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智慧树答案新疆特色草原旅游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草原是一个泛称,按草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应该称为草地。
()答案:对2.草原主要有几个功能()。
答案:生态服务功能;游憩功能;生产功能3.草原旅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案:草原旅游是草原多功能属性的体现之一;草原旅游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能使草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草原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集中体现;草原的面积非常广阔,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美学、科学和人文价值4.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动植物特点和生产条件,塑造了各游牧民族的特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
()答案:对5.欧亚草原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区。
()答案:对6.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王纳群落,其意思就是“树木很少而草很高”的意思。
()答案:对7.新疆有天然草地8.6亿亩,可利用面积7.2亿亩,是新疆农田面积的10.4倍、林地面积的18倍。
()答案:对8.喀拉昆仑冰川和天山冰川区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
()答案:对9.“魔鬼城”是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群。
()答案:对10.天山雪莲被称为()。
答案:“百草之王”;“药中极品”第一章1.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的国界线长达2174.7公里。
()答案:对2.伊犁河是伊犁地区最大的河。
()答案:对3.伊犁山地湿润草原区主要有哪几条河流()。
答案:特克斯河;巩乃斯河;伊犁河4.伊犁草原的草地资源特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单位面积产草量高居全国之首;优良草地面积占比重大,可食牧草数量多;草地植物多样性丰富,居全疆之首;适宜作天然割草地的面积大5.那拉提风景区新疆著名景区之一,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答案:对6.杏花沟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是一片公元14世纪遗留下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
()答案:对7.由于水比较凉,赛里木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鱼。
()答案:错8.唐布拉草原得名于阿吾拉勒山北坡,唐布拉沟东侧山梁上有块硕大无比的岩石,因岩石酷似玉玺、印章,故而得名唐布拉(哈萨克语意为印章)。
高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检测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课标 试题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检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新课标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产生和开展的经济根底主要是“牧业文明〞,特别是以群牧形态为主的生存方式。
在几乎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狩猎还是放牧,要战胜各种天灾以获得更大的效益,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采取群牧的自然方式,以实现畜群的繁衍和消费方式的持续。
群牧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源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消费方式,还由于征战的需要。
猎牧的生存方式塑造了草原人独特的品格,艰辛的草原生活境况铸造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尚武的精神。
应当强调的是,草原文化的“牧业〞更突出的是以游牧为主的群牧形式。
这种群牧意识的产生,是狩猎文明的进步,它不仅大大进步了消费的才能,也为草原人从狩猎文明走向HY文明提供了智慧与经历。
从狩猎开展到游牧,表达了消费方式的进步,也表达了人的生存才能的不断强化,显现出草原文化确实立与进展。
从考古学角度看,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北方草原的“细石器文化〞。
细石器文化伴随草原文化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铁器时代前期。
细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
这种以压制、剥制、琢制和磨制相结合制作的细石器,反映了北方草原地区的消费开展程度,具有草原民族消费方式的典型特征。
草原文化中的细石器不是单一的,其一共存的文化因素至少还有两种,即“复合式工具〞和骨角器。
前者主要指用石片、骨角器和木质工具等非单一材料,组合或者配套制作的复合式工具。
与草原细石器文化一共存的又一考古学现象是骨角器的兴旺。
据考古发现,与细石器一共存的遗址往往有用兽骨与兽牙以及鱼骨、蚌类和兽角制作的工具和大量装饰品。
这些都标志着草原文化开场形成。
草原文化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它依托的主要文化载体,在观念形态上具有“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
草原文化形考作业

作业一(绪论、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核心部分是()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2.本书所是的“草原文化”的概念是从()层面界定的。
A广义文化 B精神文化 C狭义文化3.用空间范围界定文化类型的方法叫()A地理划分法 B文化形态划分法 C区域划分法4.我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译为“河套人牙齿”的古人类化石属于()。
A 萨拉乌苏文化B大窑文化遗址C扎赉诺尔文化5.()族是最早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地带诸多游牧部族的民族,()文化是北方草原文化中产生世界影响的第一个高潮。
A 鲜卑B 匈奴C 蒙古6.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即代王位,建元“登国”,不久迁都(),改称魏王,建立魏王朝。
A 洛阳 B大同 C盛乐7.1204年,在征服乃蛮之后,成吉思汗命乃蛮人塔塔统阿借用()文字母,创制了统一的蒙古文字。
