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供水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5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一、二、供水单位成立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为安全用水第一负责人。
若发现饮用水的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发生改变化,供管水人员应即刻核查原因并报告单位领导,单位及时向供水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讲清污染事件发生地点、类型、可能的影响等。
三、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紧急____有关工作小组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事态蔓延或扩大。
四、协助供水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的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五、在____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六、出现饮用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性供水途径。
七、饮用水污染事件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的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
八、应饮用相关饮用水出现不适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或观察登记、门诊随访;对接触污染饮用水的茶具、容器进行彻底清洗和有效消毒。
九、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完成调查、控制、处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事故经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处理经过、效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按时逐级上报。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2)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和有效应对水污染事件,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的内容和运行机制。
一、水污染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水污染事件是指水环境中发生的、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事件。
根据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性质不同,水污染事件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种类型。
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一、如果发生水污染事件,责任人应存第一时间报告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最快速度报告大厦总经理。
二、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工稗部必须立即停止二次水箱水的供应,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三、如果造成人员身体伤害的应及时送附近医院进行就诊。
四、经清示总经理同意,由综合办报告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五、如果有人为破坏的,应报告安全部,由安全部报告公安机关,进行侦破,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六、工程部在水污染发生后,在取得卫生监督和公安机关同意的前提下,尽快把污染水排掉,将水池清洗干净并且消毒,然后将水池注满,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恢复正常供水。
七、污染事件过后,必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保存,从中取得教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篇一:水污染事件防范方法及报告制度水污染事件防范方法及报告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治理方法》,为了预防和操纵突发性生活饮用水事故发生及水污染引发的传染病传播流行,标准小区内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爱惜小区业主的生命平安和健康,保护小区的稳固和进展,结合小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 成立小区水污染防范方法应急小组,组长为小区主 任,成员为小区工作人员。二、 应急小组负责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向所在地政府省 卫生监督主管部门报告,调配和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进行紧急事故抢救,同时向物业公司上级部门报告。三、 二次供水治理人员严格履行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责,一经发觉异 常现象,第一时刻向小区主任及相关部门人员报告(5分钟内)。四、 小区主任确认发生事故,当即向省卫生监督部门及 公司上级相关部门报告(10分钟内),并现场组织处置工作。五、应急小组负责现场处置全面工作及和谐工作,包括
现场调查与操纵,现场设施及污染处置,样品搜集,清洗消毒,水源爱惜等工作,快速排除污染,减少危害,启动平安水源。篇二:自来水站水质污染事件报告制度FT-ZT-BL -09-006自来水站水质(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污染事件报告制度为增强我村自来水站供水平安治理,特制定水质污染事件报告制度。一、成立健全水污染事故报告体系,落实责任。二、任何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并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饮用水污染事件。三、假设发觉饮用水的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向本地卫生部门报告。四、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应在最短的时刻内准确报告本地卫生部门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五、报告时要讲清污染事件发生地址、类型、可能的阻碍和已采取的方法等,并对事件进展动态及时续报。六、在报告水质污染事件的同时,要做好污染水质留样,以备下一步检测需要。七、事件应急处置终止后,应及时提交事故总结报告。篇三: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一、概述水污染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二、报告制度1. 报告范围(1)因工业、农业、生活、交通、医疗等人为活动导致的水污染事故;(2)因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等)导致的水污染事故;(3)因水体自净能力不足,导致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水污染事故。
2. 报告时限(1)发生水污染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2)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水污染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2)事故涉及的水体名称、污染物质、污染程度;(3)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4)事故单位或个人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4. 报告方式(1)电话报告: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或人民政府的值班电话报告;(2)书面报告:事故单位或个人应在报告时限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三、应急预案1. 应急组织(1)成立水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设立事故调查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信息宣传组等专项工作组。
2. 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障人员生命安全;(4)环境监测组对污染物质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5)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3. 应急处置(1)控制污染源:采取隔离、封堵、清理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2)清理污染物质:对污染物质进行清理、回收、处置,消除污染;(3)监测水质:对受污染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4)救治受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障人员生命安全;(5)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为能有效及时的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确保出水水质到达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1、当出现水质遭受污染和毒化情况时,值班人员或第一知情人应迅速判定险情,向部门领导直至公司总经理做出汇报。
2、总经理、分管供水的副总应在接到信息后60分钟内组织有关职能人员、水厂厂长、化验班长、办公室主任等赶赴现场,立即做现场调查分析。
3、分析水源水污染和毒化程度、源水流速、到水厂稀释能量等因素,决定是否停止进出水,并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
4、当确定水源水质受污染危及出厂水质时,公司高层领导应立即向城管局、环保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报告。
5、水污染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时间发展态势等信息。
6、各级领导对水质污染事故要及时汇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安吉国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2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水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水污染事件,保护水资源,我公司制定了一套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水污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应对各类水污染事件。
