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净化与尾气吸收全解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基础-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础-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分析:量筒是专门用来量取液体的,不能用于配制溶液。
(6)(2012·海南高考)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中。( × )
分析:硅酸钠溶液有黏性,能将瓶塞和瓶口黏结,不应保存在带 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7)(2012·山东高考)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 瓶。( × )
分析:磨口瓶的颈内壁及玻璃塞都是毛玻璃的 ,接触面大,易与
(1)(2012·福建高考)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 离火源。( √ ) 分析:易燃试剂往往具有强还原性,易与强氧化性试剂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故必须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2)(2013·福建高考)检验N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pH试纸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
(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
内壁接触。
(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 量取热的溶液。 (10)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C.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将导管末端伸入饱和Na2CO3溶液液 面下 D.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 杯中,观察钠与水反应
【解题探究】 (1)如何测定溶液的pH? 提示: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 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将导管末端伸入饱和Na2CO3溶液液 面下,有什么影响?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1讲物质的制备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1讲物质的制备

题组二: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 3.(2020·威海一中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 气体发生装置 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 C.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D.铜和浓硝酸反应后的气体,可以用水或NaOH溶液吸 收
置→收集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反应装 置类型
固、固 加热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部;
O2、NH3 等
③加热时先 9 10 固定加热
预热


④用KMnO4制取O2时,需 在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
固、液加 热型或 液、液 加热型
①加热烧瓶时要垫石棉 网; Cl2等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 瓶内要加 11 沸石(或碎瓷片)
题组一:气体的制备 1.(2020·海口市一中模拟)用题给所示装置制备气体,不 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解析] 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 Cl2,A 项不能达到目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常 温时即可分解制取 O2,B 项能达到目的。浓硝酸与铜在常温下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制得 NO2,Na2SO3 与 70%浓硫酸发生复 分解反应可制得 SO2,C、D 项能达到目的。
题组一:无机物的制备 1.(2019·广东深圳调研)用CuCl2·2H2O晶体制取无水 CuCl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通入 HCl 可以抑制 CuCl2 的水解 B.先滴入浓硫酸,再点燃 c 处酒精灯 C.硬质玻璃管内部右侧会出现白雾 D.装置 d 中上层为苯,下层为 NaOH 溶液

高中化学尾气吸收大全

高中化学尾气吸收大全

高中化学尾气吸收大全
尾气吸收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主要用于吸收气体、处理废气和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在高中化学中,尾气吸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吸收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 硫酸吸收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可以用硫酸吸收,生成硫酸盐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
NO + SO2 → NO2 + SO3
3. 氢氧化钾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硫酸,然后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

氢氧化钾是一种常用的吸收剂,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钾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
SO2 + 2KOH → K2SO3 + H2O
4. 活性炭吸收有机物:活性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收剂,可以吸收多种有机物,如乙醇、苯和甲醛等。

活性炭吸收有机物的原理是利用其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将有机物吸附在其表面。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尾气吸收方法,如溶液吸收、气体吸收剂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和方法。

此外,尾气吸收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处理废气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尾气的净化

汽车尾气的净化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采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不改变 燃料种类的情况下采用清洁燃烧技术 (机内净化)与尾气净化技术(机外净 化);二是利用绿色环保燃料来减少汽 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目前国外已运 用的机内净化方法主要有 延迟点火法 、 废气再循环装置、 ECR、 控制燃烧装置 、 CSS、清洁空气装置、 CAP 以及低温等 离子体技术。机内净化只能减少有害气 体的生成量,不能除去已生成的有害气 体 ,因此净化效率不高。
通常所说的光触媒是一类以TiO2为代表的 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 光催化降解材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其中的TiO2,可产生游离电子及空穴,因 而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能力,可氧化分 解汽车尾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 同时,TiO2受光后生成的氢氧自由基能对 有机物质和有害气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水、一氧化碳和盐等。 反应过程中,TiO2作为催化剂本身并不直 接参与氧化还原的反应,而只是扮演发生
汽车尾气的 净化
第八组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而随着汽车 的增加,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汽车尾 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等,对人的身体健 康有很大危害,人们的环保呼声越来越高涨。
因此,降低机动车的废气排 放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 尾气处理有多种方法,使用 新能源,改善燃烧装置等, 其中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污染 的最有效手段。
化合物代替贵金属作催化剂,可以更有效 地解决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 污染问题。我国位于江苏无锡国家高新区 内的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自主研发国Ⅲ排放标准汽车尾气纳米稀土 催化剂,已成功在奇瑞、沈阳金杯、海马、 北汽福田、吉利美日等车型上通过了国Ⅲ 匹配试验,综合性能在冈内处于领先地位。 2008年起全面配套在国内主要机动整车 上。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改进。

