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事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国家之间的更替灭亡)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战役 (一) 三国时期前后著名战役
(二)魏晋时期著名的战役
十六国简表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者: 北魏孝文帝
(在祖母冯太后的支持和指导下)
拓跋宏以身作则,改名为 元宏 北魏孝文帝简历
姓名:拓跋宏(元宏) 谥号: 孝文帝 在位:471年—499年
民族: 鲜卑族 职业:北魏皇帝 享年:32岁
主要成就: 北魏孝文帝改革
2、主要措施(内容):
(1)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制度,加强经济和行政管理。
(2)迁移都城。
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3)大力推行学习汉文化习俗的政策。
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通婚。
3、重要意义:
(1)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改革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民族交往与交流增多,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社会矛盾激化,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事件年表
五、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宗教
发展
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北方人口大迁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东汉末年分三国,历史又进入了分裂时期.在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期,那么同学们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一1三国历史事件1.黄巾之乱2.董卓乱政:汉献帝3.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汉献帝4.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统一北方5.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胜曹操6.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222年孙权在南京称帝,国号吴国。
蔡金龙注:注意三者顺序。
7.魏灭蜀之战:司马昭(钟会邓艾诸葛绪)胜姜维降刘婵8.三分归晋:司马炎称帝晋灭吴之战科技文化1.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2.三曹: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丕(《典论》) 曹植(《洛神赋》)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4.蔡琰:蔡文姬《胡笳十八拍》5.华佗:外科圣手麻沸散五禽戏2两晋历史事件1.晋统三分:魏灭蜀,晋灭吴2.士族兴起3.贾后乱政:晋惠帝贾南风赵王司马伦专政4.八王之乱5.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6.五马渡江:司马睿等司马五王南京建立东晋7.世族扰政:王导王与马共天下8.东晋北伐9.淝水之战:谢安胜苻坚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10.朋党之乱:11.刘裕篡晋:东晋灭亡建立南朝宋科技文化1.小说:张华《博物志》、甘宝《搜神记》、葛洪《神仙传》2.史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3.诗文:左思《三都赋》、陶渊明《桃花源记》4.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5.绘画: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画圣飘带精神6.书法:草书(章草):西晋索靖的《月仪帖》;草书(今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行书:东晋王羲之的《丧乱帖》和《兰亭序》。
7.宗教:南朝梁范缜《神灭论》;东晋慧远是净土宗祖师;法显是中国首位西行求法的僧侣。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 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 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事实上,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 远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故史称为“八王之乱”。
二、东晋(317年~420年,都城建康,即今江苏南京)
1、东晋的建立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 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东晋与之前的东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 朝,六朝都城都是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2、重要事件——淝水之战(383年)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远 不止五个游牧民族,而是指西晋末年各乱华胡人的代表。他们在华北地区建立 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 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这一时期,由于政局动荡,大量百姓与世族南迁。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 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西晋元气 大伤,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即五胡乱华时期。
(2)五胡乱华(304年到439年)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304年成汉政权和刘氏政权建立开始算起,一直到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这一时期,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 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政权对峙的时期。
基业。孙权,生于公元 182 年,从小就善于骑射,文武双全,跟随 父亲兄长一起打天下。十五岁时,孙策就让孙权担任阳羡县长(也就 是如今的江苏宜兴),可谓是年少有成。公元 200年,也就是孙权十 八岁那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掌事,做会稽太守,开始了他统 领江东的生涯。
人教版历史高一 上学期 第5课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为以后北方统一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 削弱了军事力量。
“孝文帝中兴”
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东晋与南朝
东
蜀魏
西
汉
吴
晋
三国(220-280)
十六国 东晋(317-420)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 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门阀政治
知识链接
继琅琊王氏之后,其他几 个士族如颍川庾氏、谯国桓氏、 陈郡谢氏相继把持东晋朝政。 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 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 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 治达到鼎盛。士族把持大权, 却不愿涉身实务,在雍容奢侈 中腐朽衰落。
既有交流也有矛盾
三国与西晋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由司马炎建立的统
东
蜀魏
西 一王朝,定都于洛阳。共历经4位帝王,国祚51年。
汉
吴
晋
主要事件:五胡内迁(外患)、八王之乱(内忧)。
三国(220-280)
2、八王之乱(290-306)
西晋后期皇族内乱,因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 其,史称“八王之乱” ,战争持续十几年,社会动 荡不安,使西晋元气大伤。
北朝(439-581)
北 东魏 魏 西魏
北齐
灭
北周
宋齐梁陈
南朝(420-589)
北方 南方
时空坐标
孝文帝改革
五胡内迁 八王之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
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东汉汉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而重新统一但隋朝被南朝结束,共369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期的混乱诞生了曹魏、蜀汉、吴三国。
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取代。
263年蜀汉于魏灭蜀之战亡于魏国,280年吴于晋灭吴之战亡于西晋,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
在304年因为成汉与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十六国时期。
316年西晋亡于匈奴的曜后,司马氏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
东晋最后于420年被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
南朝历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与南朝。
初期经济与军事强盛,但因为南朝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军事强盛,以及皇室与宗室斗淫乱,使国力由盛变衰。
南朝梁国力复盛,但在侯景之乱后分裂成西梁与南朝,南朝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
北魏统一北方屡次击败南朝,意图南并。
但被北方柔然牵制,直到柔然被突厥取代后才有余力对付南朝。
北魏经汉化运动后经济持续发展,但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民变。
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分别成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政权也逐渐掌握在坚手上。
581年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统一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

苻柳还曾多次打败东晋和南燕的军队, 扩大了前秦的疆域。
