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含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含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第二部分之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含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应用训练

第二部分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

(2016·浙江文综)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下题。

1、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第二步,思维路径:首先根据乙图的经纬网,判断该区域,中心为南极点。然后根据甲图⑦和⑧两点近地面的空气运动(虚线)箭头,判断出其风向为西南,风是由较高纬度地区吹来,推出是冷气团主动移动,受冷锋影响。

第三步,筛选答案:B

(2018·山东日照一模)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下图为2017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据此完成2~3题。

2、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

A.气压高,气温低

B.风力小,湿度大

C.气流下沉,对流弱

D.地形阻挡,风力小

3、此时石家庄()

A.风雪交加

B.风向为西北风

C.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D.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

解析第2题,雾霾一般出现在逆温天气,逆温现象解除,雾霾也就减轻或消散。风力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也会产生雾霾。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我国南方的上海和成都等

压线比较稀疏,风力小,湿度大,是这两个城市产生雾霾的共同原因,B正确。第3题,此时石家庄处于冷锋锋前,一般降水在冷锋锋后,A错误;从等压线可以判断风向为西南风,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压线变得比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C正确;处于锋面附近,云量增多,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D错误。

答案 2.B 3.C

(2018·江苏地理)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4、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2018年5月10日”“亚洲部分地区”,图像信息“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山区”“甲地该日受较强低压系统控制”。

第二步,思维路径: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山区,海拔较高,不易受台风、寒潮的影响。甲地该日受较强低压系统控制,气流上升形成较强降水,故不易引发森林火灾,但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第三步,筛选答案:D

(2016·北京文综)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5、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北京位于冷锋锋后”“20时北京污染最严重”。第二步,思维路径:

第三步,筛选答案:A

(2016·江苏地理)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6~7题。

6.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7.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图中西南地区有低压槽存在,A错;北方大部分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以干、冷为主,B错;由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三亚风力小于昆明,C错;北京、上海的风向都为西北风,故选D项。第7题,1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冷空气温度低。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为平原,其西北部无高大山脉阻挡,西北风可长驱直入,受寒潮影响大;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故选A项。

答案 6.D7.A

(2018·湖北荆州第三次质检)2018年1月24日,湖北遭

遇了第二轮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下图为此次雨雪天气

结束后湖北某高中的校园景观图,图中河流一侧积雪较

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据图回答8~9题。

8.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

A.桥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B.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C.路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D.路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9.据图推测图中道路的走向最可能为()

A.东北——西南

B.东南——西北

C.东——西

D.南——北

解析第8题,由材料桥面结冰而路面没有结冰说明路面温度比桥面的温度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或桥面的热量来自于太阳辐射,而不是大气,故A、D错误;地面或桥面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从而温度降低,路面温度高,所以路面释放的地面辐射比桥面要少,故C错误,B正确。第9题,根据材料河流一侧结冰另一侧没有结冰,根据所学知识,河流的阳面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所以没有结冰;背阳面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所以有冰雪覆盖;该河流位于湖北,所以可以判断阳面为河流北岸,阴面为河流南岸,因此可以判断河流为东西走向,根据图示道路和河流垂直,所以道路走向为南一北,故D正确。

答案8.B9.D

1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下的天气形势图。

(1)图示情形最可能出现在几月份?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该季节,台湾地区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为什么?

答案(1)6月。此时降雨出现在江淮地区,最可能是梅雨天气,为6月份。

(2)伏旱或台风。夏季,副高控制台湾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台风控制台湾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2014·上海地理)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

间形成()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1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解析第11题,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应该形成准静止锋。第12题,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朗,选B。

答案11.A12.B

13、(2018·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分)

[标准答案]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14、(2018·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及其数值变化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存在一个高压系统,中部存在一个低压系统,故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部。第(2)题,锋面的形成与冷暖空气交汇有关。图示低压(气旋)中,北上的暖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会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T时刻前,图示西北部(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会形成冷锋。故T时刻前图示区域的锋面数量为3个。第(3)题,读图可知,P点位于暖锋锋前,很可能有降水过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之后暖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转好,气温较高;随后,冷锋移动至该地,冷锋过境,气温会下降,可能产生降水;冷锋过境后,冷空气控制该地区,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第(4)题,春季,中低纬地区升温快,高纬度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增温现象,南北部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大,大气运动快。春季处于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 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 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复习专题:常见天气系统 测试卷

