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片段

合集下载

第10课《竹节人》 (共21张PPT)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0课《竹节人》 (共21张PPT)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4.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 乌有。
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时“跟我们玩得入 迷时一模一样”,“我们”也获得了 快乐和满足,失去“竹节人”的“小 小的怨恨和沮丧”自然而然烟消云散 了。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 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 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 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 出窗外。
பைடு நூலகம்
带着任务读课文
合作学习:快速浏览全文,确定阅读任务,前后 桌讨论,填写表格。
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 1 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 2 的乐趣
3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我要关注的内容
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我要关注的内容 (相关段落)
1.写玩具制作指南。 第3-7自然段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 们带来的乐趣。
10.竹节人
——范锡林
作者简介
范锡林,江苏无锡人。1990年毕业于 南京师范大学,曾经担任过中学语文老师。 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获陈伯吹 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她和她的爸爸》,武侠童 话《故事大王》,专集《避邪铜钱》、《秘道》、 《小巷三杰》等。
(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 看,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 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
(2)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 当作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 “咚锵”。
(3)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 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9 竹节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9 竹节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9 竹节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课内阅读。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把“金钩大王”可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⑥破课桌yǎn rán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场。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yǎn________然②叱咤风云:________(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读句子回答问题: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问题: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俨;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2)比喻,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又长。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部编版小学语文《竹节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竹节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竹节人》课文原文及赏析《竹节人》课文原文: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高个子的中年男子,他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

但是,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那天,他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走进教室。

那是一个用竹子做成的小人,只有几节竹筒,头部和四肢都是用线连接起来的,看起来简单而粗糙。

他告诉我们,这是他小时候玩的一种玩具,叫做“竹节人”。

他把竹节人放在桌子上,拉动线头,竹节人就活灵活现地动了起来,仿佛有了生命。

我们都被这个小小的竹节人吸引住了,看着它在桌子上跳来跳去,我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后,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竹节人。

我们按照他的指导,找来竹子,锯成一段段,再用线连接起来。

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是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竹节人也能动起来,我们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

从那以后,我们班的同学都迷上了竹节人。

下课的时候,我们会聚在一起,比试谁的竹节人更厉害。

那些简单的竹节人,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和欢笑。

《竹节人》赏析:《竹节人》这篇课文通过描述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并教同学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快乐。

文章以竹节人为线索,描绘了孩子们对新事物的好奇、探索和热爱。

首先,文章通过对语文老师的描绘,塑造了一个严肃但又富有童趣的形象。

他的出现打破了课堂的常规,给学生们带来了惊喜和乐趣。

其次,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实践性和创新性。

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工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共同制作和玩耍竹节人,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最后,竹节人成为同学们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欢笑。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总的来说,《竹节人》这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快乐,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术的尊重和传承。

斗竹节人作文片段运用动作描写

斗竹节人作文片段运用动作描写

斗竹节人作文片段运用动作描写“哎呀,我的竹节人怎么不动啦!”我着急地喊道。

今天课间,教室里热闹极了,大家都在玩着自己亲手做的竹节人。

我和同桌小明也不例外。

我拿出我的竹节人,嘿,它可威风了,就像一个小小的武林高手。

我把竹节人放在课桌上,用线一拉,它就立马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

我兴奋地对小明说:“看我的竹节人多厉害!”小明不甘示弱:“哼,我的也不差!”说着,他也摆弄起他的竹节人来。

我俩就让竹节人在课桌上“打”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嘿哈!嘿哈!”周围的同学们也都围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喊着:“加油!加油!”竹节人们你来我往,就像真的在比武一样。

突然,我的竹节人一个不小心,摔倒了。

我那个着急啊,赶紧去扶它,嘴里嘟囔着:“哎呀呀,你可别倒下呀!”小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你不行啦!”我瞪了他一眼:“才不会呢!”我重新摆弄好竹节人,又和他的战在了一起。

这小小的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这欢乐不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吗?不就像春风一样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吗?它让我们的课间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乐趣。

这就是我们的童年,简单而又快乐,不是吗?我觉得,竹节人就是我们童年最好的伙伴!。

2021-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训练》(课内阅读部分)(含解析)

2021-202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训练》(课内阅读部分)(含解析)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课内阅读部分一.阅读课文《草原》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愉悦)。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奇特)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草原》的作者是,原名舒庆春,满族人,被称为。

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等。

4、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5、用“”画出比喻句。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二、阅读课文《丁香结》片段,回答问题。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忽然呈现出两片(),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的潇洒,()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用“”画出这两段话的中心句。

3.这两段话分别从丁香花的、两个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4.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三、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精彩片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精彩片段

