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工具SVN使用规范
SVN管理规范

SVN管理规范SVN(Subversion)是一种版本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跟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代码变更。
为了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顺畅,提高代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SVN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SVN管理规范的标准格式,包括仓库结构、分支管理、提交规范、冲突解决等方面。
一、仓库结构SVN仓库是存储代码的地方,良好的仓库结构可以使代码的组织和查找更加方便。
通常,一个项目对应一个仓库,仓库下可以有多个项目。
1. 主仓库结构主仓库结构一般包括以下目录:- branches:用于存放项目的分支,每个分支对应一个目录。
- tags:用于存放项目的标签,每个标签对应一个目录。
- trunk:用于存放项目的主干代码。
2. 项目仓库结构项目仓库结构一般包括以下目录:- docs:用于存放项目相关的文档。
- src:用于存放项目的源代码。
- test:用于存放项目的测试代码。
- lib:用于存放项目的依赖库。
二、分支管理分支是SVN中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实现并行开发和版本控制。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分支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1. 分支创建创建分支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从主干(trunk)创建分支。
- 分支名称应该具有描述性,能够清晰表达分支的目的和用途。
- 创建分支时,应该在分支目录下添加一个README文件,用于记录分支的相关信息。
2. 分支合并分支开发完成后,需要将其合并回主干。
合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在合并前,需要先更新主干代码,确保与分支代码同步。
- 使用合适的合并策略,如合并所有变更、合并指定范围的变更等。
- 合并完成后,应该进行代码的冲突解决和测试,确保合并后的代码质量。
三、提交规范提交是将代码变更保存到SVN仓库中的操作,为了保证提交的质量和可追溯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提交规范。
1. 提交前检查在提交代码前,应该进行以下检查:- 代码是否符合编码规范。
- 是否有未提交的代码变更。
配置管理软件使用规范

配置管理软件使用规范1、使用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各员工需牢记各自的账户和密码,不得向他人透漏,严禁使用他人账户进行SVN各项操作。
2、不要签出(SVN Checkout)整个目录。
工作中需要对项目或解决方案进行任何操作时,应使用SVN请求最新代码或文件。
不要签出(SVN Checkout)整个目录,除非特别必要,不应同时签出过多的项。
3、先更新(SVN Update),再提交(SVN Commit)SVN更新的原则是要随时更新(SVN Update),随时提交(SVN Commit)。
当完成了一个小功能,能够编译并且通过自己测试之后,谨慎地提交。
如果在修改的期间别人也更改了SVN的对应文件,那么Commit就可能会失败。
如果别人和自己更改的是同一个文件,那么Update时会自动进行合并,如果修改的是同一行,那么合并时会产生冲突,这种情况就需要同之前的开发人员联系,两个人一起协商解决冲突,解决冲突之后,需要两人一起测试保证解决冲突之后,程序不会影响其他功能。
在更新时注意所更新文件的列表,如果提交过程中产生了更新,则也是需要重新编译并且完成自己的一些必要测试,再进行提交。
这样既能了解别人修改了哪些文件,同时也能避免SVN合并错误导致代码有错。
4、多提交(SVN Commit),不要长时间签出(SVN Checkout)项目或解决方案,减少因多人对同一文件进行操作而产生的文件冲突。
每次提交的间歇尽可能地短,以几个小时的开发工作为宜。
例如在更改UI 界面的时候,可以每完成一个UI界面的修改或者设计,就提交一次。
在开发功能模块的时候,可以每完成一个小细节功能的测试,就提交一次,在修改bug的时候,每修改掉一个bug并且确认修改了这个bug,也就提交一次。
我们提倡多提交,也就能多为代码添加上保险。
5、不要提交不能通过编译的代码代码在提交之前,首先要确认自己能够在本地编译。
如果在代码中使用了第三方类库,要考虑到项目组成员中有些成员可能没有安装相应的第三方类库。
SVN管理规范

SVN管理规范SVN(Subversion)是一种版本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跟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版本。
