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瓦斯涌出量

合集下载

瓦斯流量、含量、涌出量、衰减系数

瓦斯流量、含量、涌出量、衰减系数

瓦斯含量、涌出量、抽放量、衰减系数(一)1、单孔瓦斯流量(m3/min)(钻孔瓦斯抽放量)Q=K1.S=KπDL K1------瓦斯涌出速度或强度以(m3/min.m2) D----钻孔直径L-----钻孔长度K1值计算方法 K1=q0e-tq0-----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m3/min.m2- 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t---时间q0计算方法 q0=aX[0.0004V ad2+0.16] m3/min.m2式中a取0.026X为煤层瓦斯含量V ad煤层挥发分或者:q0=0.59/1440 X钻孔瓦斯涌出衰减系数可以通过实测进行计算而得3、 钻孔抽放时间决定因素①采掘布置允许的抽放时间,要达到抽采掘平衡②瓦斯抽放率。

与瓦斯涌出量有关系,国家有相应规定4、计算瓦斯含量两种方法:①直接法采用钻孔取芯的地质钻孔取煤样方法采用解吸仪进行计算。

②间接法。

利用实测某处瓦斯压力用公式反推瓦斯含量X=×n(t s -t) +(二)第一节:瓦斯含量计算1.1 主要原理是利用瓦斯压力计算瓦斯原始含量瓦斯压力利用和深度的关系公式:P=(2.03-10.13) H (开采垂深及压力系数)计算:开采垂深取550m,,压力系数取2.6通过间接法公式计算得在最低水平时:1#煤的瓦斯含量为:12.29m3/min第二节:区域抽采前的瓦斯含量2.1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q1+q2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q1=K1×K2 ×K3 ×m(W0-W C)/MW0由上式可得;W C残存瓦斯含量由公式计算而得,它与原煤的水分、灰分有直接关系K1和K2和K3由围岩瓦斯涌出、工作面丢煤系数、采区内准备巷道预排瓦斯有关残存瓦斯量为:W C为4.2m3/t (1#);2.25 m3/t(2#);2.37m3/t(3#)q1=9.21m3/t邻近层瓦斯:开采1#煤时 2#煤层涌入吨煤瓦斯量为: 3.26m3/t√√开采1#煤层时,3#煤层涌入吨煤瓦斯量为:4.41m3/t开采1#煤层时,围岩涌入瓦斯量为:9.21×15%=1.38m3/t邻近层总计:q2= 3.26+4.41+1.38=9.05m3/t累计: q采=18.26m3/t另外考虑瓦斯涌出不均匀性取回采工作面涌出系数为1.3总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18.26=23.74m3/t(与产量大小无关)折合绝对瓦斯涌出量:23.74×910/1440=15m3/min(与产量大小有直接关系)2.2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1)掘进煤壁瓦斯涌出量q3=D×V×q0 ×2(√L/V-1)=0.95m3/min(2)落煤瓦斯涌出量q4=S.V.r(W0-W c)=0.59m3/min绝对瓦斯涌出量总计q掘=1.5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总计1.54×1440/63.2=35.09m3/t(掘进的产量每天推算按63.2T)2.3采区的瓦斯涌出量计算(工作面和2个掘进面)q区=K’(∑q回Ai+1440∑q掘i)/A0此处 K’ 瓦斯采区涌出不均匀系数1.3q回采面相对瓦斯涌出量Ai为采面平均日产量q掘为掘进面瓦斯相对涌出量A0为采区产量.与回采面的日产量相同.经计算二采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34.03m3/t2.4矿井瓦斯涌出量计算(矿井以一个采区二个掘进面达产)瓦斯除了本身一个采面之外,和两个掘进面之外,另还要考虑其它采区涌入瓦斯q=K’’’’(∑q区Ai)/∑A i矿井相对涌出量为:1.3×(34.3×910)/910=44.24m3/t(考虑其它涌入系数)矿井绝对涌出量:44.24×910/1440=27.96m3/min2.5抽采率的确定:因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96m3/min在20-40之间故选择矿井抽采率达到35%为目标。

测算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几种方法(最新版)

测算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几种方法(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测算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几种方法(最新版)测算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几种方法(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分析采空区瓦斯涌出可分为几部分,即围岩瓦斯涌出、未采分层瓦斯涌出、回采丢煤瓦斯涌出和邻近层瓦斯涌出,如工作面周围有已采的老空区存在,也会向现采空区涌出瓦斯。

