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计划评价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估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提升员工参与度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制造业中,精益生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体系,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关键步骤:1. 浪费的识别与消除:通过精确的价值流分析,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环节,如过度生产、库存积压、不必要的运输等,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2.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标准化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减少变动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提高员工参与度,鼓励他们提供改善意见,共同优化工作流程。
3. 紧耦合生产:通过紧密协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
这可以包括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及时的物料供应、快速的交付等措施。
4.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改进生产过程。
企业应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员工和客户的反馈意见,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二、精益生产管理的效果评估对于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企业来说,评估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前后的生产成本,评估其成本效益。
成本可以包括人力成本、物料成本、运输成本等。
如果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后,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则说明方法的效果较好。
2. 质量改善分析:通过比较产品的质量指标,如产品缺陷率、退货率等,评估精益生产管理对产品质量的改善效果。
如果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则说明方法的效果较好。
3. 交付能力评估:通过比较生产交付能力的指标,如交付周期、交付准时率等,评估精益生产管理对交付能力的提升效果。
如果交付能力有所提高,则说明方法的效果较好。
4. 员工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精益生产管理的看法和评价。
精益 评价 方案

精益评价方案引言精益评价方案是一种评估和改进组织流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它结合了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原则,旨在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流,使组织更加高效和竞争力强。
本文将介绍精益评价方案的概念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来实施该方案。
什么是精益评价方案?精益评价方案是一种基于精益思想的评估和改进方法,旨在消除浪费和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
精益评价方案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确定目标:确定评价的目标,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或提高质量。
2.收集数据:收集与目标相关的数据,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缺陷和瓶颈等。
3.分析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改进的机会。
4.制定改进计划: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确定改进的重点和优先级。
5.实施改进:执行改进计划,并监控改进的效果。
6.持续优化:持续监控和改进生产流程,以确保持续的效率和质量改进。
精益评价方案的步骤和方法步骤一:确定目标在开始精益评价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
这将使您能够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并确保改进活动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一致。
例如,您的目标可能是提高交付时间、降低库存成本或提高质量指标。
步骤二:收集数据在进行精益评价时,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您需要收集与目标相关的数据,以便了解当前的状况并识别潜在的问题。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生产时间、库存水平、缺陷率等。
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收集数据,例如观察实际生产过程、审查文件和记录,或者使用自动化系统收集数据。
步骤三:分析数据一旦收集到数据,下一步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您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确定改进的机会。
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包括流程图、鱼骨图、帕累托图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您可视化数据,并找出最主要的问题和瓶颈。
步骤四:制定改进计划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您可以制定改进计划。
在制定改进计划时,需要考虑改进的重点和优先级,并确定实施的具体措施。
例如,您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某个工艺流程、培训员工或引入新的技术。
精益生产评价打分表

60 4.6.2 持续改善活动开展
4.6.3 基本的持续改善方法
5.1.1 系统应变能力提高
5.1.2 管理简单化
125 5.1.3 精益人才培养
5.1.4 公司形象提升
5.1.5 精益公司文化形成
5.2.1 员工及顾客满意率提
高
5.2.2 不良品率下降
175
5.2.3 人均生产率提高 5.2.4 生产周期缩短
25
25 25 25 25 25 25 1000
评价人员:
评价日期
得分
60
4.1.3 5S活动策划 4.1.4 5S活动展开
4.1.5 5S实施效果
4.1.6 全面推行5S活动
4.2.1 合理布局
4.2.2 多能工
4.2.3 均衡性生产
4.2.4 快速切换
160 4.2.5 看板管理
4.2.6 试听管理2.9 物流与搬运
50
5.2.5 库存量的降低
5.2.6 降低成本
5.2.7 利润提高
标准分 5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10 10 20 20 20 20 10 20 10 20 20 30 20 10 10 10 10 20 15 15 15 15 20 20 20 25 25 25 25 25
5.2 精益生产后取得 的有形成果
合计
50
1.1决策层对精益的重视
60 1.2精益长期推进的理念
1.3决策层的决心和目标
2.1精益生产的目标
80
2.2精益生产的核心 2,3精益生产的理论基础
2.4精益理论培训
3.1设立精益推进机构
3.2精益推进计划
精益生产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精益生产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在现代制造业中,精益生产系统已经成为了一种先进、高效的生产模式。
它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实现了企业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精益生产的基本原则、应用效果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谈论精益生产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一、精益生产的基本原则精益生产是一种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生产理论,旨在通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持续改进,它将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分为价值流和非价值流两部分,将所有的操作都归纳为“增值”和“非增值”两类,只有增值活动才被认为是真正的生产活动。
企业应该努力消除非增值活动,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具有如下的基本原则:1. 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准时生产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物料的准确性、数量和时间的协调一致,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堆积和浪费。
2. KANBAN(看板)管理看板管理是一种通过标识物料状态的方式来控制生产流程的方法。
企业应制定看板来控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保证物料准确、及时地到达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畅和高效。
3. 一体化工作系统精益生产要求企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工作部门通过共享信息、合作协同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原则强调了整个企业的协同作用,创造了一种更加高效、流程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
4.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的核心价值,它要求企业细致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完善生产流程。
二、精益生产的应用效果精益生产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浪费精益生产系统可以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通过降低库存、减少过剩物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2. 提高质量精益生产可以不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流程,从而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缺陷和错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企业精益生产管理及评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精益生产进入中国以后,中国的很多工厂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精益生产管理,有些企业通过精益生产获得了很好的效益,有些企业在运用精益生产管理却强差人意,最后不了了之。同样是使用精益生产的若干工具,比如6S活动、拉动看板、单元生产、快速切换、IE持续改善、TQM、生产均衡化等,为什么有些企业(比如海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有些却失败呢?我公司如何才能运用好精益生产管理呢?
