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一)
2020-2021高二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2020-2021高二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C .616号学生D .815号学生2.函数()log a x x f x x=(01a <<)的图象大致形状是( )A .B .C .D .3.甲、乙两人各写一张贺年卡随意送给丙、丁两人中的一人,则甲、乙将贺年卡都送给丁的概率为( )A .12 B .13C .14 D .154.已知变量,x y 之间满足线性相关关系ˆ 1.31yx =-,且,x y 之间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x 1 2 3 4 y0.1m3.14则实数m =( ) A .0.8 B .0.6C .1.6D .1.85.设a 是甲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则方程220x a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概率为( ) A .23B .13C .12D .5126.我校高中生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 ) A .45,75,15B .45,45,45C .45,60,30D .30,90,157.某城市201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下表所示: 污染指数T 3060100110130140概率P110 16 13 730 215 130其中污染指数50T ≤时,空气质量为优;50100T <≤时,空气质量为良;100150T <≤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该城市2017年空气质量达到良或优的概率为( )A.35 B .1180 C .119 D .56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A .5B .7C .9D .119.已知不等式501x x -<+的解集为P ,若0x P ∈,则“01x <”的概率为( ). A .14 B .13C .12D .2310.6件产品中有4件合格品,2件次品.为找出2件次品,每次任取一个检验,检验后不放回,则恰好在第四次检验后找出所有次品的概率为( ) A .35B .13C .415D .1511.已知平面区域()20,4y x y y x ⎧⎫≥⎧⎪⎪⎪Ω=⎨⎨⎬≤-⎪⎪⎪⎩⎩⎭,直线2y mx m =+和曲线24y x =-有两个不的交点,它们围成的平面区域为M ,向区域Ω上随机投一点A ,点A 落在区域M 内的概率为()P M .若01m ≤≤,则()P M 的取值范围为( )A .202,π-⎛⎤⎥π⎝⎦B .202,π+⎛⎤⎥π⎝⎦C .212,π+⎡⎤⎢⎥π⎣⎦D .212,π-⎡⎤⎢⎥π⎣⎦12.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与销售额y 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广告费用(万元)4235销售额(万元)49263954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ˆˆˆybx a =+中的ˆ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A .63.6万元B .65.5万元C .67.7万元D .72.0万元二、填空题13.已知一组数据:87,,90,89,93x 的平均数为9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 14.某人向边长分别为5,12,13的三角形区域内随机丢一粒芝麻,假设芝麻落在区域内的任意一点是等可能的,则其恰落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2的地方的概率为__ . 15.在区间[]3,3-上随机取一个数x ,使得11x +≥成立的概率为______. 1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3n =,则输出的S 为 ________.17.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值x =________.18.某路公共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某乘客到乘车点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候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的概率是_______.19.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______________.20.已知,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不小心丢失一个,但已知回归直线过点()1.5,4,则丢失的数据是__________.x 0 1 2 3y135三、解答题21.某兴趣小组欲研究昼夜温差大小与患感冒人数多少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到气象局与某医院抄录了1至6月份每月10号的昼夜温差情况与因患感冒而就诊的人数, 得到如下资料: 日期1月10日 2月10日 3月10日 4月10日 5月10日 6月10日 昼夜温差()x c o10 11 13 12 8 6 就诊人数y (个) 222529261612该兴趣小组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六组数据中选取 2 组,用剩下的 4 组数据求 线性回归方程,再用被选取的 2 组数据进行检验; (Ⅰ)求选取的 2 组数据恰好是相邻两个月的概率;(Ⅱ)若选取的是1月与6月的两组数据,请根据2至5月份的数据,求出 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 ;(Ⅲ)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人, 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试问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否理想?附:对于一组数据11(,)u v ,2,2)u v ( ,…,(,)n n u v ,其回归直线V u αβ=+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i1i ii12in()(?)u)ˆ(nu u vuβ==∑-=∑-nn,ˆ-ˆuανβ= .22.如图,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79.58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数?23.某乡镇为了发展旅游行业,决定加强宣传,据统计,广告支出费x与旅游收入y(单位:万元)之间有如下表对应数据:x24568 y3040605070(1)求旅游收入y对广告支出费x的线性回归方程y bx a=+,若广告支出费12万元,预测旅游收入;(2)在已有的五组数据中任意抽取两组,根据(1)中的线性回归方程,求至少有一组数据,其预测值与实际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5的概率.(参考公式:1221ni iiniix y nxybx nx==-=-∑∑,a y bx=-,其中,x y为样本平均值,参考数据:521145iix==∑,52113500iiy==∑,511380i iix y==∑)24.高一(1)班参加校生物竞赛学生的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可见部分如下,据此解答如下问题:(1)求高一(1)班参加校生物竞赛的人数及分数在[80,90)之间的频数,并计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80,90)间的矩形的高;(2)若要从分数在[80,100]之间的学生中任选2人进行某项研究,求至少有1人分数在[90,100]之间的概率.25.某市统计局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1000,1500).布直方图(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3000,3500的频率;(1)求居民收入在[)(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算出样本数据的中位数;(3)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按月收入再从这10000人中按2500,3000的这段应抽取多少人?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26.甲与乙午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手表因故停止转动,于是他们想借助收音机,利用电台整点报时确认时间.(1)求甲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2)求甲比乙多等待10分钟以上的概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等差数列的性质.渗透了数据分析素养.使用统计思想,逐个选项判断得出答案.详解:由已知将1000名学生分成100个组,每组10名学生,用系统抽样,46号学生被抽到,所以第一组抽到6号,且每组抽到的学生号构成等差数列{}n a ,公差10d =, 所以610n a n=+()n *∈N ,若8610n =+,则15n =,不合题意;若200610n =+,则19.4n =,不合题意; 若616610n =+,则61n =,符合题意;若815610n =+,则80.9n =,不合题意.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2.C解析:C 【解析】 【分析】确定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x >0时,f (x )=log a x (0<a <1)是单调减函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题意,f (﹣x )=﹣f (x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B 、D ; x >0时,f (x )=log a x (0<a <1)是单调减函数,排除A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正确分析函数的性质是关键.3.C解析:C 【解析】 【分析】甲、乙两人各写一张贺年卡随意送给丙、丁两人中的一人共有4种情况,甲、乙将贺年卡都送给丁有1种情况,利用古典概型求解即可. 【详解】(甲送给丙、乙送给丁)、(甲送给丁,乙送给丙)、(甲、乙都送给丙)、(甲、乙都送给丁)共四种情况,其中甲、乙将贺年卡送给同一人的情况有两种, 所以甲、乙将贺年卡送给同一人丁的情况一种,概率是:14,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型的定义及计算,排列,计数原理,属于中档题.4.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12345 2.542x +++===,0.1 3.14 1.844m my +++==+, 线性回归方程过样本中心点,则:1.8 1.3 2.514m+=⨯-, 解得:8.1=m . 本题选择D 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5.A解析:A 【解析】分析:可以按照等可能时间的概率来考虑,可以先列举出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数,再求出满足条件的事件数,从而根据概率计算公式求解.详解:因为a 是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所以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总数为6, 方程220x ax ++=有两个不等实根,所以280a ->, 以为a 为正整数,所以3,4,5,6a =,即满足条件的事件有4种结果,所以所求的概率为4263P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解题时要准确理解题意,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利用排列组合有关知识,正确找出随机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代入公式()()n A P n =Ω.6.C解析:C 【解析】因为共有学生2700,抽取135,所以抽样比为1352700,故各年级分别应抽取135900452700⨯=,1351200602700⨯=,135600302700⨯=,故选C. 7.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互斥事件的和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由表知空气质量为优的概率是110, 由互斥事件的和的概率公式知,空气质量为良的概率为111632+=, 所以该城市2017年空气质量达到良或优的概率1131025P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互斥事件,互斥事件和的概率公式,属于中档题.8.C解析:C 【解析】循环依次为123,123;S K =+==+=369,325;S K =+==+=91019,527;S K =+==+=191433,729;S K =+==+=结束循环,输出9;K =选C.9.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分析:解分式不等式得集合P ,再根据几何概型概率公式(测度为长度)求结果.详解:(5)(1)050101x x x x x -+<⎧-<⇒⎨+≠+⎩, ∴{}|15P x x =-<<,||111x x <⇒-<<,∴1(1)15(1)3P --==--.选B .点睛:(1)当试验的结果构成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等时,应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 (2)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时,关键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和事件发生的区域的寻找,有时需要设出变量,在坐标系中表示所需要的区域.10.C解析:C 【解析】 【分析】题目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面三次找出一件次品,第四次找出次品,第二种情况是前面四次都是正品,则剩余的两件是次品,计算概率得到答案. 【详解】题目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面三次找出一件次品,第四次找出次品,2314615CpC==;第二种情况是前面四次都是正品,则剩余的两件是次品,44246115CpC==;故12415p p p=+=.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忽略掉前面四次都是正品的情况是容易发生的错误.11.D解析:D【解析】【分析】判断平面区域,利用特殊值法排除选项,然后利用特殊法,即可求解相应概率的范围,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知,平面区域()2,4yx yy x⎧⎫≥⎧⎪⎪Ω=⎨⎨⎬≤-⎪⎪⎪⎩⎩⎭,表示的图形是半圆是半圆以及内部点的集合,如图所示,又由直线2y mx m=+过半圆24y x=-上一点(2,0)-,当0m=时直线与x轴重合,此时()1P M=,故可排除,A B,若1m=,如图所示,可求得2()2P Mππ-=,所以()P M的取值范围为212,π-⎡⎤⎢⎥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概型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判断平面区域,利用特殊值法排除选项,然后利用特殊法,求解相应概率的范围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4235492639543.5,4244x y ++++++====Q , ∵数据的样本中心点在线性回归直线上,回归方程ˆˆˆy bx a =+中的ˆb 为9.4, ∴42=9.4×3.5+a , ∴ˆa=9.1, ∴线性回归方程是y=9.4x+9.1,∴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9.4×6+9.1=65.5 考点:线性回归方程二、填空题13.【解析】该组数据的方差为解析:4【解析】8790899390591x x ++++=⨯∴= 该组数据的方差为222221[(8790)(9190)(9090)(8990)(9390)]45-+-+-+-+-= 14.【解析】由题意可知与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小于2的区域的面积恰好为一个半径为2的半圆的面积即所以与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大于2的区域的面积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知其恰落在与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大于2的地方的概率为答案 解析:1515π- 【解析】由题意可知,与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小于2的区域的面积恰好为一个半径为2的半圆的面积,即2π,所以与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大于2的区域的面积302π-。
