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汇总练习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汇总练习

2016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大基础汇总练习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chuǎi mó()2、崭.新()3、lǎng rùn()4、迷藏.()5、抚.摸( )6、yùn niàng()7、窠.巢()8、应和..()9、liáo亮()10、薄.烟()11、披着suō(),戴着lì( )12、风筝..()13、dǒu sǒu()14、细nì()15、一jì()16、xiāng上()17、薄.雪() 18、露.出() 19、宽chǎng()20、水zǎo()21贮.蓄() 22chéng清() 23着.落() 24、花苞.( )25、绿yīn yīn()26、彩棱.镜( )27、粗guǎng()28、jié毛() 29、浇guàn ()30、浆.汁()31、静mì( )32、一脉相chéng()33、高miǎo()35、lì临()36、lìn sè( ) 37、piáo pō大雨()38、xī xī lì lì()39、冷liè( )40、干sè( ) 41、duōduō逼人()42、草duò()43、池qí() 44、干zào( )45、jié石()46、sǒng zhì( ) 47、萧sè() 48、枯téng( )49、yùn藏()50、描mó( )51、ruì智( )二、古诗文名句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曹操的《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

(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2分)......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比喻、拟人)6、在下面一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精编习题(含答案)

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精编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1春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涨.水(zhǎng)酝酿.(niàng)窠.巢(kē)嘹.亮(liáo) 抖擞.(sǒu) 黄晕.(yù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句中比喻姿态优美。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解析:应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

)4.请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反复、拟人)(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排比、拟人)(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比喻、排比)5.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视觉角度)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听觉角度)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嗅觉角度)(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一、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炫耀(xuàn) 掺和(cān)B.赐给(cì)愚蠢(cǔn)踪迹(jì)C.御聘(pìn)钦差(qīn)妥当(tuǒ)D.躇步(chú)庇护(pì)呈报(chén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掺”应读chān;B项“蠢”应读ch ǔn;D项“庇”应读bì。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爵士澄澈枯籐骇人听闻B.头衔女娲剌叭随声附和C.贱起气概蜘蛛莽莽榛榛D.镀金爱慕雕像眉开眼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籐”应为“藤”;B项“剌”应为“喇”;C项“贱”应为“溅”。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补鞥形容泉水。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度 期末统考七年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度 期末统考七年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度期末统考七年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溉汲(jí)缥缈(piāo)钦差(qīng)木刻(kè)B.狭隘(ài)恍惚(huǎng)蜷伏(quán)确凿(zuò)C.菜畦(qí)粗犷(guǎng)敧斜(qī)搓捻(niǎn)D.掺和(he)怂恿(sǒng)蹒跚(pán)倜傥(tǎng)【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 项应为钦差(qīn);B项应为确凿(záo);D项应为掺和(huo)。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杞人忧天骇人听闻披蓑带笠咄咄逼人B.力不遐供随声附和怪诞不惊畏罪潜逃C.居心叵测疲倦不堪惊慌失措美不胜收D.人迹罕至莫不关心神采奕奕呼朋引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应为“披蓑戴笠”;B项应为“力不暇供”;D项应为“漠不关心”。

故选C。

3.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莅临:来临)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D.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

(响晴:响亮而晴朗)【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______)着hōng(______)托(2)给加点字注音。

黄晕(_______)披着蓑(_______)【答案】(1).笼(2).烘(3).yùn(4).suō【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1)注意“笼”不能写成“茏”,“烘”不能写成“哄”。

(2)注意“晕”是多音字:[yùn]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如“日晕”;[yūn]昏迷,如“晕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D.“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a长吟,肥胖的黄蜂①(伏/抚)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②(蹿/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③(班/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b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④(形/型)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c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的笔顺,都正确的一项是A.菜畦(qí)“必”的最后一笔是“撇”B.桑椹(shèn)“光”的第一笔是“竖”C.脊梁(jí)“皂”的第七笔是“撇”D.攒成(zǎn)“里”的第五笔是“竖”2.文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抚②蹿③班④型B.①伏②蹿③斑④型C.①抚②窜③班④形D.①伏②窜③斑④形3.结合语境,给文中a、b、c三处划线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长吟:①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②指虫鸟长声鸣叫。

b.拥肿:①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

②指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③粗大。

c.牵连:①接连,连续。

②连累,株连。

③留连,牵挂。

A.a①b③c①B.a①b①c②C.a②b③c①D.a②b②c③4.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里,油蛉能低唱,蟋蟀会弹琴。

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拟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中.伤(zhōng)澄.澈(chéng) 掺和.(he)绵廷.(yán)B.缥.缈(piāo) 陛.下(bì) 显耀.(yào)愚.蠢(yú)C。

忙碌.(lǜ)辍.行(zhuì) 充沛.(pèi)梳.理(shū)D。

放肄.(sì) 苛.刻(kē)凸.起(tū) 笨拙.(zhuó)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3分)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其教训值得吸取.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解析:“随声附和”的意思是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主见。

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3。

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

“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B。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

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解析:B、“等”和“……"不能同时使用,删掉其一.)4。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B)(3分)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B。

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解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让”;C项语序错误,改为“深受读者喜爱”;D 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

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①⑦⑤②④③⑥B。

①⑦②⑤④③⑥C。

③①⑦⑤④②⑥D。

③①⑦④⑤⑥②6.古诗文默写。

(5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名著阅读。

(4分)(1)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2分)(2)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有几次回花果山?分别是哪几次?结果如何?(2分)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孙悟空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8.综合性学习。

(6分)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现在九年级⑴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分)①要有选择性地读书;②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③读书时可以作摘要或写读书笔记.(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2分)示例1:我认为传统阅读好.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示例2:我认为网上阅读好.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3)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分)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只要是激励人读书的名言或者学生自创的也可,学生自创的话语要凝练,不必写出作者同,共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1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C)(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

故人至/暮不来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2)相委.而去舍弃(3)方.与之食才(4)恐.其自食其言也害怕,担心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以前吴起外出,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12.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3分)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附【乙】文参考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

老友说:“好,返程时再回来吃饭。

”吴起说:“(我)等您一起吃饭。

”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等着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

吴起不吃饭而等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

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3分)坐在艾烟里的母亲牧徐徐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

”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

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

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

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1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分)“我”出差路过老家,趁着夜晚来到家里时,看到因腿上的关节痛而又舍不得贴膏药的母亲,正在用燃烧的艾叶熏腿,百感交集。

13。

选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回家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14.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

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4分)(1)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表明了母亲见到“我”时既惊喜万分,又生怕被“我”责备的矛盾心理.(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表明“我”对母亲为了省钱而不顾身体的痛惜与埋怨之情。

15.假如把文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2分)不好;原题“坐在艾烟里的妈妈”不仅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而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而“说谎的母亲”虽然也切合题意,但呆板直露,缺少韵味,所以还是原题好。

16。

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炼的语段,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

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3分)示例:她便是我的乡下母亲,值得我一生含泪去仰望的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