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液体疗法体会

合集下载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2 结果
率为 3 2 . %。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 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差 0
术后两组均 未见 双侧 喉返 神经损伤 发生 。两 组术 后喉返神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在术后 8个月时喉返神经损 伤病人 经损 伤与恢 复状 况 详见 表 2 。全 部患 者 的喉返神 经损 伤率 为 恢 复程度优 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 (8 8 6 ,观察组喉 返神 经损伤 率为 1 1 ( / 5 ) . 0 1/ 5 ) . % 649 , 3
临京医学工 0 年8 第1卷 期 农21 月 9 第8 2

论著 ・
・39 11・
( 临床 研 究 )
葡萄糖酸钙锌 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魏 明香 ,林 小芹 ,黄 翠梅 ,何 高峰
f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 民医院 儿科 ,广东 韶关 s eo ) loo
【 摘要 】 目的 评价 葡萄糖酸钙锌 口服 溶液佐 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疗效 。方法 1 0 5 例轮状病毒性肠 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
r tv r s e t r i. eh d 1 0 c s s o o a i s e trt r o a i n e i s M t o s a e f r t v r n e i s we e u t 5 u i 收 稿 日期 :2 1 — 4 2 o 2 0~ 5
g o p r c i e itte a y a d f i e a y wh l h b e v t n r u e ev d d e r p n u dt r p , i t e o s r a i h l h e o
r u e dclu a i u o a a l i d ci t najnt e e v c n ng e o su o u v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观察
李引会;杨锦莲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婴幼儿多发。

临床表现腹泻呈大量水样便,易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也可引起全身感染,侵犯多个脏器,严重者可致死亡。

我院儿科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196-2197)
【作者】李引会;杨锦莲
【作者单位】030006太原市太航医院儿科;030006太原市太航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J], 梁卫华
2.利巴韦林单用与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 [J], 李飞飞
3.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 [J], 陈晓英
4.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研究[J], 郭丽
5.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 [J], 陈晓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例
轮状 病 毒性 肠 炎 。即秋季 腹 泻 ,病 程 一般 在 7~ 10天 ,我们 采 用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取 得 了较 好 的 疗 效 ,缩短 了病 程 。 中 医辨 证 小 儿 秋 季 腹 泻多 属 风 热 湿 邪所侵 ,脾 胃受损 ,运化 失 职 ;治 当清 热解 表 ,化 湿 收 涩止泻 。 由于 小儿 脾 胃薄 弱 ,故 当顾 护 脾 胃。 以 葛根 芩连 汤 解 表 清 热 ,平 胃散 燥 湿 运 脾 等 。脾 运 得 健 ,故能 获效 。
(收 稿 日期 :2006.08.23)
· 56 ·
2003年 9月 17日~2004年 1月 20日,在 本科 因泄 泻住 院治疗 ,经 轮 状 病 毒抗 体 检测 阳性 60例 , 其 中男 性 38例 ,女性 22例 ,年 龄 2个 月 ~4岁 。大 便常规 检 查 见 :脂 肪 球 +~ + + -I-,WBC+~ + + +;血 分 析 :WBC<10×10 几 。 临 床 均 有 腹 泻 、水 样便 、蛋 花样便 ,每 日大 便 次 数 十余 次 以上 ,或伴 发 热 、呕 吐 ,均 伴有不 同程度 的失水 。随机分 为 中西 医 结合组 (治 疗 组 )和 对 症 治 疗 组 (对 照组 )各 30例 。 其 中治 疗组 轻度 失水 14例 ,中度 失水 12例 ,重 度 失 水 4例 ;对 照 组 转:度 失 水 15例 ,中度失 水 12例 ,重 度失 水 3例 。60例 均 予液 体 疗 法 +口服 培 菲 康 或妈 咪爱 、思 密达 、抗病 毒 药物 。
根芩连 汤加 减 ,脾 虚 证 用 参 芩 白术 散 加减 。并 根据
症 状 随症 加用 石榴 皮 、山楂炭 收 涩止 泻 ,车前草 利尿
实大便 ,鸡 内金 、麦 芽 消 积 化 滞 等 。 (3)液体 疗 法 及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于丽;钱鹏飞;杜玲;王霞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29)8
【摘要】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于0.5~2岁婴幼儿.临床表现有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5-10次至十多次,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