2020年高二数学上期中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二数学上期中一模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民间有一种五巧板拼图游戏.这种五巧板(图1)可以说是七巧板的变形,它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而成(图2),若在图2所示的正方形中任取一点,则该点取自标号为③和④的巧板的概率为( )A .518B .13C .718D .492.为研究某种细菌在特定环境下,随时间变化的繁殖情况,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天数x (天) 3 4 56 繁殖个数y (千个)2.5344.5由最小二乘法得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ˆˆ0.7yx a =+,则当7x =时,繁殖个数y 的预测值为( ) A .4.9 B .5.25 C .5.95 D .6.153.函数()log a x x f x x=(01a <<)的图象大致形状是( )A .B .C .D .4.在含有3件次品的50件产品中,任取2件,则至少取到1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11347250C C C B .20347250C C C C .1233250C C C +D .1120347347250C C C C C + 5.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分别进行了5次射击训练,成绩(单位:环)如下: 甲:7,8,8,8,9 乙:6,6,7,7,10;若甲、乙两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分别用12,x x 表示,方差分别为2212,S S 表示,则( )A .221212,x x s s >> B .221212,x x s s ><C .221212,x x s s << D .221212,x x s s <> 6.AQI 即空气质量指数,AQI 越小,表明空气质量越好,当AQI 不大于10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良”.如图是某市3月1日到12日AQI 的统计数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12天的AQI 的中位数是90B .12天中超过7天空气质量为“优良”C .从3月4日到9日,空气质量越来越好D .这12天的AQI 的平均值为1007.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 A .45B .35C .25D .158.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x 的值是 ( )A .2018B .2019C .12D .29.A 地的天气预报显示,A 地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有强浓雾的概率为30%,现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这三天中至少有两天有强浓雾的概率,先利用计算器产生09-之间整数值的随机数,并用0,1,2,3,4,5,6表示没有强浓雾,用7,8,9表示有强浓雾,再以每3个随机数作为一组,代表三天的天气情况,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402978191925273842812479569683 231357394027506588730113537779则这三天中至少有两天有强浓雾的概率近似为()A.14B.25C.710D.1510.某高校大一新生中,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有2400人、中部地区学生有1600人、西部地区学生有1000人.从中选取100人作样本调研饮食习惯,为保证调研结果相对准确,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东部地区学生48人、中部地区学生32人、西部地区学生20人;②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新生中选出100人;③西部地区学生小刘被选中的概率为150;④中部地区学生小张被选中的概率为15000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11.已知平面区域()2,4yx yy x⎧⎫≥⎧⎪⎪⎪Ω=⎨⎨⎬≤-⎪⎪⎪⎩⎩⎭,直线2y mx m=+和曲线24y x=-有两个不的交点,它们围成的平面区域为M,向区域Ω上随机投一点A,点A落在区域M内的概率为()P M.若01m≤≤,则()P M的取值范围为()A.22,π-⎛⎤⎥π⎝⎦B.22,π+⎛⎤⎥π⎝⎦C.212,π+⎡⎤⎢⎥π⎣⎦D.212,π-⎡⎤⎢⎥π⎣⎦12.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点,20PB PC PA++=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现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则黄豆落在△PBC内的概率是()A.23B.12C.13D.14二、填空题13.在区间[-3,5]上随机取一个实数x,则事件“11422x≤≤()”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14.某校连续5天对同学们穿校服的情况进行统计,没有穿校服的人数用茎叶图表示,如图,若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8,则x=_____________.15.在可行域103x yx yx--≤⎧⎪+≤⎨⎪>⎩,内任取一点(),M x y,则满足20x y->的概率是______.16.某校高一年级有600个学生,高二年级有550个学生,高三年级有650个学生,为调查学生的视力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若在高二、高三共抽取了48个学生,则应在高一年级抽取学生______个1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 的结果为________.18.某商家观察发现某种商品的销售量x 与气温y 呈线性相关关系,其中组样本数据如下表:已知该回归直线方程为ˆˆ1.02yx a =+,则实数ˆa =__________. 19.正四面体的4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将3个这样均匀的正四面体同时投掷于桌面上,与桌面接触的3个面上的3个数的乘积能被4整除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20.已知方程0.85 2.1ˆ87yx =-是根据女大学生的身高预报其体重的回归方程, ˆ,x y 的单位是cm 和kg ,则针对某个体()160,53的残差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国家公安机关为给居民带来全方位的安全感,大力开展智慧警务社区建设.智慧警务建设让警务更智慧,让民生更便利,让社区更安全.下表是某公安分局在建设智慧警务社区活动中所记录的七个月内的该管辖社区的违法事件统计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违法案件数196101663421116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散点图.(1)根据散点图判断,用y a bx =+与(0,01)xy c d b d =⋅<<<哪一个更适宜作为违法案件数y 关于月份x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2)根据(1)中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所给数据,求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预测第8个月该社区出现的违法案件数(取整数). 参考数据:其中i i v lgy =,7117i i v v ==∑.参考公式:对一组数据()11,u v ,()22,u v ,…,(),n n u v ,其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µ1221ni i i ni i u v nuvu nuβ==-=-∑∑,µµv u αβ=-. 22.为了调查某大学学生在周日上网的时间,随机对100名男生和100名女生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统计结果: 表1:男生上网时间与频数分布表:表2:女生上网时间与频数分布表: (1)若该大学共有女生750人,试估计其中上网时间不少于60分钟的人数;(2)完成表3的22⨯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0%的把握认为“学生周日上网时间与性别有关”?(3)从表3的男生中“上网时间少于60分钟”和“上网时间不少于60分钟”的人数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再从中任取两人,求至少有一人上网时间超过60分钟的概率.表3:合计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0P K k ≥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k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23.每年七月份,我国J 地区有25天左右的降雨时间,如图是J 地区S 镇2000-2018年降雨量(单位:mm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试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概率,解答下列问题:(1)假设每年的降雨天气相互独立,求S 镇未来三年里至少有两年的降雨量超过350mm 的概率;(2)在S 镇承包了20亩土地种植水果的老李过去种植的甲品种水果,平均每年的总利润为31.1万元.而乙品种水果的亩产量m (kg/亩)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面统计表所示,又知乙品种水果的单位利润为32-0.01×m(元/kg ),请帮助老李排解忧愁,他来年应该种植哪个品种的水果可以使利润ξ(万元)的期望更大?(需说明理由); 降雨量[100,200)[200,300)[300,400)[400,500)亩产量 500 700 600 40024.某校100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60,70),[70,80),[80,90),[90,100].(1)求图中a的值;(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3)若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x)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y)之比如下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分数段[50,60)[60,70)[70,80)[80,90)x∶y1∶12∶13∶44∶525.随着“互联网+交通”模式的迅猛发展,“共享助力单车”在很多城市相继出现.某“共享助力单车”运营公司为了解某地区用户对该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随机调查了100名用户,得到用户的满意度评分,现将评分分为5组,如下表:组别一二三四五满意度评分[0,2)[2,4)[4,6)[6,8)[8,10]频数510a3216频率0.05b0.37c0.16(1)求表格中的a,b,c的值;(2)估计用户的满意度评分的平均数;(3)若从这100名用户中随机抽取25人,估计满意度评分低于6分的人数为多少?26.为了研究“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某高中老师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入学数学平均分数和优秀率都相同的甲、乙两个高一新班进行教学(勤奋程度和自觉性都一样).以下茎叶图为甲、乙两班(每班均为20人)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1)现从甲班数学成绩不低于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求成绩为87分的同学至少有一名被抽中的概率;(2)学校规定:成绩不低于75分的为优秀.请填写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有多大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甲班 乙班 合计优秀不优秀合计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参考数据:()20P K k ≥0.050 0.010 0.0010k3.841 6.635 10.828【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③和④的巧板的面积,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关系转化为面积比. 【详解】设巧板①的边长为1,则结合图2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3, 其面积239S ==.其中巧板③是底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112112S =⨯⨯=的正方形 与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组合图形,其面积为22151122S ⨯⨯+==,故所求的概率12718S S P S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转化为面积比,属于中档题 .2.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得样本中心为97(,)22,代入回归直线方程,求得ˆ0.35a =,得到回归直线的方程为ˆ0.70.35yx =+,即可作出预测,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34569 2.534 4.57,4242x y ++++++====, 即样本中心为97(,)22,代入回归直线方程ˆˆ0.7yx a =+,即79ˆ0.722a=⨯+, 解得ˆ0.35a=,即回归直线的方程为ˆ0.70.35y x =+, 当7x =时,ˆ0.770.35 5.25y=⨯+=,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回归直线方程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回归直线方程的特征,求得回归直线的方程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3.C解析:C【解析】【分析】确定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x>0时,f(x)=log a x(0<a<1)是单调减函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由题意,f(﹣x)=﹣f(x),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B、D;x>0时,f(x)=log a x(0<a<1)是单调减函数,排除A.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正确分析函数的性质是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由题意,恰好两件都是次品,共有23C种不同的取法,恰好两件中一件是次品、一件是正品,共有11347C C种不同的取法,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从含有3件次品的50件产品中,任取2件,共有250C种不同的取法,恰好两件都是次品,共有20347C C种不同的取法,恰好两件中一件是次品、一件是正品,共有11347C C种不同的取法,所以至少取到1件次品的概率为1120347347250C C C CC+,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其中解答中正确理解题意,合理分类讨论,利用组合数的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5.B解析:B【解析】【分析】计算18x=,27.2x=,210.4s=,222.16s=得到答案.【详解】17888985x ++++==,26677107.25x ++++==,故12x x >.()()()()()222222178888888980.45s -+-+-+-+-==;()()()()()222222267.267.277.277.2107.2 2.165s -+-+-+-+-==,故2212s 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值和方差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6.C解析:C 【解析】这12天的AQI 指数值的中位数是959293.52+= ,故A 不正确;这12天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有95,85,77,67,72,92共6天,故B 不正确;;从4日到9日,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故C 正确;这12天的AQI 指数值的平均值为110,故D 不正确. 故选 C .7.C解析:C 【解析】选取两支彩笔的方法有25C 种,含有红色彩笔的选法为14C 种,由古典概型公式,满足题意的概率值为142542105C p C ===. 本题选择C 选项. 考点:古典概型名师点睛:对于古典概型问题主要把握基本事件的种数和符合要求的事件种数,基本事件的种数要注意区别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看抽取时是有、无顺序,本题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是组合问题,当然简单问题建议采取列举法更直观一些.8.D解析:D 【解析】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x ,y 的值,当2019y = 时,不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输出x 的值即可得解. 【详解】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2,0x y ==.满足条件2019y <,执行循环体,1,1x y =-=;满足条件2019y <,执行循环体,1,22x y == ; 满足条件2019y <,执行循环体,2,3x y ==;满足条件2019y <,执行循环体,1,4x y =-= ; …观察规律可知,x 的取值周期为3,由于20196733⨯=,可得: 满足条件2019y <,执行循环体,当2,2019x y == ,不满足条件2019y <,退出循环,输出x 的值为2.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x ,y 的值,根据循环的周期,得到跳出循环时x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模拟这三天中至少有两天有强浓雾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在2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天中恰有两天有强浓雾的有可以通过列举得到共4组随机数,根据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模拟这三天中至少有两天有强浓雾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 在2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天中恰有两天有强浓雾的有,可以通过列举得到共5组随机数:978,479、588、779,共4组随机数, 所求概率为41205=,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模拟方法估计概率,解题主要依据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注意列举法在本题的应用.10.B解析:B 【解析】分析:由题意逐一考查所给的说法是否正确即可. 