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前言过程检验是指在产品加工或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指导书旨在对过程检验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指导检验人员进行准确、有效的过程检验工作。

二、过程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1.目的:过程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加工或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次品率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2.重要性:过程检验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检验,可以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过程检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基本内容(1)工艺参数检验:检验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2)材料检验: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如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

(3)过程环境检验:检验生产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洁净度、湿度、温度等。

(4)设备设施检验:检验生产设备和设施的性能是否正常,如自动化程度、精度等。

(5)操作人员检验:检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2.方法(1)抽样检验: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根据统计学原理判断产品质量的合格率。

(2)临时检验:针对特定情况,对产品进行临时检验,以保证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3)自检互检:操作人员自主完成工作后,进行自我检验和互相检验,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现场检验:在生产现场进行检验,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供及时反馈和调整。

四、过程检验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检验目标和内容: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关键环节和检验内容。

(2)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内容和方法,准备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压力计、电子秤等。

(3)培训检验人员: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检验方法和要求,熟悉检验设备和工具的操作。

2.进行检验(1)按照检验计划和流程进行检验,确保操作的全程追踪和记录。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管理号:版本号:第1版实施日期修订日期xxxxxxx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受控状态发放号发放日期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1目的按注册产品标准要求对xxxxxxx生产过程中的检验进行详细的规定,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xxxxxxx生产组装过程的检验3职责3.1质检部负责各具体操作程序的制定。

3.2质检人员负责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检验,质检部经理监管。

4操作规程4.1抽样方法按照GB/T2828标准,对提交的产品批进行抽样。

并在进货检验报告中记录抽样方案。

4.2检品名称:xxxxx(PC)4.2.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 外观印刷清晰、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缺件、破损,穿刺部位锋利密封性不漏气4.2.2检验方法a)外观:目测b)部件:目测c)密封性:冲吸泵?4.3检品名称:XXXX(PC)4.3.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 外观印刷清晰、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缺件、破损,穿刺部位锋利密封性不漏气4.3.2检验设备和仪器:冲吸泵4.3.3检验方法a)外观、部件:目测b)密封性:冲吸泵?质检部xxxxxxx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管理号:版本号:第1版页码:3/54.4检品名称:XXXX(ABS)4.4.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 外观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缺件、破损4.4.2检验方法a)外观:目测b)部件:目测4.5检品名称:XXXX(ABS)4.5.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 外观印刷清晰、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缺件、破损4.5.2检验设备和仪器:4.5.3检验方法a)外观:目测b)部件:目测4.6检品名称:XXXX4.6.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 外观印刷清晰、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缺件、破损组装1.气腹针针外管长度应可以盖住气腹针针孔;2.阀芯箭头方向与阀体平行4.6.2检验方法a)外观:目测b)部件:目测c)组装:目测4.7检品名称:ABSXXXXXX4.7.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外观印刷清晰、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缺件、破损组装1.穿刺指示标志指示为“OFF”2.刀片需在刀头内部4.7.2检验方法a)外观:目测b)部件:目测c)组装:目测4.8检品名称:XXXXX4.8.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 外观无炼入异物、无纤维毛发部件完整、无破损4.8.2检验方法a)外观:目测b)部件:目测4.9检品名称:包装盒4.9.1检验项目及限度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水平AQL完整度见附件封口封口完整、无破损、裂痕;封口处平整、无异物、纤维、毛发4.9.2检验方法c)完整度:目测d)封口:手感、目测、渗漏5、相关文件6、记录质检部xxxxxxx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管理号:版本号:第1版页码:5/56.1过程检查记录。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4.1.物料入场检验1.1人员及职责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1.2.1从仓库领取装配所需的物料。

1.2.2清点物料数量,分配物料给各个工位。

1.2.3检查物料的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2.1自检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11件举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4巡检是出产过程中,检验员对出产出的产品举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举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避免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

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

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零丁存放,举行集中同一处理。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明确公司半成品灌、包装过程检验规范,确保成品品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客户手中,特制定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产品的批量生产,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半成品灌、包装过程品质控制。

3. 解释检验流程:首检/巡检。

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任何批次半成品灌、包装过程均分两个步骤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 内容4.1首件检验4.1.1各生产车间在批量投产前,当班首件(包括设备更换、修理后及工艺参数改变,包装批号变更,使用的半成品批号变更、班组人员更换)时都必须在各工艺参数调整稳定并且都符合BOM(物料清单)表文件、生产作业指导书、标样规定要求后,自检及互检合格后,首件送给品质部进行检查。