二、报告要求1.发现水污染事件后,责任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报告。
2.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污染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原因和污染程度等详细情况;受到影响的水体类型、用途和受损程度;可能造成的环境和人员危害;当前采取的措施和已经取得的成效等。
3.报告应及时、准确、全面,所有相关信息必须真实记录,不得故意隐瞒、夸大或歪曲事实。
三、报告流程1.发现污染事件后,责任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报告。
2.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应及时召开应急会议,组织相关人员调查核实污染事件。
3.调查核实完毕后,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应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调查目的、过程、结果和发现的问题等。
4.调查报告应提交给公司领导或相关决策机构,并协助进行事件定性和责任追究。
四、应急处置1.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应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应急处置方案应明确责任分工、处置措施和时间计划等,确保处置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3.应急处置期间,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传达处置进展和应对措施,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4.应急处置结束后,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应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应对水污染事件的能力。
五、信息公开在水污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置过程中,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员应积极开展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第一时间向公众通报事件的基本情况、影响范围和风险评估等。
2.定期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处置措施和效果等。
3.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公众关切和疑问。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三篇)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为了及时、高效地处理水污染事件,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制定本制度,规范水污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
一、报告要求1. 对于发现的水污染事件,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相关信息。
2. 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如若隐瞒事件或虚报情况,将追究相关责任。
二、报告流程1. 发现水污染事件后,立即通知责任人员,并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
2. 在调查确认事件后,责任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汇报,并提交书面报告。
3. 部门主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并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理措施。
三、处理流程1. 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方案。
2. 对于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应从源头控制、治理过程和后续监测等方面进行,确保水质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3. 处理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措施和时间节点,责任人员应按照方案进行处理,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
4. 处理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估,确保水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四、责任追究1. 对于故意隐瞒或虚报水污染事件的责任人员,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包括行政处罚、法律诉讼等。
2. 对于处理不力或未按规定进行处理的责任人员,将追究相应的责任,包括行政纪律处分、行政问责等。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水污染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水污染事件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二)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一)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水污染报告制度

XX小学二次供水水污染报告制度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各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学校二次供水的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学校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时,能够统一指挥,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安全工作应急处理预案。
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机构1.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组长:陈X(校长)副组长:崔XX(副校长)刘XX(副校长)成员:蒋X(总务主任)张XX(教务主任)张XX(教务主任)门卫及各班主任2. 主要职责(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二次供水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我二次供水的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污染事件,完成事故处理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
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水污染事件及食物中毒事件1.处置事件的组织:学校领导,值周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2.应急指挥人员:陈桦刘汉云值周环节干部3.报告程序:校园内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或三人以上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以及疑似水污染现象后,应及时报告校医。
校医与校长商量后,认为有必要时,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报告内容:“海勃湾区团结小学_____年级___班发生___人食物中毒(疑似食物中毒或水源污染造成学生身体不适),中毒人______,可疑中毒物为______。
表现症状为______。
地址在XX小学。
”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4、处置措施(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情况紧急时经请示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联系电话:海勃湾区疾控中心:区教体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镇派出所:镇医院:(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或水样,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供水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为规范二次供水水污染事故报告行为,避免或减少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全面及时地掌握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建立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特制订本制度:
一、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报告实行领导负责制和报告值班制。
二、建立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报告工作机构,指定联系人员,并报二次供水主管部门备案。
三、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报告后,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四、发现和得知重大水污染事件后,应立即核查有关情况,并按统一表格进行登记,然后将有关情况、采取或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时报区卫生局,报告需经领导签字,并应继续监视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的发展,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五、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可采取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文件等多种报告方式,确保信息及时,内容准确。
六、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报告主要内容:
1、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影响的范围。
2、可能发生的原因。
3、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4、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七、由于瞒报、漏报、迟报影响及时妥善处理二次供水水污染事件,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及主管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