为了保证团队协作的高效性和代码管理的规范性,制定一套SVN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SVN管理规范的标准格式,包括仓库结构、分支策略、提交规范等内容。
一、仓库结构1. 主干(trunk):主要用于存放稳定版本的代码,即可发布的版本。
2. 分支(branches):用于开发新功能、修复bug等临时性任务的分支。
3. 标签(tags):用于标记重要的里程碑版本,一般不允许修改。
二、分支策略1. 功能分支:每个新功能开发都应创建一个独立的功能分支,命名规则为feature/功能名。
2. 修复分支:修复bug时创建的分支,命名规则为bugfix/bug编号。
3. 发布分支:用于发布稳定版本,命名规则为release/版本号。
4. 主干合并:功能分支和修复分支开发完成后,需要合并到主干分支,并及时删除不再需要的分支。
三、提交规范1. 提交频率:每个提交应该只包含一个逻辑上完整的修改,避免将多个无关的修改混在一起提交。
2. 提交注释:每次提交都需要写明清晰的注释,描述本次提交的目的和修改内容。
3. 提交前检查:在提交前,应先进行代码的自测和自查,确保提交的代码没有错误和遗漏。
4. 提交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开发人员才能提交代码,其他人员只能通过提出请求的方式。
四、冲突解决1. 更新代码:在开始新的开发或修改之前,应先更新本地代码,以避免与他人的修改冲突。
2. 解决冲突:当发生代码冲突时,应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解决冲突,并确保解决后的代码能够正常编译和运行。
五、版本管理1. 标记版本:每个重要的里程碑版本都应该在标签下进行标记,以便于后续查找和回溯。
2. 版本回退:如果某个版本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回退到之前的稳定版本来解决问题。
六、备份与恢复1. 定期备份:应定期对SVN仓库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SVN管理规范

SVN管理规范一、引言版本控制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团队协作开发、追踪代码变更、管理代码库等。
SVN(Subversion)是一种常用的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本文旨在为团队提供一套SVN管理规范,以确保代码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二、代码库结构1. 代码库的根目录应该包含以下目录:- trunk:主要开发分支,包含最新的稳定版本。
- branches:用于存放各个功能或版本的分支。
- tags:用于存放发布版本的标签。
2. trunk目录下的子目录结构应该清晰明确,可以按照模块、功能或项目进行划分。
三、代码提交规范1. 提交前必须先更新代码库,确保本地代码与服务器代码同步。
2. 提交时需要填写提交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提交的目的和原因。
- 修改的文件或目录。
- 修改的内容和具体变动。
3. 提交信息应该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便于其他开发人员理解和追踪。
四、分支管理规范1. 开发新功能或修复bug时,应该在branches目录下创建相应的分支。
2. 分支的命名应该具有描述性,可以包含功能名称、版本号或修复的问题编号。
3. 分支创建后,应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团队成员都知道该分支的存在和目的。
4. 在分支上进行开发或修复时,应该定期合并主干代码,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代码变更。
5. 分支开发或修复完成后,应该及时合并到主干,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
五、标签管理规范1. 发布版本时,应该在tags目录下创建相应的标签。
2. 标签的命名应该包含版本号和发布日期,以便快速定位和识别。
3. 标签创建后,应该禁止对其进行修改,以确保发布版本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六、权限管理规范1. 对于代码库的访问权限,应该根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分配。
2. 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限,确保只有合适的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代码库。
七、备份与恢复规范1. 定期备份代码库,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2. 备份数据应该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确保可随时恢复。
