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酒精性肝病、高脂血症等。

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其中,上腹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呈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常放射至背部。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其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标志,而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则提示有炎症反应。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胰腺的病变程度、有无坏死等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

根据2012年国际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诊断急性胰腺炎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持续性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二是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或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炎的特征性改变。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只有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才能够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日明确诊断,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伴随着胰腺和(或)其他远隔器官的病变。

尽管目前有大量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胰腺炎的诊断仍然较困难。

一项尸检研究发现有30%~40%的胰腺炎被漏诊!这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低估了胰腺炎的复杂性。

下面我们人为地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论述,目的是方便讲述不同时期临床表现的要点。

但须注意: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和渐进发展以及病患的个体差异,其结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轻症急性胰腺炎仅有第一阶段表现即痊愈,重症胰腺炎可能来不及就诊便已经猝死。

急性胰腺炎的起病——突出的症状“腹痛”(这段时间通常是指起病最初24小时内)正确诊断急性胰腺炎首先基于对病史的采集和分析。

典型的急性胰腺炎的起病和临床表现是必须要熟悉的。

那些起病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胰腺炎往往和一些内外科危重急症相混淆,遇到这类情况要仔细鉴别,不要漏诊或误诊。

典型:“一位年长且营养良好的患者,在一次食用含油脂较高食物的饱餐/饮酒之后数小时,突然出现上腹痛且逐渐加重至剧烈的难以忍耐的程度,像束带状放射至背部,伴有严重的恶心与呕吐,屈曲位(蜷缩身体)以减轻疼痛……”非典型:有些患者出现类似于急性胆囊炎的发作过程,即突然出现的中等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有些类似于急性酒精中毒并急性胃炎的症状,尤以醉酒后出现者;还有类似急性肠梗阻者;甚至有表现为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和猝死者。

共同特点:虽然急性胰腺炎有着各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但是共同点有:①突发,不同于其他病因导致的腹痛,疼痛起始时间不能被回忆。

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不能够清楚记得疼痛发生的具体时间;②腹痛程度逐渐加重,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③疼痛一般较剧烈;④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疼痛程度达峰值后很少波动;⑤疼痛一般持续数天;⑥呈特殊的屈曲体位,增加腹膜后间隙以减轻疼痛。

起病时容易混淆的情况:起病时做好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因为一些内外科危重急症起病与急性胰腺炎有类似之处。

急性胰腺炎疾病症状、特征、并发症、诊断要点标准、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急性胰腺炎疾病症状、特征、并发症、诊断要点标准、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急性胰腺炎症状、体征、并发症、诊断要点、诊疗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急性胰腺炎指多种病因使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往往是在暴饮暴食或者油腻食物后出现,从而导致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血淀粉酶增高为特点。

病因:(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国内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又称胆源性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

(3)胰管阻塞:常见病因是胰管结石。

病理:急性胰腺炎从病理上可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两型。

急性水肿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90%。

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膜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型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用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

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有关。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介于MAP和SAP 之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器官衰竭可于48小时内恢复,称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1.症状(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

(2)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有时颇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无舒适感。