详解:逐一考查所给的说法:①由分层抽样的概念可知,取东部地区学生2400100240016001000⨯=++48人、中部地区学生1600100240016001000⨯=++32人、西部地区学生1000100240016001000⨯=++20人,题中的说法正确;②新生的人数较多,不适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人数,题中的说法错误;③西部地区学生小刘被选中的概率为100124001600100050=++,题中的说法正确;④中部地区学生小张被选中的概率为100124001600100050=++,题中的说法错误;综上可得,正确的说法是①③.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概念,简单随机抽样的特征,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1.D解析:D【解析】【分析】判断平面区域,利用特殊值法排除选项,然后利用特殊法,即可求解相应概率的范围,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知,平面区域()2,4yx yy x⎧⎫≥⎧⎪⎪Ω=⎨⎨⎬≤-⎪⎪⎪⎩⎩⎭,表示的图形是半圆是半圆以及内部点的集合,如图所示,又由直线2y mx m=+过半圆24y x=-上一点(2,0)-,当0m=时直线与x轴重合,此时()1P M=,故可排除,A B,若1m=,如图所示,可求得2()2P Mππ-=,所以()P M的取值范围为212,π-⎡⎤⎢⎥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概型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判断平面区域,利用特殊值法排除选项,然后利用特殊法,求解相应概率的范围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2.B解析:B 【解析】 【分析】推导出点P 到BC 的距离等于A 到BC 的距离的12.从而S △PBC =12S △ABC .由此能求出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黄豆落在△PBC 内的概率. 【详解】以PB 、P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BDC ,则PB PC +u u u r u u u r =PD u u u r , ∵20PB PC P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2PB PC P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2PD PA =-u u u r u u u r,∴P 是△ABC 边BC 上的中线AO 的中点,∴点P 到BC 的距离等于A 到BC 的距离的12.∴S △PBC =12S △ABC .∴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黄豆落在△PBC 内的概率为:P=PBC ABC S S V V =1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几何概型等基础知识,考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是中档题.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解不等式可得出所求事件的区域长度又可求出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区域长度由几何概型可求出概率【详解】设事件表示由得则即构成事件的区域的长度为又因为所有的基本事件构成的区域的长度为所以事件的 解析:38【解析】 【分析】解不等式11422x⎛⎫≤≤ ⎪⎝⎭,可得出所求事件的区域长度,又可求出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区域长度,由几何概型可求出概率. 【详解】设事件A 表示11|422xx ⎧⎫⎪⎪⎛⎫≤≤⎨⎬ ⎪⎝⎭⎪⎪⎩⎭,由11422x ⎛⎫≤≤ ⎪⎝⎭得2111222x -⎛⎫⎛⎫≤≤ ⎪ ⎪⎝⎭⎝⎭,则21x -≤≤, 即构成事件A 的区域的长度为12=3+.又因为所有的基本事件构成的区域的长度为53=8+, 所以事件A 的概率3()8P A =. 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属基础题.14.8【解析】【分析】根据茎叶图计算平均数【详解】由茎叶图得【点睛】本题考查茎叶图以及平均数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属基础题解析:8 【解析】 【分析】根据茎叶图计算平均数. 【详解】 由茎叶图得1617101920188.5x x +++++=∴=【点睛】本题考查茎叶图以及平均数,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属基础题.15.【解析】【分析】画出可行域求出面积满足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线的下方的四边形其面积为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可得的概率为:;【详解】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由解得可行域d 面积为由解得满足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解析:58【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求出面积,满足20x y ->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线的下方的四边形,其面积为1541322-⨯⨯=,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可得20x y ->的概率为:55248=;【详解】约束条件1030x y x y x --≤⎧⎪+≤⎨⎪>⎩的可行域如图:由103x y x y --=⎧+=⎨⎩解得()2,1A , 可行域d 面积为12442⨯⨯=, 由32x y y x +=⎧=⎨⎩,解得()1.2B . 满足20x y ->的区域为图形中的红色直线的下方的四边形,其面积为1541322-⨯⨯=, 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可得20x y ->的概率为:55248=;故答案为58.【点睛】本题考查了可行域的画法以及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的运用.考查数形结合以及计算能力.在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来求其概率时,几何“测度”可以是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其中对于几何度量为长度,面积、体积时的等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点落在区域Ω上任置都是等可能的,而对于角度而言,则是过角的顶点的一条射线落在Ω的区域(事实也是角)任一位置是等可能的.16.24【解析】【分析】设应在高一年级抽取学生数为n 首先求出高一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然后通过分层抽样的性质由此能求出应在高一年级抽取学生数【详解】设应在高一年级抽取学生数为n 因为某校高一年级有600解析:24 【解析】 【分析】设应在高一年级抽取学生数为,首先求出高一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然后通过分层抽样的性质,由此能求出应在高一年级抽取学生数。
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不等式性质2. 若命题,使,则该命题的否定为()A. ,使B.C. ,使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存在改为任意,结论变否定;所以命题,使的否定为:,故答案为D.考点:1、特称命题;2、命题的否定.3. 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则等于()A. B. C. D. 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考点:1.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等比数列4. 已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则,所以,当且仅当,由于,即当时,上式取等号,因此函数的最小值为,故选C.考点:基本不等式5. 在中,,则的面积等于()A. B. C. 或 D. 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知,整理得,解得或,有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或.考点: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6. 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所示的可行域,目标函数为截距型,,可知截距越大值越大,根据图象得出最优解为,则的最大值为2,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首先由不等式组作出相应的可行域,作图时,可将不等式转化为(或),“”取下方,“”取上方,并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最值取法、值域范围.7. 设等比数列,是数列的前项和,,且依次成等差数列,则等于()A. B. C. D.【答案】C【解析】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①,又依次成等差数列,则,即……②,①②两式相加得:,代入①得:,两式相比:,解得:或,则或,当时,,当时,,选C .8. 设,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且,则,,选A.9. 已知等差数列前项和为,若,则在数列中绝对值最小的项为()A. 第项B. 第项C. 第项D. 第项【答案】C10. 已知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恒成立,则实数的范围为()A. B. C. D.【答案】B【解析】,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恒成立,化为,只需,化为,选B.【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本题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要注意到不等式要求对一切正整数n恒成立,首先把不等式化简后得出,何时恒成立,只需小于左边式子的最小值,其最小值为,其次得出的不等式如何解?可先换元,后利用图象法.11. 在中,是的中点,,则等于()A. B. C. D.【答案】B【解析】设,则选B.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12.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且成等比数列,若是数列的前项和,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成等比数列,,得或(舍去),,,,时原式取得最小值为,故选A.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在中,,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 ,.14. 当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其中为小于零的常数)时,的最小值为,则实数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略15. 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且公比;数列为等差数列,,则__________.(填写“”“”或者“”)【答案】<【解析】比较与的大小,可以用比较法:,数列为等差数列,则 ,因为,即,因此只需研究的正负.由于数列为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且公比;则=,所以.【点睛】研究不等式的主要方法有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常用比较法,比较法又包括差值比较法与商值比较法,差值比较法主要研究差值的正负以说明两个数的大小,本题利用已知条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外,还灵活的运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借助等量代换巧妙的作差解决问题.16. 对于,当非零实数满足且使最大时,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设,则,代入到中,得,即……①因为关于的二次方程①有实根,所以,可得,取最大值时,或,当时,,当时,,综上可知当时,的最小值为.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二次函数求值域.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给定两个命题: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如果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或【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求出两个简单命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命题,命题;再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真假时;(2)当假真时,从而得到实数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解:命题:ax2+ax+1>0恒成立当a=0时,不等式恒成立,满足题意)当a≠0时,,解得0<a<4∴0≤a<4命题:a2+8a﹣20<0解得﹣10<a<2∵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当真假时得当假真时得所以﹣10<a<0或2≤a<4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18. 已知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的值;(2)若,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条件是边角关系,且左边是角的余弦,要求的是,因此可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即,只要交叉相乘,再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而在三角形中此式即为,结论有了;(2)由(1)可得,结合余弦定理可求得,由面积公式可得.试题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整理得又∴,即(2)由余弦定理可知①由(1)可知,即②再由③,由①②③联立求得又∴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三角形的面积.19. 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为是与的等比中项.(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中含有前n项和与第n项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分两步,第一步n=1时,第二步,常用前n项和减去前n-1项和(两式相减)去处理,化为与的关系后,再求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使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要注意末项的符号及等比数列求和的项数,避免失误.试题解析:(1)证明:由是与的等比中项,得 .当时,.当时,,,即.,即.数列是等差数列.(2)数列首项,公差,通项公式为.则,则.①两边同时乘以,得②①-②,得.解得.【点睛】数列的递推关系中为与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分两步,第一步n=1时,得出所表达的含义;第二步当时,常用两式相减去处理,化为与的关系后,再求通项公式;数列求和常用方法有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等;要根据数列的特征采用相应的方法准确求和,特别是使用错位相减法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20. 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证明:是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即可证明是R上的偶函数;(2)利用参数分离法,将不等式m≤e-x+m-1在(0,+∞)上恒成立,进行转化对任意恒成立,求最值问题即可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是上的偶函数(2)由题意,,即∵,∴,即对恒成立令,则对任意恒成立∵,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21. 如图,一辆汽车从市出发沿海岸一条笔直公路以每小时的速度向东均速行驶,汽车开动时,在市南偏东方向距市且与海岸距离为的海上处有一快艇与汽车同时出发,要把一份稿件交给这汽车的司机.(1)快艇至少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把稿件送到司机手中?(2)在(1)的条件下,求快艇以最小速度行驶时的行驶方向与所成的角.【答案】(1)快艇至少以的速度行驶才能把稿件送到司机手中. (2)快艇应向垂直于的方向向北偏东方向行驶.【解析】试题分析:解决三角函数应用问题,首先要审题读懂题意,设出快艇的速度和需要的时间,根据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建立函数模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题采用配方法求最值,求出快艇行驶的最小速度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角,得出快艇行驶的方向,给出行驶的方向角.试题解析:(1)如图,设快艇以的速度从处出发,沿方向,后与汽车在处相遇,在中,为边上的高,.设,则.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整理,得当,即时,,即快艇至少以的速度行驶才能把稿件送到司机手中.(2)当时,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故快艇应向垂直于的方向向北偏东方向行驶...................22. 在等比数列中,,且的等比中项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对任意恒成立?若存在,求出正整数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正整数的最小值为.【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第1项与第5项的等比中项是第3项,利用公差和第三项的值求出首项,从而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题意计算,可知为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写出前n项和,从而得出,而数列求和可以使用裂项相消法,最后根据不等式恒成立条件得出正整数的最小值.试题解析:(1)由的等比中项为,可知,又,则,公比且,.(2),易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且正整数的最小值为.【点睛】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利用已知条件列方程,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首项,从而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题意计算,根据通项公式可以判断为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写出前n项和,从而得出,而数列求和可以使用裂项相消法,最后根据不等式恒成立条件得出正整数的最小值.。