《竹节人》精彩片段品味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学习5—19自然段。

师:同学们在学校里做好了竹节人,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呢?生:在课桌上。

师:确切说,是什么样的课桌呢?生:破课桌,桌子上要有裂开的缝的那种。

师:作者是怎样描述破课桌的呢?生:看不出年纪;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师: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竹节人,讲破课桌干什么?生:第6自然段讲了,“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师:是因为有裂缝才想到玩竹节人还是拿着竹节人找玩的地方,才找到了裂缝?生:拿着竹节人找到了裂缝,在这儿玩正好。

师:第7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生读)师:这句话里提到了什么人物?生: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

师:你们相互议论一下,想想这句话用了什么写法。

生:联想。

师:对,说得很好。

作者从桌子上的裂缝想到了发明竹节人的家伙。

你们认为作者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生:说明在破课桌上玩竹节人再合适不过了。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呢?(指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风趣、幽默)师:怎样利用这破桌上的裂缝来玩竹节人呢?请同学们读8—13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同学们是怎样在课桌上玩竹节人的。

生1:“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拉动,上面的竹节人就随着动起来。

”生2:把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舞动起来,把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可以玩搏斗了。

师:大家都听见了,原来就是这样利用裂缝来玩竹节人的。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都听懂了,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呢?生:我来吧!(生上讲台演示)师:相信这一次大家都看明白了。

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生说法不一)师:尽管同学们说法不一,但总的意思是用裂缝来玩竹节人很有意思,对吧?生:对!好玩。

师:不仅如此,同学们还给竹节人配上了武器,让竹节人变成了不同的模样。

仔细读一读9—19自然段,然后我要请几位同学讲一讲,每位同学说一种“新装备”,不能和其他同学重复。

(生读课文)师: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__让生活更美好》示范课件(2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__让生活更美好》示范课件(2课时)
式,开篇点题,亮明观点;然后用两个 小标题统领两个事例;最后点题,同时 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感激。这样的结构, 使文章条理清晰。
月光中的凉鞋
儿时,我缠着您想要买一双凉鞋,您笑 着答应了。几天后的晚上,您给了我一双金黄 色的凉鞋。我当时惊喜地叫着、笑着,穿上凉 鞋出门找朋友们玩耍。您便站在我身后,默默
地望着我,我跳跃的身影在您的瞳孔中是那么 清晰、真切,您的眼神充满了关爱。我在月光 下奔跑,满地都是细碎的月光,似一条涓涓细 流,在我的鞋底安静地流淌着。我一会儿看看 天,一会儿看看鞋,一会儿看看地上的月光, 渐渐分不清那地上金黄的,哪儿是月光,哪儿 是我的鞋了。
原文
提升点
升格文
爸爸妈妈告诉我, 第④段:
我只要过去碰一下, 它就“炸开”了。我 过去试着碰了一下,
前半部分要与 上一自然段连 起来写,都表 现了蚂蚁的团
虽然妈妈在我的 花盆里又种了别的花, 但是凤仙花最终还是
果真如此,炸开后的 结、奉献精神。 凭借它那顽强的生命
壳卷曲起来,像一条 后半部分是写 力又长了出来。
➢ 精彩开篇(排比引入法)
当你见过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你的 内心会被洗涤得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 因为它抚平了你心底的不安;当你尝到 了美味的食物,会得到巨大的满足,因 为它填补了你的空虚;当你在无垠的海
海边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在潮湿 的风中感受到了平稳的呼吸,多好听啊,一 遍一遍的……这,就是旅行的好处。
第1课时
同学们,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 的。生活因大家的互相礼让、互相爱护、互相 包容而更加美好;因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 供了更多的便利而更加美好;因心中伟大的梦 想而更加美好……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东西 有很多,你觉得让美好萌芽的种子还有什么呢? 请拿起笔把你的发现和体验写下来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9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jiē kāi()了火星shén mì()的面纱,“祝融号”火星车pāi shè()的一些高清图像,为科学家的lǐ lùn()研究tíɡōnɡ()了实物参考资料。

这张旧桌子的桌面上不仅有一道道豁.开的裂缝,还有一些图案,我cāi cè()这是爸爸diāo kè()的。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7分)2.“豁开”的“豁”读音是(),意思是()(填序号)。

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填空。

(2分)豁 huō①残缺,裂开:~了一个口子。

②舍弃,狠心付出高代价:~出性命。

huò③开通,敞亮:~达。

④免除:~免。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凛.冽(lǐn)屏.风(pín)恒.星(hénɡ)B.卡.住(qiǎ)轮廓.(ɡuō)轨.道(ɡuǐ)C.颓.丧(tuí)趴.下(pā)蟠.龙(pán)D.抽屉.(tī)倾.角(qīn)水榭.(xiè)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筹备斑点B.昼夜氧气C.跺脚枯萎D.起源急燥3.将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替换成四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设计,真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处处藏着中国味。

