。

另一方面,循证医学证据要求真实,可靠,有证可寻。

它包括医学科研,临床实践活动中取得的证据及流行病学的各项统计数据,也包括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

循证医学的关键是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取临床证据。

科学的证据为临床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循证医学重点总结

循证医学重点总结

临床09-4班1、循证医学:是临床医生面对着具体的病人,在收集病史、体检以及必要的试验和有关检查资料的基础上,应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分析与找出病人的主要临床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康复等),并进一步检索、评价当前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取其最佳证据、结合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与临床医疗的具体环境作出科学、适用的诊治决策,在病人的配合下付诸实施,最后分析与评价效果。

循证医学对病人做出的诊治决策是建立在当前最新、最佳的证据基础之上,以追求最佳诊治效果,故称之为EBM(evidence based medicine)。

2、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基础:⑴医生⑵病人⑶最佳证据⑷医疗环境3、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五步曲):⑴确定拟弄清的临床问题:疑难重要⑵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关键词期刊检索系统电子检索⑶严格的文献评价: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⑷应用最佳成果于临床决策:a.肯定最佳证据------个体化的临床应用b.无效或有害------停止/废弃c.难定的证据------提供进一步研究计划⑸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临床正/负效果提高临床水平→前后比较、评价自身临床能力和水平终身继续教育4、找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⑴实施循证医学的第一步⑵医学发展的需要⑶循证医学所赋予的任务5、找准临床问题应具备的条件:⑴对患者的责任心⑵要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⑶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⑷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⑸临床综合分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6、临床问题的类型:⑴一般性的问题(性别、年龄、何时发病、如何发病)⑵特殊的临床问题:a.患者存在的特殊问题b.干预c.干预措施选择d.干预的最后结局问题⑶患者所关心的问题7、构建临床循证问题模式:国际上常用PICO格式:P指特定的患病的人群I指干预C指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为结局例题:一家教学医院肝病科,收治病人中有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

一天,一位慢性乙肝患者问医师,我目前在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其效果除了降低病毒滴度外,是否可以不发展成我的病友那样的肝硬化?而那位肝硬化病友也问,我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请根据上述临床问题用PICO组成方式构建问题:P 慢性乙肝患者I 拉米夫定C 安慰剂D 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8、问题优先排序的7条原则:相关性、避免重复、可行性、政治上的可接受性、适用性、迫切性、伦理学上的可接受性。

询证医学总结

询证医学总结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广义来说,就是遵循现有最好的证据进行医学实践的学问,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针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一个是针对群体的循证医疗卫生决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印彰,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的效率和质量。

其核心思想:临床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和患者的实际状况意愿结合起来。

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

医生开具处方,制定医疗方案或者实践指南,政府机构指定医疗卫生政策或者医疗卫生决策等,都应根据现有的最好的研究结果进行。

我对循证医学的认识是:循证医学解决临床问题,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认识和预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合理用药及促进卫生决策合理化。

循证医学的见解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认识,包括我们口腔疾病里最常见的龋齿,我们从病理角度去认识龋齿的发病因素,包括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这四个主要因素,我们从这些方面去了解和认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一些措施去预防,包括改善饮食结构注意口腔卫生等。

临床上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循证医学,它全面搜集证据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与科学临床发展;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的提高,紧跟科学发展水平;发展临床难题,促进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促进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培训高素质人才;提供可靠的临床信息,促进决策科学化;有利于患者保障自身的权益。

循证医学的发展也是医学向前发展的一个大的跃进,不仅从各个方面认识和发展临床医学,而且对患者的了解认识也是不可估量的。

虽然上了短短的几节课,还是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它对临床医学的系统认识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他教会了我如何用系统全面的眼光去认识临床信息,分析患者病情。

纵观口腔的分支学科,包括口内口外正畸等,它都是在临床经验统计学循证医学的相辅相成中发展起来的。

循证总结

循证总结

一、绪论1、循证医学概念:循证医学是指遵循现有最好的证据实施医疗卫生决策,分析与评价其效果,以提供最佳医疗卫生服务。

2、构成循证医学医学要素(或基础条件):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基础,最佳研究成果,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患者的参与。

3、循证医学实践过程:提出问题,查寻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总结与举例。

二、证据评价1、证据评价的基本要素:(1)真实性(2)重要性(3)适用性2、临床研究证据评价:步骤: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确定类型依据类型评价真实性和相关性临床流行病学评价:不同的临床问题需不同的研究设计DME:设计临床资料的测量评价测量临床研究结果的评价评价不同临床问题3、评价临床证据基本内容:研究设计,研究对象,证据测量,结果分析,质量控制,结果表达,卫生经济三、临床决策分析1.决策(decision)是指为实现预定目标,在现有条件(环境)下,从若干可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2.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充分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或证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各备选方案的利弊和不确定性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加以比较,定量的确定优劣,以实现科学决策。

