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1)湘教版
合集下载
(公开课)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ppt.1ppt

至少要有一个是边)就可 若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 求出其余3个未知数
∠ B, ∠ C,
a,b,c中除∠C=90°外,其余5个元素之间有如下关系:
1)a² =c² +b²
A 的对边 B C a s inA 3) 斜边 AB c
c os A A 的邻边 A C b 斜边 AB c
在Rt△ADC中, CD=AD•tan30=
在Rt△ADB中, BD=AD•tan60˚= ∵ BD-CD=BC,BC=24 ∴
3 x 3
3x
∴ X=12 3 ≈12×1.732 =20.784 > 20
3 3x x 24 3
D
C
B
答:货轮无触礁危险。
例4:小山的高为h,为了测的小山顶上铁塔AB 的高x,在平地上选择一点P, 在P点处测得B点的 仰角为a, A点的仰角为B.(见表中测量目标图)
2)∠A+∠B=90
B c A b a C
tanA
A的对边 BC a A的邻边 AC b
概念反馈
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时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概念
(1)仰角和俯角
(2)坡度
i=
视线 铅 垂 线 仰角 水平线
h l
=tan
α
俯角
北
α为坡角
视线
h α
A
(3)方位角
西
30°
l
B
O 45°
南
东
知识
600
3 2
要能记 住有多 好
余弦cosα
1 2
3
正切tanα
1
1.互余两角三角函数关系: 0-A) 1.SinA=cos(90
∠ B, ∠ C,
a,b,c中除∠C=90°外,其余5个元素之间有如下关系:
1)a² =c² +b²
A 的对边 B C a s inA 3) 斜边 AB c
c os A A 的邻边 A C b 斜边 AB c
在Rt△ADC中, CD=AD•tan30=
在Rt△ADB中, BD=AD•tan60˚= ∵ BD-CD=BC,BC=24 ∴
3 x 3
3x
∴ X=12 3 ≈12×1.732 =20.784 > 20
3 3x x 24 3
D
C
B
答:货轮无触礁危险。
例4:小山的高为h,为了测的小山顶上铁塔AB 的高x,在平地上选择一点P, 在P点处测得B点的 仰角为a, A点的仰角为B.(见表中测量目标图)
2)∠A+∠B=90
B c A b a C
tanA
A的对边 BC a A的邻边 AC b
概念反馈
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时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概念
(1)仰角和俯角
(2)坡度
i=
视线 铅 垂 线 仰角 水平线
h l
=tan
α
俯角
北
α为坡角
视线
h α
A
(3)方位角
西
30°
l
B
O 45°
南
东
知识
600
3 2
要能记 住有多 好
余弦cosα
1 2
3
正切tanα
1
1.互余两角三角函数关系: 0-A) 1.SinA=cos(90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ppt课件1

延伸拓展
▪ 某居民生活区有一块等腰梯 形空地,经过测量得知,梯形上 底与腰相等,下底是上底的2倍, 现计划把这块空地分成形状和面 积完全相同的四个部分,种上不 同颜色的花草来美化环境,请你 帮助设计出草图。
课堂小结
▪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 些收获?学会了哪些方法!
▪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 惑?
AB cot A1.2 BC
AB BCcot A
9° A
C 1.2 B
1.2 6.31
7.6
有一段防洪大堤, 其横断面为梯形 ABCD,AB∥CD, 斜坡AD的坡度i1=1∶1.2,斜坡BC 的坡度i2=1∶0.8, 大堤顶宽DC为6米, 为了增强抗 洪能力, 现将大堤加高,加高部分的横断面为梯形 DCFE, EF∥DC, 点E、F分别在AD、BC的延长线 上(如图).当新大堤顶宽EF为3.8米时,大堤加高 了几米?
▪ 一段河坝的断面为梯形ABCD,试根据图中 数据,求出坡角α和坝底宽AD.
▪ (单位米,结果保留根号) ▪
一个公共房屋门前的台阶共高出地面1.2米. 台阶被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根 据这个城市的规定,轮椅行走斜坡的倾斜角 不得超过9°.从斜坡的起点至楼门的最短 的水平距离该是多少?(精确到0.1米)
坡度坡角问题
▪ 如图,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长度(l) 的比叫做坡面坡度(或坡比).记作i,
即i= h l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
有i= h =tanα l
坡度越大,坡角α 怎样变化?