A回鹘 B突厥 C粟特8.以捕捉猎取自然界现成动物为生活来源的经济是()A游牧经济 B狩猎经济 C农耕经济9.遇到自然灾害,如春季干旱无雨或冬季发生大雪时,为御灾而采取的特殊方法称为()A走“敖特尔” B游牧 C四季游牧10.有“草原之舟”美称的蒙古式交通运输车辆是()A 牛车 B勒勒车 C马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化的主要功能有()A物质的体现 B品行的教化C思想的启示 D精神的家园2.广义的文化也被称作大文化,大体可以概括为()A思想文化 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 D制度文化3.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A崇尚自然 B践行开放C恪守信义 D兼容并蓄4.成吉思汗时代主要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工作是。
()A命乃蛮人塔塔统阿借用回鹘文字母,创制了统一的蒙古文字。
“草原文化一枝独秀”阅读试题及答案

“草原文化一枝独秀”阅读试题及答案草原文化一枝独秀作者: 冷月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她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了互为依存、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
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科学考古发掘,远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与“北京人”同属地质年代中更新世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就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大窑村。
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充分显示了三者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尤其填补了其间时代的空白。
事实上,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前,就有所谓“北狄”的众多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孕育、生存和繁衍了。
秦汉以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并首先融合北狄之众的匈奴,曾长期称雄中国的北方、辽东和西域。
两汉魏晋之时,早已存在的乌桓、鲜卑及其后的柔然,先后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
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纵横南北大漠,扮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相继逐鹿中原,各自扮演了各自时代的英雄角色。
特别是有元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又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时代。
中国北方草原是“行国”与“居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廊。
“行国”与“居国”因各自生存和发展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其接触和往来乃至参与诸侯的纷争,早在春秋时期便开始频繁起来。
除了战争,在“行国”与“居国”之间,更多地还是大量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首开中原夏族主动向草原民族学习的先河,也是草原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做的独特贡献。
北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积极仿制和推行中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则为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创造了第一个成功范式。
呼韩耶“和亲”与汉宣帝“册封”,一方面以“和亲”的方式制止了战争,使武帝以来乃至秦汉以来烽火不息的草原和中原重获安宁,草原“赖蒙汉力”结束了内部分裂和长期动乱,中原“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另一方面,以“册封”的方式赢得了统一,从此打破“正朔不加”胡越的陈旧传统而使草原民族自觉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辖,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汉朝在中国北方草原以至西域和中亚的政治地位,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美好象征。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A3.C4.A5.B6.C7.A8.B9.A 1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C2.BCD3.ABC4.AB5. ABCDE6.ABCD7.ABCD8.ABCDE9.ABD 10.ABCD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
答: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
2.草原文化的环境特征是什么?答:(1)生存于北方草原的先民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选择其适宜的生活方式。
(2)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游牧文化。
(3)以游牧畜牧业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4) 孕育了草原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
3.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遗迹主要有哪些?答:(1)兴隆洼文化(2)赵宝沟文化(3)红山文化(4)阿善文化(5) 海生不浪文化(6) 老虎山文化4.简述草原民族的居住类型。
答:(1)洞穴居所。
(2)半地穴式建筑。
(3)窝棚式建筑。
(4)穹庐式建筑。
(5)宫殿式蒙古包。
(6)草原城市。
四、论述题1.试述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答:(1)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产生的先决条件。
草原文化发祥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发展和繁荣于以蒙古高原为核心的广袤草原,草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
清洁,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规则。
草原民族在从事游牧业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保护草场、土壤、水源的诸多禁忌习俗。
这些习俗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他们生态观念的具体体现,并且在生产活动中得到了贯彻,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作业二一、单项选择1.B2.B3.A4.B5.C6.C7.A8.B9.A 10.B二、多项选择1.ABD2. ABCDE 3 ABCD 4. ABC 5.ABC6.ABCD7.ABC8.ABCDE9. ABC 10. ACD三、简答题1.北方游牧民族政治制度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5318《草原文化》B卷答案

