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

存等。
能源的未来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发展可再生能源
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 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推进核能技术
发展更安全、更可靠的核能技术,为 人类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
能源储存技术
发展高效的能源储存技术,解决能源 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以及它们对地球运动和地震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现象的原理,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 统的意义。
地球的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太阳系与宇宙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特征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
04
主要内容
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 球宇宙以及科学探究等多个领
域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01
02
03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目标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理解 科学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 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 值观。
02
第一章:物质的变化
05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不受介质影 响。
电磁波的波动性
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可以发生反射、折射、干 涉和衍射等现象。
电磁波的粒子性
电磁波具有粒子性质,可以携带能量,并与其他 物质相互作用。
能源的未来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发展可再生能源
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 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推进核能技术
发展更安全、更可靠的核能技术,为 人类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
能源储存技术
发展高效的能源储存技术,解决能源 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以及它们对地球运动和地震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现象的原理,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 统的意义。
地球的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太阳系与宇宙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特征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
04
主要内容
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 球宇宙以及科学探究等多个领
域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01
02
03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目标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理解 科学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 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 值观。
02
第一章:物质的变化
05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不受介质影 响。
电磁波的波动性
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可以发生反射、折射、干 涉和衍射等现象。
电磁波的粒子性
电磁波具有粒子性质,可以携带能量,并与其他 物质相互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套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用ΔH表示。
03 第3章: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
总结词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 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详细描述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 度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 来测定,并且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 规及其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 展
环境保护的意义
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促进经济发展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发 展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FOR WATCHING
化学反应的原理
01
02
03
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受 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 素影响。
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经历的 中间状态和步骤,揭示反 应如何进行。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 利用,如燃烧反应释放能 量。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
反应平衡
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 变化关系。
02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如二氧化碳、水等
。
03
离子与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而共价化合物则相对较低。此外,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则不行。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用ΔH表示。
03 第3章: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
总结词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 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详细描述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 度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 来测定,并且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 规及其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 展
环境保护的意义
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促进经济发展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发 展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FOR WATCHING
化学反应的原理
01
02
03
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受 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 素影响。
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经历的 中间状态和步骤,揭示反 应如何进行。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 利用,如燃烧反应释放能 量。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
反应平衡
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 变化关系。
02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如二氧化碳、水等
。
03
离子与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而共价化合物则相对较低。此外,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而共价化合物则不行。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第四节++电动机(共28张PPT)

三、直流电动机 (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
1、工作原理: 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的原理。
2、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定子磁体
3、 转子 线圈
构 造
换向器:两个铜半环 改变电流方向
电刷 衔接换向器
依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运转 使用交流电源
中考资源网
交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探究二: 影响通电导体受力方向的因素
中考资源网
闭合开关观察,原来静止在磁场中的导 体运动情况:
a.磁场方向不变,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磁场中 导体运动方向改变. b.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观察磁场 中导体运动方向改变.
c.同时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观察磁场 中导体运动方向不变.
了机械能 __电__能___,即 机转械化能为
。
2 .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的作用是( B )
A.只改变电流的大小
B.只改变电流的方向 C.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D.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3、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叫做直__流__电__动__机___。 4、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主要由___磁__铁______、 __线__圈_______、__换__向__器_____、__电__刷_______组成。其工 作原理是_利__用__通__电__线__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5、换向器在电动机中的作用是自__动__改__变_线__圈__中_电__流__的_。方向,
后再停下来
2、怎样使线圈在转过平衡位置后继续沿原来的方向 转动下去?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 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电流方向
磁场方向
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通电线圈的受 力方向,从而使之沿同一方向连续转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浙教版八级科学下册复习课ppt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方法透视 此题考查的是平静状态下吸气、呼气时,膈肌的舒缩状 (C2.)要实说验明时呼为吸便作于用操产作生和二观氧察化,碳应需该避用免手光握合紧作试用管的干扰,所以需要在黑暗或无光照的环境中进行;
【A.试判题断链窖接内】二小氧试化身碳手含3量,创新培优5、7 [学嘉会兴用中实考验]证如明图植3-物5-1的6 呼所吸示作为用验中证二动氧物化需碳要增呼多吸的方实法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嘉试兴题中链考接]】如图小3试-5身-1手6 所3,示创为新验培证优动5物、需7 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例2 某同学为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3-5-13 所示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 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数小时后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U形管内液面A 处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B 处 下降 (填 “上升”或“下降”)。
第 5 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塑料瓶壁上有明显的水珠生成 常考2 知道动物的呼吸作用;
(2)24 小时后,塑料瓶壁上有什么现象?