4.1.2首件检查待确认样品车间组长负责进行标识,IPQC在接到首件后必须马上(在五分钟内)安排首件检查,以免耽误生产。

4.1.3考虑到首件检的时效限制,气密性试验及理化、卫生指标另行检验。

4.1.4品质部IPQC严格按照标样/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进行检查,仅当所有的外观及功能性项目检查合格后才可判定首件检查结果合格,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首件确认表上,并确认首件检验记录表上必须明确记录该包装批号,及与其对应所使用的所有装配半成品批号,以保证从装配到包装过程批号的可追溯性。

4.1.5 首件检查合格后,即时回复生产线可进行批量灌/包装。

4.1.6首件检查不合格时,品质部IPQC必须马上(在五分钟内)反馈给生产车间并在首件确认表上好记录,生产车间必须重新调整好工艺参数后重新送样检查,品控部IPQC应重新填写首件确认表记录。

4.1.7同一批成品的灌、包装过程分段先后报检,先后检验、先后签复。

4.1.8 生产部接责任检验员签复的《装配首件确认表》和《包装首件确认表》后区别其确认段对应批量作业。

4.1.9 如果没有经过首件检查合格,生产车间就擅自投入生产,并因此而产生的不合格品,生产车间必须负全部责任。

生产过程检验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指导书1. 简介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生产过程检验的操作指南,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生产过程检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符合标准要求。

2. 检验过程生产过程检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检验设备是否完好,准备好检验所需的样品和相关记录表格。

2.样品抽取:从生产线中随机抽取样品,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生产批次。

3.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相关标准,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

例如,对于食品行业的生产过程检验,可能包括感官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4.检验方法:根据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确保检验方法准确、可重复,并遵守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5.数据记录与分析: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进行记录,并分析其原因。

6.结果判定:根据产品标准要求和检验结果,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相关记录。

7.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保存。

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以及相关图表和结论。

3. 检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进行生产过程检验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和注意事项:•抽样方法:抽样要随机、均匀,以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生产批次。

同时,避免抽样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

•检验方法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在选择检验方法时,要考虑准确度、可靠性和操作简便等因素。

•设备校准和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准确测量。

•数据记录:检验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使用标准的记录表格,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异常处理:当发现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时,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下相应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要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规定和程序,确保检验的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

22制作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22制作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XXXX饼业有限公司
标题
制作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
SCB-OS-022
页次
1∕1
制订部门
生产部
版次
A01
制订日期
1.目的:规范生产操作,及时纠正或预防不良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范围:凡公司所有产品生产制作、包装过程检验均适用。
3.定义:无
4.作业内容:
1、品质部IPQC人员负责各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发现问题时即时通知该部门改正。
2、定点定时检查:如对面包组、蛋糕组等部门半产品的检查或抽检。
①检查各种馅料、餐料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面种的发酵、松弛程度;
③检查每个面团的重量是否达到要求;
④检查成型后的面团的外观形状;
⑤检查发酵完成的半成品是否合乎要求;
⑥检查发酵房的温度和湿度是否达到要求;
⑦检查出炉产品的色泽、大小、外观、口味是否合格;
……
5、检验各工序是否连续进行,内外包装是否与半成品或成品能防止交叉污染。
6、工具使用前应清洗或消毒,切生、熟餐料的刀具要严格分开。
7、检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剩余餐料是否及时冷藏或冷冻。
8、填写记录:将发现的不良情况如实记录在相关记录本上。
5.相关表单:
《IPQC检验报告》、“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⑧检查包装是否合格;
……
3、检查员工是否按相应标准或规范操作,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不良品或不合格品的出现。
4、制作过程抽查:
①检查工作台卫生条件是否合格;
②检查各种工具、器具、设备清洁度;
③检查员工个人卫生状况;
④检查操作是否规范;
⑤检查工作环境卫生情况;
⑥检查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Process n Work n1.PurposeXXX the control of product quality on the n site。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ce potential quality risks。

and ensure that the product quality is in a controlled state during the n process.2.Scope of nXXX for all products of the company.3.n BasisProduct drawings。

n ns。

samples。

assembly processes。

and other product n documents.4.n res4.1.Material Receiving n4.1.1 XXX and ResponsibilitiesXXX。

and distributing XXX.4.1.2 Specific Work Content4.1.2.1 XXX.4.1.2.2 XXX materials。

XXX.4.1.2.3 Inspect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s。

including ns。

appearance。

consistency。

performance。

etc。

After the XXX correct。

assembly can begin.ponent Assembly n4.2.1 nAfter the XXX assembly。

they conduct self-XXX。

they conduct n one by one。

Only when all are correct。

can it flow to the next process.If XXX some parts。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保证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通过规定的检验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与特性(包括顾客需求)的产品。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