在中国小儿腹泻病病原构成比中,轮状病毒占40%左右。

该病至今无特效疗法。

笔者所在科采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94-694)
【作者】于丽;钱鹏飞;杜玲;王霞
【作者单位】261021,山东潍坊,89医院儿科;261021,山东潍坊,89医院儿
科;261021,山东潍坊,89医院儿科;261021,山东潍坊,89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1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与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J], 胡维璘
2.热毒宁注射液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J], 冯宏宁
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J], 邵宪辉
4.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J], 童本利
5.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鲍瑞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2O1 4 t o Ma r c h 2 O1 6 we r e d i v i d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d o bs e r va t i o n gr o u p a c c o r di n g t o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e n t me t h o ds .Th e c l i ni c a l s y mpt o m i mp r ov e me nt a nd t r e a t me nt e f f _ e c t of t he t wo g r ou p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d c o mp a r e d .Re s u l t s Th e d e f e r v e s c e n c e t i me a n d c l i ni c a 1 s y mp t o m d i s a p p e a r i n g t i me i n t h e ob s e r v a t i on g r o u p we r e s h o r t e r t ha n t he c o nt r o l g r o u p f 尸<O . 0 5 1 .T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1 . 7 6 % i n t h e o b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n o o b v i o us a d ve r s e r e a c t i o n o c c u r r e d ,a n d t he t o t a l e ie r c t i ve r a t e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9 3 ( ) 8 2 0 1 6 3 3 1 2 9 Cur a t i v e Ef f e c t o f Re d I 1 ’ n i n 2 I n j e c t i o n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o f

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1年 1 0月至 2 0 1 2年 1 2月 收治 影 响其 生 长发 育 。 热毒 宁注射液 ( 1 O m l / 支 )是 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 限 的7 6例 轮状病毒 性肠炎 患儿作 为研究对 象。所 有患 儿均符 合 以下标准 :大便为稀水便 ,次数 > 3次/ 日;病程 > 3 d ;大 公 司研制 出的国家二类新药 ,是一种 抗菌抗病毒 的 中成药 , 其主要成分 为青蒿 、金银 花、栀子 ,具 有疏 风解 表 、清 热 便检测轮状病毒 阳性。随机分 为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 6例 。 对照组 中男 2 o例 ,女 1 6例 ;治 疗组 中男 2 2例 ,女 1 8例 。 解毒 的功效 。其 中,青 蒿 内含 有倍 半萜 内酯 、黄 酮类 、香 青蒿酮 ) ,性寒 ,能有效地 解热 、抗炎 、抗 年龄 6月 一 2岁 ,平均 1 1 个 月。均有 呕吐 、腹 泻、脱水 、发 豆类挥发成分 ( 热或不伴有发热。两组患儿 在性别、年龄 、病程 及临床症状 菌 、抗病毒及镇痛 ,另外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金 银花甘 寒质轻 , 其气清香 ,有清热解毒 、宣 散风热 的功效 。由中国 方 面比较无差异显著性 意义 ,P> 0 5 ,具有可 比性 。 疾病预防控 制 中心 C D C研 究室进 行 的体外 实验 研 究表 明, 1 . 2 方法 两组 患儿 均 给予补 液 纠酸 、维 持 电解质 平衡 , 对症 等综 合性治疗 。治疗 组在 此基 础上 加用 热毒 宁注射 液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降低轮状病毒毒力的作用 和抑 制轮状病 毒 ( 江苏 康 缘 药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国 药 准 字 Z 2 0 0 5 0 2 1 7) 感染细胞 的作用 。同时对受损的小肠 上皮 细胞 的再 生及 粘 0 . 6 m l / k g( 最 大 不超 过 l O m 1 ) ,加 入 5 % 葡 萄糖 注 射 液 或 膜修复有促进作用 ,从而松弛平滑肌 ,减少肠蠕 动 ,抑制 肠 0 . 9 %生 理盐 水 1 0 0 ml 静脉滴注 ,每 日一 次 ,同 时 口服葡 萄 液分泌 ,促进水 、电解 质吸 收 ,促进 疾病 痊 愈。有文 献报 , J L 血液中锌 的水平远远低 于健康小 糖酸锌 口服液 ,按照 WH O和美 国国家儿童基金 委员会 在腹 道 ,轮状病毒性肠炎d 泻治疗 中推荐使 用锌元 素 2 0 m g /d ( 6个 月 以下 l O m g /d ) , 儿。缺锌时又易导致腹泻 ,故而在腹泻与锌缺乏间形成恶性 循环。锌是多种 酶的辅酶 ,对于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补充葡 萄 于饭前 1 ~2 h 服用 。 1 . 3 疗效判 断 显效 :用药后 至 4 8 h内 ,腹泻 减少 至 3 糖酸锌 ,一方面能提高小肠 T淋巴细胞 功能 ,保护肠道粘膜 次以 内,腹泻 总量 少 于 1 5 0 m l ,7 2 h内腹 泻 停 止 ,大便 成 粘 液屏 障,对病毒的入侵起到 了抑 制作用 ;另一方面可促进 形 ;有效 :用药至 4 8 h内,腹 泻 减少 至 5次 以内 ,腹 泻 总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的修复 ,恢复水分和 电解质 的吸收 。从而 量少于 2 5 0 m l ,7 2 h内腹泻 停止 ,大 便成形 ;无效 :用药 至 缩短病程 ,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增强免疫功能 ,有助于防止 改善食欲、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4 8 h内 ,腹 泻仍 在 5次 以上 ,腹泻 总量大 于 3 0 0 ml 。总有效 愈后再复发 , 本 研究 通过对热毒 宁注射 液联合 葡萄糖 酸锌 口服 治疗 率 =显效率 + 有效 率。  ̄ J , J L 轮状病毒性肠炎 的临床观察 可以看 出,治疗组 能较快 、 1 . 4 统计学方法 较好 的改善 轮状病 毒性 肠炎 患儿 大便 性状 及病 程 ,3天 内 2 结 果 P<0 . 0 5 ) 。临床 中未见 明显 2 . 1 两组疗效 比较 治疗 组总有效率 9 2 . 5 % ,对照 组总有 的总有效率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效率 8 O . 6 % ,P<0 . 0 5 ,两组 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 的毒副作用及不 良反应 ,故此治疗 方法具有 良好 的安全性 , 值得在 临床 中推广应用 。 见表 1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6例

