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生活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无处不在,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鉴于微生物不在肉眼识别范围之内,我们
很多人对它们了解不深,现列举几个比较生活化的菌种。
一、大肠杆菌:
大多数是不致病的,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为正
常菌群,少数的大肠杆菌具有毒性可引起疾病. 具体说来,它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
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
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
合成维生素B和K ,以及有杀菌作用的素大肠杆菌素。
正常栖居条件下不
致病。
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
便干重的1/3。
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
若
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
原菌的存在。
所以说,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
二、酵母菌:
酵母菌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不仅可以用它来制作面包、酿酒,还可以用
于医药工业和畜牧业
面包酵母
酿酒酵母
三、乳酸菌
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动
物和人肠道等处的重要的生理性菌群之一。
该类群细菌绝大多数对动物和
人无毒、无害,负担着动物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
牛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而酸牛奶中必须得有它。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
1、螨虫。
螨虫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动物,它也是和人共生最亲近的微生物,生活在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层中,螨虫会引起皮肤瘙痒、严重会引起毛囊炎。
螨虫在生活中常藏身于床、床垫、窗帘等容易积聚灰尘的地方。
2、白色念珠菌。
它通常存在于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
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
当机体免疫失衡时,才会引起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一小时后即可死亡。
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抵抗力较强。
念珠菌病预防主要是个人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科学预防。
3、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属于肠道杆菌的大类的一种。
大肠和小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
他们不但不会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同时还能帮助合成微生物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关系。
4、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病原菌,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与食品接触传播。
因此,对加工不充分或密封不严的食品要特别注意。
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存在皮肤当中,如果是有皮肤问题的,如痤疮、粉刺、痘痘等,以上皮肤问题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
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虽小,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食物加工、医疗保健还是环境清洁等方面,微生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在食物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酵母菌在面包和啤酒
的发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使得这些食物具有了特有的口感和味道。
此外,发酵还可以帮助食物保质保鲜,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从而减少食品浪费。
其次,微生物在医疗保健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药物的生产过程都离不
开微生物的参与,比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来。
此外,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等。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清洁环境。
生活中的很多清洁产品都含有益生菌,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分解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一些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也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废物,净化水质。
总的来说,微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应该更加
重视微生物的作用,保护好它们,让它们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清洁做出贡献。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1. 内容1.土壤中的微生物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土壤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大,类型最多,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2.水体中的微生物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中溶解或悬浮着多种无机和有机物质,能供给微生物营养而使其生长繁殖,水体是微生物栖息的第二天然场所。
淡水微生物淡水中的微生物多来自于土壤、空气、污水或动植物尸体等,尤其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常随土壤被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泊中。
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一部分生活在营养稀薄的水中,一部分附着在悬浮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上,一部分随着泥沙或较大的有机物残体沉淀到湖底淤泥中,成不水体中的栖息者,另外也有很多微生物因不能适应水体环境而死亡。
因此,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一般要比土壤中的少。
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对该水源的饮用价值影响很大。
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验中,不仅要检查其总菌数,还要检查其中所含的病原菌数。
由于水中病原菌数比较少,所以通常采用与其有相同来源的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指标,来判断水源被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从而间接推测其他病原菌存在的概率。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37℃,培养24h),而1000m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则不能超过3个(37℃,48h)。
海水微生物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咸水占地球总水量的%。
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3%左右,所以海洋中土着微生物必须生活在含盐量为2%~4%的环境中,尤以%~%为最适盐度。
海水中的土着微生物种类主要是一些藻类以及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等。
3.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并不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充足的水分和其他条件,相反,日光中的紫外线还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因此,它不适宜微生物的生存。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两篇)

引言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的例子。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以及人体内外。
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例子,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健康和环境。
正文内容一、细菌1.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有益作用,帮助消化食物和保护免疫系统。
某些菌株也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乳酸菌(Lactobacillus):乳酸菌是一类产乳酸的细菌,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酸奶、酸菜等。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食品口感,还有益于肠道健康。
二、真菌1.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酵母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通过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它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于制作面包、酒类等产品。
2.曲霉(Aspergillus):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有些品种可以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如味精等。
某些曲霉也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病毒1.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以引发流感。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流感的传播。
2.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乙肝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的病毒,会导致乙型肝炎。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共用针头等方式来预防乙肝的传播。
四、其他微生物1.蓝绿藻(Cyanobacteria):蓝绿藻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存在于水体中,有些种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过量的蓝藻生长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2.真核单细胞生物(Eukaryotes):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类真核微生物,如原生动物、小型藻类等。
它们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且对水生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教案:生活中的微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生活中的微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微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 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
2. 实验室设备(可选)。
教学过程:第一章:微生物概述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总结:强调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第二章: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1. 引入:通过展示微生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分类。