。
C 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经高温处理过的种子。
(3)把T 处夹子打开,用力挤压塑料瓶A,让气体进入烧杯,可观 第 3 章 空气与生命
解析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放出能量,所以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高低可作为种子呼吸作用强度的一种判断依据。
第第解析55 节 节张肋生生间而物物外的的肌呼呼不和吸吸膈和和肌是呼呼的吸吸收缩作作缩用用与小舒张;能够膈使胸肌腔体积向增大上或缩运小。动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回缩变小,
例第35 节小明生为物了的探呼究吸植和物呼也吸能作呼用吸,做了以下实验(如图3-5-14 所 (常填考“2升知高道”“动降物低的”或呼“吸不作变用”);。
【A.试判题断链窖接内】二小氧试化身碳手含3量,创新培优5、7 [学嘉会兴用中实考验]证如明图植3-物5-1的6 呼所吸示作为用验中证二动氧物化需碳要增呼多吸的方实法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嘉试兴题中链考接]】如图小3试-5身-1手6 所3,示创为新验培证优动5物、需7 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例2 某同学为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3-5-13 所示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 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数小时后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U形管内液面A 处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B 处 下降 (填 “上升”或“下降”)。
第 5 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塑料瓶壁上有明显的水珠生成 常考2 知道动物的呼吸作用;
(2)24 小时后,塑料瓶壁上有什么现象?
。
C 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经高温处理过的种子。
(3)把T 处夹子打开,用力挤压塑料瓶A,让气体进入烧杯,可观 第 3 章 空气与生命
解析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放出能量,所以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高低可作为种子呼吸作用强度的一种判断依据。
第第解析55 节 节张肋生生间而物物外的的肌呼呼不和吸吸膈和和肌是呼呼的吸吸收缩作作缩用用与小舒张;能够膈使胸肌腔体积向增大上或缩运小。动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回缩变小,
例第35 节小明生为物了的探呼究吸植和物呼也吸能作呼用吸,做了以下实验(如图3-5-14 所 (常填考“2升知高道”“动降物低的”或呼“吸不作变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是: 大头针又掉了下来
。
实验结论: 磁体使铁棒获得了磁性。
知识讲解
磁化
1.磁化的概念: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2.钢的磁化: 铁棒离开磁体,磁性立即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棒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
3.永磁体:
永磁体
天然磁体: 磁铁矿石 条形磁体
人造磁体 蹄形磁体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我国的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 性质来实现“悬浮”的。
交流讨论
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
仍然都有N极和S极?
N
S
猜想: N
N
S
S
N
S
N
S
你的实验设计:利用一条条形磁体靠近被分割的磁体,看 是否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现象。
小磁针
S
N
人造永磁体的制造原理: 用磁体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
交流讨论
1.弹簧秤的读数将怎样变化?
铁
先减小后增大,因为磁体两端磁性强。
块
2.已知磁体A左端为N极,请标出B、C两磁体的磁极?
N SN S S N
3.在做磁极间发生相互排斥实验中,条形磁铁和小磁针 为什么不能靠的太近?
