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题(碳及其氧化物、金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5.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仪器连接C.加入药品D.收集气体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8.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
已知:2HCOOH CO +H O 60~80 浓硫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B .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C .装置丁既可检验CO 2,又可收集COD .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 气体速率减小9.如图是CO 与CuO 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 被还原为CO 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 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中混有的COB.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C.可用pH试纸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D.用C、CO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具有还原性2.下列说法均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氧化碳D.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4.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B.可能只有氢气C.一定有一氧化碳气体D.一定有甲烷5.以下有关同位素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B.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氢有氕(H)、氘(H)、氚(H)3种同位素原子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一定不相等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6.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A.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B.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7.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CO2,并验证CO2性质时,有以下几种操作:①向试管中装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④连接装置;⑤向试管中倒入澄清石灰水;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正确顺序为A.⑤④②①③⑥B.②④⑤①③⑥C.④②①③⑤⑥D.④⑤②③①⑥8.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使用乙醇汽油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多使用私家车出行9.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 )A.金刚石具有可燃性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C.金刚石分子由碳原子构成D.聚集日光时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10.下列四种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石墨导电 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木炭还原氧化铜1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水和双氧水B.氧气和液氧C.红磷和白磷D.镁条和镁粉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题库∶推断题的综合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为暗紫色固体,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我们家乡大庆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_____,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
【答案】H2O2 Cu 2KMnO4K2MnO4+MnO2+O2↑化合反应有炭黑生成【解析】【分析】甲烷和B可以点燃生成E、F,所以B是氧气,A为暗紫黑色,所以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D是锰酸钾,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是二氧化锰,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X是过氧化氢,F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所以E是二氧化碳,Y是铜;铜和氧气和二氧化碳生锈得到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2,Y的化学式为Cu,故填:H2O2、Cu;(2)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ΔK2MnO4+MnO2+O2↑,故填:2KMnO4ΔK2MnO4+MnO2+O2↑;(3)反应④是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4)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有炭黑生成,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故填:有炭黑生成。
【点睛】推断题的突破点在一些物质的特殊用途如作消毒剂,特殊的组成如常温下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特殊的物质颜色如暗紫色的高锰酸钾等。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后附答案及解析)(本题集中了近年来各地中考精粹,由名师作答并解析,是一份难得的专题训练!)1.下列物质均由C、Na、Cl、O、H、C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胃液中含有的酸(写化学式,下同);能做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
(3)A、B、C、D、E、F、G、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填数字序号)。
2.从铜、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是。
(2)滤液Ⅰ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试剂A的作用是。
(4)此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做法会导致回收到的Cu不纯A.往混合粉末中加入的稀H2SO4不足B.往滤液Ⅰ中加入铁粉不足C.往滤渣Ⅱ中加入试剂A不足(5)请写出铜的一种用途:。
3.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乙物质是,它的一种用途是。
②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图2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
(填标号)4.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请回答:(1)C的一种用途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 _。
5.(12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氯化镁)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如下:Ⅰ.海水处理流程:(1)写出生成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需要洗净,为证明是否洗净,可取洗涤液少量,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022年中考考点复习+考点3——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3——碳和碳的氧化物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用水用电B.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C.生活垃圾露天焚烧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2.比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是()A.导电性:石墨<金刚石 B.反应剧烈程度:燃烧<缓慢氧化C.化学性质的活泼性:氧气<氮气 D.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剂——吸附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石墨——做电极——优良的导电性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4.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C.在同化一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则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一定为负价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夺取CuO中的氧,因此这三种物质都具有还D.C、CO和H2原性5.下列关于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D.自然界消耗CO2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C.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由实验①②③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D.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8.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碳及碳的氧化物推断题

2013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1)碳及碳的氧化物、金属的化学性质;红色固体: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有:;常作建筑材料的盐是:可制作发酵粉的盐是:最常见的固体干燥剂是:可作光合作用的气体原料是:;具有相同组成的气体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二、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①写出有特殊反应条件(高温、通电、催化剂)的分解反应②课本出现过的置换反应例1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 质的知识网络(“7”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其中 密度最小的气体,C 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 A 物质的化学式为、物质的特殊性质:具有相同组成的液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O 相对分子黑色固体:点燃① < -----CCOCO 2nB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O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化物。
