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群书治要》有感

合集下载

群书治要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群书治要是指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来治理国家、塑造社会的一种方法。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十分流行,并且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对群书治要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群书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于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在古代,读书是一种崇高的修道行为。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提升自己修养的方式。

通过阅读,人们能够开拓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对于治理国家和社会而言,这些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才能够了解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理论,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和社会的策略和方法。

其次,群书治要强调了人文关怀和道德修习的重要性。

在古代的绅士儒者中,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学术上的成就,更是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来磨砺自己的道德品质。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培养人的情感修养和同情心,增强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

对于治理国家和社会而言,这些品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有道德感和同情心的领导者,才能够体谅民众的疾苦,倾听民众的呼声,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措施。

再次,群书治要体现了对于人际关系和交流的重视。

在古代,读书是一种社交活动。

人们常常聚在一起,共同品读书籍,讨论书中的内容和思想。

通过这样的交流,人们不仅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还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互相支持和互助的人际关系。

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和交流同样不可或缺。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合作和团结。

最后,群书治要提醒我们要保持学习的姿态和谦虚的态度。

古代儒者认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也学不完。

因此,无论读了多少书,我们都不能自满和自傲,而应该保持谦虚的姿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治理国家和社会同样需要谦虚的态度。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自以为是,而应该虚心地倾听不同的声音和建议,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群书治要第15集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第15集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第15集心得体会总的来说,此次的寒假学习收获颇丰。

最大的感触是一个词语:人心!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人都是会变得啊!这样的事例在古代现实中屡见不鲜。

《群书治要》第十五卷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论是高官显贵,或者是贩夫走卒,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其底线,如果连底线也没有那将毫无意义可言。

就像世界杯期间的苏亚雷斯咬人事件一般,为什么呢?因为他突破自己原则与底线,出格而且违法,并不能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只能让国家和球迷蒙羞;再比如上周北京女孩坐地铁被摸事件,她长相甜美又温柔,本应受到乘客们的喜爱,但她却采取极端行为来报复男子对她的骚扰,从而导致整车人的不安全感急剧飙升,还引发热议。

而像《战狼2》电影里所描述的现象更加明显:富二代公子哥开着超跑打劫,年轻小伙只身反抗,英勇牺牲……在学习了《群书治要》之后,我认识到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当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挫折磨砺,脚踏实地、敢于担当,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工作和生活,在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严字当头,保持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优秀的传统美德,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离不开每位同胞的共同努力。

通过近日观看《江山如此多娇》纪录片,体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感觉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年,必须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

我认真听讲座,积极参与互动环节,特别是李幼斌老师带领大家回顾红色历史,聆听感人故事,激励自己要牢记历史,坚定信念,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书治要读后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读后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读后心得体会篇一:《群书治要360》读后感诚信谦虚正己——《群书治要360》读后感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长安传承百年,正是以长安精神为载体,锤炼百年的精、气、神,凝聚为长安领先文化,历经坎坷与挫折,在历史的浴火重生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今汽车行业里中国品牌的领头羊。

可以说,文化就是长安的生命,文化就是长安的力量之源。

品读《群书治要360》一书,让笔者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体会。

《群书治要360》一书整理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它汲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每一篇、每一节都犹如一场文化盛宴。

书中关于诚信、谦虚、正己的阐述对于当前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具有借鉴意义。

一、“诚信文化”建设“诚信为本,信誉至上”,这是企业经营的生存之道。

《群书治要360》中提到:“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君子能坚守信义,因为一旦不守信义,那么一生的作为都将被世人所否定和唾弃。

同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存之道也离不开诚信。

因为不诚信经营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关门的案例数不胜数,这其中不乏实力雄厚、几代传承的老店。

以XX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为例,一个同样历经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的三鹿集团,因为不诚信经营而顷刻间毁于一旦。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值得警惕和思索的教训。

而长安汽车在近期CS35机油乳化事件中的表现,正是坚持了“客户为尊、员工为本、诚信敬业、持续改善”的领先文化价值观,使得长安汽车赢得了口碑,赢得了市场。

这深刻地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保持诚信经营,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企业,才能长久地得到人们的认可。