2.确定指标评价集
评价集是对各层次因素状态的直接描述和表征方式,可采用等级评价。
3.确定评价矩阵
评价最好以问卷的形式按照合适的比例发放到不同层次员工当中,然后按照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出各个评价结果的人数比例。于是可得出在上的评判矩阵。
4.计算一级评价向量
采用算子进行计算。
5.计算综合隶属度
用第一级评判向量构建到的模糊评价矩阵。
把分准则层对主准则层的评判看成第一级评判,把主准则层对目标层的评判看成第二级评判,从而构成一个二级三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根据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目标层主准则层分准则层
精益生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市场营销管理企业战略
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销售业绩
用户满意度
精益生产过程管理拉式系统建立与运作
3.员工操作不规范产生的问题。
生产中员工的动作可分为三类:产生产品附加值的动作:不产生产品附加值但必须做的动作;完全不必要的动作。第三类动作被称为无效劳动,是造成工人体力浪费的主要原因。、公司的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原因、自身原因等产生无效劳动,使得员工操作效率下降,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精益生产是一种基于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流动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评估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如何评估你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
一、确定评估指标评估公司的精益生产水平需要明确评估指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价值流图:通过绘制整个生产过程的价值流图,分析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情况,找出浪费的地方。
2. 周转时间:包括生产周期、加工时间、等待时间等,评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速度,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延误。
3. 库存水平:评估公司库存水平是否过高,过高的库存会导致资金占用和物料过期浪费。
4. 第一次通过率: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第一次通过率越高,说明产品质量越好,减少了返工和废品产生的浪费。
5. 人力资源利用率:评估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员工的工作效率、利用率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等。
二、数据收集评估精益生产水平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数据收集:1. 生产数据记录:收集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完成时间、加工时间、数量、质量等。
2. 实地观察:亲自到生产现场观察生产过程,了解生产环节中的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3. 员工访谈: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生产过程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 流程图绘制:根据数据绘制生产过程的流程图,标记出每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使问题一目了然。
2. 对比分析:将不同时间段、不同产品线或不同工厂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性和问题所在。
3. 帕累托图:用于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排序,通过分析每个问题的贡献度,确定改进的重点。
4. 五力分析:分析公司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和竞争力,找出改进的机会。
四、改进措施在分析数据后,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精益生产5大指标

实际 生产
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EE
24
97.87%
465
455
97.85% 1.3 350 80.29% 76.89%
实际运行时间=生产计划时间-停 工时间
OEE=可动率×实际生产率×首次通过率
停工时间=工具更换、调整、故障停 止、上下流等待、质量维持、确认