▪ 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4.2米,上 底的宽是12.51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
角分别是32°和28°.求路基下底的
宽.(精确到0.1米)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

正弦、余弦函数值在0到1之间,正切函数 值可正可负,且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或减 小。
特殊角度下三角函数值记忆方法
30°、45°、60°等特殊角度的三 角函数值可通过几何图形或三角
函数表进行记忆。
利用三角函数之间的互相关系, 如tanA=sinA/cosA,可以通过 已知函数值推导出其他函数值。
制作三角函数卡片或表格,方便 随时查阅和记忆。
分类
按边长可分为普通直角三角形和 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等腰直角 三角形两腰相等。
直角三角形边与角关系
边长关系
对于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斜边的平方。
角度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且满足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
05 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重点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01
直角三角形是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和定理,如勾股定理等。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02
在直角三角形中,角度和边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如正弦、余
弦、正切等三角函数。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03
通过给定的条件,如角度、边长等,可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直角 三角形复习课件
目 录
•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 直角三角形中的函数关系 • 解直角三角形方法技巧总结 • 直角三角形在几何证明题中应用 • 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01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 质
直角三角形定义及分类
定义
有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称为直 角三角形。
构造直角三角形
湘教版数学九上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

仰角 B
αD Aβ
水平 线
俯角 C
解析:如图,α=30°,β= 60°,AD=120.
tan a BD , tan CD ,
AD
AD
BD AD tan a 120 tan 30
120 3 40 3. 3
CD AD tan 120 tan 60
120 3 120 3. BC BD CD 40 3 120 3
如图,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 上方的夹角叫做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下方 的夹角叫做俯角.
做一做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 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 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0.1m).
解析:Rt△ABC中,α=30°, AD=120,所以利用解直角 三 角形的知识求出BD;类似 地 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
x tan 60 x tan 30 50
x
50
25 3 43.3(m)
tan 60 tan 30
x 43.3 1.5 44.8 45(m)
如图,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由距BC40m
的D处观察旗杆顶部A的仰角是54°,观察底部B
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精确到0.1m)
解:(1)由题意,AC=AB=610(米);
(2)DE=AC=610(米),在Rt△BDE中,tan∠BDBEE= DE
故BE=DEtan39°. 因为CD=AE, 所以CD=AB-DE·tan39°
=610-610×tan39°≈116(米)
答:大楼的高度CD约为116米.
3.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高度33米的光岳楼是目前 我国现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楼阁之一(如图①).喜爱 数学实践活动的小伟,在30米高的光岳楼顶楼P处,利用自 制测角仪测得正南方向商店A点的俯角为60°,又测得其正 前方的海源阁宾馆B点的俯角为30°(如图②).求商店与 海源阁宾馆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湘教版九上数学课件4.3解直角三角形

【归纳结论】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 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 角三角形.
四、点点对接 例 1.在△ABC 中,∠C 为直角,∠A、∠B、∠C 所对的边 分别为 a、b、c,且 b= 2,a= 6,解这个三角形.
解析: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 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例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 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 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 长为多少?
解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BC=BD, ∠BDE = ∠C = 90° , 再 根 据 AD = BD 可 知 AB = 2BC,AE=BE,故∠A=30°,由锐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可求出BC的长,设BE=x,则CE=6-x,在 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BE的长
∴BC=AC·tan30°=6× 33=2 3,
设BE=x,则CE=6-x, 在Rt△BCE中, ∵BC=2,BE=x,CE=6-x, ∴BE2=CE2+BC2, 即 x2=(6-x)2+(2 3)2,解得 x=4. 即BE=4.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推荐课后完成《课时夺冠》相关作业。
例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 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 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
长为多少?
解:∵△BDE由△BCE反折而成, ∴BC=BD,∠BDE=∠C=90°, ∵AD=BD, ∴AB=2BC,AE=BE, ∴∠A=30°, 在Rt△ABC中, ∵AC=6,
灿若寒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制作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 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 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四、点点对接 例 1.在△ABC 中,∠C 为直角,∠A、∠B、∠C 所对的边 分别为 a、b、c,且 b= 2,a= 6,解这个三角形.
解析: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 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例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 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 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 长为多少?