3.决策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objective),有两个及以上可选方案(project),由谁做出决策即决策者(decision maker),现有条件或环境(condition)4.决策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已知进行的理论推断,而非真实的实验研究受决策者的影响,在临床决策中,诊治方案的好坏应取得患者的认同,患者是最重要的决策者受现有条件或环境的影响5.决策的类型: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6.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对现有信息的充分收集和认识是基础以运筹学和概率论为基本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是核心相关计算机软件应用是手段效果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是重要内容7.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最优化,解的分析,决策8.效用:是决策者对具体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它是决策者对当前处境的体会、对未来的预期、对风险所报态度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观和期望,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

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最佳的研究证据,同时临床经验有时可能是现有最好的证据,研究证据经常需要临床经验的补充不可以完全取代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在用于具体病人的时候具有特殊性,必须因人而异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证据并非一成不变。

同时并不是唯一强调的是证据,而是证据、医生、患者、临床环境的有机结合另外循证医学不等于Meta分析。

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包括1.确定拟弄清的临床问题2.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3.严格的文献评价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价值观应用证据5.后效评价,总结经验。

构建临床问题,应该采用PICO格式,应首先检索经过评估或筛选的信息资源,严格评价检索出来的文献质量,为了医学实践寻找证据时,应最先检索二次研究证据资源例如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Evidence
临床问题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临床问题分为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四大类,随机对照试验是(RCT)是解决治疗问题最佳的研究方案,队列研究是解决病因和预后临床问题的最佳研究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分组是临床试验最重要的偏倚控制措施之一,采取分配方案隐藏的研究显示的效果往往小于未采取分组隐藏的研究,随机分组中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在各组,意向性分析要求不能排除任何经随机分组纳入的病人
构建临床问题(前景问题)PICOS原则,P表示患者类型I干预措施C对照措施O临床结果指标S最佳的研究设计方案
例:一名50岁男性,有心肌梗死史,患者几年来一直服用索他洛尔治疗期前收缩。

根据网上信息,患者担心长期服用索他洛尔会不会导致其他心律失常。

这是一个病因的问题,患者问的是服用索他洛尔会不会导致心律失常,实际上是一个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干预措施就是索他洛尔。

OR、RR都是用来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有多强,常用于评价药物不良反应证据重要性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过程是以某一具体临床问题为基础,全面收集全世界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经过定性和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及时更新,随时提供最新知识和信息作为临床决策依据。

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文献筛选中的初筛指仅仅需要阅读标题进行筛选,文献筛选与评价文献质量时要求2人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筛选的流程、原始研究的特征及质量要在文章中详细列出。

制作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是确定题目、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资料提取、资料分析(meta分析)解释结果撰写报告、更新结果。

作为证据的使用者在检索循证医学证据资源时应按照证据系统﹥证据摘要﹥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的顺序进行检索Meta分析的的统计学过程:计算各独立研究效应大小、异质性检验、多个研究效应量的合并(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的假设检验、合并效应量的可信区间、敏感性分析。

Meta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和综合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Meta分析不能排除原始研究中的偏倚。

原始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包括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统计学异质性,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异质性检验,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数值变量资料可以选用均数差值(MD)或标准化均数差值(SMD)作为效应量,二分类变量资料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方法包括Mantel-Haenszel 法、Peto法、方差倒置法等,分类变量资料,可选择OR、RR、ARI等作为效应量,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不完全取决于异质性检验的结果,固定随机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本质差别体现在权重的分配方法不一致,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检查
偏倚,森林图是meta分析的结果展示图形,必须能够看懂,否则读不懂系统评价的文章,发表偏倚用漏斗图是否对称来识别。

临床研究证据分为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证据。

原始研究证据是指直接以人群,即病人或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根据研究设计方案又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二次证据指尽可能全面收集某一个问题的全部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分析、总结所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证据。

决定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内部真实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该研究使用的偏倚控制措施。

常用的研究方案及其应用范围和科学论证强度按顺序SR-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断面研究设计方案
ROC曲线又称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该曲线的制图方法是以该试验的真阳性率为纵坐标,以假阳性率为横坐标,可以用于正常值临界点的选择,可以用来优选性质类似的诊断性试验,+LR、DOR、+PV、Acc都是评价诊断性试验重要性指标,其中稳定性最好的是+LR
前瞻性研究方案包括,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回顾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很难避免回忆偏倚的发生。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是原始研究证据的评价工具。

OQAQ、PRISMA 、AGREE是二次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
LHH、NNT以及NNT的校正计算、NNH、EER、CER、RRI、RRR、OR、RR、验后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