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加分类)
等保测评3级-技术测评要求

技术测评要求(S3A3G3)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符合情况Y N物理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办公场地,机房场地设计/ 验收文档。
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G3)物理访问控制3.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员,机房,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值守记录,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录。
4.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G2)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符合情况Y N5.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G3)6.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G3 )防盗窃和防破坏7.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资产管理员,机房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文档,通信线路布线文档,报警设施的安装测试/ 验收报告。
8.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G2)9.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G2 )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符合情况Y N10.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G2)11.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G3)12.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G3 )防雷击13.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避雷装置,交流电源地线),建筑防雷设计/ 验收文档。
14.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三级等保对机房的要求

三级等保对机房的要求
三级等保对机房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环境:机房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包括但不限于:合适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防静电、防震、防雷等。
2. 电力供应:机房应具备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包括备用电源和自动切换设备,以确保在电力故障或停电时机房正常运行。
3. 消防安全:机房应配备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同时应有防水和防涝措施。
4. 监控安全:机房应配备监控系统,对机房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保存监控记录。
5. 访问控制:机房应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6. 防水防潮:机房应具备防水防潮措施,防止水汽和潮气对设备造成损害。
7. 防尘防鼠:机房应具备防尘防鼠措施,防止灰尘和鼠害对设备造成损害。
8. 设备安全:机房内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9. 数据备份与恢复:机房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以应对可能的数据丢失或损坏。
10. 安全管理制度:机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应急预案等。
总的来说,三级等保对机房的要求涉及到物理环境、电力供应、消防安全、监控安全、访问控制、防水防潮、防尘防鼠、设备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加分类)

技术测评要求 (S3A3G3)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物理1.位置的选2.择3.物理4.物理访问安全控制 5.6.7.防盗窃和8.防破坏9.测评内容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 G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 G3)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 G2)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 G2)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 G3)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 G3)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 G2)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 G2)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 G2)符合情况测评方法结果记录Y N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办公场地,机房场地设计/ 验收文档。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员,机房,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值守记录,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录。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资产管理员,机房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文档,通信线路布线文档,报警设施的安装测试/ 验收报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序号测评内容10.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 G2)11.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 G3)12.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 G3)13.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 G2)14.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G3)15.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 G2)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16.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 G3)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17.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等保测评3级-技术测评要求

技术测评要求(S3A3G3)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符合情况Y N物理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办公场地,机房场地设计/ 验收文档。
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G3)物理访问控制3.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员,机房,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值守记录,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录。
4.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G2)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符合情况Y N5.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
(G3)6.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G3 )防盗窃和防破坏7.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资产管理员,机房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文档,通信线路布线文档,报警设施的安装测试/ 验收报告。
8.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G2)9.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G2 )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类别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结果记录符合情况Y N10.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G2)11.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G3)12.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G3 )防雷击13.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避雷装置,交流电源地线),建筑防雷设计/ 验收文档。
14.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

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1.机房物理安全要求机房必须建在稳定的场所,具备防水、防火、防爆等基本安全设施。
机房进出口必须设有门禁系统,并且要对机房内外的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机房入口必须有视频监控系统,并能够记录视频数据供后期检验和分析。
机房须设置专门的警报系统,确保在发生入侵等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报警。
2.机房电力和供电要求机房需配备可靠的电源保障设施,包括备用电源和UPS设备,以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机房的电源线路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并采取防止短路和过载的措施。
机房须配备稳定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机房网络设备和保密设施要求机房内的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必须按照规定要求配置和安装。
机房应设有统一的设备管理中心,对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和维护。
机房内须设有防火墙等安全设备,确保网络的安全和防护。
机房内的保密设施包括加密设备、非密设备和密级存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保密标准。
4.机房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机房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在备份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备份数据必须存储在可靠的介质上,并采取加密措施保护。
机房还应对备份数据进行定期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在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5.机房监控和巡检要求机房须安装合适的监控系统,对机房内的设备、温湿度、门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监控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能够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报警通知相关人员。
机房还应定期进行巡检,对机房的设备、电力、网络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6.机房安全管理要求机房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机房的权限控制、人员管理、应急响应等相关事项。
机房内的人员必须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并签署保密协议。
机房内应有安全管理专人,负责机房的安全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总结起来,机房等保三级技术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机房的物理安全、供电要求、网络设备和保密设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监控和巡检、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三级等保机房技术要求