(别出心裁)B.这幅画把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刻画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C.大熊猫拿着嫩竹子,吃得很有滋味。

(津津有味)D.一个沉着,一个急躁,他俩的性格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迥然不同)4.(新素材)下面语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2024年元旦,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正式启航。

作为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这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相当于大飞机C919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线缆超过4300公里,约等于上海到拉萨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节人》片段
品味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学习5—19自然段。

师:同学们在学校里做好了竹节人,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呢?
生:在课桌上。

师:确切说,是什么样的课桌呢?
生:破课桌。

桌子上要有裂开缝的那种。

师:作者怎样来描述破课桌呢?
生:看不出年纪;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师: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竹节人,讲破课桌干什么?
生:第6自然段讲了,“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师:不知道是因为有裂缝才想到玩竹节人还是拿着竹节人找玩的地方,才找到了裂缝?
生:拿着竹节人找到了裂缝,在这儿玩正好。

师:第7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生读)
师:这句话里提到了什么人物?
生: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

师:你们相互议论一下,想想认为这句话用了什么写法?
生:联想。

师:对,说得很好。

作者从桌子上的裂缝想到了发明竹节人的家伙。

你们认为作者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生:说明在破课桌上玩竹节人再合适不过了。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呢?(指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风趣、幽默)
师:怎样利用这破桌上的裂缝来玩竹节人呢?请同学们读8—13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我们看看同学们是怎样在课桌上玩竹节人的?生1:“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拉动,上面的竹节人就随着动起来。


生2:把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舞动起来,把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可以玩搏斗了。

师:大家都听见了,原来就是这样利用裂缝来玩竹节人的。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都听懂了?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呢?
生:我来吧!(生上讲台演示)
师:相信这一次大家都看明白了。

学到这儿,谁来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生说法不一)
师:尽管同学们说法不一,但总的意思是用裂缝来玩竹节人很有意思,对吧?生:对!好玩。

师:不仅如此,同学们还给竹节人配上了武器,让竹节人变成了不同的模样。

仔细读一读9—19自然段,然后我要请几位同学讲一讲,每位同学说一种“新装备”,不和其他同学重复。

(生读课文)
师: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

谁想来讲呀?
生: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孙悟空,在竹节人背上刻上“齐天大圣”四个字,很神奇。

师:挺有创意的,
生:找两根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在竹节人胸口刻上“金钩大王”四个字,威风凛凛。

师:你们知道窦尔敦是谁吗?他是清朝的一位起义军将领,武功高强,在一个叫连环套的地方安营扎寨,官府几次想攻打下来,但都未能奏效。

后来,官府设计杀害了他。

他用的兵器是双钩。

生:给竹节人装上铅皮做的偃月刀和红丝线做的蛇矛枪。

师:给这位英雄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大家都想想,叫什么好啊?
生:舞王关羽、义勇大将……
师:好,这些名字都很威风、很响亮的。

还有什么装备呀?
生:橡皮擦脑袋、纸盔甲。

师:竹节人都玩出了些什么武功技巧?
生: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师:还有什么绝技,你能想到吗?
生:顺手牵羊,白鹤亮翅。

师:你一定爱看武侠小说,不然怎么了解这么多的技巧?你们看第18自然段里的“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呀?
生:应该是敲鼓的声音。

师:这声音哪儿来的?
生:我知道,是同学们喊出来的。

第20自然段里讲到了:“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师:老师要表扬你,读书认真,会思考。

能把前后文字联系起来读,同学们要向他学习。

接下来,同学们来重点看一看19自然段,做个小练习。

师出示练习题:
1.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一自然段并没有讲竹节人搏斗的情形,但读者可以从观战者的表现中看出战斗的激烈,这种描写手法叫什么?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竹节人搏斗时的激烈和精彩?
师:(巡视多数同学都完成了练习)现在我要请两名同学汇报一下完成练习的情况。

生:第一题我会做,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讲了观战同学的表现。

(师生共同评价。


生:第2题这种描写手法是侧面描写,从观战者的表现可以想象到战斗的激烈。

师:说得真好。

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这会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可信。

生:第三题我找到的词语是“一圈黑脑袋”“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一哄作鸟兽散”。

师:想象“一圈黑脑袋”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说明了什么?(围观的人很多)说明人多的词语还有什么?(攒着、一哄作鸟兽散)“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又说明什么?(战斗激烈)围观的人那么多,搏斗那么精彩、激烈,说明玩竹节人着实有趣,竹节人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