解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BC=BD, ∠BDE = ∠C = 90° , 再 根 据 AD = BD 可 知 AB = 2BC,AE=BE,故∠A=30°,由锐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可求出BC的长,设BE=x,则CE=6-x,在 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BE的长
∴BC=AC·tan30°=6× 33=2 3,
设BE=x,则CE=6-x, 在Rt△BCE中, ∵BC=2,BE=x,CE=6-x, ∴BE2=CE2+BC2, 即 x2=(6-x)2+(2 3)2,解得 x=4. 即BE=4.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推荐课后完成《课时夺冠》相关作业。
例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 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 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
长为多少?
解:∵△BDE由△BCE反折而成, ∴BC=BD,∠BDE=∠C=90°, ∵AD=BD, ∴AB=2BC,AE=BE, ∴∠A=30°, 在Rt△ABC中, ∵AC=6,
灿若寒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制作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 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 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解直角三角形》优课件

4.(6 分)如图,在 Rt△ABC,∠C=90°,BC=2 6,AC=6 2,解这 个直角三角形.
解:∠A=30°,∠B=60°,AB=4 6.
5.(3分)(2014·杭州)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
BC=3,则AC等于(
)D
A.3sin 40°
B.3sin 50°
C.3tan 40°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sin B= 55,∴AC∶AB=1∶ 5.∵CD= 5,∴AB=2 5,∴AC =2.∵∠CAH=∠B,∴sin∠CAH=sin B= 55= 15.设 CE=x(x>0), 则 AE= 5x,则 x2+22=( 5x)2,∴CE=x=1.在 Rt△ABC 中,AC2
+BC2=AB2,∵AB=2 5,AC=2,∴BC=4,∴BE=BC-CE=3.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
4.3 解直角三角形
1.如图,在 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记
作 a,b,c.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为____a_2+__b__2=__c_2____;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为__∠__A_+__∠__B__=__9_0_°___;
0.75) 8.(7 分)在△ABC 中,∠C=90°,∠A=60°. (1)若 c=10,求 a,b 的值; 解:∵sin A=ac=1a0= 23,∴a=5 3,b= c2-a2=5;
(2)若 a=4,求 b 及∠B 的值.
解:∵tan A=ba,∴ 3=b4,∴b=43 3,∠B=90°-60°=30°.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2022/4/132022/4/132022/4/1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32022/4/132022/4/134/1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32022/4/13April 1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新湘教版九年级上4.3解直角三角形课件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解:∠B=90°-42°6′=47°54′,
由cosA b,得 c
B c
a
b=c·cosA=30×0.7420=22.26.
由sinA a,得 c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A
a=c·sinA=30×0.6704=20.112.
动脑筋
1.如图,从点C测得树的顶角为33º,BC=20米,则树高AB =___ 米.(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
4.3 解直角三角形
1、体会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Rt△ABC中,共有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其中∠C=90°, 那么其余五个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B
(1) 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__c_2__
c a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__9_0_°_
A
b
C
a
b
a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__c ___,cosA=__c ___,tanA=_b____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5个元素(即3条边、2个 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边),就 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
我们把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 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
B
1.如图,△ABC中,∠C=90°,AB=8,
2. cosA3= ,则AC的长是_6______.
4
C
A
2.在Rt△ABC中,若AC=2BC,则sinA的值是( C )
A .1 2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解:∠B=90°-42°6′=47°54′,
由cosA b,得 c
B c
a
b=c·cosA=30×0.7420=22.26.
由sinA a,得 c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A
a=c·sinA=30×0.6704=20.112.
动脑筋
1.如图,从点C测得树的顶角为33º,BC=20米,则树高AB =___ 米.(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
4.3 解直角三角形
1、体会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Rt△ABC中,共有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其中∠C=90°, 那么其余五个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B
(1) 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__c_2__
c a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__9_0_°_
A
b
C
a
b
a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__c ___,cosA=__c ___,tanA=_b____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5个元素(即3条边、2个 锐角),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边),就 可以求出其余的3个未知元素.
我们把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 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
B
1.如图,△ABC中,∠C=90°,AB=8,
2. cosA3= ,则AC的长是_6______.