高三复习专题:常见天气系统测试卷 (建议用时:45分钟)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下图为2017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 ) A.气压高,气温低B.风力小,湿度大 C.气流下沉,对流弱D.地形阻挡,风力小 2.此时石家庄( ) A.风雪交加 B.风向为西北风 C.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D.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增多 3.未来几天山东天气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 B 2.C 3.B[第1题,雾霾一般出现在逆温天气,逆温现象解除,雾霾也就减轻或消散。风力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也会产生雾霾。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我国南方的上海和成都等

压线比较稀疏,风力小,湿度大,是这两个城市产生雾霾的共同原因。第2题,此时石家庄处于冷锋锋前,一般降水在冷锋锋后;从等压线可以判断风向为西南风;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压线变得比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处于锋面附近,云量增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第3题,未来几天山东将受冷锋影响,气温将不断降低;因有低压槽过境,气压将由高到低再到高,所以,天气变化与图②相符。]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2018年1月1日零时的天气形势,图中天气系统以15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等压线①②③④对应的气压值(单位:百帕)最有可能是( ) A.1 010 1 007.5 1 005 1 002.5 B.1 002.5 1 005 1 007.5 1 010 C.1 010 1 005 1 007.5 1 002.5 D.1 002.5 1 005 1 010 1 007.5 5.图中甲地次日的风力、风向变化是( ) A.风力增强,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 B.风力增强,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C.风力减弱,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东风 D.风力减弱,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西风 6.1月1日至4日,乙地气温最低值最可能出现在( ) A.2日的日出前后B.2日的深夜 C.3日的午后D.4日的日出前后 4.B 5.A 6.D[第4题,由文字材料“图中天气系统以15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联系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特点,推知甲地此时吹西南风,故图示地区气压分布应是北低南高,B项符合。第5题,由上题可知,图中等压线弯曲程度最大的地方分布有一低压槽,故图示地区有冷锋过境。目前甲地位于锋线附近,吹偏南风。次日,冷锋东移,甲地位于锋线以西,风向转为偏西风,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强。第6题,乙地目前位于锋面以东的暖气团一侧,1日至4日,随着天气系统的东移,乙地将经历一个冷锋过境的过程。该天气系统以150

【地理】培优 易错 难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位于亚洲西部(图)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A.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背风坡多地形雨 C.冬季经常使用人工降雨 D.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叙利亚战争不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战争。C项正确。故答案为:C。(2)叙利亚西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的原因是受西风的控制。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婚姻、教育、宗教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典型作物为葡萄、柑橘、柠檬、无花果、油橄榄等。

专题复习四:世界地理——考点四:天气与气候

专题复习四:世界地理——考点四:天气与气候(刘天明编校) 【考点清单】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 4.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重点: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 难点: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4课时 第 1 课时 【内容】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目标】1.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3.学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知识点回顾】(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一览表 知识类别 标题点 概念的定义与分类成因、特征、用途、意义、图示 天 气 与 生 活 天气 与 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 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的天气是多变的;不同地方的天气往往是不同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来天气的 平均状况。 1.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不同地方的气候往往是不同的 看 图 识 天 气 卫星 云图 绿色-----陆地白色覆盖在绿色 蓝色-----海洋或蓝色上面,白色愈浓 白色---云雨区. →云层越厚→雨量越大 简 单 的 天 气 预 报 (P49): 让 天 空 更 蓝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对照表 第2课时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们经常用、、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 是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的天气可能差别。 2.目前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安排和等活动。 3.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云 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二、选择题。 1.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A.稳定 B.多变 C.气温恒定 D.多年一致 2.下列词语,描述天气的是() A.艳阳高照 B.常年湿润 C.四季如春 D.长夏无冬 3.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 A.阴雨连绵 B.晴天间多云 C.雨热同期 D.电闪雷鸣 4. 在卫星云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B.绿色是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薄 C.蓝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厚 D.白色的程度越浓,表明云层越厚 5.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明() A.空气污染越严重 B.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空气质量级别越低 D.空气污染越轻微 6.下列事项中,哪一项与天气无关() A.上学路上突然下起大雨 B.今天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C.我们去郊游,向气象台咨询是否会下雨 D.春节期间,我国南方的居民喜欢到黑龙江观赏冰雕、雾淞 7.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听天气预报 B.查看卫星云图 C.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D.济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三、综合题 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上海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年较差。下图是欧洲部分城市一月和七月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越往东,气温越高 B. 越往东,气温越低 C. 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 D. 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小 (2)影响图中城市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答案】(1)C (2)C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大致呈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欧洲西部受大西洋西风的影响明显,海洋性特征显著。(1)由图可知,图示气温数据既有最高气温也有最低气温,二者变化情况需分开来看,故AB两项错误;越往东气温的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越往东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故选C。(2)由图可知,图中城市气温分布是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故选C。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该小题考查气温的变化特征,侧面考查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仔细读图逐项解答。 (2)该小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城市位置分析。 2.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 周二 B. 周三 C. 周四 D. 周五(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A. 周二小雪转大雪 B. 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 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 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选项C符合题意。(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点评】(1)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宜宾某学校学生在地理特长课活动中收集了欧洲西部甲乙丙三地的气象资料,并绘制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与左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甲② -乙③ -丙 B. ①-甲② -丙③ -乙 C. ①-乙② -甲③ -丙 D. ①-丙 ② -乙③ -甲 (2)左图中箭头所示风向及其性质是() A. 西南风,寒冷干燥 B. 西南风,温暖湿润 C. 东北风,寒冷干燥 D. 东北风,温暖湿润 (3)欧洲旅游业发达,下列有关左图中三地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有巴黎圣母院 B. 乙地有阳光沙滩 C. 丙地有阿尔卑斯山滑雪场 D. 甲乙丙均有峡湾风光 【答案】(1)B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热度 ★★★★☆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②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 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中考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试卷

