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个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4、【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其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7、【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都比喻流传迅速。

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前者形容“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多指绝对可信。

13、【不胜其烦】【不厌其烦】前者意为“繁琐得使人受不了(胜:忍受)”;后者意为“不嫌繁琐,不嫌麻烦(厌:嫌)”。

14、【不以为然】【不以为意】前者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后者意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1.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往往误解为“像平常一样安然或安心对待”。

错例:声名无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往往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干U,削除,修改。

往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错例: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4.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有时错写为“不温不火”。

错例:我校这次喜庆“十六大”晚会的小品除《要钱》夕卜,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6.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错例:虽然这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肯德基连锁店一直业绩不错,并呈上升趋势。

而它在欧美却一直是惨淡经营。

两个月亏损3亿英镑。

(应该为“走下坡路”)7.差强人意: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差,稍微,比较;强,振奋。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错例: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歹单精竭虑”。

错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1. 虚与委蛇 vs. 明争暗斗- "虚与委蛇"意指表面上虚情假意的对待,实际上是在暗中敌对。

常被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两面派行为。

- "明争暗斗"意指明显的争斗和暗中的斗争。

常用于形容双方明面上进行的激烈争斗,同时也存在着不公开的暗中斗争。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明暗有无,"虚与委蛇"强调表面虚假和暗中敌对,而"明争暗斗"则强调明显的争斗和暗中的斗争。

2. 融会贯通 vs. 孤芳自赏- "融会贯通"意指将各种知识或技能融合到一起,形成完整而有价值的整体。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全面掌握和应用。

- "孤芳自赏"意指独自欣赏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自我陶醉。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过于自负和自恋,不愿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意见。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融会贯通"强调将多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孤芳自赏"则强调个人的自我陶醉和自恋。

3. 触类旁通 vs. 生搬硬套- "触类旁通"意指通过类比或推理,从一个事物或领域的知识推导出其他相关事物或领域的知识。

常用于形容人具有较强的联想和推理能力。

- "生搬硬套"意指机械地照搬旧的办法或理论,不灵活地应用到新的情况或问题中。

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种做法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触类旁通"强调通过联想和推理,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况中,而"生搬硬套"则强调机械地照搬旧的办法或理论。

4. 琳琅满目 vs.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意指眼花缭乱、丰富多样。

常用于形容各种各样的东西或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五花八门"意指种类繁多、琐碎不一。

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事情多样、繁杂,没有固定或统一的样式。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成语辨析1.南辕北辙VS背道而驰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指某人的方向和应该遵循的大众化的方向相背离)2.相辅相成VS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注意相得益彰的是两者的特点,若只指出两者是不能用的。

3.不谋而合VS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的相同)不约而同:约:约定;同:相同。

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多指具体行动、动作相同;也指看法相同。

一般作状语。

4.理所当然VS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

按道理应当这样。

天经地义:经:规范,原则;义:正理。

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

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

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5.寥寥无几VS寥若晨星VS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寥寥无几是用来直接陈述事物或人。

寥若晨星:寥:稀疏。

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指为数极少。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物。

寥若晨星是形象性地比喻人或事物。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6.莫衷一是VS无所适从莫衷一是: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

指不知哪个正确。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无所适从:适:归向;从:跟从。

不知听从哪一个才好。

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7.首当其冲VS一马当先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

形容领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8.引人入胜VS别有洞天引人入胜:胜:胜境。

引人进入佳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15个易被误用成语辨析-2022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

15个易被误用成语辨析-2022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

15个易被误用成语辨析-2022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测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果,这个模块肯定不能忽视。

为了考好这个模块,今日,我给大家汇总了15个易被误用成语辨析,备考2022年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抓紧保藏学习!1、目不窥园【解释】形容用心致志,埋头苦读。

【易错点】易误会为:不要窥探、刺探他人隐私。

2、不赞一词【解释】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会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3、运斤成风【解释】比方技术极为娴熟超群。