邹 文 庆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613(2012)01—0067一O1
婴 幼儿轮 状病毒 性 肠 炎是 由轮状 病 毒 引起 的一 种 急 性传染 病 ,多 发 于 秋冬 季节 。属 于 中 医 “泄 泻 ”范 畴 。研 究 认为其 病机 关键是 脾虚湿 盛 ,并 以运 脾化湿 法 …治 疗本 病可取 得 良好 效果 。我 院应 用 运 脾化 湿 清 热配 合 思 密达 灌 肠治疗 ,取得较好 疗效 ,现 报道如 下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 7卷第 1期 World Journal of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2,Vo1.7,N。.1
‘67 ·
· 临 床 研 究 ·
Hale Waihona Puke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婴 幼 儿 轮 状病 毒性 肠 炎 86例
作者单位 :商丘市 中医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通讯作者 :邹 文庆 ,Email: q0806@126.eom
三 、结果 1.两组患JLIl ̄床疗 效 比较 ,结 果见 表 1。
表 1 两组患JL(I ̄床疗效 比较 [例 (%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P<0.O1
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 比较 ,结果见表 2。
参 考 文 献
[1]许华 ,曾繁东 ,罗笑容.苍苓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100例 的临床观察 [J].新 中医 ,2006,38(12):30—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 断治疗方 案 [J].中国实 用儿科杂志 ,1998,13(6):381—384.
[3]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 症诊 断标准 ·中医儿科 病症诊 断疗 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9. (收稿 日期 :2011—11—17)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进展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进展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进展内容摘要: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

据WHO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7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

据WHO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7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近年来发现RV不仅能引起胃肠道病变,亦可导致肠道外器官感染,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病原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对于RV肠炎的治疗急待规范,以避免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延误合并症的治疗等。

本文仅就RV肠炎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1饮食治疗婴儿6个月以前,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的被动免疫,对RV 有强耐受性[1]。

因考虑到母乳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和有利腹泻恢复的保护因子,多数学者认为原母乳、牛乳喂养小儿急性期改为无乳糖奶粉对减轻腹泻,缩短病程有利[2]。