4
C
A
2.在Rt△ABC中,若AC=2BC,则sinA的值是( C )
A .1 2
4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1湘教版PPT课件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14
感谢聆听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讲师:XXXX
日期:20XX.X月
15
又∵BF=4
∴AF=8
∵CE:DE=1:3
∵CE=4
B
∴DE=12 ∵ BC=4.5
i=1:2
∴EF=4.5 ∴AD=AF+EF+DE
=8+4.5+12
A F
=24.5(米)
答:坝底宽AD为24.5米。
C i=1:3
E
D
h
α
L
1、斜坡的坡度是1 : 3 ,则坡角α=______度。
2、传送带和地面所成的斜坡的坡比为1:2,把物体 从地面送到离地面3米高的地方,则物体通过的路程 为 _______米。
坡面与水平面夹角叫做坡角,记作a,
h
有i= =tan a
l
显然,坡度越大,坡角a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坡度通常写成1∶m的形式,
如i=1∶6.
i=h:l
h
α
l
例1、一段河坝的断面为梯形ABCD,BC=4.5 高为4米,试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坝底宽AD。
解:作BF⊥AD于F ,CE ⊥AD于E
∵BF:AF=1:2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14
感谢聆听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讲师:XXXX
日期:20XX.X月
15
又∵BF=4
∴AF=8
∵CE:DE=1:3
∵CE=4
B
∴DE=12 ∵ BC=4.5
i=1:2
∴EF=4.5 ∴AD=AF+EF+DE
=8+4.5+12
A F
=24.5(米)
答:坝底宽AD为24.5米。
C i=1:3
E
D
h
α
L
1、斜坡的坡度是1 : 3 ,则坡角α=______度。
2、传送带和地面所成的斜坡的坡比为1:2,把物体 从地面送到离地面3米高的地方,则物体通过的路程 为 _______米。
坡面与水平面夹角叫做坡角,记作a,
h
有i= =tan a
l
显然,坡度越大,坡角a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坡度通常写成1∶m的形式,
如i=1∶6.
i=h:l
h
α
l
例1、一段河坝的断面为梯形ABCD,BC=4.5 高为4米,试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坝底宽AD。
解:作BF⊥AD于F ,CE ⊥AD于E
∵BF:AF=1:2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² A+cos² A=1 tanA=sinA/cosA tanAcotA=1 (三)互余两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sin A= cos(90- A) tan A =cotA(90- A)
知识
概要
(四)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1)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 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2)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余弦值(余切值) 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至少要有一个是边)就 若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 可求出其余3个未知数
∠ B, ∠ C,
a,b,c中除∠C=90°外,其余5个元素之间有如下关系:
1)a² =c² +b² 3)si nA
A的对边 斜边
A的邻边 斜边
2)∠A+∠B=90
BC AB
AC AB
a c
北
(1)若该轮船自A按原速度原方向继续航行,在途中 会不会遇到台风?
A
B
东
13)一艘轮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
风警报,台风中心正以40海里/时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 距台风中心 2 0 1 0 海里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于 台风区,当轮船到A处时,测得台风中心移到位于点A正 南方向B处,且AB=100海里 (2)若该轮船自A立即提高船速,向位于东偏北30°方向,相距
A E C
B
D
10.如图某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先向正东方向航行,在点 A处测得某岛C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航行3小时到达点B, 测得该岛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且该岛周围16海里内有暗礁 北 (1)试证明:点B在暗礁区外;
(2)若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暗礁的危险?
解:1)由题意得,∠CAB=30°, 2)如图过点C作 ,则 C=30的延长线于 ∠ABC=120 °CD⊥AB交CBD=60, D点,设 ∠ AB ° °, BD=x,在RtBCD中,∠ BC=AB=30×3=90 CD16∴点B在暗礁区外. > A CD
解直角三角形
☆ 考点范例解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2.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4.解直角三角形
7.在Rt
ABC中, C=90 ,sinA=
4 5
,
求cosA,tanA,的值.