(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维持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包括缓解疼痛、控制感染、抗炎治疗等。重症患者可能需 要胰腺外分泌替代、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和建议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控制消化系统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饮酒以及定期体检和治疗其他慢性疾病是预防措 施的重要部分。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酗酒、高脂血症等,而胰腺内消化酶 的异常激活和胰腺组织的自身损伤是其发病机制的核心。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剧烈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体征上常见的有上腹压痛、腹肌紧张等。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其影响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腹腔感染、胰腺瘘等。它们可能导致多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F),严重威胁 患者的生命。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腹痛和腹胰腺炎临床表现及并 发症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炎症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本文将 介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炎症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由胰腺内的消化酶自身激活导致。它可以是自限性的,也可以 进展为严重的疾病。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有典型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 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
2、胆管症和急性胆囊炎 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 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上升,B超X线胆道造影可明 确诊断。
3、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 无排气,可见肠型,X线可见液气平面。
2、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或蛔虫、肿瘤均可引起胰 管阻塞,当胰液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力增加使胰管 小分支或胰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 引起急性胰腺炎。
3、大量饮酒、暴饮暴食 酒精可致胰液分泌增加, 大量饮酒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 肿,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升高排出受阻,引 起急性胰腺炎。
到肠内营养(EN);营养支持可增强肠道粘膜屏障,防止肠内细菌移位引起胰腺坏死合并 感染。
5、减少胰腺外分泌 ①禁食及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②胆碱药, 如阿托品0.5-1mg肌注,每日三次,有麻痹性肠梗阻不宜使用。③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 呱0.4静注每日三次 或0.6静点每日二次;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40mg 静点每日三 次。④胰升糖素、降钙素和抑制素能抑制胰液分泌,生长抑制素类药物,奥曲肽它能抑制 各种因素引起的胰酶分泌,抑制胰酶合成。首次奥曲肽0.1mg 静注, 0.1mg+NS5ml 静点 4小时维持,尽早量使用,持续5-7天。
素治疗。
内镜下Odd:括约肌切开术(EST) 对胆源性胰腺炎可用于胆道紧急减压引流和去除胆石 中医中药治疗 主要有清胰汤:柴胡10g 黄连6g 黄芪10g 积实10g 厚扑10g 木香10g 白 芍10g 芒硝5g 大黄10g (后下)每日一剂;随症加减。

急性胰腺炎专家共识

急性胰腺炎专家共识

急性胰腺炎专家共识前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程凶险,治疗难度大。

为了更好地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和研究方向,我们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制定了本次专家共识,希望能对广大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定义急性胰腺炎是指急性胰腺组织内突发性炎症反应,以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严重时有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诊断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常见症状有:•腹痛:剧烈、持续、难以缓解。

•恶心、呕吐:多见于进食后或在夜间恶化。

•上腹胀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身体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以下几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电解质、肝酶等生化指标:可呈现轻度异常。

•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胰腺、炎症和胰腺坏死等情况。

诊断标准根据2012年国际急性胰腺炎共识指南,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急性上腹痛,符合胰腺疼痛的特点。

•血清淀粉酶水平≥3倍正常上限。

•彩超或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胰腺炎症特点。

治疗急性期治疗急性胰腺炎入院后首先要进行急性期治疗。

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管理: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患者不应进食任何食物或饮料。

在病情得到缓解后,应注意低脂饮食。

•药物治疗:疼痛控制是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止痛剂有阿片类、丙吡胺等。

•补液: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持续呕吐导致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抗感染治疗:严重急性胰腺炎可导致细菌感染,应根据患者感染症状及其病原体的敏感性制定相应的抗生素方案。

中晚期治疗中晚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胰腺坏死、脓肿、胆囊感染、胆系统并发症等,并进行病因治疗,以避免复发。