3.0定义3.1首件确认:按规定对生产线的每批订单首件进行检查确认。

3.2自检: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和工序制品的自主检查。

3.3制程全检:LQC对生产的在制品进行100%的检查动作。

3.4巡检:IPQC在生产现场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的检验和监督。

4.0权责4.1生产单位:负责自检工作,并同品保单位一道做好首件品确认。

4.2品保单位:负责首件确认、制程巡回检查,以及工序在制半成品、成品的抽检。

5.0作业内容5.1首件确认5.1.1IPQC依据产品承认书、检验规范、BOM、工程样品等相关标准,对每批订单、生产过程中因换线、换机种以及换工装、设备调整或重大质量异常纠正后等改变条件后生产的产品做首件确认,首件检查完成时间正常情况下不能超过二十分钟,确认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中。

5.1.2首件检查合格时,由IPQC在首件上签名确认并展示于生产线前端,作为生产样本,同时通知生产单位可量产。

5.1.3首件检查不合格时,IPQC指出不合格部位,要求其改善。

重新加工首件,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开始下线到最终确认合格的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暂时作标识/隔离,待分析原因后视不合格影响程度作特收或全检或重工处理。

5.1.4新产品第一次试量产的首件确认必须会同研发、品保、生产等一同到现场进行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1.5经确认合格之首件,当批生产完后,由IPQC收回与当批首件检验报告存档,保存期限为两年,到期后统一报废处理。

5.2自主检查生产车间作业员要在生产中进行100%自主检验。

自主检查中作业员如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向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寻求改善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老化
接通电源,按下开关至锁定状态,转速匀速上升至最大转速,头壳内无异常噪声,机壳内部没 有异常声响,如擦铁、振动、轴承音、风声等,无明显大火花 自锁按扭伸缩灵活,无卡滞现象;开关伸缩灵活,调速按扭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开关自锁 按扭灵活锁-弹5次 电压为4000V,泄漏电流1mA,3S内不发生击穿
过程检验指导书
序号 工序名称 气动螺钉刀扭矩调整为0.5-0.8N.m 1 头壳内轴 压三轴承工装上放入6003轴承和两滚针,工装上模卡入沾有油脂的油封,头壳放入 承的压装 工装,并双手按下按扭,把各轴承压到位。头壳无磕碰划伤,漆膜明亮,无缺漆, 无漆瘤,无毛刺等缺陷。压制油封后,检查油封面要求低于头壳头部表面 气压机调整为0.8MPa 2 压输出轴 壳和输出轴依次放入工装,并按下按扭,把输出轴压到位。在头壳6003轴承外卡上 并装齿轮 φ 35卡簧和φ 17卡簧,在输出轴上装上5*12平键,并装入大齿轮,卡上φ 15卡簧。 检查卡簧要求完全卡入卡槽中 输出轴压入轴承后,转动输出轴,转动自如无卡滞现象,轴承无异响 气压机调整为0.8MPa 中间盖的 压装 滚针和轴承放入工装,各轴承要求压制到位,中间盖位置放好,按下按扭,把各轴 承压入中间盖内。将O型圈卡入中间盖卡槽。轴承面高出中间盖面部不超过0.2mm 气压机调整为0.8MPa 4 齿轴的压 工装上放入斜齿轮,注意无凸起面朝上,把主传动齿轴放入工装压入齿轮内。工装 上放入副传动齿轮,注意无凸起面朝上,把副传动齿轴压入齿轮 装 斜齿轮端面与齿轴压入端端面距离7.3+0/-0.2,副传动齿轮端面与副传动轴压入端 端面距离19.5+0/-0.2 齿轴的安 将各齿轮装入对应轴承中,盖上中间盖合拢后的头壳中转动输出轴不能有卡滞现象 装 在头壳内注入润滑油65±5g,注意主传动轴和付传动轴轴端都必须有润滑油 气压机调整为0.8MPa 6 压转子, 手指抓住轴承,转动转子,电枢转动自如无卡滞无异响,巡检2只/2h 组头壳 转子609轴承外装入转子弹簧和羊毛垫,压好轴承后两轴承距离要求控制在148.5 +0/-0.2 把手柄装入机壳,两根蓝色引线 ,并在外面套上玻璃纤维套管,电线头上剥线长35mm.并把线头放在冲扣机上冲压好线扣。把二脚电容的引线剥线3-5mm,在冲扣机上 冲压好线扣。两根引线和电容用尖嘴钳塞入开关
16
17
盖后盖
插入电源,开机初步性能检测:整旋扭档位是否旋转正常,齿音是否清晰无杂乱 气动螺丝刀扭矩调整为0.8-1.2N.m 把机器放入老化箱内,插上电源,按下开关,把机器调到最大转速开始老化老化15分钟后检测 机器的各种性能,外观:无磕碰划伤,漆膜明亮,无缺漆,无漆瘤,无毛刺等缺陷,螺钉无打 滑、损伤等现象
1 1 K 1