2018年中考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试卷 (必做题25题,后15题附加题,共40题) 1.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小红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纬度位置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3.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霜冻 4.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5.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B.回归线 C.南极圈 D.赤道 6.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7.右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祥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9.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拨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 10.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 C.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1.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12.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请在下图中找到呼玛、赤塔、华沙、鹿特丹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纬度差异很小,但气候差异很大。某地最热月份气温(本图中为7月气温)与最冷月份气温(本图中为1月气温)之差为该地气温年较差。仔细思考回答13-15题。 13.鹿特丹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5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 气旋 B. 高压 C. 冷锋 D. 暖锋 2.图中 A. 甲地高压在短时间内将变为低压 B. 乙地受暖气团控制吹西北风 C. 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D. 黄海海面风力强劲,不适合航行 下图为2015年1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 ①地气流下沉 B. ②地出现降雪 C. ③地晴朗高温 D. ④地吹偏南风 4.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A. 细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大风降温 D. 万里无云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日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 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 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 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6.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下图为北京市2015年4月16日~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时段,北京市 A. 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 19日较20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 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 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中的浮尘 8.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 北半球的反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 北半球的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 10.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杭州【地理】培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2019年,我国北方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记录在下表。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2019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A.34mm B.24mm C.36mm D.360mm (2)根据降水量判断,2019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2019-2020年中考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含答案) 考点一:天气和气候的比较 1.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它是深刻变化的。 (2)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3) 天气与气候的异同比较 点石成金:区分天气和气候的特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时间判定,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二是以二者的内涵来判定,天气是指具体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概括性、规律性的。 【典型例题】 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海南岛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选项D叙述的是一夜之间树枝上都缀满了雪花,表示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的不稳定变化。 参考答案:D 考点二:天气预报及空气污染指数 1.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2)风向和风力: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速)的大小,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速也就越大。 (3)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的雨就越大。 (4)天气符号:为了便于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常用天气符号见下图) 2.空气污染指数

(1) 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指数大,质量差。 (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见下图) 【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关于PM2.5的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材料二:太原某中学环保社跟随环境监测站监测PM2.5浓度活动的结果如下。 (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大气污染程度最轻是。 (2)根据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写出化工厂采样点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在公路旁晨练B.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 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及其指数等知识。(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居民区的PM2.5浓度为最小,污染程度最轻;(2)化工厂采样点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多种多样,,主要污染物为机动车排放尾气,生产生活排放的烟尘;(3)PM2.5浓度过高将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公路旁晨练显然是不科学的。参考答案:(1)居民区(2)机动车排放尾气,生产生活排放的烟尘(3) A 考点三: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③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世界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出现在7月(海洋8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海洋2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陆地出现在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出现在7月(海洋8月)。 ④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故选:D。(2)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4 专题四 常见天气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D.乙图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等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气团均位于锋面以下 D.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4.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一般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 C.晴朗干燥D.寒冷干燥 5.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是由()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快行冷锋 D.慢行冷锋 6.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暖锋 B.北方夏季暴雨——冷锋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冷锋