所以,我们要把“诚信”文化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臵。

如加强“诚信”文化的内外部宣传。

对内,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文化”的宣讲和贯彻,形成公司内部的“诚信”氛围;对外,以服务为突破口,加强“亲情服务”建设,赢得市场口碑,树立企业诚信形象。

群书治要欲不可纵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欲不可纵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欲不可纵心得体会群书治要是一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以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智慧。

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不拘一格,广纳众长,超越单一领域的限制,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充实的阅读体验。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群书治要正是一个应对之道。

因为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籍,都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几乎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专业书籍。

而使用群书治要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应对这种挑战,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和质量。

首先,群书治要能够多元化地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通过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和专业知识,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无论是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书籍,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观点和见解,增加我们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其次,群书治要能够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我们可以获得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读一本经济学中的书籍,了解到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通过读一本心理学中的书籍,了解到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人的行为。

第三,群书治要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从而培养我们的辨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我们可以学会客观地评价不同观点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群书治要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思想,从而激发我们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书籍中获取灵感,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尽管群书治要有着诸多优点,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时,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避免盲目跟风,不假思索地涉猎太多书籍,导致消化不良。

群书治要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心得体会群书治要心得体会读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自己的素养。

而群书治要则更进一步,提出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观点,强调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重要性。

通过读群书治要,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并有以下几个心得体会。

首先,群书治要强调了团队的凝聚力是一个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可以产生更好的工作效果,提高员工的幸福感,还可以减少内耗和不愉快的工作氛围。

通过读书的形式,集思广益,将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

其次,群书治要的核心理念是合作。

合作可以让人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群书阅读,我们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开阔自己的思维方式。

而团队的智慧则比个人的智慧更加有力,因为每个人的专业领域和视角不同,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再次,群书治要鼓励个体的自我提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只有通过个人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为团队做出贡献。

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培养个人能力和素养的方式。

通过不断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团队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群书治要提醒我们要相信团队的力量。

团队合作可以使我们的达到更大的成就。

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我们可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不再孤单。

团队的力量能够激发我们的潜力,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完成目标。

总之,群书治要是一本关于团队合作与集体智慧的宝典。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和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尊重每个人的差异和特长,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就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我会将这种合作精神贯穿在自己的行动中,为团队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群书治要心得体会范文(12篇)

最新群书治要心得体会范文(12篇)

最新群书治要心得体会范文(12篇)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还可以为他人提供经验和借鉴。

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和灵感。

群书治要的心得体会第一段:引言(150字)群书治要是指通过丰富阅读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智慧的方法。

这个方法被广大读书爱好者倡导和推崇,因为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极高的效益。

在个人经历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群书治要的神奇力量,从中汲取到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以下是我对群书治要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不同领域的书籍(250字)群书治要的第一条经验是广泛阅读,尤其是不同领域的书籍。

通过阅读多种类、多领域的书籍,我们可以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读历史类书籍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的规律;在读科学类书籍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奥秘和科学的方法。

不同领域的书籍相互补充和交融,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全面和多角度的思考。

第三段:有目标地阅读(250字)群书治要的第二条经验是有目标地阅读。

在广泛阅读的同时,我们也要有目标地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指对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深度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在有目标地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和权威的书籍作为引导和依据,这样可以更加科学和系统地学习。

有目标地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段:阅读与实践相结合(250字)群书治要的第三条经验是阅读与实践相结合。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实践则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途径。

只有将阅读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思考并及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只有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才能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阅读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第五段:持之以恒,不断学习(300字)群书治要的第四条经验是持之以恒,不断学习。

群书治要致富理财的秘诀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致富理财的秘诀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致富理财的秘诀心得体会
一部《群书治要》,半部论语,道尽了中华五千年来关于理财致富、家庭和睦以及修身养性的秘诀。

人们常说:看得懂《孙子兵法》可知战争之胜败;读得透《三十六计》可明处世之策略……而今天我想谈的却不是军事与谋略上的绝学,更非历史或政治上的真谛,而是一个很平凡也很简单的问题——如何使用《群书治要》这本书?为什么要学习它呢?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那些商界精英才会去读书。