【易错点】易误会为:有力气。

4、上行下效【解释】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贬义词。

【易错点】易误会为:褒义词,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5、一饭千金【解释】比方得人恩惠,切莫遗忘,当图回报。

【易错点】易误会为:①饭食昂贵;②挥霍无度。

6、求田问舍【解释】比方没有远大志向。

【易错点】易误会为:安居生活。

7、百里挑一【解释】形容非常出众。

【易错点】易误会为:人才极其缺乏。

8、安土重迁【解释】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家乡。

【易错点】易误会为:看重迁移。

9、空谷足音【解释】在安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方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易错点】易误会为:空空的山谷里回荡的脚步声,形成声音大。

10、等量齐观【解释】对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常用于否定。

【易错点】易误会为:规模、数量等相等。

11、疗养生息【解释】指在战斗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易错点】易误会为:休息。

12、闻过则喜【解释】听到别人批判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很兴奋。

形容虚心接受看法。

【易错点】易误会为:听过了就兴奋。

13、高屋建瓴【解释】比方居高临下、不行阻挡的有利形势。

【易错点】易误会为:行为高尚,觉悟或水平高。

14、不以为然【解释】不以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1.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2. 闭门思过:闭门自省,反省错误
3. 刻舟求剑:拘泥于固定的观念,不适应变化
4. 左右逢源:无论对方采取什么行动都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5. 亡羊补牢:事情发生错误后,赶紧补救
6. 青出于蓝:学生的成绩不仅仅能够超过老师,甚至超过大师
7. 杀鸡取卵:贪图一时的小利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8. 马失前蹄:事情本已到了成功的前一步,却因为疏忽而失败了
9. 画饼充饥:只有想象中的事物,而无实际的营养补充
10. 无事生非:无缘无故地制造争端或纷争
11. 孤掌难鸣:单个力量很难取得成功
12. 云淡风轻:境界高,不为外物所扰
13. 同床异梦:志不同,心不同,目标不同
14. 鸡飞蛋打:事情做得太仓促,没有留下任何可利用的价值
15. 对牛弹琴:对不理解的人讲无用的道理
16. 人山人海:人多得像山和海一样
17. 自相矛盾:自己的言行与行动不相符
18. 一劳永逸:只做一次努力,永远解决问题
19. 美事酸辣: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20. 悔不当初:事后后悔,希望自己当初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国考省考言语易错易混成语

国考省考言语易错易混成语

国考省考言语易错易混成语一、贬义,易被误用为褒义的成语1、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2、神气活现:活现,逼真地显现。

自以为了不起,得意傲慢的样子。

3、天花乱坠:形容说话非常动听,但空洞不切实际。

4、一团和气:原指待人和气,后多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含贬义。

5、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有理,说个不停。

6、长篇大论:指篇幅很长的文章和连续不断的话语。

7、道貌岸然:道貌,庄严正经的外貌。

岸然:严肃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样子。

8、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权术,反复无常。

9、连篇累牍: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形容篇幅多,文词冗长。

10、倾巢而出:倾:尽。

比喻全部出动。

含贬义。

11、拾人牙慧: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

比喻袭用他人的意见或言论。

12、死灰复燃:死灰,冷却了的灰;燃烧。

冷却的灰又重新烧起来。

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用来比喻已经消亡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含贬义。

14、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5、无所不至:没有什么不去做。

指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含贬义。

16、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17:评头品足:品,品评,原指评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现泛指对人对事多方议论、挑剔。

18、满城风雨:原形容秋天的气候和景色,后多用来比喻事情传遍,到处议论纷纷。

19、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指什么事都干,含贬义。

20、忘乎所以:所以,所应有的言行举止。

指因兴奋,得意等而忘掉了一切。

21、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聊天或指空泛不切实际地谈论。

含贬义。

22、如丧考妣:考妣,父母。

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

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今多为贬义。

23、呼朋引类:呼,叫;引:招来;类:同类。

指招同类的人,多指结成一伙做坏事。

(贬义)24、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成语的掌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在阅读理解、逻辑填空等题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且容易被误用的成语。