2.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1)固体+固体――→△气体 发生装置如图:制备气体:O 2、NH 3、CH 4等。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发生装置:制备气体:Cl 2、C 2H 4等。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3.常见气体典型制备系统举例(1)Cl2的实验室制备(2)SO2的实验室制备(3)NH3的实验室制备4.气体的除杂方法(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类型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固体,加热装置图ⅠⅡⅢⅣ常见干燥剂浓H2SO4(酸性、强氧化性)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除杂试剂Cu、CuO、Mg等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

5.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收集气体的类型收集装置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O2、H2、NO、CO等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Cl2、SO2、NO2、CO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H2、NH3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装置(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

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

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

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

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

尾气吸收喷淋塔的工作原理

尾气吸收喷淋塔的工作原理

尾气吸收喷淋塔的工作原理
一、气体分散
尾气吸收喷淋塔的首要工作环节是气体的分散。

通过喷淋装置,将吸收液雾化并均匀地分散在塔内。

这种雾化作用能够大幅度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后续的吸收和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吸收作用
吸收是指气体溶质由气相向液相传递的过程。

在尾气吸收喷淋塔中,吸收液与尾气逆流接触,从而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吸收。

在吸收过程中,吸收液中的溶质会不断积累,而尾气中的气体溶质则会逐渐减少。

三、化学反应
对于某些特定的有害气体,单纯的物理吸收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此时,需要借助化学反应来提高处理效率。

在喷淋塔内,化学反应可能发生在气体溶质、吸收液组分或其它添加物之间。

通过化学反应,能够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四、分离过程
完成吸收和反应后,需要对残余的尾气和吸收液进行分离。

分离过程包括液滴的聚结、沉降以及气体的排出。

经过分离,洁净的气体得以排出,而吸收液则可循环利用。

五、循环利用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处理成本,经过分离的吸收液会被循环利用。

在循环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吸收液进行适当地补充和再生,以维持其良好的处理性能。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尾气吸收喷淋塔能够有效地净化尾气,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安全。

尾气处理原理

尾气处理原理

尾气处理原理
尾气处理是指对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的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尾气处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尾气处理的原理及相关技术。

首先,尾气处理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尾气处理技术包括三元催化转化、颗粒捕集器、氮氧化物还原催化剂等。

三元催化转化是目前最常用的尾气处理技术之一。

它利用三元催化剂将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这种技术在汽车上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另一种常见的尾气处理技术是颗粒捕集器。

颗粒捕集器可以捕集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防止其排放到大气中。

通过定期清洗或燃烧这些颗粒物,可以有效减少柴油车的尾气排放。

氮氧化物还原催化剂是针对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较多的
问题而设计的。

它利用还原剂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技术在柴油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尾气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如SCR技术、DPF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类型的车辆上有着不同的应用,但它们的核心原理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总的来说,尾气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尾气处理技术将会变得更加高效、环保。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尾气处理

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尾气处理
(1)排空气法(向上或向下) )排空气法(向上或向下)
密度比密度比 空气大, 空气大空气小, , 空气小, 向上排向下排 空气法空气法
(2)排水法(难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排水法(难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排水法 →
5、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必须要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必须要尾气处理)
•溶液吸收 溶液吸收 •点燃 点燃 •充袋法 充袋法
极易溶于水的要用防倒吸装置: 极易溶于水的要用防倒吸装置: 如HCl和NH3 和
20.(12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饮料添 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悄的烧杯中, 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 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 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 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 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加热的作用是 。 (2)实验步骤①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 。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3)固(液)体+液体 →气体 ) 液体 气体 反应容器:试管、 反应容器:试管、烧瓶 加液容器: 加液容器:分液漏斗