张强英等[3]认为RV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有一定关系,位于小肠绒毛最表面的乳糖酶是RV靶酶。

国外学者指出,一般婴儿的乳糖酶浓度高于成人,故这可能是婴幼儿易感染的原因。

现代研究表明,RV感染使小肠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而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导致渗透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症。

RV肠炎以6个月~2岁为高发年龄,而此年龄段患儿大多数仍以含乳糖丰富的乳类为主食。

RV肠炎患儿如进食含乳糖丰富的食物会使腹泻加重或迁延。

所以RV肠炎患儿去乳糖饮食意义重大,可采用去乳糖奶粉、豆奶粉、发酵酸奶、豆浆、米汤等。

故对RV肠炎患儿应检测是否继发乳糖不耐受症,及早指导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2抗病毒治疗(1)利巴韦林:是通过阻止病毒复制而发挥作用。

尽管它在体外、体内中有效。

但是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活性在临床观察中却不总是令人满意。

而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2)干扰素:系广谱抗病毒药,主要为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在临床应用中已显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4];(3)西咪替丁及法莫替丁:在体内及体外西咪替丁及法莫替丁也具有广谱抗病毒能力,且较利巴韦林有效[5];(4)免疫球蛋白制剂:有人用口服人类初乳中提取的抗HRV 或从抗轮状病毒鸡蛋中提取的1gA,静脉输注静丙的方法治疗轮状病毒感染,但费用较高且副作用尚不清楚[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状病毒性肠炎液体疗法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提高静脉输入液体的张力减轻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方法:4:3:2液静脉治疗秋冬季腹泻100例,观察腹泻量和性状及病程的变化。

结果:95例患儿于治疗第2天大便就成形,含水量明显减少,腹泻次数减少,病程约2~3天。

仅5例患儿治疗第3天大便才成形,病程4~5天。

结论:4:3:2液静脉输入治疗秋冬季腹泻可减轻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 4:3:2液
轮状病毒性肠炎即秋冬季腹泻,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

发病高峰在秋季,可延长至冬季。

主要经粪-口传播,亦可经呼吸道空气传播,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测得特异性抗体。

新生儿及小婴儿受母体抗体保护,故发病主要是05~2岁的婴幼儿。

潜伏期2~3天,大多症状较轻,少数严重甚至致死。

表现主要为水样便,大便10~20次/日,伴呕吐,部分有发热、腹胀,半数左右有轻至中度脱水或伴电解质紊乱。

病程一般5~7天,也可在10天以上。

在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发生慢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糞便长期排病毒,成为传染源。

患儿家人常因腹泻次数频、量多呈水样止泻疗效差、病程长而焦虑。

自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提高液体张力的治疗方案(即4:3:2液)有效减轻了腹泻症状,使大便易成形,缩短了病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秋冬季腹泻患儿100例,年龄05~3岁,平均2
8岁,男40例,女60例。

方法: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和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液体总量,第1日补液量的50%采用4:3:2液,另50%采用1/2张液补液。

若大便第2天成形,则停用4:3:2液,根据病情采用1/2张液补所需液量。

病毒唑
静脉入壶,按15g/(kg日),分2次。

口服思密达及乳酸菌素片。

结果
95例于治疗第2天大便成形,含水量明显减少,伴随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临床治愈需2~3天。

5例于第3天大便成形,伴随呕吐、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治愈需4~5天。

患儿临床症状尤以腹泻症为主,其程度减轻,好转时间缩短,不但预防了水电解质紊乱,而且缓
解了患儿家人焦虑心情,明显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我科的知名度。

讨论
病毒性腹泻发病机制为病毒入侵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限,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
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而加重水样便或蛋花样便。

本组患儿治疗方案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肠液的渗出以减轻水
样便,使大便渐成形乃至正常,从而减轻对小肠黏膜进一步损害,缩短病程。

但注意此病多为小婴儿,补液张力太高,有增加心肺负荷可能,故治疗较保守。

据脱水程度及体重计算出的每日补液量仅50%用4:3:2液,余50%采用1/2张液,而且大便一旦成形,则停用4:3:2液,据患儿病情采用1/2张补液。

经观察,这100例病例采用4:3:2
液补液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且病程明显缩短。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
3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李凡,刘晶晶.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
5 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
用儿科杂志,1998,13(6):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