SVN管理规范

SVN管理规范引言概述:SVN(Subversion)是一种版本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追踪软件开辟过程中的代码变动。
在团队协作中,遵循一套SVN管理规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冲突和错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SVN管理规范的五个方面。
一、代码库管理1.1 创建代码库:在开始新项目时,应创建一个新的代码库,并为其选择一个故意义的名称。
1.2 组织代码库结构:代码库应按照项目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例如按照模块或者功能进行划分。
1.3 设置权限控制: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设置合适的权限控制,以保护代码的安全性。
二、代码提交规范2.1 提交前代码检查:在提交待码之前,进行必要的代码检查,包括代码风格、命名规范等。
2.2 提交注释规范:每次提交待码时,都应添加故意义的注释,解释该次提交的目的和内容。
2.3 避免提交冗余代码:只提交必要的代码变动,避免提交无关的文件或者代码片段。
三、分支管理3.1 创建分支策略:根据项目的需要,制定合适的分支策略,例如主干分支、开辟分支、发布分支等。
3.2 分支合并规范:在合并分支时,应先进行代码冲突的解决,确保合并后的代码是可编译和可运行的。
3.3 定期清理分支:及时清理已经合并或者再也不需要的分支,以保持代码库的整洁和可维护性。
四、版本标签管理4.1 创建版本标签:在重要的里程碑或者发布时,应创建版本标签,方便后续的回溯和版本控制。
4.2 标签命名规范:标签名称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例如采用版本号或者发布日期等。
4.3 标签使用说明:在创建标签时,应提供相应的使用说明,包括如何部署和回滚等操作。
五、冲突解决与协作5.1 及时解决冲突:当多个团队成员同时修改同一个文件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应及时解决冲突,以避免代码丢失或者错误。
5.2 协作规范: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避免相互之间的代码冲突和误操作。
5.3 版本回溯与恢复:在发生错误或者问题时,可以通过版本回溯和恢复操作,将代码库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SVN 基本操作与规程

SVN配置管理基本概述 最特别的是 Subversion 会记录版本库中 的每一次更改,不仅针对文件也包括目录 本身,包括增加、删除和重新组织文件和 目录。 体系结构:采用了B/S与C/S相结合的方 式。 B/S结构: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仓库。 C/S结构:安装TortoiseSVN后访问仓库。
Subversion:是一个开源的版本控制系统,拥有CVS的大 部分特征,并在CVS的基础上有更强的扩展,用来代替 CVS 系统。 TortoiseSVN:SVN的客户端工具,和资源管理器完美集成, 基于TortoiseCVS的代码开发,使用上和TortoiseCVS极为相 似; 此外还有OpenSSL-0.9.8g 和Berkeley DB 4.4.20
工作副本的结构
普通的文件目录 .svn文件夹:管理目录,这个目录里的文件能够帮助 Subversion 识别哪一个文件做过修改,哪一个文件相对于别人的工作已经过期 了。
操作
为了获取一个工作副本,你必须从仓库中做一次取出(checkout) 操作。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一个你想要存放工作副本的目录。单击鼠标 右键跳出菜单,选择命令Checkout…
Subversion推荐的版本库布局
trunk,tags,branches三个目录,他们不是必 须的,但其设置贴合SVN功能,在使用中你将 会发现这样设置的好处。 Trunk:最新的代码,相当于CVS中的Head版本 Tags:Subversion使用过程中创建的标签 Branches:保存Subversion的工作分支。
SVN配置管理基本概述
为什么要使用版本控制
是否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当你在修改一个文件时, 其他人也在修改这个文件?而你是否因此丢失过自 己所作的修改呢? 是否曾经保存完一个修改,然后又想把个文件 恢复到修改以前的状态?是否曾经希望能够看到一 个文件以前某个时间点的状态? 是否曾经在项目中发现了一个 BUG,然后想调 查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你是否在一个团队中工作?
SVN管理规范

SVN管理规范一、引言版本控制系统(Version Control System,简称VCS)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管理和追踪代码的变更。