D.大风、降温天气——暖锋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7~8题。 7.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8.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将天气晴朗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9~10题。 9.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能判断出它属于() A.东半球,高气压 B.南半球,低气压 C.北半球,高气压 D.西半球,低气压 10.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下图是北美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1~12题。

2020-2021备战初中地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 B.-6℃ C.19℃ D.31℃ (2)该市降水集中于()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 (3)该市所在地区盛产的水果最可能是() A.芒果 B.柑橘 C.苹果 D.莲藕 【答案】(1)D (2)B (3)C 【解析】【分析】(1)解析:读图可知,该市的最高气温是25°C,最低气温是-6°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5°C-(-6°C)=31°C。(2)读图可知,该市降水集中在6、7、8三个月。(3)读图可知,该市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故该地的水果为温带水果,芒果、柑橘、莲藕为热带、亚热带的水果。 【点评】(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高气温-全年最低气温。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

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2)年内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即气候直方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资料表示方法,它是将地理数据信息采用图像的形式给予形象的显示,它能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画图时要注意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值及变化。 (3)最冷月均温在15度以上的气候为热带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度的气候为亚热带的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特殊);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最热月温度在20度以上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差异

高中地理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8年7月22日12时30分前后,某天气系统的中心在上海市崇明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下图)。沿图中线路行进,于25日8时30分前后在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交界处附近消散。据此完成1~3题。 1. 该天气系统行进的平均时速大约为 A. 10km B. 25km C. 40km D. 60km 2. 登陆时,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冷锋 B. 热带气旋 C. 锋面气旋 D. 暖锋 3. 该天气系统能够持续北上,主要原因有 ①登陆后,大都靠近海岸线行进补充水汽②行进路线中,地形阻碍小 ③亚洲高压势力强,推动力大④登陆时,在该类天气系统中势力最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 上海市崇明岛附近大约30oN,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区交界处约和北京纬度接近,为40oN,10个纬度差最短距离约为1110km。通过对比推算,图中从登陆到消散的线路长度约为1650km。从7月22日12时30分前后至25日8时30分大约68小时,则台风陆上行进用时68小时,据此可计算出时速约为24km,选B正确。 2.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不到12级,没有达到台风的强度,只能是热带气旋。据此分析选B正确。 3. 登陆后,大都靠近海岸线行进补充水汽,且行进路线地形阻碍小,该天气系统能够持续北上。登陆时,在该类天气系统中势力最强的是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7月没有亚洲高压。据此分析选A正确。冷涡是一种高空气旋式涡旋,中心温度比四周低。冷涡中的空气柱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常会产

2019-2020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天气与气候模拟训练

2019-2020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天气与气候模拟训练 1.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2.2014年11月,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遭受了50年一遇的雪灾侵袭,给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造成巨大灾害。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大雪的是() 读图5.12,完成3~4题。 3.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4.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5.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表5.3),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5.13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6~7题。 6.表示当地气候严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海陆位置 D.洋流

人类的生产生活深受气候影响。印度孟买附近适合种植棉花, 新疆吐鲁番的瓜果品质优良。读图5.14,完成8~9题。 8.下列对孟买和吐鲁番两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买全年高温 B.孟买气温年较差大 C.吐鲁番全年低温 D.吐鲁番气温年较差小 9.推测吐鲁番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数据表(表5.4),完成10~12题。 10.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 A.北半球的热带 B.南半球的热带 C.北半球的陆地上 D.南半球的海洋上 11.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20.1℃ B.233℃ C.16.8℃ D.43.4℃ 12.该地区的夏季包括的月份是() A.12、1、2月 B.6、7、8月 C.9、10、11月 D.3、4、5月 读图5.15,完成13~14题。 1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 M地为()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夏季 14.M地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5.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①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气流②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气流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 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的气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通化市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2.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盛产咖啡,该国咖啡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地,具有独特的苹果酸,是支撑经济的“黑色黄金”。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试推断该国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 A.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B. 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C. 气候高寒,年降水量稀少 D. 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说明() A. 发达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B. 国家间不需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C. 发展中国家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 D. 国家间要进行“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位于0°-10°S之间,是热带,全年高温,光照充足,年温差小,降水丰富;故A符合题意。(2)近年来,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两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澳大利亚、美国,他们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故D符合题意。 【点评】(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如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等),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 (2)南北对话亦称“南北谈判”,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为解决全球性的能源、贸易、金融等问题而举行的国际会谈。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因发展中国家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达州某中学举行一次“网络模拟旅游”活动。文文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出从达州到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小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