其实,读书无分贵贱。

当然对于某些名利欲极强,又没有太多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门深奥技术的高级白领或金融工作者等,除外。

但作为普罗大众(就像古代文盲居士所言)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方式,因此我建议您最好每日抽出点空闲坐到电脑前翻开几页,仔细品味里面蕴含着先哲智慧结晶后再从头至尾完整地将全篇读过两遍左右即可!切记别囫囵吞枣似读!另外请务必牢固树立起良好的第二课堂意识哦~否则恐怕连同你已经吸收进体内
消化成长壮大的各种营养素也被丢弃掉喽!现举例说吧.假设《红楼梦》放置桌边久未动笔涂鸦润色(也许早忘光)突发奇思妙想灵感爆棚写
了篇短小优美散句,且字迹清秀赏析俱佳情节引人入胜配图亦栩栩如生让旁观路人赞叹啧舌拍案称快热泪盈眶惊呼:唉呀妈啊,果然乃神
仙手段!哎呦喂~幸亏老祖宗留给咱们偌大块肥沃土壤和丰厚遗产供
吾辈安享晚年哇哈哈哈-_- b
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呢?答曰∶司马温公曰:此贾谊之流也~^ o^
不错嘛瞧把俺家宝贝女儿乐滴鼻涕泡一串接一串的~嘿
嘿;-)(*^__^*)嘻嘻…正确回复正版答案便可获赠【乾隆皇帝】御赐牌匾一副!恭喜亲爱哒朋友终于解决啦诸位眼巴巴望穿秋水盼星星念月亮熬油费火煎苦海无涯救赎生命理财脱贫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终南捷径的疑难杂症啦!哈耶!!。

群书治要读后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读后心得体会

群书治要读后心得体会上周细读一本名曰《群书治要》的书,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久久不能入眠。

这本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的。

李世民在627年即位以后,用贞观为年号。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贞观时期的中国,繁荣强盛,是当世的强国。

李世民在16岁就跟从父亲左征右伐,平定骚乱。

27岁即位的他自觉念书不多,治国经验不足,遂设立谏官职,鼓励群臣进谏,评评他的决策过失。

同时,他命令谏官魏征和虞世南等人,整理历代帝王治国史料,撷取四史六经,诸子百家论说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要,编辑成书。

从五帝至晋代,共1万零400多部,8万多卷古籍中,掏出50余万言,编成《群书治要》,成为治国宝典。

太宗自己天天阅读,学习修身进德,利世济民之道。

可惜此书在宋初已经失传,《宋史》也没记载。

幸亏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期日本僧人手写的《群书治要》全帙。

在清乾隆六十年,由日本人送回中国。

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台湾别离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

这本书记录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的智慧、方式、经验和效果,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咱们的官员们应该人手一册,作为参考和借鉴。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对这两位贤君忠臣应该不会陌生;但许多没念过中国史的新生代,连中国历朝名称都说不出,更不会知道魏征是何许人也。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他的胆识超群,胸怀大志,唐太宗委任他为谏议医生,以后又提拔他当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

魏征能够勇于直谏,即便龙颜盛怒,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妥协。

他说:“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唐太宗励精图治,常常召见他,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斗胆进谏,在任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包括“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等;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可能采用。

魏征身后,太宗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群书治要》有感
《群书治要》成书于唐贞观初年,在经历了数年的隋唐战乱后,大唐王朝社稷初建,百废待兴,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借鉴历代圣贤良训以开创贞观盛世,下令由魏征等人编辑了此书。

自此,《群书治要》连同他所开创的大唐盛世一起影响了后世一千三百多年,时至今日,此书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书分为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个章节,编辑了自唐以前历代经、史、子之精要。

概览此书,处处能看到令人警醒的妙言良训,日读三遍,自省吾身,受益良多。

今日稍作读后感,与大家共勉。

书中教化我们,作为帝王或者领导,应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为基础,严格控制自己的私欲,避免奢侈横行,导致仁义废弛。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即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欲速则不达”,凡事不可鲁莽猛进,应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张弛有度,科学发展,避免大跃进式的脱离实际的发展。