2020年高二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22.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具有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015年起,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6省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在某县居民中随机抽取50户,统计其年用量得到以下统计表.以样本的频率作为概率.
用电量(单位:度)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得样本中心为 ,代入回归直线方程,求得 ,得到回归直线的方程为 ,即可作出预测,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 ,
即样本中心为 ,代入回归直线方程 ,即 ,
解得 ,即回归直线的方程为 ,
当 时,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回归直线方程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回归直线方程的特征,求得回归直线的方程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求直方图中a的值;
(2)如果上学路上所需时间不少于40分钟的学生可申请在学校住宿,若招收学生1200人,请估计所招学生中有多少人可以申请住宿;
(3)求该校学生上学路上所需的平均时间.
26.菜农定期使用低害杀虫农药对蔬菜进行喷洒,以防止害虫的危害,但采集上市时蔬菜仍存有少量的残留农药,食用时需要用清水清洗干净,下表是用清水x(单位:千克)清洗该蔬菜1千克后,蔬菜上残留的农药y(单位:微克)的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
则甲同学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的信息的概率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考查对立事件的概率.在求两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时一般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即两个事件都不发生的概率.这样可减少计算,保证正确.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第十~十一章。
5.难度系数:0.7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1.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最多有条公共直线【答案】1【解析】根据平面的位置关系可知,不重合两平面平行或相交,当相交时,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故答案为:12.已知球的表面积是16π,则该球的体积为.3.空间中一个角∠A的两边和另一个角∠B的两边分别平行,若∠A=,则∠B=;【答案】【解析】如图,若角∠A 的两边和角∠B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则∠A 与∠B 相等此时70B A ∠=∠=︒;②当角∠A 的两边和角∠B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边方向相同另一边方向相反,则∠A 与∠B 互补,此时180110B A ∠=︒-∠=︒.故答案为70︒或110︒.4.如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1,则直线1B C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5.在空间中,给出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为.(填序号)①过平面α外的两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②若平面β内有不共线三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则αβ∥;③若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l α⊥;④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一定是两条相交直线.【答案】③【解析】①过平面α外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当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α时,有无数个平面垂直于平面α,故①错误;②若三点在平面α同侧,则αβ∥;若三点在平面α两侧,则α与β相交,故②错误;③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l 垂直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l α⊥,故③正确;④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射影有可能是两条相交直线,也可能是两条平行直线,还可能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③6.正四棱锥P -ABC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E 是P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BE 与P A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连接AC 交BD 于O 点,连接OE ,则OE 因为⊥PO 面ABCD ,所以PO DB ⊥,又因为所以直在角三角形EOB 中,设PA a =,则故答案为:33.7.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其轴截面是边长为6m 的正ABC V ,粮堆母线AC 的中点P 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此时小猫正在B 处,它要沿圆锥侧面到达P 处捕捉老鼠,则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m .【答案】35【解析】解:由题意得:圆锥的底面周长是6π,则66180n ππ=,解得:180n ︒=可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80︒,如图所示: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中:()3m AP =,6(m)AB =,90BAP ︒∠=所以在圆锥侧面展开图中:()223635m BP =+=故答案为:358.已知一球体刚好和圆台的上、下底面及侧面都相切,且圆台上底面的半径为2,下底面的半径为1,则该圆台的侧面积为.【答案】9π【解析】圆台的轴截面如下图示:截面中圆为内切球的最大圆,且2AF DF AG DH ====,1BE CE BG CH ====,所以3AB CD ==,而上下底面周长分别为4π、2π,故该圆台的侧面积为13(2π4π)9π2⨯⨯+=.故答案为:9π9.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3,P ,Q ,R 分别为侧棱1AA ,1BB ,1CC 上的点,且1AP CR AA +=,则Q ACRP V -=.则111332Q ACRP V d S d -=⋅⋅=⋅⋅⋅设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故答案为:1.10.已知大小为π6的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点,它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为6,则这个点到另一个面的距离为.11.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线段AB ,BC 的中点,连接DE ,DF ,EF ,将ADE V ,CDF V ,BEF △分别沿DE ,DF ,EF 折起,使A ,B ,C 三点重合,得到三棱锥O DEF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半径R 与内切球半径r 的比值为.【答案】26【解析】在正方形ABCD 中,,AD AE CD ⊥12.空间给定不共面的A,B,C,D四个点,其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不相同,考虑具有如下性质的平面α:A,B,C,D中有三个点到的距离相同,另一个点到α的距离是前三个点到α的距离的2倍,这样的平面α的个数是___________个【答案】32【解析】首先取3个点相等,不相等的那个点由4种取法;然后分3分个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有以下两种可能性:(1)全同侧,这样的平面有2个;(2)不同侧,必然2个点在一侧,另一个点在一侧,1个点的取法有3种,并且平面过三角形两个点边上的中位线,考虑不相等的点与单侧点是否同侧有两种可能,每种情况下都唯一确定一个平面,故共有6个,⨯=个,所有这两种情况共有8个,综上满足条件的这样的平面共有4832故答案为:32二、选择题(本题共有4题,满分18分,第13-14题每题4分,第15-16题每题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下列几何体中,多面体是()A.B.C.D.【答案】B【解析】A选项中的几何体是球,是旋转体;B选项中的几何体是三棱柱,是多面体;C 选项中的几何体是圆柱,旋转体;D 选项中的几何体是圆锥,是旋转体.故选B.14.已知两个平面α、β,在下列条件下,可以判定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是().A .α、β都垂直于一个平面γB .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C .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D .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m ∥α,l ∥β,m ∥β【答案】D【解析】对于A ,如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AC C 和平面11AA B B 都与平面ABCD 垂直,但这两个平面不平行,所以A 错误,对于B ,如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AC C 和平面11AA B B ,平面11AAC C 中所有平行于交线1AA 的直线都与平面11AA B B 平行,但这两个平面不平行,所以B 错误,对于C ,如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AC C 和平面11AA B B ,,M N 分别为11,A B AB 的中点,则1,MN BB 在平面11AA B B 内,且都与平面11AAC C 平行,但这两个平面不平行,所以C 错误.对于D ,因为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所以将这两条直线平移到共面α时,一定在α内形成两条相交直线,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该结论正确.故选:D15.将3个1212⨯的正方形沿邻边的中点剪开分成两部分(如图1);将这6部分接于一个边长为六边形边上(如图2),若拼接后的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A .17282B .864C .576D .2【答案】B【解析】折成的多面体如图①所示,将其补形为正方体,如图②,所求多面体体积为正方体的一半,又依题易求得正方体的边长为12,故3112864,2V =⨯=故选:B.16.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棱BC 的中点,F 是侧面11BCC B 上的动点,且1A F ∥平面1AD E .设1A F 与平面11BCC B 所成的角为1,A F α与1AD 所成的角为β,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α的最小值为arctan2,β的最小值为arctan3B .α的最小值为arctan3,β的最大值为2πC .α的最小值大于arctan2,β的最小值大于arctan3D .α的最大值小于arctan3,β的最大值小于2π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因为MN GE ∥,且MN ⊄MN ∴∥平面1AEGD ;同理1A N ∥平面1AEGD ,且∴平面1A MN ∥平面AEGD ∵11A B ⊥面11BB C C ,所以又1AD MN ,所以1A F 与1AD 所成的角为111tan A B B Fα∴=;当F 为MN 中点时,此时当F 与M 或N 重合时,此时2tan 22α∴≤≤,arctan2对于β,当F 为MN 中点时,当F 与M 或N 重合时,β()221252A F ⎛⎫∴=-= ⎪ ⎪⎝⎭tan 3β∴=,tan 3β∴≥,arctan 3β≤≤又arctan3 1.4≈,arctan2故选: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8分,第17-19题每题14分,第20、21题每题18分.)17.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AD ==,12AA =,点P 为1DD 的中点.(1)求证:直线1BD //平面PAC ;(2)求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1)设AC 和BD 交于点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接PO ,(1分)∵P 是1DD 的中点,∴1//PO BD ,(3分)又∵PO ⊂平面PAC ,1⊄BD 平面PAC ,∴直线1BD //平面PAC ;(6分)(2)由(1)知,1//PO BD ,∴APO ∠即为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的角,(8分)∵PA PC =12AO AC ==且PO AO ⊥,∴1sin2AO APO AP ∠==.又(0,90]APO ∠∈︒︒,∴30APO ∠=︒故异面直线1BD 与AP 所成角的大小为30︒.(14分)18.如图,在圆柱中,底面直径AB 等于母线AD ,点E 在底面的圆周上,且AF D E ⊥,F 是垂足.(1)求证:AF DB ⊥;(2)若圆柱与三棱锥D ABE -的体积的比等于3π,求直线DE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1)证明:根据圆柱性质,DA ⊥平面ABE ,因为EB ⊂平面ABE ,所以DA EB ⊥,又因为AB 是圆柱底面的直径,点E 在圆周上,所以AE EB ⊥,因为AE DA A ⋂=且,AE DA ⊂平面DAE ,所以EB ⊥平面DAE ,(2分)又因为AF ⊂平面DAE ,所以EB AF ⊥,因为AF D E ⊥,且EB DE E =I ,且,EB DE ⊂平面DEB ,所以AF ⊥平面DEB ,又因为DB ⊂平面DEB ,所以AF DB ⊥.(6分)(2)解:过点E 作EH AB ⊥,H 是垂足,连接DH ,根据圆柱性质,平面ABD ⊥平面ABE ,且平面ABD ⋂平面ABE AB =,且EH ⊂平面ABE ,所以EH ⊥平面ABD ,因为DH ⊂平面ABD ,所以DH 是ED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从而EDH ∠是DE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8分)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则2DA AB R ==,所以圆柱的体积为32πV R =,且21233D ABEABE R V AD S EH -=⋅=⋅ ,由:3πD ABE V V -=,可得EH R =,可知H 是圆柱底面的圆心,且AH R =,且DH =,在直角EDH 中,可得tan EH EDH DH ∠==EDH ∠=(14分)19.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得平面ABD ⊥平面CBD ,AE ⊥平面ABD ,且2AE(1)求证:直线EC 与平面ABD 没有公共点;(2)求点C 到平面BED 的距离.【解析】(1)取BD 的中点F ,连接CF 、AF ,如图,依题意,在BCD △中,,BC CD BC CD =⊥,则CF BD ⊥,而平面ABD ⊥平面CBD ,平面ABD ⋂平面CBD BD =,CF ⊂平面CBD ,于是得CF ⊥平面ABD ,且2CF =因为AE ⊥平面ABD ,且2AE =//AE CF ,且AE CF =,从而得四边形AFCE 为平行四边形,//EC AF ,(4分)又AF ⊂平面ABD ,EC ⊂/平面ABD ,则//EC 平面ABD ,所以直线EC 与平面ABD 没有公共点;(6分)(2)因为CF ⊥平面ABD ,AF ⊂平面ABD ,所以CF AF ⊥,因为BD AF ⊥,BD CF F = ,,BD CF ⊂平面,CBD 所以AF ⊥平面,CBD 因为//,EC AF ,于是得EC ⊥平面CBD ,因为AE ⊥平面ABD ,,AB AD ⊂平面ABD ,所以,AE AB AE AD ⊥⊥,(8分)因为EC AF ==EB ED =,则等腰BED 底边BD 上的高2h ==,12BED S BD h =⋅= ,而2BCD S =,设点C 到平面BED 的距离为d ,由C BED E BCD V V --=得1133BED BCD S d S EC ⋅=⋅ ,即2=,解得1d =,所以点C 到平面BED 的距离为1(14分)2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是菱形,底面,AC BD O PAC =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B =PD ,AP =4AF(1)求证:PO ⊥底面ABCD (2)求直线CP 与OF 所成角的大小.(3)在线段P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CM 平面BDF ?