19
耐压检测
试验工位的地面上铺设绝缘橡皮,在开启高压的时候,操作者应站在绝缘橡皮上,并佩戴橡胶 绝缘手套进行耐压试验操作,在装卸工件之前必须首先切断高压电源,严禁两只手持正负电极 进行操作,操作应单手进行
管理部门:品质部
保存期限:三年

20
通电测试
接通电源,检查整机运行状况:调速、外观、噪音、振动、火花等性能;注意:试机员做好原 始数据记录,报表准确
产品代号 产品名称 重要度 1 检验频次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检验方法 计量器具
扭矩仪
检 验 项 目
记录
备注(重要 工序标识“ ★”)
目测/手感
1
3次/天 首检+5台/2小时 首检 3次/天
目测 目测/手感 目测 目测 深度尺 目测 深度尺 深度尺 手感 电子称 目测 手感 卡尺 目测
冲线扣要求承受10拨脱力,定子冲接后的碳刷接片就能承受整个定子的重量,插入开关的线扣 铜件不能外露,要求全部插入插孔中 气动螺丝刀扭矩调整为0.8-1.2N.m 8 装定子 在定子两短引线(黑引线)上套入热缩管并用冲扣机把碳刷接片冲接牢固,能承受10N拉力不 松脱。定子装入机壳专用线钩把定子各引线钩出机壳,并卡入相应线槽。定子铁芯表面与机壳 表面距离30.2 +0/-0.2
拉力计/目测 扭矩仪
3
1 1 1 1
首检 3次/天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
5
1
3次/天 首检+5台/4小时

K 1 1 1
K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2只/2h 3次/天
7
准备工作

目测
管理部门:品质部
保存期限:三年
9
1
首检+5台/4小时
目测/耳听/手 感
管理部门:品质部
保存期限:三年
管理部门:品质部
保存期限:三年
管理部门:品质部
保存期限:三年
管理部门:品质部
保存期限:三年
13
1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
14 15
目测 扭矩仪 目测 目测 扭矩仪 目测 目测/耳听/手 感 目测/手感 耐压仪 目测
装电位器旋 安装电位器套的方向需对准,不要装反 扭 气动螺丝刀扭矩调整为0.8-1.2N.m 1 1 1
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
目测 扭矩仪 拉力计 目测 目测 扭矩仪 目测/手试 目测/手感 目测 扭矩仪 目测 目测 ★
10
装压线板接 电线护套放入机壳相应位置,电线上压上压线板,并用螺丝固定。电线上的PVC皮距离压线板 要大于5mm,电缆线能承受100N拉力不移位 开关 电源线装入开关时不能有露铜现象,引线可以承受10N的拉力不从开关孔松动或脱落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台/4小时
11
布线
开关、电容、电位器放入机壳相应的位置,引线卡入卡槽中。引线不能有破损,引线都在线槽 内,布线合理简洁 气动螺丝刀扭矩调整为0.8-1.2N.m 1
首检+5台/4小时 首检+5柄盖 检查各布线情况,防止压线的情况出现。盖上手柄盖,并拧上4*16螺丝。开关能伸缩自如,自 锁灵活 螺钉打装到位,无漏打、滑牙现象 装好转子的头壳装到机壳上,并用ST5*55螺丝固定。头壳与机壳的方向按装配工艺所示,不能 头壳与机壳 反装 的合并 气动螺丝刀扭矩调整为0.8-1.2N.m 碳刷上装上碳刷和碳刷引线,盖上刷盖,把刷架放入机壳相应位置上。碳刷必须要卡入卡槽中 到位 软启动上红线与1根内部蓝色引线连接,软启动上黑线接定子长引线。软启动上的蓝线与1根蓝 软启动接线 色内部引线和定子引线连接,热风枪把各热缩管热缩。各引线连接处不能露铜,热缩管吹缩, 端面应该超过铜面4mm 装碳刷 软启动布线 1 盖上后盖,拧入ST4*16螺丝。注意后盖的方向:字母为正向。 1 K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