条形磁体的磁性比小磁针强的多,小磁针会被条形磁体磁 化,这样使小磁针靠近条形磁体的一端产生一个异名磁极,会 使他们之间出现互相吸引。
小磁针在磁体靠近前空气已经存在。 在磁体和小磁针之间放一张白纸,指针指向仍发生改变。
所以猜想2 ----也不成立。
小磁针在木块或塑料块附近,指针指向不发生改变。 拿开磁体,小磁针静止后又恢复原来的指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
浙教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61页 0121页 0279页 0330页 0421页 0517页 0570页 0583页 0647页 0716页 0760页 0831页 0861页 0881页 0928页 0990页
第1章 电与磁 第2节 电生磁 第4节 电动机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第4节 二氧化碳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4节 电动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5节 磁生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1章 电与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2节 电生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
浙教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61页 0121页 0279页 0330页 0421页 0517页 0570页 0583页 0647页 0716页 0760页 0831页 0861页 0881页 0928页 0990页
第1章 电与磁 第2节 电生磁 第4节 电动机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第4节 二氧化碳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节 土壤的成分 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4节 电动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5节 磁生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6节 家庭用电
第1章 电与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2节 电生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录和特征变化。
非洲起源论
现代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然后 逐渐迁徙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原 始人类种群混合。
智人的出现
智人作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具 有更先进的认知、语言和社会能力 ,这些能力的进化促进了人类文明 的发展。
04
第三章:人体的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
视觉器官的功能
视觉器官主要负责接收光线信息 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 大脑进行处理,使我们能够看到
03 课程内容
涵盖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注重实验与实践。
学习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八年级科学下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0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观念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电磁辐射的防护
电磁辐射标准
根据国际和国家相关标准 ,限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 频率,保护公众健康。
防护设备
使用防辐射材料和设备, 如防辐射服、防辐射屏等 ,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 影响。
控制暴露时间
减少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的 暴露时间,降低对身体的 危害。
注意安全距离
保持与高强度电磁辐射源 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 触。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学生应养成自主学习 的习惯,提前预习、 复习,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
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 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
能力。
合作学习
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问题,分 享学习成果,提高学
习效率。
反思与总结
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中 的不足,总结学习经 验和方法,不断完善 自己的学习策略。
非洲起源论
现代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然后 逐渐迁徙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原 始人类种群混合。
智人的出现
智人作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具 有更先进的认知、语言和社会能力 ,这些能力的进化促进了人类文明 的发展。
04
第三章:人体的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
视觉器官的功能
视觉器官主要负责接收光线信息 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 大脑进行处理,使我们能够看到
03 课程内容
涵盖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注重实验与实践。
学习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八年级科学下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0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观念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电磁辐射的防护
电磁辐射标准
根据国际和国家相关标准 ,限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 频率,保护公众健康。
防护设备
使用防辐射材料和设备, 如防辐射服、防辐射屏等 ,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 影响。
控制暴露时间
减少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的 暴露时间,降低对身体的 危害。
注意安全距离
保持与高强度电磁辐射源 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 触。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学生应养成自主学习 的习惯,提前预习、 复习,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
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 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
能力。
合作学习
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问题,分 享学习成果,提高学
习效率。
反思与总结
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中 的不足,总结学习经 验和方法,不断完善 自己的学习策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1)教学课件共15张PPT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据的结论或解释。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到底有多少呢?
2、找出活动步骤中的关键字
在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能够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
概括一下:实验药品要满足什么条件?
瓶内水位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区分或者证明某物质往往不能只凭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而要靠物质的化学性质。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态)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气态)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态)
概括一下:实验药品要满足什么条件?
【活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研读:1、从文本中找出实验装置的名称 2、找出活动步骤中的关键字
燃烧匙 B
集气瓶 A
C 止水夹 D 导管 E 烧杯
1、把集气瓶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份。 2、点燃红磷并立即塞紧瓶塞,观察
果,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
• 2.在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能够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勇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对他人错误观点提出质疑,又勇于放弃自己的
错误。
• 2.重事实,注重证据,能依据客观事实和来源可靠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 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质疑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或解释。
。
3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证明了空气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能够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 ,本实验说明:____________
_____ 。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了1/5左右。
据的结论或解释。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到底有多少呢?
2、找出活动步骤中的关键字
在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能够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
概括一下:实验药品要满足什么条件?
瓶内水位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区分或者证明某物质往往不能只凭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而要靠物质的化学性质。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态)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气态)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态)
概括一下:实验药品要满足什么条件?
【活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研读:1、从文本中找出实验装置的名称 2、找出活动步骤中的关键字
燃烧匙 B
集气瓶 A
C 止水夹 D 导管 E 烧杯
1、把集气瓶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份。 2、点燃红磷并立即塞紧瓶塞,观察
果,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
• 2.在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能够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勇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对他人错误观点提出质疑,又勇于放弃自己的
错误。
• 2.重事实,注重证据,能依据客观事实和来源可靠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 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质疑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或解释。
。
3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证明了空气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能够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消耗的气体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 ,本实验说明:____________
_____ 。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了1/5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小磁针的某一端时,小磁针的这一端会自动远
离;当钢条乙靠近小磁针的某一端时,小磁针的
这一端会自动接近。由此可以肯定的是( C )
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 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
C、钢条甲有磁性
D、钢条乙有磁性
4、一块条形磁铁,没有标明哪端是北极,哪端 是南极,请你设法判别它的南、北极?