预防由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患病率。

有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饮食,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控制饮酒,酗酒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38
2)上腹压痛: 反跳痛
39
3)上腹肿块:压痛性 胰腺肿大 粘连性
囊肿性
4)手足搐搦
少数起病急:症状→休克,似心源性/失血性
猝死 暴发性胰腺炎
40
五、预后
水肿型:3~5天好转 →1W左右症状完全消失 出血坏死型: 2~3W恢复,易成慢性 少数起病急:症状→休克,似心源性/失血性
猝死 暴发性胰腺炎
35
四、临床表现:
发病率:占尸检1%,占住院27% 年龄:20-60 男30-50 女较男轻 性别:男:女 < 1 相近或女多 1、症状: 1)腹痛 轻重不一 性质:钝 、剧、绞、刀割 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餐后1~2小时或脂肪餐后逐渐加重 部位:剑下,左右季肋,向腰背部扩散 特殊体位:仰卧加重;屈曲位稍缓。
急性坏死型:局限或弥漫实质坏死
胰表面、大网膜、后腹膜、肠系膜 →黄白色坏死灶 重症在坏死灶加出血 胰黑褐色、粥状、崩毁坏死
32
胰腺黑褐色崩毁坏死
33
重症在坏死灶加出血
34
继发感染时: 化脓 脓肿 镜下:腺泡细胞凝固坏死,消失 实质出血,小叶间水肿,淋巴管炎, 血管炎,血栓 炎细胞浸润 临床:危重 并发症多 常导致死亡
45
X线:肠麻痹时 → 液面
EKG: 胰腺T波:低平或倒
ST:↓与休克,电解质紊乱有关, 病好立好。
46
影像学在诊断及分级中的作用
增强CT是目前诊断AP最佳影像检查 -A级:正常,计0分; -B级:胰腺肿大,少量胰周积液,计1分; -C级:除B级变化外,胰腺周围软组织轻度改 变,计2分; -D级:除C级变化外,胰腺周围软组织明显改 变,胰周积液不超过一个部位,计3分; -E级:胰周多部位积液或积脓,计4分。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与病因、病理类型和诊治是否及时有关。

1.症状(1)腹痛: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可为刀割样痛、钝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不能为胃肠解痉药缓解,进食可加重。

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

轻症腹痛3~5天即缓解。

重症病情发展较快,腹部剧痛持续较长,因为渗液扩散,可引起全腹痛。

少数年老体弱患者可无腹痛或轻微腹痛。

腹痛发生的主要机制是:①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牵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②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包膜上的神经末梢;③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④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

(2)恶心、呕吐和腹胀:多在起病后出现,有时很频繁,呕出食物和胆汁,吐后腹痛不减轻。

同时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低血压或休克:常在重症胰腺炎时发生。

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烦躁不安、湿冷等;有极少数可突然发生休克,甚至发生猝死。

主要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缓激肽类物质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并发消化道出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发热:患者多数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

发热持续一周以上不退或逐日升高、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应怀疑有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等。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代谢紊乱:常有轻重不等的低血钾,脱水,呕吐频繁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重症者多有低钙血症((2mmol/L),明显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部分伴有血糖增高,偶可发生高渗昏迷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体征(1)轻症急性胰腺炎:腹部体征较轻,常与主诉腹痛程度不十分相符,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或全腹明显压痛,并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并发脓肿时可触及有明显压痛的腹块。

伴有麻痹性肠梗阻可有明显腹胀,腹水常呈血性,淀粉酶明显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依病情轻重,其表现可能有差异,主要表现如下:
1.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表现为突发的上腹部剧痛。

但也有腹痛由轻到重进行性加重者。

疼痛部位通常和病变的部位有关,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放射痛的部位也有相应的变化。

病变位于胰体尾时,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并向后腰部及左肩部放射;病变位于胰体时疼痛位于上腹部;病变以胰头为主时,右上腹疼痛明显,并向右腰部和右肩放射。

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是急性胰腺炎的特点。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伴有休克时,腹痛可能不明显。

2.腹胀:胰腺炎性渗出致肠麻痹,产生腹胀,大量腹腔渗液可加重腹胀。

3.腹膜炎:病变轻者,可仅有上腹剑突下区域的压痛。

病变重者(出血坏死性)则可有上腹部或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

病人出现休克或年老体弱者,胰腺炎体征可能不明显。

4.休克:在发病早期或后期均可发生,其表现同其他原因所致休克。

有的病例以突发休克为主要表现,称为暴发性胰腺炎。

5.出血征象:胰蛋白酶激活纤溶系统、弹力纤维酶损害血管壁、发生DIC等均可导致出血。

可出现皮肤出血点、腰腹部蓝-棕色斑(Gray-Turner征)、脐周围皮肤蓝色改变(Cullen征),还可出现胃肠道内及游离腹腔内的出血。

6.其他:包括发热、黄疸。

由于继发细菌感染或同时有胆道感染所致。

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时,高热是主要症状之一。

血钙降低时出现相应的临床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