如果存在,求BMBP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且AC BD O = ,所以O 为AC ,BD 中点,在PBD △中,PB =PD ,可得PO ⊥BD ,因为在PAC 中,PA =PC ,O 为AC ,BD 中点,所以PO ⊥AC ,(3分)又因为AC ⋂BD =O ,所以PO ⊥底面ABCD .(4分)(2)连接OF ,取AP 中点为E ,连接OE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AC ⋂BD =O ,由O 为AC 中点,且E 为AP 中点,AP =4AF ,所以F 为AE 中点,所以CP //OE .,故∠EOF 为直线CP 与OF 所成的角,(8分)又由PAC 为等边三角形,且E 为中点,所以∠EOF =30o .(10分)(3)存在,13BM BP =,连接CE ,ME ,因为AP =4AF ,E 为AP 中点,所以13EF FP =,又因为13BM BP =,所以在PFB △中,EF BMFP BP =,即EM //BF ,(12分)因为EM ⊄平面BDF ,BF ⊂平面BDF ,所以EM //平面BDF ,由(2)知EC //OF ,因为EC ⊄平面BDF ,OF ⊂平面BDF ,所以EC //平面BDF ,因为EC ⋂EM =E ,所以平面EMC //平面BDF ,因为CM ⊂平面EMC ,所以CM //平面BDF .(18分)21.在棱长均为2的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E 为11B C 的中点.过AE 的截面与棱111,BB AC 分别交于点F ,G.(1)若F 为1BB 的中点,试确定点G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求截面AGEF 与底面ABC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切值;(3)设截面AFEG 的面积为0S ,AEG △面积为1S ,AEF △面积为2S ,当点F 在棱1BB 上变动时,求2012S S S 的取值范围.【解析】(1)在平面11BCC B 内延长1CC ,FE 相交于点P ,则P ∈平面AGEF ,又1P CC ∈⊂平面11ACC A ,则有平面AGEF 平面11ACC A AG =,P AG ∈,即A ,G ,P 三点共线.(2分)因为E 为11B C 的中点,F 为1BB 的中点,所以11112PC B F CC ==,所以113PC PC =,又因为1//GC AC ,所以1113GC PC AC PC ==,所以111112333GC AC A C ===,即点G 为棱11AC 上靠近点1C 的三等分点.(4分)(2)在平面11BCC B 内延长CB ,EF 相交于点Q ,连接AQ ,则平面AGEF 平面ABC AQ =,在平面11ACC A 内作GM AC ⊥于点M ,则GM ⊥平面ABC ,又AQ ⊂平面ABC ,所以G M AQ ⊥,在平面ABC 内作MN AQ ⊥于点N ,连接GN ,又,GM MN ⊂平面GMN ,GM MN M ⋂=,所以AQ ⊥平面GMN ,GN ⊂平面GMN ,所以AQ GN ⊥,所以GNM ∠为截面AGEF 与底面ABC 所成锐二面角的平面角.(6分)在AQC 中,作CH AQ ⊥于点H ,11BQ C E ==,2AC =,3CQ =,60AC B ∠= ,12222ABC S =⨯⨯⨯=△AQC S =由余弦定理2222cos 4967AQ AC CQ AC CQ ACQ =+-⋅⋅∠=+-=,则AQ122AQC S AQ CH ==⋅ ,可得3217CH =,所以237MN CH ==,又22G M AA ==,所以21tan 3GM GNM MN ∠==,故截面AGEF 与底面ABC (10分)(3)设1GC m =,则[]0,1m ∈,2PG mGA m=-.设PGE 的面积为S ,所以12S m S m=-,又因为21S S S =+,所以1222S m S -=,且1221,122S m S -⎡⎤=∈⎢⎥⎣⎦,故()22120121212212S S S S SS S S S S S +==++,令12S t S =,则1,12t ⎡⎤∈⎢⎥⎣⎦,(11分)设()112,12g t t t t ⎛⎫⎡⎤=++∈ ⎪⎢⎥⎣⎦⎝⎭,当12112t t ≤<≤时,()()()()121212121212111t t g t g t t t t t t t t t --=+--=-,120t t -<,120t t >,1210t t -<,则()()120g t g t ->,即()()12g t g t >,所以()12g t t t =++在1,12t ⎡⎤∈⎢⎥⎣⎦上单调递减,所以()()min 14g t g ==,()max 1922g t g ⎛⎫== ⎪,所以()94,2g t ⎡⎤∈⎢⎥,。
2020年高二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二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m ,方差为n ,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乘以()0a a >得到一组新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m B .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为a m +C .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anD .这组新数据的标准差为2.从区间[]0,2随机抽取4n 个数1232,,,...,n x x x x ,1232,,,...,n y y y y 构成2n 个数对()11,x y ,()22,x y ,…,()22,n n x y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4的数对有m 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疋的近似值为( ) A .2m nB .2mnC .4m nD .16m n3.在去年的足球甲A 联赛上,一队每场比赛平均失球数是1.5,全年比赛失球个数的标准差为1.1;二队每场比赛平均失球数是2.1,全年失球个数的标准差是0.4,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平均来说一队比二队防守技术好;②二队比一队防守技术水平更稳定;③一队防守有时表现很差,有时表现又非常好;④二队很少不失球.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某商场为了了解毛衣的月销售量y (件)与月平均气温x (C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个月的月销售量与当月平均气温,其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算出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中的2b =-$,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为6C ︒,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销售量约为( )A .58件B .40件C .38件D .46件5.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事件A 为“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事件B 为“三件产品全是次品”,事件C 为“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事件A 与C 互斥 B .事件B 与C 互斥 C .任何两个事件均互斥D .任何两个事件均不互斥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值是( )A .5B .7C .9D .117.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是( ) . A .12B .13C .23 D .18.将一颗骰子掷两次,观察出现的点数,并记第一次出现的点数为m ,第二次出现的点数为n ,向量p u v =(m ,n),q v =(3,6).则向量p u v与q v共线的概率为( ) A .13B .14C .16D .1129.我国古代名著《庄子g 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7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可分别填入的是( )A .17?,,+1i s s i i i≤=-= B .1128?,,2i s s i i i≤=-= C .17?,,+12i s s i i i ≤=-= D .1128?,,22i s s i i i≤=-= 10.某高校大一新生中,来自东部地区的学生有2400人、中部地区学生有1600人、西部地区学生有1000人.从中选取100人作样本调研饮食习惯,为保证调研结果相对准确,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东部地区学生48人、中部地区学生32人、西部地区学生20人;②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新生中选出100人; ③西部地区学生小刘被选中的概率为150; ④中部地区学生小张被选中的概率为15000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11.同时掷三枚硬币,至少有1枚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 A .78B .58C .38D .1812.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S 的值为129,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 )A .4?k <B .5?k <C .6?k <D .7?k <二、填空题13.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然后将它们混合,再任意排列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2或5整除的概率是___________.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m 的值为____.15.甲乙两人一起去游“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是________.16.如左下图是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容量n=200),若成绩不低于60分为及格,则样本中的及格人数是_________。
吉林省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修2-1,选修2-2第三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13)(1)z 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A 【解析】分析:先化简复数z,再看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详解:由题得13324z i i i =-+++=+,所以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2,4),故答案为A.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几何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2) 复数(,)z a bi a b R =+∈对应的点是(a,b ),点(a,b )所在的象限就是复数z a bi =+(),a b ∈R 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复数(,)z a bi a b R =+∈和点(a,b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焦点坐标为(1,0)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4x B. y 2=4xC. x 2=-4yD. x 2=4y【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结合焦点坐标求得p ,则答案可求. 【详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 (p >0),由焦点坐标为(1,0),得P12=,即p=2. ∴抛物的标准方程是y 2=4x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关于命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命题“每个正方形都是矩形”是特称命题 B. 命题“有一个素数不是奇数”是全称命题C. 命题“x ∀∈R ,4x ∈R ”的否定为“0x ∃∈R ,40x ∉R ”D. 命题“每个整数都是有理数”的否定为“每个整数都不是有理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概念,可判断AB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可判断C ,D. 【详解】A 选项,命题“每个正方形都是矩形”含有全称量词“每个”,是全称命题,故A 错; B 选项,命题“有一个素数不是奇数”含有存在量词“有一个”,是特称命题,故B 错;C 选项,命题“x ∀∈R ,4x ∈R ”的否定为“0x ∃∈R ,40x ∉R ”,故C 正确;D 选项,命题“每个整数都是有理数”的否定为“每个整数不都是有理数”,故D 错;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真假的判定,熟记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概念,以及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4.椭圆223530x y +=的离心率为( )A.25B.35【答案】C 【解析】 【分析】先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得到210a =,26b =,再由离心率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椭圆方程:223530x y +=可化为221106x y +=,所以210a =,26b =,因此离心率:5c e a ====.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椭圆的离心率,熟记椭圆的简单性质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5.“213k =”是“直线y kx =与圆22(2)1x y ++=相切”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充要条件即可判断.【详解】当直线y kx =与圆22(2)1x y ++=1=,则213k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型.6.点()00,P x y 是抛物线2:8C x y =上一点,则P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 ) A. 02x - B. 02y - C. 02x + D. 02y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由抛物线方程得到准线方程,再由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抛物线2:8C x y =的准线方程为2y =-,点()00,P x y 是抛物线2:8C x y =上一点,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0||2PF y =+.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上的点到到焦点的距离,熟记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属于基础7.当复数2(32)()z x x x i x =-+-∈R 的实部与虚部的差最小时,1zi =-( ) A. 33i -+ B. 33i + C. 13i -D. 13i --【答案】C 【解析】 【分析】实部与虚部的差为242x x -+。
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题库(共7套)

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一)(理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函数f(x)=x+sinπx﹣3,则的值为()A.4029 B.﹣4029 C.8058 D.﹣80582.如图:D,C,B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仰角分别是β,α(α<β),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等于()A.B.C.D.3.已知函数f(x)=(ax﹣1)(x+b),如果不等式f(x)>0的解集是(﹣1,3),则不等式f(﹣2x)<0的解集是()A.(﹣∞,﹣)∪(,+∞)B.(﹣,)C.(﹣∞,﹣)∪(,+∞)D.(﹣,)4.已知a,b,c分别是△内角A,B,C的对边,且(b﹣c)(sinB+sinC)=(a﹣)•sinA,则角B的大小为()A.30°B.45°C.60° D.120°5.已知函数f(x)=|lgx|,若0<a<b,且f(a)=f(b),则a+b的取值范围是()A.(4,+∞)B.(2,+∞)C.[2,+∞)D.R6.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则的图象向右平移后的表达式为()A. B.C.y=sin2x D.7.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2=4,S10=110,则的最小值为()A.7 B.8 C. D.8.设x,y∈R,a>1,b>1,若a x=b y=2.2a+b=8,则的最大值为()A.2 B.3 C.4 D.log239.若目标函数z=ax+by(a>0,b>0)满足约束条件且最大值为40,则的最小值为()A. B.C.1 D.410.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1,{S n+na n}为常数列,则a n=()A.B. C.D.11.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S19>0,S20<0,则,,,…,中最大项为()A. B. C.D.1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向量=(n,),=(m,),=(k,)(n,m,k∈N*),且=λ•+μ•,则用n、m、k表示μ=()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横线上.13.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3的解集为{x|﹣<x<},则a=.14.设S n是数列{a n}的前n项和(n∈N*),若a1=1,S n﹣1+S n=3n2+2(n≥2),则S101=.15.设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之和,若不等式n2a n2+4S n2≥λn2a12对任何等差数列{a n}及任何正整数n恒成立,则λ的最大值为.16.