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课文结构。

2.2学会通过描绘来展现事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

3.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描绘来展现事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1.2教师简要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理解每段的意思。

3.精讲课文3.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3.2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3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

4.课堂活动4.1小组讨论: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4.2个人展示:请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5.巩固拓展5.1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5.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6.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描绘西沙群岛的短文。

6.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初读课文、精讲课文、课堂活动、巩固拓展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了教学效果。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最新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最新5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最新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同学们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师生共同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

篇一学生选择第4自然段的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授之以渔。

1、轻声读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一簇族”、“周身”、“飘飘摇摇”、“一半是水,一半是鱼”)2、学生再读文,小组尝试解疑,同时归纳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指名读13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中体会到鱼很多。

)(2)放课件一:配有音乐的海底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画面,然后指导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鱼多。

(3)发散练习: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海底中还有哪些鱼。

当学生说到哪种鱼时,投影放大哪条鱼,请大家一起看,他是否把描述的这条鱼的特点抓准,用的词是否准确。

(4)小结:“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什么意思?(鱼多,多得数不清。

)我们联系上面的三句话读懂了它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这自然段的意思。

(这自然段主要说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板书:联系上文自读尝试。

篇二1、同学们,昨天我刚从西沙群岛回来,那里真美,站在海边,我放眼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我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看见了千姿百态的大龙虾,数不清的鱼种类繁多,在身边来回穿梭,真是奇妙;漫步沙滩,那捡不完的贝壳奇形怪状,美丽极了,而且,我还和庞大的海龟合了张影呢!登上海岛,各种各样的海鸟有的在飞,有的在树枝上叫,遍地都是鸟鸡。

西沙群岛真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啊!2、快速读文,自主定向。

游览中我们重点观看了海水,海中什么样?海水太美了!其实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也十分丰富。

课文3、4、5、6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那里丰富的物产,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三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感受其美丽富饶。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3.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积累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1.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西沙群岛的了解。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内交流。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西沙群岛的哪些方面?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教师指导理解重点语句。

5.感悟课文情感教师提问: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3.积累好词好句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写作水平。

4.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巩固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拓展延伸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更多知识。

3.课堂小结4.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南海的美丽宝岛,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西沙群岛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补充: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你们觉得特别美的句子,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4年)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024年)

三上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课前解析】关注主旨:《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了全文。

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与开头互相呼应。

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关键句来描写的。

关注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及其富有儿童情趣。

关注配图: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1.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任务情境同学们,在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叫做西沙群岛,看!多美的景色啊!(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美景图)最近,西沙旅行社决定招募一批小导游,成为小导游的同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还可以获得“金牌导游”的荣誉称号呢,只有认真学习,对西沙群岛了如指掌的同学才能正式成为小导游,有信心试一试么?二、我为西沙群岛做代言【任务一:群岛位置我知道】1.通过预习,你知道西沙群岛在哪吗?(1)指名谈: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范文

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范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程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查找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运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程度。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关爱海洋生物。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程度。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西沙群岛相关图片、地图。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探究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沙群岛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程度。

(2)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进行补充讲解。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西沙群岛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做法,教育学生关爱海洋生物。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饶、优”等 14 个生字,会写“富、优”等 13 个字,会写“群岛、位于”等 27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语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从文中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饶、优”等 14 个生字,会写“富、优”等 13 个字,会写“群岛、位于”等 27 个词语。

(2)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语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2、教学难点(1)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2)能从文中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视频,让学生观看。

2、提问学生:“看完视频,你们觉得西沙群岛怎么样?”3、引出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3、讲解生字的书写要点,让学生书写生字。

4、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西沙群岛写了哪些内容?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课文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研读课文,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1、学习第二自然段“海水”(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海水的特点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水的颜色。

(4)指导朗读,读出海水的美。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海底的生物”(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海底有哪些生物?(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如珊瑚、海参、大龙虾等。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

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句子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复地读上几遍。

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范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范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及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展示: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

b.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关于西沙群岛的知识。

c.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注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a. 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方式。

b. 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c.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

4. 情感体验:a. 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b.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知识:介绍我国其他群岛的概况,如海南岛、南沙群岛等,拓展学生视野。

2. 实践活动:组织一次以“保护西沙群岛”为主题的班会,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可以是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物产或者保护西沙群岛的建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文本分析: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练笔示范素材。

因此,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地域知识,感受大好风光,激发爱国情怀;二是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时,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任务。

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读、说、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理解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部分重点词句。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展现海岛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阳光、海浪、岛屿、沙滩、海鸟,多么迷人的海岛风光啊!要是能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那该多好!这里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

2.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简介相关资料。

西沙群岛 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的东南方,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其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群岛”。

