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四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四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水污染事件的报告处理工作,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水污染事件,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报告要求1. 水污染事件的报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农业排污、生活污水、河道堵塞等污染导致水质下降或污染扩散的情况;2. 污染源需指定单位或个人及时上报,报告内容包括污染源的位置、类型、污染物种类及浓度、受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后果等信息;3. 如发生水污染事件,应立即上报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并按规定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章报告程序1. 污染源单位或个人发现水污染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并提供相关信息;2. 环境保护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并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和调查,以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程度;3. 环境保护部门应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报告事件情况,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4. 环境保护部门在调查核实后应向污染源单位或个人下达责令限期整改的通知,并监督整改过程;5. 环境保护部门应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告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和人群,并提供相关防护措施建议。

第四章处理措施1. 针对水污染事件,环境保护部门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污染源致使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和评估;2. 环境保护部门应依法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堵污染源、处理废水、加强监测和监管等;3. 污染源单位或个人应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的处置工作,并按要求进行整改。

第五章监督检查1. 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检查各级单位的报告处理情况;2.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水污染事件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等;3. 对于违反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环境保护部门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法律责任1. 对于故意隐瞒或虚报水污染事件的单位或个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2. 污染源单位或个人未按照要求整改的,环境保护部门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学校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学校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学校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的通知确保师生用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学校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水质送检制度、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饮用水污染事件责任...学校卫生档案依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 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威信县卫计局二、整治对象全县所有学校及托幼机构。

三、整治内容(一)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二)学校是否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及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是...昭通市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台账昭通市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台账学校名称:学校地址: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员:昭通市卫... 29 四、饮用水卫生管理1、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30 2、水质污染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3 4、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4)5、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制度…156、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题调研报告交流展示活动剪影...7、关于水质污染事件引发的伦理思考;8、关于香港限购奶粉法令的调... 针对我们学校本科非毕业生做了调查问卷、采访视频。

最后形成的报告思路也比较清晰,... 由于公民素质低、秩序观念淡薄;教育、法律等制度不健全;红绿灯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附件:重点开展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学校供水水质监测,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饮用水污染健全... 各地通过网络直报的监督监测数据资料要严格执行质量审核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审核,监督...六、2007年生活饮用水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学校自备供水水质指标监测情况汇总表10.2007年供水单位水质监测情况汇总表11.2007... 卫生许可2.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组织与管理3.卫生管理制度4.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5.专职...表5表5学校卫生专项检查表(饮用水卫生检查表)学校供水形式及设施市政供水自建集中... 是否管水人员有卫生知识培训证及健康体检证明有无有建立防止水质污染的应急报告制度...昭通市“绿色学校”(幼儿园)评估标准校园内的水塘、池沼水不劣于四类水质(2分)空气清新,无焚烧树叶和垃圾现象(1分... 有计划和运行措施(3分)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如:噪声、烟尘、固体废弃物)能得到... 平时有检查督促措施,期终有总结(实施报告)(2分)A2 环境教育培训和教研(3分...昭通市教育局 1.学校是否有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10 2.学校是否制定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含... 1 9.是否有防止水污染措施和建立有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是否...秋季学校卫生检查工作安排→学校及周边→总结七、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光盘→“卫生监督在线”报道→参考项... 组织与管理3.卫生管理制度4.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5.卫生管理人员6.水质检验人员[2] 7....云南省教育厅 3.学校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4.有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报告制度;5.有... 2 8.检查供方的资料;1 9.是否有防止水污染措施和建立有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自评报告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自评报告一、学校简介石碣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52年,原来挂靠在石... 9、2005年4月3日—4月9日,高年级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校外开展东江水质污染调研。

社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社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社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介绍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有效的社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以确保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社区内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流程、责任追究和相关处置措施。

报告程序1. 发现饮用水污染事故后,任何社区居民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立即向社区管理部门报告。

2. 社区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着手调查事故原因和程度。

3. 社区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卫生监督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协同处理事故。

4. 社区管理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将事故报告提交给相关管理机构,并保留相应的报告记录。

责任追究1. 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需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置工作。

2. 若事故责任在饮用水供应单位外的其他单位,则社区管理部门将协同相关部门共同追究责任。

3. 相关责任人员应按照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行政、刑事或民事责任。

处置措施1. 社区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如暂时切换水源、提供饮用水消毒设备等。

2. 社区管理部门应尽快展开污染区域的清理工作,以减少污染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3. 社区管理部门应协助相关部门对饮用水供应单位进行整改,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监督与评估1. 社区管理部门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对社区饮用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举报电话或其他渠道向社区管理部门反映相关问题,以加强对饮用水污染的监督。

3. 社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社区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确保居民的知情权。

结论社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保障社区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制度明确了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程序、责任追究和处置措施,同时强调了监督与评估的重要性。

通过有效的报告制度,我们能够及时应对饮用水污染事故,并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篇一: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及报告制度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及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为了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生活饮用水事故发生及水污染引起的传染病传播流行,规范小区内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保护小区业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小区的稳定和发展,结合小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小区水污染防范措施应急小组,组长为小区主任,成员为小区工作人员。