△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写出正确命题的编号).①总存在某内角α,使cosα≥;②若AsinB>BsinA,则B>A.③存在某钝角△ABC,有tanA+tanB+tanC>0;④若2a+b+c=,则△ABC的最小角小于;⑤若a<tb(0<t≤1),则A<tB.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设不等式﹣2<|x﹣1|﹣|x+2|<0的解集为M,a,b∈M.(Ⅰ)证明:|a+b|<;(Ⅱ)比较|1﹣4ab|与2|a﹣b|的大小.18.(12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tan.(Ⅰ)求角C的大小;(Ⅱ)已知△ABC不是钝角三角形,且c=2,sinC+sin(B﹣A)=2sin2A,求△ABC的面积.19.(12分)已知a>0,b>0,a+b=1.(Ⅰ)求的最小值.(Ⅱ)求证:.20.(12分)已知数列{a n},{b n},{c n}满足(a n+1﹣a n)(b n+1﹣b n)=c n(n∈N*).(1)若{b n]为等差数列,b1=c1=2,a n=2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2)设c n=2n+n,a n=.当b1=1时,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1.(12分)f(x)=ax2+bx+c(a≠0).(Ⅰ)f(﹣1)=0且任意x∈R,x≤f(x)≤,求f(x);(Ⅱ)若|f(x)|<1的解集(﹣1,3),求a的范围.22.(12分)已知数列{a n}、{b n}中,对任何正整数n都有:a1b n+a2b n+a3b n﹣2…+a n﹣1b2+a n b1=2n+1﹣n﹣2.﹣1(1)若数列{a n}是首项和公差都是1的等差数列,求b1,b2,并证明数列{b n}是等比数列;(2)若数列{b n}是等比数列,数列{a n}是否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求出通项公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数列{b n}是等比数列,求证: +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A3.A.4.A.5.B.6.C.7.D8.B.9.B.10.B.11.C12.C.二.填空题:13.答案为:﹣3.14.答案为:15451.15.答案为:.16.答案为:①④⑤三.解答题:17.解:(Ⅰ)记f(x)=|x﹣1|﹣|x+2|=,由﹣2<﹣2x﹣1<0解得﹣<x<,则M=(﹣,).…(3分)∵a、b∈M,∴|a|<,|b|<,∴|a+b|≤|a|+|b|<.…(6分)(Ⅱ)由(Ⅰ)得a2<,b2<.因为|1﹣4ab|2﹣4|a﹣b|2=(1﹣8ab+16a2b2)﹣4(a2﹣2ab+b2)=(4a2﹣1)(4b2﹣1)>0,…(9分)所以|1﹣4ab|2>4|a﹣b|2,故|1﹣4ab|>2|a﹣b|.…(10分)18.解:(Ⅰ)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tan,得到,所以,所以sinC=,又C∈(0,π),所以C=或者;(Ⅱ)∵sinC+sin(B﹣A)=sin(B+A)+sin(B﹣A)=2sinBcosA,而2sin2A=4sinAcosA∴由sinC+sin(B﹣A)=2sin2A,得sinBcosA=2sinAcosA当cosA=0时,∠A=,可得b==2,可得三角△ABC的面积S=bc=;当cosA≠0时,得sinB=2sinA,由正弦定理得b=2a…①,∵c=2,∠C=60°,c2=a2+b2﹣2abcosC∴a2+b2﹣ab=12…②,联解①②得a=2,b=4;∴△ABC的面积S=absinC=×2×4×sin60°=2.19.证明:(Ⅰ)∵.∵,∵=,令,∵,;{t1<t2t1<t2,,∵t1﹣t2<0,t1t2﹣2<0,∴y1﹣y2>0,∴y在上是减函数,∴;(Ⅱ)∵由(Ⅰ)20.解:(1)记数列{b n]的公差为d,依题意,(a2﹣a1)(b2﹣b1)=c1,∴(4﹣2)d=2,即d=1,∴b n=2+(n﹣1)=n+1,∴S n==;(2)∵a n=,∴a n+1﹣a n=﹣=(﹣1)n+1,∵c n=2n+n,∴b n+1﹣b n==(﹣1)n+1•(2n+n),∴b n﹣b n﹣1=(﹣1)n•(2n﹣1+n﹣1)(n≥2),b n﹣1﹣b n﹣2=(﹣1)n﹣1•(2n﹣2+n﹣2),b3﹣b2=(﹣1)3•(22+2),b2﹣b1=(﹣1)2•(21+1),当n=2k时,以上各式相加得:b n﹣b1=(2﹣22+23﹣…﹣2n﹣2+2n﹣1)+[1﹣2+3﹣…﹣(n﹣2)+(n﹣1)]=+=+,∴b n=b1++=++;当n=2k﹣1时,b n=b n+1﹣(﹣1)n+1(2n+n)=++﹣2n﹣n=﹣﹣+;综上所述,b n=.21.解:(Ⅰ)f(﹣1)=0,a﹣b+c=0,又x=1,1≤f(1)≤1,∴f(1)=1即a+b+c=1∴又∵x≤ax2+bx+c恒成立,∴…(4分)(Ⅱ)①a>0,ax2+bx+c<1解集(﹣1,3)且f(x)min>﹣1,∴,∴f(x)=ax2﹣2ax+1﹣3a,∴f(x)min=a﹣2a+1﹣3a>﹣1,∴…(8分)②若a<0,则﹣ax2﹣bx﹣c<1解集(﹣1,3)且f max(x)<1,∴,∴f(x)=ax2﹣2ax﹣3a﹣1,∴f(x)max=a﹣2a﹣3a﹣1<1,∴综上述或…(12分)22.解:(1)b1=1,b2=2,依题意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n,故等式即为b n+2b n﹣1+3b n﹣2+…+(n﹣1)b2+nb1=2n+1﹣n﹣2,b n﹣1+2b n﹣2+3b n﹣3+…+(n﹣2)b2+(n﹣1)b1=2n﹣n﹣1,(n≥2),两式相减可得b n+b n﹣1+…+b2+b1=2n﹣1,得b n=2n﹣1,数列{b 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设等比数列{b n}的首项为b,公比为q,则b n=bq n﹣1,从而有:bq n﹣1a1+bq n﹣2a2+bq n﹣3a3+…+bqa n﹣1+ba n=2n+1﹣n﹣2,又bq n﹣2a1+bq n﹣3a2+bq n﹣4a3+…+ba n﹣1=2n﹣n﹣1(n≥2),故(2n﹣n﹣1)q+ba n=2n+1﹣n﹣2,a n=×2n×n,要使a n+1﹣a n是与n无关的常数,必需q=2,即①当等比数列{b n}的公比q=2时,数列{a n}是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是a n=;②当等比数列{b n}的公比不是2时,数列{a n}不是等差数列.(3)由(2)知a n b n=n•2n﹣1,显然n=1,2时++…+<,当n≥3时++…+=+…+<++…+=1=.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二)(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函数f(x)=x+sinπx﹣3,则的值为()A.4029 B.﹣4029 C.8058 D.﹣80582.如图:D,C,B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仰角分别是β,α(α<β),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等于()A.B.C.D.3.已知函数f(x)=(ax﹣1)(x+b),如果不等式f(x)>0的解集是(﹣1,3),则不等式f(﹣2x)<0的解集是()A.(﹣∞,﹣)∪(,+∞)B.(﹣,)C.(﹣∞,﹣)∪(,+∞)D.(﹣,)4.已知a,b,c分别是△内角A,B,C的对边,且(b﹣c)(sinB+sinC)=(a﹣)•sinA,则角B的大小为()A.30°B.45°C.60° D.120°5.已知函数f(x)=|lgx|,若0<a<b,且f(a)=f(b),则a+b的取值范围是()A.(4,+∞)B.(2,+∞)C.[2,+∞)D.R6.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则的图象向右平移后的表达式为()A. B.C.y=sin2x D.7.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2=4,S10=110,则的最小值为()A.7 B.8 C. D.8.设x,y∈R,a>1,b>1,若a x=b y=2.2a+b=8,则的最大值为()A.2 B.3 C.4 D.log239.若目标函数z=ax+by(a>0,b>0)满足约束条件且最大值为40,则的最小值为()A. B.C.1 D.410.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1,{S n+na n}为常数列,则a n=()A.B. C.D.11.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S19>0,S20<0,则,,,…,中最大项为()A. B. C.D.1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向量=(n,),=(m,),=(k,)(n,m,k∈N*),且=λ•+μ•,则用n、m、k表示μ=()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3的解集为{x|﹣<x<},则a=.14.设S n是数列{a n}的前n项和(n∈N*),若a1=1,S n﹣1+S n=3n2+2(n ≥2),则S101=.15.已知点G是斜△ABC的重心,且AG⊥BG, +=,则实数λ的值为.16.已知点A(a,b)与点B(1,0)在直线3x﹣4y+10=0的两侧,给出下列说法:①3a﹣4b+10>0;②当a>0时,a+b有最小值,无最大值;③>2;④当a>0且a≠1,b>0时,的取值范围为(﹣∞,﹣)∪(,+∞).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设函数f(x)=|x﹣1|+|x﹣a|.(1)若a=﹣1,解不等式f(x)≥3(2)如果∀x∈R,f(x)≥2,求a的取值范围.18.已知向量=(sinx,),=(cosx,﹣1).(1)当∥时,求cos2x﹣sin2x的值;(2)设函数f(x)=2()•,已知在△ABC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2,sinB=,求f(x)+4cos(2A+)(x∈[0,])的取值范围.19.已知a>0,b>0,a+b=1,则的最小值是.20.已知数列{a n},{b n},{c n}满足(a n+1﹣a n)(b n+1﹣b n)=c n(n∈N*).(1)若{b n]为等差数列,b1=c1=2,a n=2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2)设c n=2n+n,a n=.当b1=1时,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1.f(x)=ax2+bx+c(a≠0).(Ⅰ)f(x)=x的二实根x1,x2,且0<x1<x2<对x∈(0,x1),比较f(x)与x1的大小;(Ⅱ)若|f(x)|<1的解集(﹣1,3),求a的范围.22.已知数列{a n}、{b n}中,对任何正整数n都有:a1b n+a2b n﹣1+a3b n+…+a n﹣1b2+a n b1=2n+1﹣n﹣2.﹣2(1)若数列{a n}是首项和公差都是1的等差数列,求b1,b2,并证明数列{b n}是等比数列;(2)若数列{b n}是等比数列,数列{a n}是否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求出通项公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A3.A.4.A.5.B.6.C.7.D8.B.9.B.10.B.11.C12.C.二.填空题:13.答案为:﹣3.14.答案为:15451.15.答案为:16.答案为:③④三.解答题:17.解:(1)若a=﹣1,函数f(x)=|x﹣1|+|x﹣a|=|x﹣1|+|x+1|,表示数轴上的x对应点到1、﹣1对应点的距离之和,而﹣1.2和1.5 对应点到1、﹣1对应点的距离之和正好等于3,故不等式f(x)≥3的解集为{x|≤﹣1.5,或x≥1.5}.(2)由于∀x∈R,f(x)≥2,故函数f(x)的最小值为2.函数f(x)=|x﹣1|+|x﹣a|表示数轴上的x对应点到1、a对应点的距离之和,它的最小值为|a﹣1|,即|a﹣1|=2,求得a=3 或a=﹣1.18.解:(1)∵∴∴(2)由正弦定理得,(a<b,即A<B),所以A=∵∴所以19.解:由已知,∴.∴由于f(t)=t+﹣2在上单调递减,∴当且仅当时,取最小值.故答案为:.20.解:(1)记数列{b n]的公差为d,依题意,(a2﹣a1)(b2﹣b1)=c1,∴(4﹣2)d=2,即d=1,∴b n=2+(n﹣1)=n+1,∴S n==;(2)∵a n=,∴a n+1﹣a n=﹣=(﹣1)n+1,∵c n=2n+n,∴b n+1﹣b n==(﹣1)n+1•(2n+n),∴b n﹣b n﹣1=(﹣1)n•(2n﹣1+n﹣1)(n≥2),b n﹣1﹣b n﹣2=(﹣1)n﹣1•(2n﹣2+n﹣2),b3﹣b2=(﹣1)3•(22+2),b2﹣b1=(﹣1)2•(21+1),当n=2k时,以上各式相加得:b n﹣b1=(2﹣22+23﹣…﹣2n﹣2+2n﹣1)+[1﹣2+3﹣…﹣(n﹣2)+(n﹣1)]=+=+,∴b n=b1++=++;当n=2k﹣1时,b n=b n+1﹣(﹣1)n+1(2n+n)=++﹣2n﹣n=﹣﹣+;综上所述,b n=.21.解:(Ⅰ)∵f(x)﹣x=a(x﹣x1)(x﹣x2),∴f(x)=a(x﹣x1)(x﹣x2)+x,∴f(x)﹣x1=a(x﹣x1)(x﹣x2)+(x﹣x1)=(x﹣x1)[a(x﹣x2)+1],∵,∵a>0∴a(x﹣x1)+1>0x﹣x1<0,∴f(x)﹣x1<0∴f(x)<x1…(Ⅱ)①a>0,ax2+bx+c<1,解集(﹣1,3)且f(x)min>﹣1,∴,∴f(x)=ax2﹣2ax+1﹣3a,∴f(x)min=a﹣2a+1﹣3a>﹣1,∴…②若a<0,则﹣ax2﹣bx﹣c<1解集(﹣1,3)且f max(x)<1,∴,∴f(x)=ax2﹣2ax﹣3a﹣1,∴f(x)max=a﹣2a﹣3a﹣1<1,∴综上述或…22.解:(1)证明:依题意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n,n=1时,a1b1=4﹣1﹣2=1;n=2时,a1b2+a2b1=8﹣2﹣2=4,则b1=1,b2=2,故等式即为b n+2b n﹣1+3b n﹣2+…+(n﹣1)b2+nb1=2n+1﹣n﹣2,b n﹣1+2b n﹣2+3b n﹣3+…+(n﹣2)b2+(n﹣1)b1=2n﹣n﹣1(n≥2),两式相减可得b n+b n﹣1+…+b2+b1=2n﹣1,得b n=2n﹣1,对n=1也成立.则数列{b 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设等比数列{b n}的首项为b,公比为q,则b n=bq n﹣1,从而有:bq n﹣1a1+bq n﹣2a2+bq n﹣3a3+…+bqa n﹣1+ba n=2n+1﹣n ﹣2,又bq n﹣2a1+bq n﹣3a2+bq n﹣4a3+…+ba n﹣1=2n﹣n﹣1(n≥2),故(2n﹣n﹣1)q+ba n=2n+1﹣n﹣2,a n=•2n+•n+,要使a n+1﹣a n是与n无关的常数,必需q=2.即①当等比数列b n的公比q=2时,数列{a n}是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是a n=;②当等比数列b n的公比不是2时,数列{a n}不是等差数列.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三)(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是向量,命题“若,则”的逆命题是()A.若,则B.若,则C.若,则 D.若,则2.已知命题p:∀x∈R,sinx≤1,则¬p为()A.∃x∈R,sinx≥1 B.∀x∈R,sinx≥1 C.∃x∈R,sinx>1 D.∀x ∈R,sinx>13.要从已编号(1~60)的6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导弹中随机抽取6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6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30 B.3、13、23、33、43、53C.1、2、3、4、5、6 D.2、4、8、16、32、484.抛物线x=﹣2y2的准线方程是()A.B.C.D.5.如下图,在半径为1的半圆内,放置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向半圆内任投一点,该点落在正方形内的概率是()A.πB. C.D.2π6.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方程为()A. B. C. D.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的结果是4,则输入的x的值可以是()A.2,4或16 B.﹣2,2或4 C.﹣2,2或16 D.﹣2,4或16 8.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C的实轴长为()A.B.2C.4 D.89.设F1、F2是椭圆E: +=1(a>b>0)的左、右焦点,P为直线x=上一点,△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的离心率为()A.B.C.D.10.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O是原点,若|AF|=3,则△AOF的面积为()A. B.C.D.211.现有五个球分别记为A,C,J,K,S,随机放进三个盒子,每个盒子只能放一个球,则K或S在盒中的概率是()A. B.C. D.12.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与双曲线x2﹣y2=1的渐近线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的方程为()A. +=1 B. +=1 C. +=1 D. +=1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某公司准备投资一个项目,为慎重起见,该公司提前制定了两套方案,并召集了各部门的经理对这两套方案进行研讨,并对认为合理的方案进行了投票表决,统计结果如茎叶图所示,试说明方案比较稳妥的是.14.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则p的值为.15.命题“∀x∈R,ax2﹣2ax+3>0恒成立”是假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16.双曲线=1(a>0,b>0)的两顶点为A1,A2,虚轴两端点为B1,B2,两焦点为F1,F2.若以A1A2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F1B1F2B2,切点分别为A,B,C,D,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7.已知盒中装有仅颜色不同的玻璃球6个,其中红球2个、黑球3个、白球1个.(I)从中任取1个球,求取得红球或黑球的概率;(II)列出一次任取2个球的所有基本事件.(III)从中取2个球,求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18.(1)已知命题p:(x+2)(x﹣10)≤0,命题q:1﹣m≤x≤1+m,m>0,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已知命题p:|a|<2,命题q:一次函数f(x)=(2﹣2a)x+1是增函数,若p∨q为真,p∧q为假,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9.已知三点P(5,2)、F1(﹣6,0)、F2(6,0).