SVN(Subversion)是一种常用的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项目代码的版本和变更历史。
为了保证项目的代码管理规范和团队的协作效率,本文将介绍SVN管理规范,以指导团队成员在使用SVN进行代码管理时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SVN仓库的组织结构1. 仓库结构SVN仓库的组织结构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可以按照模块、功能或子系统进行划分。
每个项目应拥有一个独立的仓库,项目内的代码库、文档库和其他资源应分别存放在相应的目录下。
2. 仓库权限为了保证代码的安全性和项目的稳定性,仓库的权限应进行合理的划分。
一般应该设立管理员、开发者和只读用户等角色,并根据不同的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
管理员有权对仓库进行维护和管理,开发者可以进行代码的提交和更新,只读用户只能查看代码和历史记录。
三、SVN操作规范1. 项目的导入和检出在开始一个新项目时,应将项目导入SVN仓库。
导入时应保留项目的目录结构,并添加适当的忽略规则,以排除不需要版本控制的文件和目录。
在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应使用SVN的检出功能将项目从仓库中复制到本地进行开发。
2. 代码的提交和更新团队成员在进行代码开发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代码的提交。
提交时应将相关的修改和变更注释清楚,以便其他成员了解代码的变更内容。
同时,为了避免冲突和代码丢失,团队成员在提交代码之前应先进行更新操作,确保本地代码与仓库中的最新版本保持一致。
3. 分支和合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项目的重大变更或发布版本的准备,可以考虑使用SVN的分支和合并功能。
分支可以将项目的代码拷贝到一个独立的分支中进行开发和测试,以避免对主干代码造成影响。
合并则可以将分支中的修改合并到主干或其他分支中,保持代码的一致性。
4. 锁定和解锁SVN提供了文件锁定和解锁功能,用于控制文件的并发修改。
SVN管理规范

SVN管理规范SVN(Subversion)管理规范一、概述SVN(Subversion)是一种版本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追踪文件和目录的变更。
本文旨在制定SVN管理规范,以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正确、高效地使用SVN进行版本控制,保证代码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二、SVN仓库的创建与组织1. 仓库创建1.1 在服务器上创建SVN仓库,指定合适的路径和权限。
1.2 为仓库设置合适的名称,反映项目的名称或者功能。
1.3 确保仓库路径和名称易于理解和记忆。
2. 仓库组织2.1 在仓库中创建合适的目录结构,以便于团队成员快速定位和管理文件。
2.2 按照项目、模块或者功能进行分类,避免将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
2.3 使用合适的命名规范,以便于识别和理解目录和文件的用途。
三、SVN操作规范1. 提交待码1.1 在提交待码前,先更新本地代码,确保与服务器上的最新版本保持一致。
1.2 提交待码时,确保只提交相关的文件和目录,避免提交无关的文件。
1.3 提交时,附上故意义的注释,描述本次提交的目的和内容。
2. 分支与合并2.1 当需要进行功能开辟或者修复时,基于主干(trunk)创建相应的分支(branch)。
2.2 在分支上进行开辟或者修复,确保不影响主干上的稳定版本。
2.3 定期将主干上的变更合并到分支上,保持分支与主干的同步。
2.4 功能开辟或者修复完成后,将分支合并回主干,并及时删除再也不需要的分支。
3. 标签管理3.1 当发布一个版本时,基于主干创建相应的标签(tag)。
3.2 标签用于标记特定版本的代码,以便于追溯和回滚。
3.3 标签普通不允许修改,确保标签的稳定性。
四、SVN权限管理1. 用户权限1.1 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需求,为每一个成员分配适当的SVN权限。
1.2 确保权限的最小化原则,即每一个成员只拥有其工作所需的最低权限。