2. 讲解:详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总结:强调微生物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第三章: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1. 引入:通过展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微生物在发酵、腌制等食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总结:强调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关键作用。
第四章:微生物与健康1. 引入:通过展示微生物与健康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介绍微生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等方面的知识。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总结:强调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第五章:微生物与环境1. 引入:通过展示微生物与环境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微生物在土壤改良、水处理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总结:强调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它们生活在环境中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体内。
虽然有些微生物是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但是其他的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食品加工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可以发酵面团和啤酒,细菌可以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和发酵面、发酵蔬菜等,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微生物还用于生产酱油、醋、味精等调味品。
在食品的贮藏和保鲜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但其也可以制作干贝和火腿等腌制品,通过产生乳酸来保护这些食品不受细菌的污染。
2. 代谢工程微生物在代谢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为改造微生物基因,可以实现微生物合成某些有用的化合物,如抗生素、酶、酵素等。
这种将微生物作为化学生产工厂的方法被称为“代谢工程”。
在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中,代谢工程正成为非常重要的工具。
3. 环境修复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微生物能够分解和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和修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石油污染就可以通过微生物处理器来降解,并且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中也有优越的表现。
4. 药物生产药物生产也是微生物应用之一。
许多生物药物,如头孢菌素、链霉素等,都是由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生产的。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人类还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微生物治疗法,去治疗一些传统药物难以治愈的疾病。
5. 生态保育微生物在生态保育方面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可以利用微生物来促进植物生长和生物固氮,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和保护植物等。
综上所述,微生物虽然小小的,但是在人类的生活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应用领域广泛,未来还有更多的发展前景。
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的特点,人类可以实现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社会发展。
初中生物教案:生活中的微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生活中的微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2. 微生物的特点3.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4.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微生物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微生物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2. 讲授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3. 探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讲解微生物在土壤改良、水循环、氮循环等方面的作用。
4. 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介绍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5. 案例分析:以发酵技术为例,讲解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具体应用。
7.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微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技能性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微生物在生活中作用的关注程度,评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态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微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2. 实物模型:微生物模型、发酵过程模型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 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 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 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味精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谷氨 酸生产菌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 结晶。
食用菌
香菇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 之称,是高蛋白、 低脂肪的营养保健 食品
食用菌
木耳能帮助消化系统将 无法消化的异物溶解, 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血栓、动脉硬化和冠心 病,还具有防癌作用。 木耳散具有治疗溃烂诸 疮和血崩的药理作用。
2 生物制药: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植物用微生物:固氮根瘤菌、防虫剂、除草剂
土壤改良
生物肥料
人类利用微生物的远大设想
改造火星生态环境-星际移民
人工合成的新型以二氧化碳为食物的有机 体可以为将来的火星登陆计划提供一个新的工 具,应用这类微生物为基础,进行外星宜居环 境的开拓,不仅是一个理想的原材料,也是一 个行之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案。当人类将来有一 天改造火星的大气环境工程中,各种不同用途 的人工合成微生物将扮演重要角色。
食用菌
金针菇
双孢菇
食用菌
奶浆菌
鸡枞
药用菌
灵芝
冬虫夏草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将污染物质 降解的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
困扰我们的微生物
亲:这个橙子肿么了?
哎呀!我最爱的拌米饭
困扰我们的微生物
病毒无处不在,我们 要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我们每个指甲里面就 存活1亿个细菌,必须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生活中的微生物
黄安龙
什么是微生物
通常说来:肉眼不易观察,需要借助放大工具观察 的微小的低等生物,人们把它们叫做微生物。
球菌
针尖上的细菌
杆菌
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
藻类 物
真菌 原生动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土壤
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动、植物体表和体内
人类及其他生物很难存活的环境 岩石、荒漠、地层深处……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流传数 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因其 口感好、营养高,闻起来有股臭, 吃起来特别的香味深受中国老百 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 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加以红 曲酶、酵母菌、米曲霉或毛 霉等进行密封贮藏。腐乳的 独特风味就是在发酵贮藏过 程中所形成。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 成大量乳酸而不是靠盐的渗 透压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 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或 用少量食盐来腌渍各种鲜嫩 的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 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 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 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 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泡菜 中的食盐含量为2%到4%, 是一种低盐食品。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类、蛋白质有20%左右分别被水解成为 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 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 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 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 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 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结语
世界多姿多彩,充满无尽的发展和变化。 融入这个世界,运用你学习到的知识利用、 建设、改变它!
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生活中的微生物常识
1、过保质期食品不要吃!
生活中的微生物常识
2、电冰箱及时清洁和消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中的微生物常识
3、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学会洗手
生活中的微生物常识
4、利用微生物知识来正确选购商品
无糖乳酸菌 产品不可信。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食品工业: 酿造酱油、食醋、葡萄酒等;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之后,含有 双歧杆菌、乳酸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合成维生素K、促进钙、铁、Vd吸收等等。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 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 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 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 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酵母菌(Yeast)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是一种天然发酵剂,分布于整个自然界,它有自己的 生命现象,在有氧气和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都能够 存活。
酵母菌功用之一发酵发 酵是酵母菌最主要的功 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将 酵母菌应用于食品生产 中,例如酒精饮料、酱 油、食醋、馒头和面包 的发酵等等。
我们身边的有益微生物
以糯米、大米、麸皮、小麦、高 粱、糖或酒等酿成的含乙酸的液 体。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 等作用,醋还可以治感冒的作用。
食醋生产方法可分为酿造醋和人工合成醋。 酿造醋,是以粮食、糖、乙醇为原料,通过 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当然还有酵母菌等) 发酵酿造而成,营养价值含量高。人工合成 醋是以食用醋酸,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 香辛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