(Ⅰ)求以F1、F2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标准方程;(Ⅱ)设点P、F1、F2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P′、F1′、F2′,求以F1′、F2′为焦点且过点P′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0.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为了比较他们的研发水平,现随机抽取这两个小组往年研发新产品的结果如下:(a,b),(a,),(a,b),(,b),(,),(a,b),(a,b),(a,),(,b),(a,),(,),(a,b),(a,),(,b)(a,b)其中a,分别表示甲组研发成功和失败,b,分别表示乙组研发成功和失败.(Ⅰ)若某组成功研发一种新产品,则给该组记1分,否则记0分,试计算甲、乙两组研发新产品的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并比较甲、乙两组的研发水平;(Ⅱ)若该企业安排甲、乙两组各自研发一样的产品,试估计恰有一组研发成功的概率.21.如图,已知圆,Q是圆上一动点,AQ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CQ于点M,设点M的轨迹为E.(Ⅰ)求轨迹E的方程;(Ⅱ)过点A作倾斜角为的直线l交轨迹E于B,D两点,求|BD|的值.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是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M是抛物线C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过M,F,O三点的圆的圆心为Q,点Q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Ⅱ)过点F的直线交轨迹C于A,B两点,交抛物线C的准线l于点M,已知,,求λ1+λ2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D.5.C.6.A.7.C.8.C.9.C.10.B.11.D12.D.二、填空题13.解:首先将茎叶图的数据还原:第一套方案:8 25 20 24 38 41 55 58 64 67 66 73 72 70,第二套方案:6 5 12 14 19 19 21 36 37 42 42 45 54 61,第一套方案在14个部门的经理得票数为681票,第二套方案在14个部门的经理得票数为413票,第一套方案要比第二套方案得票率高得多,故第一套方案比较稳妥,故答案为:第一套方案14.解:由椭圆+=1,可得a2=6,b2=2,∴c==2,∴右焦点F(2,0).由抛物线y2=2px可得焦点.∴=2,解得p=4.故答案为:4.15.解:命题“ax2﹣2ax+3>0恒成立”是假命题,即“∃x∈R,ax2﹣2ax+3≤0成立”是真命题①.当a=0时,①不成立,当a≠0 时,要使①成立,必须a<0或,∴a<0或a≥3故答案为:(﹣∞,0)∪[3,+∞).16.解:∵双曲线的虚轴两端点为B1、B2,两焦点为F1,F2.∴F1(﹣c,0),B1(0,b),可得直线F1B1的方程为y=(x+c),即bx﹣cy+bc=0.∵双曲线的两顶点为A1、A2,以A1A2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F1B1F2B2,∴点O到直线F1B1的距离等于半径,即=a,化简得b2c2=a2(b2+c2),∵b2=c2﹣a2,∴上式化简为(c2﹣a2)c2=a2(2c2﹣a2),整理得c4﹣3a2c2+a4=0.两边都除以a4,得e4﹣3e2+1=0,解之得e2=∵双曲线的离心率e>1,∴e2=,可得e==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7.解:(Ⅰ)从6只球中任取1球得红球有2种取法,得黑球有3种取法,得红球或黑球的共有2+3=5种不同取法,任取一球有6种取法,所以任取1球得红球或黑球的概率得,(II)将红球编号为红1,红2,黑球编号为黑1,黑2,黑3,则一次任取2个球的所有基本事件为:红1红2红1黑1红1黑2红1黑3红1白红2白红2黑1红2黑2红2黑3黑1黑2黑1黑3黑1白黑2黑3黑2白黑3白(III)由(II)知从6只球中任取两球一共有15种取法,其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取法共有9种,所以其中至少有一个红球概率为.18.解:(1)命题p:(x+2)(x﹣10)≤0,∴﹣2≤x≤10,命题q:1﹣m≤x≤1+m,m>0∴1﹣m≤x≤1+m,∵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x∈[﹣2,10],q:x∈[1﹣m,1+m]∴[1﹣m,1+m]⊂[﹣2,10],∴,解得:,当1﹣m=﹣2时,m=3,[﹣2,4]⊂[﹣2,10],∴m=3成立,∴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2)若命题p:|a|<2,则﹣2<a<2,命题q:一次函数f(x)=(2﹣2a)x+1是增函数,则2﹣2a>0,解得:a<1,若p∨q为真,p∧q为假,则p,q一真一假,p真q假时:,解得:1≤a<2,p假q真时:,解得:a≤﹣2,综上:a∈(﹣∞,﹣2]∪[1,2).19.解:(1)由题意可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b>0),其半焦距c=6∴,b2=a2﹣c2=9.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点P(5,2)、F1(﹣6,0)、F2(6,0)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点P′(2,5)、F1′(0,﹣6)、F2′(0,6).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由题意知,半焦距c1=6,,b12=c12﹣a12=36﹣20=16.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0.解:(Ⅰ)甲组研发新产品的成绩为1,1,1,0,0,1,1,1,0,1,0,1,1,0,1,则=,==乙组研发新产品的成绩为1,0,1,1,0,1,1,0,1,0,0,1,0,1,1则=,==.因为所以甲的研发水平高于乙的研发水平.(Ⅱ)记E={恰有一组研发成功},在所抽到的15个结果中,恰有一组研发成功的结果是(a,),(,b),(a,),(,b),(a,),(a,),(,b)共7个,故事件E发生的频率为,将频率视为概率,即恰有一组研发成功的概率为P(E)=.21.解:(Ⅰ)由题意得|MC|﹣|MA|=|MC|﹣|MQ|=|CQ|=2<2,∴轨迹E是以A,C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的左支…∴轨迹E的方程为=1(x)…(Ⅱ)设切线l的方程为y=x﹣,代入=1,消元得x2﹣4x ﹣8=0.设B,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x1+x2=4,x1x2=﹣8所以|BD|==4.22.解:(Ⅰ)∵⊙Q过M、F、O三点,∴Q一定在线段FO的中垂线上,∵抛物线x2=2py的焦点F(0,),O(0,0)∴FO的中垂线为:y=,设Q(x Q,y Q),得y Q=,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得Q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解之得p=2由此可得,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Ⅱ)由已知得直线l的斜率一定存在,由抛物线x2=4y的焦点F为(0,1),准线方程为y=﹣1,所以可设l:y=kx+1,则M点坐标为(﹣,﹣1),设直线l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由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x2﹣4kx﹣4=0∴x1+x2=4k,x1•x2=﹣4,又由,,∴(x1+,y1+1)=λ1(﹣x1,1﹣y1),∴x1+=﹣λ1x1,∴λ1=﹣﹣1,同理λ2=﹣﹣1,∴λ1+λ2=﹣﹣1﹣﹣1=﹣﹣2=0.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四)(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ABC中,A=45°,B=30°,a=10,则b=()A.5B.10C.10D.5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c>d,则a>c B.若ac>bc,则a>bC.若<,则a<b D.若a>b,c>d,则ac>bd3.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a n}为等比数列,a4+a7=2,a5a6=﹣8,则a1+a10=()A.7 B.5 C.﹣5 D.﹣75.若a,b∈R,且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a2+b2>2ab B. C.D.6.数列{a n}中,a1=1,a2=2,a n+2=a n+1﹣a n,则{a n}的前51项和S51=()A.1 B.2 C.3 D.47.在△ABC中,b=3,c=3,B=30°,则a的值为()A.3 B.23 C.3D.28.已知0<x<1,a=2,b=1+x,c=,则其中最大的是()A.a B.b C.c D.不确定9.在△ABC中,cos2B>cos2A是A>B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ω=的取值范围是()A.[﹣,]B.[﹣1,] C.[﹣1,1)D.[﹣,1)11.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且A、B、C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原点O),则S200=()A.100 B.101 C.200 D.20112.设a>0,b>0,且不等式++≥0恒成立.则实数k的最小值等于()A.4 B.0 C.﹣2 D.﹣4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等比数列{a n}中,若a4=5,a8=6,则a2a10=.14.不等式﹣6x2﹣x+2≤0的解集是.15.已知x>0,y>0,x+2y=16,则xy的最大值为.16.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ax+by(a>0,b>0)的最大值为6,则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17.设锐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2bsinA (Ⅰ)求B的大小;(Ⅱ)若,c=5,求b.1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cosB=.(1)若b=4,求sinA的值;(2)若△ABC的面积S△ABC=4,求b、c的值.19.设等差数列{a n}第10项为24,第25项为﹣21.(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S n为其前n项和,求使S n取最大值时的n值.20.关于x的不等式:x2﹣(1+a)x+a>0.(1)当a=2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当a∈R时,解不等式.2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已知acos2+ccos2=b(1)求证:a、b、c成等差数列;(2)若B=,S=4求b.22.已知{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且a1,a3,a2成等差数列.(Ⅰ)求q的值;(Ⅱ)设{b n}是以2为首项,q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 n,当n≥2时,比较S n与b 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A.4.D5.D6.D7.C.8.C.9.C10.D.11.A12.D.二、填空题13.答案为:30.14.答案为:{x|x≥,或x≤﹣}.15.答案为32.16.答案为:三、解答题17.解:(Ⅰ)由a=2bsinA,根据正弦定理得sinA=2sinBsinA,所以,由△ABC为锐角三角形得.(Ⅱ)根据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27+25﹣45=7.所以,.18.解:(1)∵cosB=>0,且0<B<π,∴sinB==.由正弦定理得=,∴sinA===.(2)∵S△ABC=acsinB=×=4,∴c=5.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22+52﹣2×2×5×=17,∴b=.19.解:(1)∵等差数列{a n}第10项为24,第25项为﹣21,∴,解得a1=51,d=﹣3,∴a n=51+(n﹣1)×(﹣3)=﹣3n+54.(2)∵a1=51,d=﹣3,∴S n=51n+=﹣+=﹣(n﹣)2+,∴n=16,或n=17时,S n取最大值.20.解:(1)当a=2时,原不等式化为x2﹣3x+2>0,即(x﹣1)(x ﹣2)>0,解得x>2或x<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2或x<1}.(2)原式等价于(x﹣a)(x﹣1)>0,当a>1时,解得x>a或x<1,故解集是{x|x>a或x<1};当a=1时,不等式化为(x﹣1)2>0,故其解集是{x|x≠1};当a<1时,解得x>1或x<a,故解集是{x|x>1或x<a}.21.解:(1)由正弦定理得:sinAcos2+sinCcos2=sinB,即sinA•+sinC•=sinB,∴sinA+sinC+sinAcosC+cosAsinC=3sinB,即sinA+sinC+sin(A+C)=3sinB,∵sin(A+C)=sinB,∴sinA+sinC=2sinB,由正弦定理化简得:a+c=2b,∴a,b,c成等差数列;(2)∵S=acsinB=ac=4,∴ac=16,又b2=a2+c2﹣2accosB=a2+c2﹣ac=(a+c)2﹣3ac,由(1)得:a+c=2b,∴b2=4b2﹣48,即b2=16,解得:b=4.22.解:(1)由题意可知,2a3=a1+a2,即a(2q2﹣q﹣1)=0,∴q=1或q=﹣;(II)q=1时,S n=2n+=,∵n≥2,∴S n﹣b n=S n﹣1=>0当n≥2时,S n>b n.若q=﹣,则S n=,同理S n﹣b n=.∴2≤n≤9时,S n>b n,n=10时,S n=b n,n≥11时,S n<b n.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五)(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不等式≥0的解集为()A.(﹣1,2]B.[﹣1,2]C.(﹣∞,﹣1)∪(2,+∞)D.(﹣∞,﹣1]∪(2,+∞)2.已知命题p:“∀x∈R,x+1≥0”的否定是“∀x∈R,x+1<0”;命题q:函数y=x﹣3是幂函数,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且q B.p或q C.¬q D.p且(¬q)3.已知在等差数列{a n}中,a2=6,a4=14,则数列{a n}前10项的和为()A.100 B.400 C.380 D.2004.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sinA:sinB:sinC=5:11:13,则△ABC()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5.“a=﹣5”是“直线y=x+4与圆(x﹣a)2+(y﹣3)2=8相切”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函数f(x)=(x2﹣1)2+2的极值点是()A.x=1 B.x=﹣1C.x=1或x=﹣1或x=0 D.x=07.已知数列{a n}满足log3a n+2=log3a n+1(n∈N*)且a2+a4+a6=9,则log(a5+a7+a9)的值是()A.﹣8 B.﹣ C.8 D.8.已知曲线+=1(k∈R)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A.(﹣∞,1)∪(3,+∞)B.(﹣∞,3)C.(1,+∞)D.(1,3)9.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z=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和n,则n﹣m=()A.﹣5 B.﹣6 C.5 D.610.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经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A,AK⊥l,垂足为K,则△AKF的面积是()A.4 B.C.D.811.已知实数4,m,9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A.B.C.或D.或7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g(x)满足f(x)=a x g(x),且f′(x)g(x)<f (x)g′(x),且+=,若有穷数列{}(n∈N*)的前n项和等于,则n等于()A.3 B.4 C.5 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函数f(x)=lnx﹣f′(﹣1)x2+3x﹣4,则f′()=______.14.若点(2,1)是抛物线y2=2px(p>0)的一条弦的中点,且这条弦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p的值是______.15.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离心率为e,最小值为______.16.已知函数f(x)=x3+ax2+2bx+c,函数f(x)在区间(0,1)内取极大值,在区间(1,2)内取极小值,则u=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等差数列{a n}中,a7=4,a19=2a9,(Ⅰ)求{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18.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A﹣3cos(B+C)=1.(Ⅰ)求角A的大小;(Ⅱ)若△ABC的面积S=5,b=5,求sinBsinC的值.19.已知函数f(x)=﹣2x2+lnx,其中a为正常数.(1)若a=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f(x)在区间[2,4]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设抛物线C:y2=4x,F为C的焦点,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1)设L的斜率为2,求|AB|的大小;(2)求证:•是一个定值.21.已知函数f(x)=x3﹣3x2+ax+2,曲线y=f(x)在点(0,2)处的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Ⅰ)求a;(Ⅱ)证明:当k<1时,曲线y=f(x)与直线y=kx﹣2只有一个交点.22.如图,椭圆长轴端点为A,B,O为椭圆中心,F为椭圆的右焦点,且,.(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记椭圆的上顶点为M,直线l交椭圆于P,Q两点,问:是否存在直线l,使点F 恰为△PQM的垂心?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 3.D.4.C 5.A.6.C.7.A.8.D.9.B.10.C.11.C.12.C.