首先,我们来看看“首当其冲”这个成语。

很多人会误以为它是“首先冲在前面”的意思,但实际上,它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比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家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差强人意”也是一个容易被误解的成语。

不少人觉得它是表示“让人不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例如:“这次的考试成绩虽不是很优秀,但也差强人意。

”再来说说“文不加点”,它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像“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目无全牛”可不是说一个人目光短浅,而是指技艺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地步。

例如:“他对这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万人空巷”并非是街巷空无一人,而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比如:“这部电影首映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万人空巷。

”“望其项背”常被误用为“赶不上”,其实它表示能够赶得上或比得上。

“这几位年轻人的才华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不以为然”容易和“不以为意”混淆。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意”则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不刊之论”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事物数量多。

“明日黄花”不是明天的花朵,而是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登堂入室”不是简单地进入房间,而是指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炙手可热”不是指东西很热门,而是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屡试不爽”不是多次尝试都不成功,而是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下里巴人”不是指地位低下的人,而是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1.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
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往往误解为“像平常一样安然或安心对待”。

错例:声名无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往往误解为“不值得
作为教训”。

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
大火。

3.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往往误解为
“不能刊登的言论”。

错例: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4.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
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有时错写为“不温不火”。

错例:我校这次喜庆“十六大”晚会的小品除《要钱》外,其它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5.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往往误解为“并驾齐驱”。

错例: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6.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
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错例:虽然这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肯德基连锁店一直业绩不错,并呈上升趋势。

而它在欧美却一直是惨淡经营。

两个月亏损3亿英镑。

(应该为“走下坡路”)
7. 差强人意: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致上能够使人满意。

差,
稍微,比较;强,振奋。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错例: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

错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错例:母亲是个多么善良、贤淑的女人啊。

曾几何时,她是我作为女人的第一楷模。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或“误解为尊敬”。

错例: ①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尽头。

②几年的时间,许明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

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错例:两个贪婪的家伙以为法院没有掌握她们鲸吞公款的罪行,利用机会订立城下之盟。

12.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往往望文生义为“让
人非常高兴”。

错例:我的好朋友考上大学,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1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往往误解为“大大方方的人”。

错例:在我告别时,她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几件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1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错例:尽管我与她们中的大部分都不认识,但她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
乎都是一口答应接受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15.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往往误解为“彼此陌生,互不认识或彼此怨恨,怒目而视”。

错例:所谓的“政绩工程”,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个人“政绩”。

它破坏了党的威信,浪费了人民的钱财,群众对其道路以目。

16.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往往误解为“失败之后,立下雄心壮志,要再创辉煌”。

错例: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经在去年七月份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17.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错例: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她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错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19.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

对簿:受审问。

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错例:不法书商假出版社之名疯狂盗版,主编决定向法院起诉,与不法书商对簿公堂。

20.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她,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

往往被误解为“严厉地当面训斥”。

错例: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21.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常常误解为
“身体很不舒服”。

错例: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22.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

把它看得像糖一样甜。

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

往往误解为“生活甜蜜”。

错例: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她精神愉快,这种甘之如饴的生活让她感到满足。

23.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

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往往被误解为“象是亲身感受到了一样”。

错例:如今看到贫困地区还有孩子失学,感同身受,非常心痛。

2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往往误解为“景色宜人”。

错例: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25.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往往误用为褒义,或误解为“人或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错例:由于家乡父老的艰苦努力,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26.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往往误解为“获取利益”。

错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倒正好能够火中取栗。

27.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错例: 她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28.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噤,闭口不做声。

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错例:①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她消瘦凸起的肩胛骨;她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依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②报告十分精彩,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厅里噤若寒蝉,只有记笔记的沙沙声。

29.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往往错用为拒
绝别人的要求。

错例: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间接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这里应为“求之不得”,在这里用“敬谢不敏”意思说反了,等于是拒绝别人赐教。


30.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

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