试回答•浅绿色溶液B解题步骤: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练习 1.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 是单质,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 6点燃写出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A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写出 SD 的化学方程式例2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B C 、D 、E 为化合物,且A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与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已知 C 、丙均为黑色粉末,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 和D, 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1) D 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T 甲+B :甲TC :-- ► E1J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的优点。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⑵ 练习2 . A 是常见金属单质,B 、C 是非金属单质,且 C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审题一标信息---找突破口 ---顺藤摸瓜---解题---检查一作答(写物质时应该看清楚是写化学式还是名 称) 综合练习:1、已知A 、B 为两种黑色粉末,D 为红色单质。
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

学案编号:15 时间:2016年 12月姓名九年级化学莞高班第十四讲课题推断实验题课型达标学习目标掌握推断题常见突破口重点难点推断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思路重要方程式(5)(6)1、1、⑴⑵⑶⑷(5) (6)2、⑴⑵⑶3、固体颜色:红色:黑色:4、同种元素组成:5、二氧化碳的吸收: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溶液变为红色:(2)通入CO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3)刚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过一两天墙壁会出汗的原因(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重难点突破 突破一:推断题例1:有一无色液体A ,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 和H 两种单质气体。
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是________________,G 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__; E __________; F __________; G __________ (2)写出A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 、B 、C 均为氧化物, 常温下B 为液态。
丙为黑色固体(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X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举一例说明);②+ E①通电 +黑色固体G △ ④+黑色固体G ,点燃⑤AB H黑 色固体D高温③ 红色固体E+气体H FA(3)将A 、C 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 (填名称);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⑤4、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断题(碳及其氧化物、金属)
1、[06雅安]A、B、C、D、E是初中化学
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写化学式
....):(1)A为,B为,C 为,D为,E为。
(2)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2、(09厦门)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的
常见物质,它们有右图的转化关系:甲乙
(1)若丙是最轻的气体,是公认的最清洁
燃料,写出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乙是一种氧化物,丙是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一种金属单质,写出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甲是由淀粉发酵而得的一种液态
可再生能源,丙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长沙)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
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回答:
(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________;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09娄底)下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请根据图示回答:
(1)化合物甲中的元素有种。
(2)金属单质B可能是(填名称),
化合物乙可能是(填化
学式)。
5、(08临沂)已知,A 、B 、C 、D 四种物
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 是单
质,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C_______、D_____。
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
(2)写出C →D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7上海市)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
有Ag
B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C是_____________。
7、(07河南省)在Cu(NO3)2、AgNO3和
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
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
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过程中所
发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8、(07北京市)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
中含有AgNO3、Zn(NO3)2和Cu(NO3)2
三种物质。
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银
和铜,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
固体X是__ __,固体Y是__ __,滤液B是__ __。
9、(07内江)处理胶片的废液中含大量
AgNO3、Zn(NO3):和Fe(NO3)2,若随
意排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
造成资源浪费。
某同学从上述的废液
中回收金属银并得到副产品绿矾
(FeSO4·7H2O),其回收流程如下:
(1)操作②是________,(2)固体A中含______,y是________。
10、(09株洲)已知:A、B、C、D、E、
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黑
色固体,B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C是紫红色金属单质。
它们之间的
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E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1、(06宜宾)A、B、C、D、E为单质和
氧化物中的
五种物质,他们有如右图所示关系。
其
中A、B、E为
氧化物,且A与B反应、 B与C反应均
生成一种红色
单质。
试推断下列物质:B物质的化学
式为;D物质的化学式
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12、(09临沂)已知A、E、F是单质,
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
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
成。
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
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
容易分解声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
化
关系如右图所示。
(1)则A、E的化学式为A , E (2)请你写出一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F→C ;
D→B+C .
13、(09长沙)已知A、B、C、D、E是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
使用最广泛
...的金属元素。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右
图所示
(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
请回
答下
列问题:
(1) 评述物质B的“利”与“弊”(各写一条)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8宿迁)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
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
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
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
体。
方案流程如下:
(1需加入的物质是,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
③,你认为是否合
理?,
理由
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
15、(09赤峰)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
见的物质,已知:A是一种固体单质,它的组成元素可形成多种形态不同
的单质;C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D
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一种比较活泼
的常见金属;G是一种蓝色溶液,可
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请写出3种由A的组成元素形成的单质名称(或化学
式)、
、。
16、(09雅安)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
丙和D,
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其余反应
去。
试推断:
(1) D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甲+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7泰州市)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
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
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
组成元素也相同。
已知C、丙均为黑
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甲_________、E______;
(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丙+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08南京)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
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
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 和E
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
(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
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
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
式:。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