二、填空题13.解:∵f(x)=lnx﹣f′(﹣1)x2+3x﹣4,∴f′(x)=﹣2f′(﹣1)x+3∴f′(﹣1)=﹣1+2f′(﹣1)+3,∴f′(﹣1)=﹣2,∴f′()=2﹣2×(﹣2)×+3=7,故答案为:7.14.解:设A(x1,y1),B(x2,y2),则y12=2px1,y22=2px2,两式相减,得(y1﹣y2)(y1+y2)=2p(x1﹣x2),依题意x1≠x2,∴k AB==1,于是y1+y2=2p=2,因此p=1.故答案为:1.15.解: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由题意可得﹣=tan=﹣,即有b=a,c=2a,e==2,则==(a+)≥•2=.当且仅当a=2时,取得最小值.故答案为:.16.解:f(x)=x3+ax2+2bx+c,∴f′(x)=x2+ax+2b,∵函数f(x)在区间(0,1)内取得极大值,在区间(1,2)内取得极小值∴f′(x)=x2+ax+2b=0在(0,1)和(1,2)内各有一个根f′(0)>0,f′(1)<0,f′(2)>0即,画出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如图示:,由,解得:A(﹣3,1),则u=的几何意义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1,2)的直线的斜率,而K AB=,K BC=1,故u∈,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7.解:(I)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7=4,a19=2a9,∴解得,a1=1,d=∴=(II)∵==∴s n===18.解:(Ⅰ)由cos2A﹣3cos(B+C)=1,得2cos2A+3cosA﹣2=0,即(2cosA﹣1)(cosA+2)=0,解得(舍去).因为0<A<π,所以.(Ⅱ)由S===,得到bc=20.又b=5,解得c=4.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25+16﹣20=21,故.又由正弦定理得.19.解:(1)若a=1,则f(x)=3x﹣2x2+ln x,该函数的定义域为(0,+∞),f′(x)=﹣4x+3==(x>0).…当x∈(0,1),f′(x)>0时,函数f(x)=3x﹣2x2+ln x单调递增.当x∈(1,+∞),f′(x)<0时,函数f(x)=3x﹣2x2+ln x单调递减.故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单调递减区间为(1,+∞).…(2)f′(x)=﹣4x+,若函数f(x)在区间[2,4]上为单调递增函数,即在区间[2,4]上,f′(x)=﹣4x+≥0,即﹣4x+≥0在[2,4]上恒成立.…即≥4x﹣.令h(x)=4x﹣,因为函数h(x)在[2,4]上单调递增,所以,即≥,…解之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0.解:(1)依题意得F(1,0),∴直线L的方程为y=2(x﹣1),设直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A(x1,y1),B(x2,y2),联立消去y整理得x2﹣3x+1=0,∴x1+x2=3,x1x2=1.法一:|AB|==•=.法二:|AB|=|AF|+|BF|=x1+x2+p=3+2=5.(2)证明:设直线L的方程为x=ky+1,设直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A(x1,y1),B(x2,y2),由消去x整理得y2﹣4ky﹣4=0.∴y1+y2=4k,y1y2=﹣4,∵═(x1,y1)•(x2,y2)=x1x2+y1y2=(ky1+1)(ky2+1)+y1y2=k2y1y2+k(y1+y2)+1+y1y2=﹣4k2+4k2+1﹣4=﹣3.∴是一个定值为﹣3.21.解:(Ⅰ)函数的导数f′(x)=3x2﹣6x+a;f′(0)=a;则y=f(x)在点(0,2)处的切线方程为y=ax+2,∵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f(﹣2)=﹣2a+2=0,解得a=1.(Ⅱ)当a=1时,f(x)=x3﹣3x2+x+2,设g(x)=f(x)﹣kx+2=x3﹣3x2+(1﹣k)x+4,由题设知1﹣k>0,当x≤0时,g′(x)=3x2﹣6x+1﹣k>0,g(x)单调递增,g(﹣1)=k﹣1,g(0)=4,当x>0时,令h(x)=x3﹣3x2+4,则g(x)=h(x)+(1﹣k)x>h(x).则h′(x)=3x2﹣6x=3x(x﹣2)在(0,2)上单调递减,在(2,+∞)单调递增,∴在x=2时,h(x)取得极小值h(2)=0,g(﹣1)=k﹣1,g(0)=4,则g(x)=0在(﹣∞,0]有唯一实根.∴g(x)>h(x)≥h(2)=0,∴g(x)=0在(0,+∞)上没有实根.综上当k<1时,曲线y=f(x)与直线y=kx﹣2只有一个交点.22.解.(1)如图建系,设椭圆方程为,则c=1又∵即(a+c)•(a﹣c)=1=a2﹣c2,∴a2=2故椭圆方程为(2)假设存在直线l交椭圆于P,Q两点,且F恰为△PQM的垂心,则设P(x1,y1),Q(x2,y2),∵M(0,1),F(1,0),故k PQ=1,于是设直线l为y=x+m,由得3x2+4mx+2m2﹣2=0,又F为△PQM的垂心,则MP⊥FQ,故又y i=x i+m(i=1,2)得x1(x2﹣1)+(x2+m)(x1+m﹣1)=0即2x1x2+(x1+x2)(m﹣1)+m2﹣m=0由韦达定理得解得或m=1(舍)经检验符合条件,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x﹣.河南省2020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六)(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M={x|﹣4≤x≤7},N={x|x2﹣x﹣12>0},则M∩N为()A.{x|﹣4≤x<﹣3或4<x≤7} B.{x|﹣4<x≤﹣3或4≤x<7}C.{x|x≤﹣3或x>4} D.{x|x<﹣3或x≥4}2.已知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正数,且a3•a9=2a52,a2=1,则a1=()A.B.C.D.23.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3=9,S6=36,则a7+a8+a9=()A.63 B.45 C.36 D.274.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y=0,则x,y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q≤1,则x2+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其中真命题为()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在△ABC中,“A>30°”是“sinA>”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必要条件6.设命题P:∃n∈N,n2>2n,则¬P为()A.∀n∈N,n2>2n B.∃n∈N,n2≤2n C.∀n∈N,n2≤2n D.∃n∈N,n2=2n7.在△ABC中,a=2,b=2,B=,则A等于()A.B.C.或D.或8.若x、y满足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A.1 B.﹣C.2 D.﹣59.已知椭圆+=1(m>0 )的左焦点为F1(﹣4,0),则m=()A.2 B.3 C.4 D.910.已知双曲线C:﹣=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A.﹣=1 B.﹣=1 C.﹣=1 D.﹣=111.已知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BF2为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是()A.B.C.D.12.若x,y∈R+,且2x+8y﹣xy=0,则x+y的最小值为()A.12 B.14 C.16 D.1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一)(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若直线的倾斜角为120°,则直线的斜率为()A.B.C.D.2.设m,n是自然数,条件甲:m3+n3是偶数;条件乙:m﹣n是偶数,则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且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点P(a,3)到直线4x﹣3y+1=0的距离等于4,则P点的坐标是()A.(7,3)B.(3,3)C.(7,3)或(﹣3,3)D.(﹣7,3)或(3,3)4.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1B1,BB1的中点,则D1E与CF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在直线()A.AD上B.B1C1上C.A1D1上D.BC上5.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A.B.C.D.6.已知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的高与球的直径相等,则圆柱的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是()A.6:5 B.5:4 C.4:3 D.3:27.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若m∥l,且m⊥α,则l⊥α;②若m∥l,且m∥α,则l∥α;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④若α∩β=m,β∩γ=l,α∩γ=n,且n∥β,则m∥l.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8.在圆x2+y2﹣2x﹣6y=0内,过点E(0,1)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和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B.C.D.9.直线x﹣y+m=0与圆x2+y2+2y﹣1=0有两个不同交点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A.﹣3<m<1 B.﹣2<m<0 C.﹣4<m<2 D.﹣2<m<110.如图,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序号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过A1点可作条直线与直线AC和BC1都成60°角()A.1 B.2 C.3 D.412.在矩形ABCD中,AB=4,BC=3,沿AC将矩形ABCD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AC ﹣D,则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πB.πC.πD.π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命题“若实数a满足a≤2,则a2<4”的否命题是命题(填“真”、“假”之一).14.对于一个底边在x轴上的正三角形ABC,边长AB=2,采用斜二测画法做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15.一条直线经过P(1,2),且与A(2,3)、B(4,﹣5)距离相等,则直线l为.16.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分别在底边长为4的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则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第17题10分,其余各题每题1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两直线l1:ax﹣by+4=0,l2:(a﹣1)x+y+b=0,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b 值(1)l1⊥l2,且直线l1过点(﹣3,﹣1);(2)l1∥l2,且直线l1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且PA=PD=AD,E、F分别为PC、BD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AD;(2)求证:面PAB⊥平面PDC.19.已知圆M:x2+y2﹣4y+3=0,Q是x轴上动点,QA、QB分别切圆M于A、B两点,(1)若|AB|=,求直线MQ的方程;(2)求四边形QAMB面积的最小值.20.已知△ABC三边所在直线方程为AB:3x+4y+12=0,BC:4x﹣3y+16=0,CA:2x+y ﹣2=0,求:(1)∠AB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2)AB与AC边上的中位线所在直线方程.21.已知三棱柱ABC﹣A′B′C′中,面BCC′B′⊥底面ABC,BB′⊥AC,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A′=3,E,F分别在棱AA′,CC′上,且AE=C′F=2.(Ⅰ)求证:BB′⊥底面ABC;(Ⅱ)在棱A′B′上找一点M,使得C′M∥面BEF,并给出证明.22.已知圆C:x2+(y﹣3)2=4,一动直线l过A(﹣1,0)与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l与直线m:x+3y+6=0相交于N.(Ⅰ)求证:当l与m垂直时,l必过圆心C;(Ⅱ)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Ⅲ)探索是否与直线l的倾斜角有关,若无关,请求出其值;若有关,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C.4.B.5.D.6.D.7.B.8.B.9.C 10.D.11.C.12.C.二.填空题13.解:命题的否命题为:“若实数a满足a>2,则a2≥4”∵a>2∴a2>4∴a2≥4∴否命题为真命题故答案为:真14.解:如图所示,A′B′=AB=2,O′C′==,作C′D′⊥x′,则C′D′==.∴其直观图的面积===.故答案为:.15.解:①当所求直线与AB平行时,k AB==﹣4,可得y﹣2=﹣4(x﹣1),化为4x+y﹣6=0;②当所求直线经过线段AB的中点M(3,﹣1)时,k==﹣,可得y﹣2=﹣(x ﹣1),化为3x+2y﹣7=0.综上可得所求直线方程为:4x+y﹣6=0;或3x+2y﹣7=0.故答案为:4x+y﹣6=0;或3x+2y﹣7=0.16.解: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正三角形,边长为4,△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F为斜边,设DF长为x,则DE=EF=,作DG⊥BB1,HG⊥CC1,EI⊥CC1,则EG==,FI==,FH=FI+HI=FI+EG=2,在Rt△DHF中,DF2=DH2+FH2,即x2=16+(2)2,解得x=4.即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4.故答案为:4.三.解答题17.解:(1)∵两直线l1:ax﹣by+4=0,l2:(a﹣1)x+y+b=0且l1⊥l2,∴a(a﹣1)+(﹣b)×1=0,即a2﹣a﹣b=0,又∵直线l1过点(﹣3,﹣1),∴﹣3a+b+4=0,联立解得a=2,b=2;(2)由l1∥l2可得a×1﹣(﹣b)(a﹣1)=0,即a+ab﹣b=0,在方程ax﹣by+4=0中令x=0可得y=,令y=0可得x=﹣,∴=﹣,即b=﹣a,联立解得a=2,b=﹣2.18.证明:(1)连接AC,由正方形性质可知,AC与BD相交于BD的中点F,F也为AC中点,E为PC中点.所以在△CPA中,EF∥PA,又PA⊂平面PAD,EF⊄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2)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面ABCD=AD⇒CD⊥平面PAD⇒CD⊥PA正方形ABCD中CD⊥ADPA⊂平面PADCD⊂平面ABCD又,所以PA2+PD2=AD2所以△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即PA⊥PD.因为CD∩PD=D,且CD、PD⊂面PDC所以PA⊥面PDC又PA⊂面PAB,所以面PAB⊥面PDC.19.解:(1)圆M:x2+y2﹣4y+3=0,即x2+(y﹣2)2=1,圆心M(0,2),半径r=1.由+MN2=r2=1,求得:MN=.由BM2=MNMQ,求得MQ=3.设Q(x0,0),则=3,即x0=±.所以直线MQ的方程为2x+y﹣2=0 或2x﹣y+2=0.(2)易知,当MQ取得最短时,四边形QAMB面积的最小值,即Q与O重合,此时,QA=,即四边形QAMB面积的最小值为1×=.20.解:(1)由求得,可得点B的坐标为(﹣4,0).设∠ABC的内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则=,即=.求得k=,或k=﹣7.由题意可得,∠ABC的内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斜率k应在BA、BC的斜率之间,故取k=,故∠AB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0=(x+4),即x﹣7y+4=0.(2)由,求得,可得点A的坐标为(4,﹣6),故线段AB的中点D的坐标为(0,﹣3),再根据AB与AC边上的中位线所在直线的斜率等于BC的斜率,故AB与AC边上的中位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3=(x﹣0),即4x﹣3y﹣9=0.21.(Ⅰ)证明:取BC中点O,因为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O⊥BC,又因为面BCC'B'⊥底面ABC,AO⊂面ABC,面BCC'B'∩面ABC=BC,所以AO⊥面BCC'B',又BB'⊂面BCC'B',所以AO⊥BB'.又BB'⊥AC,AO∩AC=A,AO⊂面ABC,AC⊂面ABC,所以BB'⊥底面ABC.(Ⅱ)显然M不是A',B',当M为A'B'的中点,使得C'M∥面BEF.证明:过M作MN∥AA'交BE于N,则N为中点,则MN=(A'E+B'B)=2,则MN=C'F,MN∥C'F,所以四边形C'MN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M∥FN,C'M⊄平面BEF,NF⊂平面BEF,所以C'M∥面BEF.22.解:(Ⅰ)∵直线l与直线m垂直,且,∴k l=3,又k AC=3,所以当直线l与m垂直时,直线l必过圆心C;(Ⅱ)①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易知x=﹣1符合题意,②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即kx﹣y+k=0,因为,所以,则由CM==1,得,∴直线l:4x﹣3y+4=0.从而所求的直线l的方程为x=﹣1或4x﹣3y+4=0;(Ⅲ)因为CM⊥MN,∴,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易得,则,又,∴,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则由,得N(,),则,∴=,综上,与直线l的斜率无关,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