、工件不良、操作失误、作业缓滞
停止等时间
4. 实际节拍时间 5.生产周 (分钟/件)TT 期DTD
精
1.生产计划完成率BTS
产品
日期
日计 划产
量
实际 生产
产量 绩效
依照计 划品种 生产量
品种绩 效
按照计 划顺序 生产量
顺序 绩效
BTS
A
实例 281 281 100.00% 271 96.44% 261 96.31% 92.88%
BTS = 产量绩效 × 品种绩效 × 顺序绩效
= 实际生产量 × 依照计划品种的生产量
TAKT=实际运行时间/生 A产品从原材到成品
产计划运行时间
各个过程时间之和
1.619217082
首次通过率
计划生产量
实际生产量
× 实际依照顺序生产的数量 依照计划品种生产的数量
停工时间 止、上下流等 、工件不良、
精益生产五大指标
2.首次通过 率FTT
3.设备综合利用率OEE
报 废
返 修
FTT=返修 率*报废率
生产计划运 行时间(分
钟)
实际运行 时间(分
钟)
可动 率
理论加 工周期 (分钟 /件)
理论 生产 总量
精益生产评价表

量与记录
一,开始效率提升的改善活动 程管理、生管系统、品质管 入新的方法技术。如:TRIZ
理、财务管理)
无布局概念
采用水平布局的方式,孤岛作 部分工序垂直布局,人、物流 灵活运用精益布局的方法。 实现模组化布局(设备小型化
业
动线较为明确
如:超市、CELL式布局
、快速转换,不收空间束缚)
没有换模的概念
部;预防管理和零缺陷是各个
很少预防和推动其他部门改善 质量部门可直接向最高管理阶 在产品策划阶段,以及顾客 部门行动的共识;质量高管属
层报告现阶段的质量状况
事物处理时,质量部门都承 于公司董事决策层
担相关的职责
不了解质量是管理的工 认识到质量管理有价值,但没 开始支持并协助质量活动,通 对改善质量的资源配置列到 将质量管理作为经营体系中最
进行挑选。
部件进行隔离处理
为批次不良处理;
客户单的不良品都能够收
集,分析和反馈和处理;
没有持续改善的规范, 有搞运动式短暂的活动,没有 有制度保证WCC活动,提案活动 改善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并 改善信息来源于业务运营各方
主要是解决出现的问题 机制保证
得到落实,并有激励措施
与绩效考核挂钩,权重不低 面,改善对象主要是潜在的问
质量 10.监视和测量
11.信息化系统
12.质量工具的应用
13.不合格品控制
14.持续改善
15.质量成本 16.直通率
精益生产评价表
推动生产
拉动生产
评价基准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没有标准工时
有个别工位的标准工时
1.有标准工时,无客户节拍意 1.以客户节拍进行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计划评价
某厂用一套设备生产若干种产品。
工厂靠银行贷款筹集资金,现在为工厂制订合理、易行的生产计划,使得生产成本、准备费用以及储存费用之和尽可能小。
(1)为了很好的解决稳定的、周期性生产计划问题,我们建立了非线性规划的模型。
利用题中的条件找出各个约束条件,并且得出的费用最小的目标函数为:
=min s 1+s 2+c 1⨯x 1⨯t 1+c 2⨯x 2⨯t 2+
()()()()21211
2
1
211
1
1
1
1
1
÷+-+÷+-t t t t x c c t t d x kr kr +()()()()21212
1
1
222
2
2
2
2
2
÷+-+÷+-t t t t x c c t t d x kr kr
(2)考虑到n 种产品时,只是在一个周期中轮换更替生产不同的产品,从而满足每天对n 中产品的需求,求解方法与思想与第一问相同。
我们先在网上查找优化一组数据进行验证。
当n=2时,运用LINGO 软件求出最优计划如下:
生产周期为7天,甲连续生产4天,每天生产525件;乙连续生产3天,每天生产467件。
每个周期需要贷款的最少资金为。
生产计划问题优化
一. 问题重述:
某厂用一套设备生产若干种产品。
工厂靠银行贷款筹集资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
现考虑以下的简化情形:
1) 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市场对它们的需求分别为d1,d2 (件/天),该设备生产它们的最大能力分别为U1,U2 (件/天),生产成本分别为c1,c2 (元/件)。
当改变产品时因更换零部件等引起的生产甲乙前的准备费用分别为 s1,s2(元)。
生产出的产品因超过当天的需求而导致的贮存费用,按生产成本的月利率r 引起的积压资金的k 倍计算(每月按30天计)。
设每种产品的生产率都可以从零到最大能力之间连续调节,每种产品当前的需求均需满足。
请您为工厂制订合理、易行的生产计划,使上面考虑到的费用之和尽可能小。
2)考虑有n 种产品的情形,自行给出一组数据进行计算,讨论模型有解的条件。
二. 模型假设
(1)在生产中,对甲、乙两种产品考虑稳定的、周期性的计划,不必考虑初始情况。
(2)生产过程中,机器不考虑出现故障等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
(3)假设在生产过程中甲乙每天的生产能力一定。
(4)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调换资金,尽量连续几天生产一种产品。
三.符号说明
四.问题分析
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时,只需要考虑稳定的、周期性的变化,故在安排计划时可以把甲乙
分别看作在这些周期中间的一个周期。