这几部分瓦斯随着采场内煤层、岩层的变形或垮落而卸压,按各自的规律涌入采空区,混合在一起,在浓度(压力)差和通风负压的作用下涌向工作面,要想严格区分上述各部分涌出的瓦斯量,由于采场条件所限是很困难的,以往的研究是根据有关的瓦斯涌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部分瓦斯涌出系数来计算采面各涌出源的瓦斯涌出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成果“分源预测法,”就是在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计算瓦斯涌出量的方法,但系数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

如果将上述的构成采空区瓦斯的几部分作为一个瓦斯源,采用切实可行的研究测定方法,来确定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而且可降低系统误差。

因此,将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当做一个整体严研究。

以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1452(3)综采面为例,该面采空区除围岩瓦斯涌出外,由于煤层厚度3.8m,采高3.3m,有未采的薄层煤遗留在采空区内,一部分采落的煤块也丢落到采空区内,此外开采层上部1m 左右有1层厚1.1m的煤层,随工作面顶板垮落到采空区内,同时1452(3)综采面周围还有老空区存在。

瓦斯相对涌出量和绝对涌出量

瓦斯相对涌出量和绝对涌出量

瓦斯相对涌出量和绝对涌出量瓦斯是一种常见的矿井危险气体,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瓦斯的涌出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瓦斯涌出量的测量中,相对涌出量和绝对涌出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相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下煤层所释放的瓦斯体积与该地下煤层总体积之比。

相对涌出量通常用立方米/分钟/平方米(m³/min/m²)表示。

1. 相关影响因素相对涌出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条件:不同地质条件下,地下煤层中储存和释放瓦斯的能力不同,因此会导致相对涌出量存在差异。

(2)采掘方式:不同采掘方式下,地下煤层中储存和释放瓦斯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相对涌出量。

(3)开采阶段:在不同开采阶段,地下煤层中的瓦斯释放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相对涌出量的波动。

2. 测量方法相对涌出量的测量通常采用瓦斯抽采法,即通过在地下煤层中设置抽采管道,将地下煤层中的瓦斯抽到地面进行测量。

根据抽采管道内气体流速和压力变化等参数,可以计算出相对涌出量。

二、绝对涌出量绝对涌出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下煤层所释放的总瓦斯体积。

绝对涌出量通常用立方米/分钟/平方米(m³/min/m²)表示。

1. 相关影响因素绝对涌出量与相对涌出量类似,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地质条件:不同地质条件下,地下煤层中储存和释放瓦斯的能力不同,因此会导致绝对涌出量存在差异。

(2)采掘方式:不同采掘方式下,地下煤层中储存和释放瓦斯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绝对涌出量。

(3)开采阶段:在不同开采阶段,地下煤层中的瓦斯释放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绝对涌出量的波动。

2. 测量方法绝对涌出量的测量通常采用孔隙度法和流速法。

孔隙度法是通过测定地下煤层孔隙度和气体压力等参数,计算出煤层中可储存瓦斯的总体积,从而得到绝对涌出量。

流速法则是通过测定地下煤层中气体流速和压力等参数,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地下煤层中释放的总瓦斯体积,从而得到绝对涌出量。

绝对瓦斯涌出量名词解释

绝对瓦斯涌出量名词解释

绝对瓦斯涌出量名词解释绝对瓦斯涌出量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参数。

它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空间内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是煤矿企业区域内各采掘作业地点的瓦斯涌出量的总和。

通常以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小时、立方米/时、立方米/分、立方米/秒等为单位进行计算。

如果用可燃体计算时则用每升可燃体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mg/m3)来表示,即mg/m3=k/v,其中k表示煤的发热量, m表示煤的容重, v表示瓦斯涌出量,瓦斯涌出量单位是立方米/分或立方米/小时。

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意义在于表示煤矿井下一定时间内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总和。

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各地点所测定的瓦斯含量是不同的,所以一般只计算瞬间瓦斯涌出量,而绝对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可反映一个地点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的多少。

计算公式如下:绝对瓦斯涌出量=100%基础风速时抽采井巷内的绝对瓦斯涌出量+20%基础风速时抽采非采掘工作面上隅角或其他有瓦斯积聚危险处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20%基础风速时抽采局部瓦斯抽放孔或其他有瓦斯积聚危险处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抽放量在5米/秒以上的区域内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那么什么是绝对瓦斯涌出量呢?简单地说,绝对瓦斯涌出量就是一个地点的所有风流中,瓦斯涌出量的总和。