做事是这样,做人修身亦是如此。

“夫利,百物之所生,天地之所载,而有专之,其害者甚多”深刻揭示出了独霸和垄断之危害无穷,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出现,必招致民怨,严重者可能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这与当下中央先稳定再发展的政策可谓古今呼应,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尚书》“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于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警示我们迷恋女色,大肆吃喝,豪宅歌舞,沉迷于此,没有不亡国的。

这对于当下反腐败政策制
定者和执行者无疑增强信心和坚定决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贤用能,唯才是举;拒绝谗言,善纳忠言;面对严峻的国际风云,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

只有这样,才能国昌家盛。

作为臣民或者下属,应立节尽忠,劝谏举贤《韩子》曰:“忠臣之举贤也,不避仇讎;其废不肖也,不阿亲近”,就是说忠臣推举贤能的人,不避仇怨,罢戳不肖的人,不偏袒亲近。

他们始终能秉公执事,恪守底线,珍惜名节,尽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有作为,有担当,推举贤能,远离庸腐,生前身后,清白名节。

万不可,贪图享乐,腐化堕落,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让祖宗蒙羞,子孙无颜的悲哀下场。

撇开身份,单就一个人,在贵德修身方面,我们应崇尚高尚的道德,弘扬道义;尊敬父母长辈,爱护子孙晚辈,尊老爱幼,上行下效,家庭和睦;坚持仁义诚信,仁义做人,诚信做事;胸怀坦荡大度,为人谦虚低调;交友谨慎无私;做学问认真有恒,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孔子家语》曰:好学近于智,力行近于仁,知耻近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矣。

智、仁、勇三者依一而惯,启发甚大。

然而令我们痛心的是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并没有很好的践行这一准则。

马路上遇到老人跌倒,冷眼旁观,无人搀扶;佛山小悦悦,被过往车辆轮番碾压,无人问津,最后被一位大家都稍带不屑却内心善良的清洁工从血泊中抱起。

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但一直不能引起社会的重视,人情的冷漠,社会的残酷,道德的沦丧,智、仁、勇在哪里?智者,伸出援手以助
他人而不伤害自己;仁者,富有同情且乐于施助;勇者,挺身而出,担当正义,弘扬美德。

希望全社会多一些智者、仁者、勇者,这样当我们被问及“你幸福吗?”类似的问题时,不至于无奈的说“我姓王”。

我们的中国梦不至于在道德沦丧中变为空有的无力之口号。

《周易》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应效法天道,奋发图强,永不止息。

取法大地,以深厚德行来容载万物。

平时我们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修养和素养,自强不息,用过硬的本领立于天地间,厚德载物,以高尚的道德追求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百善孝为先,只有上行下效,身体力行,才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关于仁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只要人人能做到克己复礼,兼听明,偏听暗,合适时机做恰当的事,三思后行,谨言慎行,说书办事有礼有节,就不会产生这许多的不和谐及悲剧。

《尚书》说:“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积德行善的人,心定神闲而一天比一天更喜悦快乐,则然会心明神达;作假造恶的人,心思费尽却一天比一天更窘迫困苦。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言有物,行有恒”,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做人做事,以诚信立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三思后行。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这要求我们应宽宏大量,容纳别人无意之过失,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我以为,有些事可以容,有些事坚决不能容。

比如食品安全等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行为,坚决不可容忍,应从严从重打击,一经发现,顶让其倾家荡产,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法律代价。

对于贪污腐败案件,绝不姑息手软,从严查处,澄清吏治,清明政治,永葆党的战斗力和青春活力。

对在中央“八项纪律”之下公然顶风作案,公款大吃大喝者,应当头棒喝,从严惩戒,以儆效尤,使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活到老学到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内外修养品性,激发创造力,形成战斗力,奋发有为,勇创佳绩。

《群书治要》全书高屋建瓴,立意高远,读来发人深省,似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疑云顿逝而又振聋发聩。

当权者,居庙堂之高,可以此自我警醒,警钟长鸣;平民百姓,可作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之良书。

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职业者,均可活学活用。

今后,这本书我将长期研习,以求在人生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道路上给予我更大的精神支持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