5、两个外形相同的条形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一章 电与磁
让磁铁与铁块、木头、塑料、铝块和铜 块接近。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是: 铁块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是: 木头、塑料、 铝块、铜块
一、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1、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一个物体 是不是磁体呢? 能否吸引铁、钴、镍等物体进行判断
2.给螺线管通电,吸引大头针
或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
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也存在磁场
3、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枚铁钉再吸引大头针,观察现象
结论: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比不带铁芯的强
铁芯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相当 于一根磁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螺线管(线圈):导线绕在圆筒上。
I
I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结论
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__磁__场___;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_条__形_磁__体___ 的磁场相似;
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取决于_电__流_方__向___。
三、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
螺线管,让四指
指向螺线管中电 N
S
流的方向,则大
拇指所指的那端
就是螺线管的N S
N
极。
2.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
S
N
(a)
N
S
N
S
(b)
S
N
(c)
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 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
S极?你如何验证你的回答呢?
在大头针盒上方的适当
位置固定一根铁棒,观察其 能否把大头针吸引上来: 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 。将一
块条形磁铁从上方靠近铁棒,
观察铁棒能否把大头针吸引 上来:铁棒能吸引大头针;如果把
条形磁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大头针掉落 ,这又说明 了: 铁棒的磁性消失了 。
一、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含铁质物体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磁体磁性最强的两端(N极、S极)
性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 程
铁棒、钢棒
人造永磁体
有两枚大头针针尖的一端吸在如图所示的 条形磁铁的N极一端,则这枚大头针静止是的大
以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这些同心圆所在平面与直导线垂直
离直导线越近,磁场越强; 离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
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有何特点?
结论:越靠近直导线,磁性越强。
磁感线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 圆,都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用导线绕成螺线管后,吸引大头针或靠近小磁针, 观察现象。
?
一、奥斯特实验
装置:
电流方向
直导线
电流方向
结论:
1、通电导线周 围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磁场方向 与电流方向有关。
——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
在有机玻璃板上穿一个小孔, 一根直导线垂直穿过小孔, 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些 铁屑,给直导线通电后,轻 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 情况
(d)
3、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 中标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S
N
4、如图所示,分别标出通电螺 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
S
N
N
S
5.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S
N
N
S
6.已知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 如图,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S
N
+ 电源 -
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铁的组成? 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3、磁极:磁体磁性最强的两端(N极、S极)
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 起来,并让它们彼此靠近时,
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一、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磁体磁性最强的两端(N极、S极)
磁体间的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相互规律: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铁块甲和乙,按图(1) 方式放置,甲与乙相互吸 乙
引;当按图(2)方式用手
拿住甲,铁块乙掉下来。
这些现象说明( B )
A、甲是磁体,不是磁体
甲 (1)
B、甲不是磁体,乙是磁体
C、甲、乙都是磁体
D、甲、乙都不是磁体
甲
乙 (2)
电生磁
奇怪事件
十七世纪的末期,在欧洲一个小城镇 的修鞋铺里,曾经发生了一件奇怪的 事情:有一天夜里雷雨交加,突然一 个落地雷闪进了这个鞋铺.第二天早上, 修鞋师傅发现,掌鞋的铁砧子粘满了 铁钉,活象一个“铁刺猬”.师傅费了 很大劲,才把钉子拔下来.原来铁砧已 经变成了磁铁.
2、可以怎样判断磁性的强弱呢?
用所能吸引的铁屑多少(或大头针的 多少)进行判断,所能吸引的铁屑(大头 针)越多,则磁性越强。
把铁屑均匀地铺在白纸上,将磁体平放在
铁屑上,然后将磁体提起,观察到什么现象? 磁铁两端吸附的铁屑较多,这一现象说明: 磁铁两端的磁性较强 。
S
N
一、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致位置可能是( A )
S
S
S
S
B
C
D
1、水平慢慢地转动指南针的罗盘时,罗盘内的
小磁针( B )
A、将随罗盘一起转动 B、不随罗盘转动,几乎仍然在原来位置上不动
C、将转动得比罗盘快些
D、将转动得比罗盘慢些
2、有一种螺丝刀,其金属部具有磁性,你认为 这种螺丝刀有什么好处?
3、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 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
一.回顾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使指 针偏转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磁场。
2.磁场的特点: (1).看不见、摸不着; (2).它是确实存在的; (3).可以根据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它。
3.磁场方向规定: 小磁针在磁场中某点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磁 场方向。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那么,不用 磁体能否在空间产生磁场呢
+
螺线管
铁芯
电磁铁
常见的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固态式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
接触式
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当控制电路的开关断 开时,电磁铁没有磁 性,弹簧把触头拉向 绿灯触点,则绿灯亮; 当控制电路的开关闭 合时,电磁铁通电, 有了磁性就吸引衔铁, 使工作电路闭合,则 红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