这样,你们明白了吧!绝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要知道瓦斯的涌出量应该是随着瓦斯浓度和风流的速度改变而改变的,这时就要用到风速系数,由此可见绝对瓦斯涌出量也跟当地的气候状况相关。

绝对瓦斯涌出量也叫做瓦斯绝对涌出量,或者叫做绝对瓦斯涌出浓度,是指在某一时刻,地点或空间里的瓦斯绝对涌出量。

它是在规定条件下,由给定的装置在任意时间采集的样品中瓦斯的最大体积流量与给定时间内的瓦斯涌出量[gPARAGRAPH3]的比值。

因此,绝对瓦斯涌出量是指以样品的瓦斯涌出速率为基准所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样品中瓦斯体积流量的最大值。

即:绝对瓦斯涌出量( g/m3)=Simn/t。

其中Simn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瓦斯体积流量, t表示时间,取样时间一般取t=30分钟,然后换算成g/m3。

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一)

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一)

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一)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1. 什么是瓦斯涌出量?瓦斯涌出量是指在矿井或其他地下工作场所中,由煤矿瓦斯或其它可燃气体通过通风系统排放出来的气体的数量。

瓦斯涌出量的准确表示对于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2. 表示方法体积法瓦斯涌出量最常见的表示方法之一是体积法,即以每分钟涌出的气体体积表示。

体积法的单位通常是立方米/分钟,简写为m³/min。

这种表示方法适用于连续涌出的气体,可以直接通过流量计来测量。

百分比法另一种常见的表示方法是百分比法,即以瓦斯涌出量占总通风量的百分比表示。

这种表示方法适用于在总通风量已知的情况下,通过瓦斯含量测量仪器来计算涌出量的百分比。

频次法频次法是一种相对简单但有效的表示方法,它以瓦斯涌出的次数来表示。

例如,可以以每小时涌出次数或每天涌出次数来进行表示。

这种方法在提醒人们注意频繁涌出的情况时很有用。

累计法累计法是一种基于时间的表示方法,它以瓦斯涌出的累计量来进行表示。

可以以每小时、每天或者每月的累计涌出量来衡量。

这种方法对于掌握长时间内瓦斯涌出的趋势非常有帮助。

3. 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选择合适的瓦斯涌出量表示方法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瓦斯涌出模式根据瓦斯涌出的模式,如果是连续涌出,体积法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如果是间断涌出,则可以选择频次法或累计法。

测量工具和设备的可用性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考虑测量工具和设备的可用性。

如果没有合适的流量计或测量仪器,可以选择其他更容易获取数据的方法,如百分比法或频次法。

数据记录和分析需求不同的表示方法提供不同的数据记录和分析需求。

如果需要对瓦斯涌出趋势进行长时间的分析,累计法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如果只是简单地了解瓦斯涌出的频繁程度,频次法可能足够。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瓦斯涌出量表示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瓦斯涌出模式、测量工具和设备的可用性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需求。

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其优劣之处,需要合理选择。

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1、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由开采层(包括围岩)和邻近层两部份组成,计算公式如下:q 采=q 1+q 2式中:q 采——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 ;q 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 ; q 2——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 ;1、开采层瓦斯涌出量)(q 03211c W W MmK K K -⨯⨯⨯⨯= 式中:K 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K 2——回采工作面丢煤涌出系数,其值为回采率的倒数; K 3——顺槽掘进预排系数,后退式回采,K 3=(B-2b )/ B ; B ——回采工作面长度,m ; b ——顺槽瓦斯预排宽度,m ; m ——开采层厚度,m ; M ——工作面采高,m ;W 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 3/t ; W c ——煤层残存瓦斯含量,m 3/t 。