可制备C 可制备 l2、C 2H4等
2、气体的净化装置 、
通入溶液中除杂(洗气): 长进短出 通入溶液中除杂(洗气):
通过固体除杂: 通过固体除杂: 大进小出
怎样把括号内的杂质出去 Cl2(HCl) CO(CO2) ) 饱和NaCl溶液 饱和 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
干燥剂
干燥剂状态
气体的酸碱性
干燥装置
保持一致
干燥剂的酸碱性
3、常见干燥剂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硅胶等)不能用
来干燥碱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 (如碱石灰、生石灰、固体NaOH等)不能 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Cl2。 有氧化性的干燥剂(如浓硫酸)不能干燥有还原性 气体(如H2S、HI等)。
常见干燥剂及使用装置
毒气体的处理方法如表所示:
Cl2 SO2 NO2 H2S
CuSO4 溶液或 NaOH 溶液
HCl
NH3
CO
NO
与 O2混 合后通 入NaOH 溶液
NaOH溶液

水或 点燃 H2SO4 溶液
1.右图的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NaOH溶液反应制NH3
四、除尾气装置
1、 燃烧法 如CH4、C2H4、C2H2、H2、CO等。 2、碱液吸收法 如Cl2、H2S、CO2、SO2、NO2等。 3、水溶解法 如HCl、NH3等。
4、袋装储存的气体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予以吸收或点燃变
为无毒、无害的气体,再排放到空气中。实验室中常见有
编 号
A中物 质
B中物 质
C中 气体
有关化学方程式
Na2SO3 +H2SO4(浓) ═ Na2SO4 +SO2↑+H2O
(1) Na2SO3 浓硫酸 SO2 (2)
Cu
Cu + 4HNO3(浓) ═ Cu(NO3)2+ NO 2 浓硝酸 2NO2↑+2H2O
(3) KMnO4
浓盐酸 Cl2
2KMnO4 + 16HCl ═ 2KCl +2MnCl2+5Cl2↑+ 8H2O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用药品和干燥剂都正
确的是
D
制取的气体


干燥剂
A. H 2 B.H2S C.HCl
D.NH3
Zn和稀HNO3 FeS和稀盐酸 固体NaCl和稀H2SO4
NH4Cl和熟石灰
浓H2SO4 浓H2SO4 浓H2SO4
碱石灰
6、用下图装置制取和
收集气体,根据装置分 析后填表(写化学式)
液态干燥剂
装 置 常见干燥 浓硫酸 无水CaCl2 剂 可干燥 H2,O2, Cl2, SO2, O2,Cl2,HCl,SO2, CO, N2, CH4 H2, CO,N2,CH4 气体 不可干燥 H2S NH3, HBr, NH3 HI, C2H4 气体 → →
固态干燥剂
碱石灰
H2,O2, N2, CH4, NH3 HX,H2S,SO2, CO2,NO2, Cl2
D.用NaCl与浓H2SO4制HCl
2、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c
(1)高锰酸钾热分解2KMnO4═K2MnO4+O2+MnO2
(2)硝酸铵热分解2NH4NO3═4H2O+N2+O2 (3)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H2O+O2 (4)二氧化氮热分解2NO2═2NO+O2 A.只有(1) C.(1)和(3) B.(1)和(2) D.(1)(3)(4)
CO2,Cl2,HCl
H2,NH3
三、净化装置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
液体试剂
固体试剂
干燥管
洗气瓶 进气管应“长进
应大口方向进 气,小口方向 出气
短出”
干燥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1、选择原则
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
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2、选择方法
酸、碱性 据气体的 氧化、还原性
气 体 的 制 备
思考:
气体的收集装置和净化装置分别 有几种类型?根据什么原则选择有
关装置?
二、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装置类型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示意图 气体性质 难溶或微溶 密度大于空 密度小于空 于水的气体 气的气体 气的气体
实例
H2,O2,NO, C2H2,N2,CO
3、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和稀硝酸反应制备H2
C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4、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1) 加热稀硫酸和 乙醇制备乙烯;(2) 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 气;(3)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4)用稀 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不宜采用的方案有 哪些? D A.只有(1)和(2) C.只有(3)和(4) B.只有(1)和(3) D.(1) (2)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