2. 分组权限2.1 根据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将成员分组,并为每一个组分配适当的SVN权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置管理工具SVN使用规范西安四海为家房车有限公司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引言 (4)1.1Subversion的介绍 (4)1.2Subversion的特性 (4)1.3SVN链接模式 (5)1.4SVN操作流程 (5)2.SVN使用 (6)2.1SVN软件安装 (6)2.2SVN库介绍 (6)2.3基本操作 (7)2.3.1系统登录 (7)2.3.2设置功能(Settings) (8)2.4系统规范使用 (12)2.4.1迁出配置库内容(SVN Checkout) (12)2.4.2更新文件(SVN Update) (14)2.4.3提交更新(SVN Commit) (15)2.4.4增加文件(Add) (17)2.4.5检查更新(Check for modifications) (17)2.4.6删除文件(Delete) (18)2.4.7撤销更改(Revert) (18)2.4.8锁定和解锁(Get lock and Release lock) (18)2.4.9重命名文件(Rename) (18)2.4.10获取历史文件(Show log) (19)2.4.11版本控制 (20)2.4.12与目录无关内容 (21)2.4.13文件夹目录名称规范 (21)2.4.14文件上传格式 (22)2.4.15文件、数据放置 (22)2.5日常使用问题 (22)2.5.1版本库无响应 (22)2.5.2邮件中的路径链接 (22)2.5.3系统库最上层打不开 (23)2.5.4提交失败(Commit fail) (23)2.5.5SVN文件夹无法下载 (24)2.5.6特征图标的显示 (24)2.5.7冲突问题解决 (25)2.5.8提交时出现的磁盘空间不足问题 (26)2.5.9IE浏览器与版本库浏览器的差异 (26)附录1:SVN特殊权限申请表 (27)附录2:SVN功能解析 (28)1.引言1.1Subversion的介绍SVN是Subversion的缩写。
Subversion管理随时改动的文件和目录,以二进制格式存储所有的文件,使用高效的比较二进制差异算法来计算版本之间的改动。
同时,它是一个时间机器,随时记录文件和目录的每次改动,例如:文件的增加、删除、重新排列文件等。
同时SVN允许你恢复以前旧版本的数据,或者检查数据变化的历史。
SVN使用类似数据库事物的方式来处理用户提交入库的过程,整个改动要么成功的被提交,要么被中断并回滚。
在数据提交完之前,其他人是看不到用户提交的修改文件,你看到的要么是改动之前的状态,要么是改动之后的状态。
这样的行为被称为“原子提交”。
原子提交很有用,因为它能保证所有相关人员看到的总是相同的东西。
原子提交过程的其中一步就是包括把你的所有改动打包为一个“修订集”(有时被称为改动集),并且再给个改动标记的修订号(绿色勾变为红色叹号)。
1.2Subversion的特性1.2.1 版本化的目录Subversion实现了一个可以跟踪目录树更改的“虚拟”版本化文件系统,文件和目录都是有版本的。
1.2.2 真实的版本历史通过Subversion你可以对文件或是目录进行增加、拷贝和改名操作,也可以新增一个具有干净历史的文件。
可以毫不夸张的将每一个版本都可以作为一个记忆片段定点。
1.2.3 原子提交版本库采用二进制差异形式提交修改的数据内容,一系列的改动,要么全部提交到版本库,要么一个也不提交,这样可以让用户构建一个需要提交修改的逻辑块,放置部分修改提交到版本库。
1.2.4 一致的数据操作Subversion 表示文件是建立在二进制文件区别算法基础上的,对于文本(可读)和二进制(不可读)文件具备一致的草所方式,两种类型的文件都压缩存放在版本库中。
1.3 SVN 链接模式其中本地工作副本与SVN 系统链接的媒介是“.svn ”隐藏文件夹,.svn 隐藏文件夹中包含了系统链接、版本等信息,下图为本地工作副本与SVN 系统链接后状态,绿色勾代表文件受系统控制(后面简称:受控)标志,红色叹号为受控文件改动标志。
链接状态1.4 SVN 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图 上图中总体概括了SVN 整个操作过程:首先用户从版本库通过网络“检出”到本地工作副本中,然后,在本地工作副本中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文件后“提交”到版本库中,如果本地工版本库 本地工作副本作副本中版本较系统版本过时,用户使用“更新”功能与系统上版本保持一致。
2.SVN使用2.1SVN软件安装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s.zh.html;安装完不要忘记重启电脑安装完成后,按下鼠标右键,会看到如下界面:如果显示是这样的,就说明安装成功了。
2.2SVN库介绍2.2.1SVN库SVN库,分别是:开发库和运营库。
其中开发库和运营库为同一帐号密码。
各库的登录路径如下:⏹开发库:研发部工作平台。
登录路径:svn://192.168.31.190/项目;⏹运营库(project):运营部工作平台。
登录路径:svn://192.168.31.190/运营项目2.2.2帐号注册、权限申请1. 用户帐号注册:新进员工没有SVN帐号,通过邮件联系SVN管理员,邮件正文注明申请SVN普通帐号,管理员处理完帐号注册事宜后,会邮件回复。
注:普通帐号,只对公共区域目录有读取权限。
2. 权限的申请:凡是涉及到研发部层面的权限申请或者是涉及到非本部门的权限申请,一律填写如附件《特殊权限申请单》,在各方领导审核审批后,交由SVN管理员处理,在管理员处理完毕后回复用户。
2.3基本操作2.3.1系统登录点击鼠标右键出现功能选项,选择“TortoiseSVN”中的“版本库浏览器”,这时系统弹出URL界面,用户在URL中输入需要进入的库路径,弹出登录认证框,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主界面。