5318《草原文化》B卷答案一、单项选择1.B2.B3.A4.B5.C6.C7.A8.B9.A 10.B二、多项选择1.ABD2. ABCDE 3 ABCD 4. ABC 5.ABC6.ABCD7.ABC8.ABCDE9. ABC 10. ACD三、简答题1.北方游牧民族政治制度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答:(1)部族社会政治形式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2)北方游牧民族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因俗而治”是北方游牧民族治理异质文化人群的自然选择。
(4)政教并行的政治制度对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2.简述草原文化风俗习惯的功能。
答:(1)草原民族风俗习惯具有调节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2)草原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维系、调节与加强家族关系及社会联系的功能。
(3)草原民族风俗习惯具有规范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功能。
(4)草原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教育功能。
3.古代草原民族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使普通牧人具备军人应有的素质(1).从童年时代开始培养孩子的军事技能(2).通过游艺、体育活动锻炼体魄和格斗技巧(3).通过集体的生产活动培养军事协作能力和纪律4.草原文化基本精神包括哪些内容?(1)贵壮尚勇的英雄精神。
(2)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
(3)孜孜不倦的开拓精神。
(4)简约朴素的务实精神。
(5)豁达奔放的自由精神。
四、论述题1.答案要点: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型文化,其中宗教与哲学是其核心要素:(1)原始信仰。
包括: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宇宙观(3)“天族”与“天”哲学(4)朴素的辩证法(5)“天人合力”的观点(6)“天父地母”说(7)“天地人”一体的观念2. 答: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是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
任何一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企图守正不移,原封不动地坚守文化传统,不但不可能,反而只能坐失文化转型和发展的良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草原文化要发扬其包容精神,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
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3.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应实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度。
4.草原上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5.草原文化中的__________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
6.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
6.在草原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7.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是相互独立的。()
8.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是防治草原沙化的有效措施。()
9.草原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已经全部失传。()
10.草原生态保护只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与民众无关。()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7.下列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8.草原文化中,__________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9.草原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在草原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两个关键的生态过程。
B.乱扔垃圾
C.严格保护草原湿地
D.大量开发草原资源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草原生态保护对于以下哪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生物多样性保护
B.气候变化缓解
C.土壤侵蚀控制
D.城市化进程加速
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草原退化?()
生态保护与草原文化传承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草原文化研究考核试卷

2.草原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加了民族的适应性和扩张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碰撞,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容。
A.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B.蒙古西征
C.满清入关
D.长平之战
8.草原地区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草原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9.以下哪些是草原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A.摔跤
B.射箭
C.赛马
D.打猎
10.草原文化在建筑风格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
A.蒙古包
B.碉楼
C.高大宏伟
D.便于拆迁
A.草药疗法
B.针灸技术
C.外科手术
D.健康养生观念
15.以下哪些现代活动有助于传承草原文化?()
A.举办那达慕大会
B.开展草原旅游
C.创作草原题材文艺作品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6.草原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著名法典包括以下哪些?()
A.《蒙古秘史》
B.《大扎撒》
C.《唐律疏议》
D.《元典章》
17.以下哪些是草原民族崇拜的自然现象?()
A.天空
B.太阳
C.高山
D.河流
18.草原民族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以下哪些成就?()
A.民歌
B.传说
C.舞蹈
D.书法
19.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草原文化?()
A.文化遗产保护
B.生态保护
C.传统技艺传承
D.文化交流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