2、邻近层瓦斯涌出量)(q 012ci i i ni iW W Mm -⨯⨯=∑=η 式中:q 2—— 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 ;i η——邻近层瓦斯排放率,%; W 0i ——各邻近层原始瓦斯含量,m 3/t ; W ci ——各邻近层残存瓦斯含量,m 3/t ; m i ——各邻近层煤厚,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2、掘进面瓦斯涌出量计算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包括两部份,一是暴露煤壁涌出瓦斯,二是破落煤块涌出瓦斯,其涌出量计算公式如下:q 掘=q 3+q 4 q 3=D×V×q 0×(21VL-) q 4=S×V×γ×(W 0-W c )式中:q 掘——掘进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 3/min ;q 3——掘进巷道煤壁绝对瓦斯涌出量,m 3/min ; q 4——掘进巷道落煤绝对瓦斯涌出量,m 3/min ; D ——巷道断面暴露煤壁面周边长度,m ; V ——巷道平均掘进速度,m/min ; L ——掘进煤巷长度,m ;q 0——掘进面煤壁瓦斯涌出初速度,m 3/(m 2·min );q 0=0.026 [ 0.0004×(V r )2+0.16 ] ×W 0式中:V r ——掘进煤层原煤挥发份,%S ——掘进煤巷断面积,m 2; γ——原煤容重,t/m 3;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绝对瓦斯涌出量
Q绝=QC/100
式中: Q绝——绝对瓦斯涌出量,/min;
Q——回风量,/min;
C——风流中的平均瓦斯浓度,%。

举例:某矿井总回风巷道风量为3100/min,风流中平均瓦斯浓度为%,计算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解:根据问题信息可知:公式Q总=3100,C=,那么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Q绝=QC/100(/min)
=3100×100
=/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
q相=q绝/T(/t)
式中: q相——瓦斯相对涌出量,/t;
T——月平均每分钟产量,t;
q绝——绝对瓦斯涌出量,/min。

举例:某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min,平均月产量为24000t,计算该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解:根据问题信息可知:该矿井月平均每分钟产量为
24000/30/24/60=,公式中T=,
q绝=/min,那么该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q相=q绝/T(/t)=
=(/t)。

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

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

相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相对瓦斯涌出量是指在矿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采 1 吨煤所涌出的瓦斯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相对瓦斯涌出量 = 一定时期内矿井瓦斯涌出总量 / 同一时期内的煤炭产量。

咱就说啊,这公式看着简单,可在实际应用中那可得特别谨慎。

我想起之前去一个煤矿调研的时候,那可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当时我们到了井下,那个环境,真是又黑又潮湿。

采煤工人师傅们在那里辛勤工作,让我特别敬佩。

我们在那就是为了研究瓦斯涌出的情况。

我就跟着技术人员到处查看各种监测设备的数据。

那设备上的数字不停地跳动,看得我眼花缭乱。

技术人员却能特别熟练地记录和分析。

他们跟我讲,计算相对瓦斯涌出量可太重要了。

如果算得不准确,那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可是巨大的隐患。

就好比有一次,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因为一个数据采集的小失误,导致相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结果偏差了不少。

这可把大家紧张坏了,赶紧重新仔细排查,才找到了问题所在,及时纠正了错误。

所以啊,在计算相对瓦斯涌出量的时候,每一个数据都得认真对待。

比如瓦斯涌出总量的测定,这可不是随便测测就行的。

得用专业的仪器,还得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且煤炭产量的统计也不能马虎,少算一吨或者多算一吨,那相对瓦斯涌出量的结果就差之千里了。

再说说这公式里的各个元素。

矿井瓦斯涌出总量,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包括了采煤、掘进、通风等各个环节涌出的瓦斯量。

要把这些都准确地加起来,那可得下一番功夫。

还有煤炭产量,这得把各个采煤面的产量都统计清楚,不能有遗漏。

而且还得考虑到煤的质量、含水量等因素,不然也会影响计算结果。

总之,相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工作可一点都不简单。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认真,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从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让工人们能安心工作,让咱们的能源供应能稳定可靠。

这可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瓦斯涌出量计算
1、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由开采层(包括围岩)和邻近层两部份组成,计算公式如下:q采=q1+q2
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q 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q2——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1、开采层瓦斯涌出量
q1?K1?K2?K3?m?(W0-Wc) M
式中: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
K2——回采工作面丢煤涌出系数,其值为回采率的倒数;
K3——顺槽掘进预排系数,后退式回采,K3=(B-2b)/ B;
B ——回采工作面长度,m;
b ——顺槽瓦斯预排宽度,m;
m——开采层厚度,m;
M——工作面采高,m;
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
Wc——煤层残存瓦斯含量,m3/t。

2、邻近层瓦斯涌出量
q2??i?1nmi??i?(W0i?Wci) M
式中:q2——邻近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i——邻近层瓦斯排放率,%;
W0i——各邻近层原始瓦斯含量,m3/t;
Wci——各邻近层残存瓦斯含量,m3/t;
mi——各邻近层煤厚,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