图(a) 系统登录图(b) 认证界面图(c) public库系统界面图(a)和图(b)是系统登录操作界面,图(c)是系统的主界面,三副图中整体描述了SVN 系统的登录情况。
注:图(b)中“Save authentication”是保存认证选项,用户根据需要对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保存,以便在下次操作时不需要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了。
2.3.2设置功能(Settings)在上节类容中主要讲述了系统的登录方式和认证保存的方法,接下来继续讲述系统“设置(Setting)”功能的使用。
在设置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系统的语言显示、清除已保存的数据、显示特征标志等等。
(1)系统语言显示选择系统语言中-英文转换系统安装后全部默认为英文模式,这时需要用户手动切换到中文模式。
上图中描述了中英文切换的过程,在选择“设置(Setting)”功能后弹出的对话框自动显示语言栏(Language),用户选择“中文(简体)”后确认即可。
(2)忽略上传文件SVN系统有一个似过滤器的功能,在本地工作副本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过滤一些不需要上传到服务器的文件,这个功能就是“全局忽略样式”。
全局忽略样式忽略样式对提交文件扩展名进行选择性忽略,忽略格式通常以*.X形式被系统识别,例如:用户不需要将编译产生的.o和.err文件提交到SVN上,这时用户在全局忽略样式中输入*.o *.err如上,各条目之间以空格分隔。
注意:当用户在本地工作副本中对新添加文件采用了系统添加功能操作,忽略样式功能对本地副本中的文件将不起作用,如下表蓝色加号表示文件已添加;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已经将想忽略的文件提交到了SVN系统上,是无法进行忽略的。
添加文件样式(3)保存清除在对系统保存认证后相应需要对认证进行清除,清除功能仍然在设置模块中,界面如下图。
在保存清除中共可以对本地四种已保存数据进行清除,分别有URL历史记录、日志信息、窗口大小、认证数据,在对这些数据完全清理后系统自动恢复到“零”状态。
因此,用户在离机后也别忘记将保存认证数据清除掉,以保障资料的安全性。
认证清除密码清除(4)特征标志选择不少用户在使用SVN“检出”功能后,本地工作副本没有出现特征符号——绿色勾或其他特征符号,这是由于系统无法识别默认的状态缓存,需要人工手推选择状态缓存方式,改变状态缓存方法如下图,在设置中选择“外观与样式”的“图标叠加”模块,再在“状态缓存”中选择“Windows外壳”。
特征显示设置中其他不常用的功能不再进行一一介绍,用户可以根据日常操作实践来理解。
2.4系统规范使用项目开发要求:1、工作目录要及时更新,不要和SVN服务器有太大的差别2、提交代码时,如果出现冲突,必须仔细分析解决,不可以强行提交3、提交代码之前先在本地进行测试,确保项目能编译通过,且能够正常运行,不可盲目提交4、必须保证SVN上的版本是正确的,项目有错误时,不要进行提交2.4.1迁出配置库内容(SVN Checkout)1.新建或进入目录下(比如E盘),右键→SVN Checkout2.URL of repository 填写仓库路径即可3.Revision处,“HEAD revision”是指最新版,也可以指定Revision为任意一个版本。
4.点击“OK”按钮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成功后,项目文件开始从远程服务器下载到本地工作目录中:5.点击“确定”按钮后,即可获取完成,出现如下下载界面:6.下载完成后,服务器上所有内容会出现在本地文件夹下2.4.2更新文件(SVN Update)1.当从配置库迁出相应目录后,他人对服务器上此目录内容进行了修改,则需要再次获取改动内容到本地目录的过程称为更新。
更新可以针对一个文件、几个选中的文件或者整个文件目录。
选中要被更新的文件,右键选择“SVN Update”项,如下:2.2)点击“SVN Update”后会弹出窗口显示更新的进度,如下:若上述框中的有文件出现亮红,说明来自配置库的内容与你本地修改内容合并时出现了冲突2.4.3提交更新(SVN Commit)1.本地文件修改后,若是需要更新到服务器上,则需要提交(Commit)最新的更新。
Commit的作用是将本地最新修改的文件同步到SVN服务端,供其他人来参考或者使用,当然使用之前,要先Update一下,来确保是最新的,在修改文件上击右键,出现菜单,选择“SVN Commit…”,如下:2.然后填写关于本次更新的日志(log message),这是必填项,否则commit会失败,如下:提交代码需注意如下规范:●先更新,再提交SVN更新的原则是要随时更新,随时提交。
当完成了一个小功能,能够通过编译并且自己测试之后,谨慎地提交。
如果在修改的期间别人也更改了svn的对应文件,那么commit就可能会失败。
如果别人和自己更改的是同一个文件,那么update时会自动进行合并,如果修改的是同一行,那么合并时会产生冲突,这种情况就需要同之前的开发人员联系,两个人一起协商解决冲突,解决冲突之后,需要两人一起测试保证解决冲突之后,程序不会影响其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