二、应急小组负责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向所在地政府省卫生监督主管部门报告,调配和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进行紧急事故抢救,同时向物业公司上级部门报告。

三、二次供水管理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一经发现异常现象,第一时间向小区主任及相关部门人员报告(5分钟内)。

四、小区主任确认发生事故,立即向省卫生监督部门及公司上级相关部门报告(10分钟内),并现场组织处理工作。

五、应急小组负责现场处理全面工作及协调工作,包括现场调查与控制,现场设施及污染处理,样品采集,清洗消毒,水源保护等工作,快速消除污染,减少危害,启动安全水源。

篇二:自来水站水质污染事件报告制度FT-ZT-BL -09-006自来水站水质(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污染事件报告制度为加强我村自来水站供水安全管理,特制定水质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一、建立健全水污染事故报告体系,落实责任。

二、任何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并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饮用水污染事件。

三、若发现饮用水的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四、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报告当地卫生部门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报告时要讲清污染事件发生地点、类型、可能的影响和已采取的措施等,并对事件发展动态及时续报。

六、在报告水质污染事件的同时,要做好污染水质留样,以备下一步检测需要。

七、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提交事故总结报告。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5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5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一)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1、化学污染①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②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③在发生事件后的____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2、针刺伤①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②用____%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③意外受伤后必须在____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____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④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⑤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____周后检测hcv的rna⑥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____周、____周、____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____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____喂养过____时要用避孕套。

3、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①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②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③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____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一、概述水污染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二、报告制度1. 报告范围(1)因工业、农业、生活、交通、医疗等人为活动导致的水污染事故;(2)因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等)导致的水污染事故;(3)因水体自净能力不足,导致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水污染事故。

2. 报告时限(1)发生水污染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2)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水污染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2)事故涉及的水体名称、污染物质、污染程度;(3)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4)事故单位或个人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4. 报告方式(1)电话报告: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或人民政府的值班电话报告;(2)书面报告: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报告时限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三、应急预案1. 应急组织(1)成立水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设立事故调查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信息宣传组等专项工作组。

2. 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障人员生命安全;(4)环境监测组对污染物质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5)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3. 应急处置(1)控制污染源:采取隔离、封堵、清理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2)清理污染物质:对污染物质进行清理、回收、处置,消除污染;(3)监测水质:对受污染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4)救治受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障人员生命安全;(5)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学校饮用污染报告制度

学校饮用污染报告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师生饮水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范围1.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导致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2. 饮用水水质出现异常,影响师生正常生活;3. 输配水管网破损或二次供水设施防护不严,使饮用水水质恶化;4. 饮用水水质污染,造成介水传播疾病流行或中毒;5. 存在明显的污染源,并怀疑饮用水源或饮用水水质有可能受到污染。

三、报告程序1. 发现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师生,应立即向学校后勤部门报告;2. 后勤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初步判断污染原因,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散;3. 后勤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4. 学校领导应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5. 学校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调查,及时向师生通报调查进展情况。

四、应急处理1. 学校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2. 对受污染的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3. 对受影响师生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治疗;4.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预防二次污染;5. 及时向师生通报事故处理进展情况,稳定师生情绪。

五、责任追究1.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2. 对于隐瞒、谎报、缓报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3. 对于违反饮用水卫生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我校将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确保师生饮水安全,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为能有效及时的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确保出水水质到达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1、当出现水质遭受污染和毒化情况时,值班人员或第一知情人应迅速判定险情,向部门领导直至公司总经理做出汇报。

2、总经理、分管供水的副总应在接到信息后60分钟内组织有关职能人员、水厂厂长、化验班长、办公室主任等赶赴现场,立即做现场调查分析。

3、分析水源水污染和毒化程度、源水流速、到水厂稀释能量等因素,决定是否停止进出水,并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

4、当确定水源水质受污染危及出厂水质时,公司高层领导应立即向城管局、环保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报告。

5、水污染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时间发展态势等信息。

6、各级领导对水质污染事故要及时汇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安吉国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桥初中生活饮用水污染
事故报告制度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范围:
1、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使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饮用水水质出现异常,影响饮用者正常生活;
3、输配水管网破损或二次供水设施防护不严,使饮用水水质恶化;
4、饮用水水质污染,造成介水传播疾病流行或中毒;
5、存在明显的污染源,并怀疑饮用水源或饮用水水质有可能受到污染。

二、后勤部门应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发生。

三、当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供管水员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单位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领导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四、在水污染事故发生期间,应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及时进行水质检测,并在第一时间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检测和处理报告。

五、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水污染事故。

六、报告方式及电话:在当面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的同时应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太平桥初中生活饮用水
污染事故处理制度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二、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三、当出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供水途径,以保证饮用者正常生活饮用水问题,避免和减少水污染对饮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四、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应依法立即、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水污染事故状况,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水质监测,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
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五、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及时解除控制。

六、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完成调查、控制、处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事故经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处理经过、效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按时逐级上报。

同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行政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