苻柳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推 行了多项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均田制等。
司马昭
司马昭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 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
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等。
司马昭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建立了晋朝的官僚制度,加强
了中央集权。
司马昭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他曾多次打败东吴和蜀汉的军队,
04
魏晋南北朝重要人物
宇文护
宇文护是北周的开国元勋,也 是西魏和北周的权臣。他曾多 次废立皇帝,掌握实权。
宇文护在政治上推行均田制, 加强中央集权,使北周成为当 时最强大的国家。
宇文护在军事上也有很高的成 就,他曾多次打败北齐和南陈 的军队,扩大了北周的疆域。
苻柳
苻柳是前秦的将领,他曾率领军队攻 占了大片领土,为前秦统一北方做出 了重要贡献。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鼎立是指魏、蜀、吴三个 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各自独立发展,形成了相对 稳定的政治格局。
三国鼎立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历 史上的分裂时期,虽然国家分 裂,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和进步。
三国鼎立时期,各国之间的竞 争和战争不断,但同时也存在 和平交往和贸易往来,促进了 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统一了全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
目
CONTENCT
录
• 三国时期 • 两晋时期 • 南北朝时期 • 魏晋南北朝重要人物
01
三国时期
曹操的崛起
曹操在东汉末年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逐渐崛起,占 据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曹魏政权。
曹操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推行屯田制、整顿户籍 和税收制度等,为曹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历史趋势: 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江南逐步开发,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官渡,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战役,战争中都用火攻情节;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战役;2)都是以少胜多战役;失败方领导都犯了骄傲自大的错误。
3)战役都改变了当时政治格局或对政治形势产生巨大影响。
胜败原因:官渡之战:曹操壮大势力: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用人;经济:发展生产,屯田垦荒;军事:战术得当;袁绍:骄傲自大赤壁之战:曹操:北方士兵,流行疾病,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大;孙刘:联合作战,战略得当。
根本:统一条件不成熟淝水之战:前秦民族矛盾严重(最主要)军心离散;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东晋: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二政权更替:一)三国鼎立与结束:1、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三国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国号吴。
三国正式形成。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军阀割据到西晋统一的过度,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是历史的进步。
(北方发展生产,吴国造船业发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大陆与台湾最早联系。
蜀国诸葛亮治蜀,发展西南。
)2、西晋建立统一:266年,西晋建立。
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即晋武帝。
280年,灭吴,统一全国。
统治腐朽,实行分封制,引发八王之乱,致使西晋衰亡。
二)东晋与十六国1、316年匈奴人灭掉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北伐得不到政府支持,缺乏后援,最终失败。
420年,东晋灭亡。
2十六国时期:4时期初至5世纪前期,黄河流域政权连同西南成汉,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
期间有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任用王猛改革,缓和了民族关系,存进了民族融合。
三)南北朝对峙:1南朝:420年—589年,江南地区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章.中国历史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1.3.1. 知识体系基本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时期。
1.政治。
这一时期,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繁,政权不断更替。
(1)政权更迭。
1)220年,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建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80年西晋完成短期统一,但迅速败亡。
3)317年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420年,刘裕废晋自立,东晋灭亡。
420年—589年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即南朝。
4)东晋时期,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政权,统称十六国。
439年—581年北方先后出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即北朝。
5)南、北朝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北周武帝改革,加强北周统治。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封建化。
2.经济。
江南经济迅速开发,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1)江南经济开发,三吴、洞庭、鄱阳湖地区和成都平原农业发达,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曹魏、北魏时期北方农业恢复发展,十六国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3)手工业品种丰富,产量增加,技术进步。
(4)由于战争破坏,国家分裂,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相对活跃。
3.民族关系。
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五族内迁,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密切联系。
(2)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布局打乱,各民族差异缩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高潮。
(4)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蜀、吴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
4.文化。
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特点承上启下。
(1)科技。
祖冲之精确推算圆周率;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水经注》。
(2)文学。
出现陶渊明等杰出诗人。
(3)艺术。
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等成就突出。
(4)思想。
道教改造、佛教盛行,无神论者范缜创作《神灭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结果:大败曹军
影响:以少胜多, 影响:以少胜多,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 孙刘联军 三国时期 定都: 魏国 220年 曹丕称帝 定都:洛阳 年 定都: 蜀国 221年 刘备称帝 定都:成都 年 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吴国 222年 孙权称王 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年 三国灭亡顺序: 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266年 年 266年 年 280年 年 魏(司马懿)灭蜀 司马懿) 魏国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魏国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灭吴
宋 齐 南朝 梁 陈
建立时间: 建立时间:420年 年
建立者: 建立者:刘裕
都城: 都城:建康
4世纪后期 世纪后期
鲜卑族
建立北魏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孝文帝 定都平成,后迁都洛阳 年 定都平成, 北朝:东魏、西魏、北齐、 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西晋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时间:266年 建立者:司马炎 都城:洛阳 年 建立者: 被内迁匈奴 匈奴人的一支所灭 被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所灭 起止时间: 起止时间:266年——316年 共经历 年 年 年 共经历50年 统一时间: 统一时间:280年——316年 共统一 年 年 年 共统一36年
东晋 建立时间: 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建立时间: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年 建立者:
前秦 建立时间: 世纪后期 建立时间:4世纪后期 建立者: 氐族人 建立者:苻坚 统一了黄河流域
北方(前秦 南方 东晋) 北方 前秦)vs南方 东晋 前秦 南方(东晋
时间: 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 年 前秦vs东晋 结果: 前秦 东晋 结果:大败前秦
影响:以少胜多,前秦瓦解, 影响:以少胜多,前秦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