要为该厂制订合理、易行的生产计划,使题中考虑到的各种费用之和尽可能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成本费用问题,由于每种产品的生产率都可以从零到最大能力之间连续调节,为了简化模型,可让甲乙每天的生产能力一定,故只要保证每天满足需求即可。
其次是考虑到在改变产品时要更换零部件,由此引起的生产甲乙前的准备费用,为了节省准备费,可以在一个周期里连续几天生产甲或乙。
最后是由产品过多引起的储存资金。
为了减少费用,我们考虑在一个周期内单独生产甲时,既能满足生产时间内的需求,又能使生产剩余的的产品刚好满足单独生产乙时每天对甲的需求量,也就是说在单独生产乙时期末,剩余量刚好为0。
同理,在单独生产乙时,剩余量也刚好能满足单独生产甲时每天对乙的需求量。
(2)当生产n 种产品时,我们可以根据第一问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只是变量多的问题,同样需要建立非线性方程。
为了简便的给出最优计划,让n =2时,在网上查找一组数据,并且进行优化,再用LINGO 软件解最优解。
五. 模型建立与求解
5.1.1
1)总生产成本:
由题意可知,在一个周期内,单独生产甲时的总生产成本为
c 1⨯x 1⨯t 1
在一个周期内,单独生产乙时的总生产成本为
c 2⨯x 2⨯t 2
2)准备费用:
在每个周期内恰好更换零部件各一次,所需是准备资金为:
s 1+s 2
3)储存费用:
在一个周期内单独生产甲时, 第一天的储存费用为:c 1
⨯()d x 1
1
-⨯r ⨯
k
第二天的储存费用为:
c 1⨯()
d x 11-⨯r
⨯k ⨯2
第三天的储存费用为:c 1
⨯()d x 1
1
-⨯r ⨯
k
⨯
3
…………
第t 1天的储存费用为c 1
⨯()d x 11-
⨯r ⨯
k
⨯
t 1
开始单独生产乙时,甲的储存费用:
第
t 11+
的储存费用为c 1
⨯()[]t d t
x 111
1
1+⨯-⨯⨯r
⨯
k
第t 12
+的储存费用为
c 1⨯()[]t
d t x 11112+⨯-⨯⨯r
⨯k
…………
第t t 12
+的储存费用为
c 1⨯()[]t t
d t x 12111+⨯-⨯⨯r
⨯k
由上述式子可知,在一个周期内,储存费先以等差数列d x 11-递增,达到最大
()c t d x kr 1
1
1
1
-后,又以d 1递减到0,故对于甲的总储存费用为:
()()()()21211
2
1
211
1
1
1
1
1
÷+-+÷+-t t t t x c c t t d x kr kr
同样在一个周期内,对于乙的总储存费用为:
()()()()21212
1
1
222
2
2
2
2
2
÷+-+÷+-t t t t x c c t t d x kr kr
4)目标函数:
有上述分析得出最小费用为:
=min s 1+s 2+c 1⨯x 1⨯t 1+c 2⨯x 2⨯t 2+
()()()()21211
2
1
211
1
1
1
1
1
÷+-+÷+-t t t t x c c t t d x kr kr +
()()()()
21212
1
1
222
2
2
2
2
2
÷+-+÷+-t t t t x c c t t d x kr kr
5.1.2 约束条件
1)甲、乙每天的生产能力: x 1<U 1 ; x 2<U 2
2) 生产周期:
要储存费用也要尽量少,所以生产周期也不能太长,故我们令周期小于30天,即
t 1+t 230
≤
3)储存费用:
由分析可知,为节约资金,假设在一个周期内生产与需求刚好满足,即:
()t d t d x 2
11
1
1
=-; ()t d t d x 1
22
2
2
=-;
由上述式子可知,对于乙的总储存费用为: 4)附加约束:
x 10>;x 20>
并且 x 1 x 2 t 1 t 2 均取整数
2时,经网上查找并近似得到数据如下:
以上数据在软件LINGO 验证得到的最优生产计划:
Loc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Objective bound:
Infeasibilities:
Extended solver steps: 5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67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
T1
X2
T2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在给出已知数据下,由以上结果分析可知,生产周期为7天,甲连续生产4天,每天生产525件;乙连续生产3天,每天生产467件。
每个周期需要贷款的最少资金为。
六.模型评价
优缺点:
优点:该模型简化了生产问题,使得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尽量减少借贷资金。
假设
每天生产能力一定,使得问题难度降低,建立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这种方法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并且更具普遍性。
再运用LINGO求最优解,即方便,又准确。
缺点:在建立模型时,把一些条件简单化,这样可能会使模型对所有情况都适合。
同时
题目中数据太少,也同样减少了计算精度。
模型改进: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同的结论。
同时对模型进行一些适当改动,便可推广到更为普遍的问题,模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