三级等保机房技术要求三级等保机房技术要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采用数据中心或机房来进行数据存储、处理、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其中,信息安全问题特别受到关注。
为了防范网络安全威胁,我国也推行了“三级等保”制度,对机房的技术要求如下。
一、物理安全控制1. 门禁控制:进入机房的人员需要刷卡或使用指纹识别等身份验证方式,并配以视频监控等设施。
2. 机柜安全:机房内的机柜需要有物理锁,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打开、接触设备。
同时设备的位置也需要合理规划,以避免不必要的物理硬件安全问题。
3. 光纤布线:机房内的光纤布线需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并加强管理,防止网络攻击窃听、劫持等问题的发生。
二、网络安全1. 机房网络隔离:不同等级的服务器需要实现物理隔离或网络隔离,以提升网络安全性。
2. 防火墙:机房内需要安装防火墙设备,实现网络流量的监控、过滤和安全管理。
3. 病毒防护:安装杀毒软件,保护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不受恶意病毒的侵害。
4. 应用隔离:应用程序需要采用安全隔离模式,实现安全性的数据交换和系统共用。
三、系统安全1. 操作系统加固:限制操作系统权限,删除不必要的服务,加强口令管理、加密和安全配置等。
2. 文件系统加密:在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上实施文件系统加密,保障机密信息的安全性。
3. 系统日志管理:设置完善的系统日志,定期分析抓取异常。
4. 系统备份、灾备:按照实际行业安全要求,定期备份数据并建立灾难恢复机制。
四、电源设施1. 电源数据采集与监控:通过电源数据采集与监控方式,实时监测机房电源系统的状态,确保电源供应的安全性。
2. 绿色能源保护:在长时间停电或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应配备对应的蓄电池等绿色能源保护设施,以确保机房不间断运行。
五、人员管理1. 人员资质:进入机房的人员,需要经过相关资质证书考核,符合相关职责要求。
2. 人员授权:机房内的设备采用设备标识和用户身份标示等认证方式,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
机房2级与3级等保要求

机房2级与3级等保要求机房2级和3级等保是指针对机房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
等保是我国对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一种规范,按照等级分为5级,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和5级等保。
等保的目的是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内的重要信息不被泄露、篡改或损坏。
本文将分别对机房2级和3级等保的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2级等保要求机房的安保措施要相对较高。
具体要求如下:1.机房出入口要设置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门禁系统要有记录功能,记录所有人员的出入时间和身份信息。
2.机房内要配备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面,监控画面的存储时间要达到要求,存储设备要有密码保护功能。
3.机房内要有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并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机房内的电源设备要有备份,保证机房的供电不中断。
备用电源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设备,以便在停电时维持机房正常运行。
5.机房内的设备要进行分类管理,不同区域或功能的设备要分离布置,以降低可能因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导致的风险。
6.机房内的设备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
7.机房内的数据备份要定期进行,备份数据要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而对于3级等保,机房的安保要求更高。
具体要求如下:1.机房出入口要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使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机房。
2.机房要安装严密的监控和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非法侵入和异常活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机房要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以保护机房内的网络环境和数据安全。
4.机房内的设备要有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设备或利用接地技术,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坏。
5.机房内的设备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存放,设备布局合理,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6.机房内要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1.物理安全要求:-具备完善的门禁系统,包括身份验证、门禁权限控制和出入记录管理等。
-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机房的进出和关键区域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和记录。
-采用防火墙、灭火系统和独立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确保机房火灾的预防和扑灭能力。
-机房应具备恒温恒湿设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2.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对机房的设备、人员和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健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体系,提升机房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和评估机制,对机房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3.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系统,实施对网络流量、入侵和病毒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软件,对机房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配置安全加固措施,对机房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进行加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部署安全审计系统,对机房的各类操作和行为进行审计和记录,以便后续的安全追溯和分析。
4.应急响应要求:-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件的处理措施和流程,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配备应急响应人员和安全事件处理团队,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安全事件上报和处理机制,对机房的各类安全事件进行报告和处理,并持续改进应对能力。
以上是机房等保三级要求的主要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可以提高机房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障机房的设备、数据和服务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G2)
访谈,检查,测试。
安全管理员,边界网络设备。
41.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G2)
42.
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G3)
9.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G2)
10.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G2)
11.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G3)
12.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G3)
防雷击
13.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避雷装置,交流电源地线),建筑防雷设计/验收文档。
6.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G3)
防盗窃和防破坏
7.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资产管理员,机房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文档,通信线路布线文档,报警设施的安装测试/验收报告。
8.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供电线路,稳压器,过电压防护设备,短期备用电源设备),电力供应安全设计/验收文档,检查和维护记录。
27.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G2)
28.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G3)
29.
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G3)
电磁防护
30.
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G3)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电磁防护设计/验收文档。
31.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G2)
32.
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G3)
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
33.
安全审计
48.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G2)
访谈,检查,测试。
审计员,边界和网络设备。
49.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G2)
50.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G3)
51.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G3)
物理访问控制
3.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 人员,机房,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值守记录,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审批记录。
4.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G2)
5.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G3)
24.
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G3)
温湿度控制
25.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温湿度控制设计/验收文档,温湿度记录、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
电力供应
26.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G2)
37.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G2)
38.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G3)
39.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G3)
43.
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G3)
44.
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G3)
45.
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G3)
46.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G3)
47.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G2)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G3)
18.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G3)
防水和防潮
19.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上下水装置,除湿装置),建筑防水和防潮设计/验收文档。
14.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G3)
15.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G2)
防火
16.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G3)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值守人员,机房设施,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机房防火设计/验收文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验收文档。
17.
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G2)
访谈,检查,测试。
网络管理员,边界和网络设备,网络拓扑图,网络设计/验收文档。
34.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G2)
35.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G3)
36.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G2)
20.
应采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G2)
21.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G2)
22.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G3)
防静电
23.
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维护人员,机房设施,防静电设计/验收文档。
技术测评要求(S3A3G3)
等级保护三级技术类测评控制点(S3A3G3)
类别
序号
测评内容
测评方法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Y
N
物理安全
物理位置的选择
1.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G2)
访谈,检查。
物理安全负责人,机房,办公场地,机房场地设计/验收文档。
2.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