(一群岛屿的合称。

)4.揭示课题,理解课题,齐读课题。

预设:运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富——福”,读准“富饶”的发音,引导学生说说近义词“富裕、富足”和反义词“贫穷、贫瘠”,从而理解“富饶”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讨论不懂的字词。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提示。

富饶r áo 优y ōu美 淡d àn 青 浅qi ǎn 绿 交错cu ò 岩y án 石 龙虾xi ā 挺t ǐn ɡ威武w ǔ 鼓ɡǔ气 数sh ǔ不清 厚h òu 厚h òu 的 宝b ǎo 贵ɡu ì 瑰ɡu ī丽 海参sh ēn 鸟粪f èn 祖祖辈b èi 辈b èi 建设sh è 绽zh àn 开 蠕r ú动 茂m ào 密 栖q ī息 堆积懒洋洋 圆溜溜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成群结队 一簇红缨 飘飘摇摇预设: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注意提前布置预习,在学生自读课文与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部分简单的生字词。

点拨提示重点字词即可。

(2)以字带词,理解字义、词义。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绽开:裂开。

瑰丽:异常美丽。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3)生字书写指导。

预设:本课要求写的12个生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

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

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2.汇报交流,了解“中心句”。

(1)出示第1自然段,明确答案。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教师小结。

小结:“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在本文中,所有内容都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把它叫作中心句。

3.梳理课文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1)思考: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找出对应的段落,做上标记。

明确:①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海水②海底的岩石上……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底生物③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海鸟(2)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总述此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呼应开头,写西沙群岛的美好前景,抒发对西沙群岛的无限热爱。

4.兴趣朗读。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把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们。

5.学生汇报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预设:出示对应的颜色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水的色彩美。

引导思考:看到这样的海水,你有什么感受?最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来。

(2)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预设:出示珊瑚、花朵、鹿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事物的相似之处。

还可以让学生介绍珊瑚的相关知识。

珊瑚生物学上的珊瑚指珊瑚虫纲的腔肠动物,体形微小,只有几毫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大概5亿年前就有了。

而我们见到的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尸体腐烂以后剩下的群体的“骨骼”。

珊瑚虫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在它们祖先的“骨骼”上面繁殖后代,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珊瑚。

珊瑚不仅颜色鲜艳、形态优美,可以做装饰品,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但是相对于观赏及药用价值而言,它在环境方面的作用则是无可替代的。

珊瑚虫对生活环境颇为讲究,只能生活在水质洁净、阳光充足、水温在22℃和28℃之间的海洋里。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

(3)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预设:多奇特、多有趣的小鱼啊!出示海底游鱼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鱼多、鱼奇、鱼美。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神奇、喜欢的感觉。

◆词语拓展:ABB式:圆溜溜胖乎乎软绵绵硬邦邦湿漉漉甜津津慢悠悠AABB式:飘飘摇摇整整齐齐认认真真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晃晃悠悠6.分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集体评价。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补充介绍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过渡:同学们,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七洲、长沙、千里长沙。

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因此引起一些别有居心的外国势力的觊觎。

同学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祖国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为保卫我们的领土,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就要通过不懈奋斗,不断增强国力。

2.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西沙群岛的一些情况。

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当中去,去看看那儿到底有多美,那儿的物产到底有多丰富,那儿究竟让人有多骄傲、多自豪。

3.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继续识记、巩固本课的好词好句。

(2)回味“中心句”“首尾呼应”等知识点,不明白的就与同学交流交流。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搜集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

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3.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富饶优美浅绿交错岩石龙虾宝贵海参鸟粪建设深蓝淡青杏黄山崖峡谷珊瑚绽开蠕动茂密栖息堆积挺威武数不清厚厚的懒洋洋圆溜溜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成群结队一簇红缨飘飘摇摇鼓起气来祖祖辈辈2.回顾课文内容。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出示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海水、海底生物、海鸟。

)(3)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总—分—总。

)3.出示西沙群岛图片,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我国南海的西北部,众多的岛屿像朵朵莲花、颗颗珍珠,漂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它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西沙群岛究竟有多美,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2.思考:这里的海水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出示西沙群岛的海水图片,感受海水的美。

(1)“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颜色多。

)(2)读读段落,看看海水都有哪些颜色?(深蓝、淡青、浅绿、杏黄。

)你还能想象到什么颜色?(湖蓝、砖红、天青……)(3)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行不行?(不如“五光十色”好。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海水的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的光泽。

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蓝莹莹的,闪闪发光。

)(4)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瑰丽无比。

)(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样美的海水,你们一定很喜欢,那就美美地多读几遍吧!(学生自由读句子)谁能站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他读得怎么样?老师觉得,在读表示海水的颜色的词语时,最好读得有高有低,那样一定会更美的!谁再来试试?4.探究海水美丽的原因。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谁能用上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第2自然段的内容再说一说。

填空:因为,所以。

明确: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这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