解 C=90 sinA= A是锐角,且 a
4 5 =
º 4
c 5 令a =4k,则c=5k(k>0) b=3k b 3 a 4 cosA= = ,tanA= = . c 5 b 3
11)如图AM,BN是一束平行的阳光从教室窗户AB射入的平 面示意图,光线与地面所成的角∠AMC=30°,在教室地面 的影长MN= 2 3 米,若窗户的下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BC=1米, B 则窗户的上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AC为( )米
A)2 3 B)3 C) 3. 2 D) 3 2 3
A
解:如图过B作BD MC交AM于D, 则得四边形DBNM是平行四边形 BD=MN=2 3 , ADB= M=30 又AC MC于C, AB BD于B, 在Rt AB= ADB中,tan 3 DB= 3 ADB= MN=2 AB DB = 3 3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2.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5.下列式中不正确的是(C )
A)cos35 =si n55 B) sin 2 60 + cos 2 60 =1 C)sin30 +co s30 =1 D)tan45 >si n45
点评:应用互余的三角函数关系 进行正弦与余弦的互化,并了解 同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能 运用其关系进行简单的转化运算, 才能解决这类问题。
2 45
-
1 2
3 -2006
0 +
6tan30
解 : 原 式 =( = 1 2
2 2 -
2
) 1 2 +2
1 2
1+6 3 =2 3
3 3
点评 融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简单 的无理方程的计算以及数的零次幂的 意义于一体是中考命题率极高的题型 之一
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数
☆ 考点范例解析
ta n 60 = Rt = CD = BD x ACD 中 , CAD =30 CD = 3x 3x
C
B
D
东
ta n 30 =
AD AD 又 AD -BD =AB,即 3x -x =90 即 CD =45 3 >16
, AD =3x x =45
∴船继续向东航行没有触礁的危险。
A) B) C) D) 3 2 3 10 3 5 4 5 2 5 5
A
C
B
5
点评:作BC边上的高,利用 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C边的高, 面积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 效途径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考点范例解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2.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4.解直角三角形 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a ﹕ b = 2/3
解法2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a=csinA ﹕ b=sinA/sinB = 2/3
抓住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 关键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 考点范例解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2 在ABC中∠A≠ ∠ B,∠C=90°则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 (1) sinA>sinB (2) sin² A+sin² B=1 (3) sinA=sinB (4) 若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tanA 也扩大为原来的2倍 A)(1)(3) C)(2)(4) B)(2) D)(1)(2)(3)
1 2
3 2
3 3
2 2
2 2
3 2 1
2
0
不存在
1 1
3
3 3
cotα
3
0
知识
概要
填空:比较大小
(1) tan 35 17
tan 17 3 5
( 2) cos 9
cos 10
sin (3) 68 °
sin 82
知识
概要 (六)解直角三角形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 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只要知道其中2个元素
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数
☆ 考点范例解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2.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6 在ABC中∠C=90°化简下面的式子
1-2sinAcosA
7 在ABC中∠C=90°且
1 sinA + 1 tanA =5
求cosA的值
点评:利用互余或同角的三角函 数关系的相关结论是解决这类问 题的关键
解:如图连结NC,由已知得, ABM ANM 1= 2,MN AN, 又N是长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 A,N,C共线,且N是对角线AC的中点, 即AN=NC AM=MC,则 2= 3, 在R t ABC中 1+ 2+ 3=90 a 3=30 , =co t30 = 3 b
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要求
1)基本概念: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等 2)基本计算:包括对角的计算,对边的 计算,应用某种关系计算等。 3)基本应用:主要题型是:测量,航海,坡面 改造,光学,修筑公路等其主要思想方法是: 方程思想,数形结合,化归转化,数学建模等。
知识
概要
知识
概要
角度 逐渐 增大
值 1 也 余弦 增 值逐 大 渐减 0 小 正切 值也 随之 余切 增大 不存在 值逐 渐减 小
(五)特殊的三角函数值
角 度
三角函数
0 0 1
正弦值 如何变 化? sinα 余弦值 如何变 化? 正切值 cosα 如何变 化? 余切值 tanα 如何变 化?
正 3 0° 45 ° 6 0° 90 弦
.
h l
=tan a
显然,坡度越大,坡角a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坡 度 通 常 写 成 1∶m 的 形 式 , 如 i=1∶6.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 考点范例解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1)在RtABC中,∠C=90°BC=a,AC=b 若sinA ﹕ sinB = 2 ﹕3,求a ﹕b的值 解法1 设AB=c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sinA ﹕sinB=a/c ﹕b/c=a ﹕b
解析:令a=3,b=4则c=5,sinA=3/5, sinB=4/5且∠ A ≠∠ B,易知 (1)(3)都不对,故选 B)
用构造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来否定某些 关系式,是解决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考点范例解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关系 2.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A 的对边 斜边
A 的对边 A 的邻边
(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sin A= tan A=
cos A= cot A=
A 的邻边 斜边
A 的邻边 A 的对边
分别叫做锐角 这些函数值之间 ∠A的正弦、 有什么关系? 余弦、正切、 余切,统称为 锐角∠A的三 角函数. 0<sin A<1,0<cos A<1
A
1 2
D N
B
3
M
C
点评:此题是创新综合题,要求我们对图形及其 变换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图形对称性和解直 角三角形知识或勾股定理建立等式求解。
13)一艘轮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