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质蛋白质,控制盐和油的摄入量。
02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消渴病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降
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
烈运动。
03
情志护理
消渴病肾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
重病情。因此,情志护理也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面之一。医护人员应该
应急处理措施和转诊建议
高血糖危象
如出现高血糖危象,应立即就医。在等待救援期间,可让患者喝些淡盐水,以补充体内水 分和电解质。
低血糖反应
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或口服葡萄糖水,同时监测血糖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 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病情恶化
如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接受进 一步治疗。在转诊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者安 全转运。
辨证论治
根据消渴病肾病的不同证型,如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 两虚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恢复脏腑功能平衡。
调理脏腑功能平衡
调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 护理中应注重饮食调养,选择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 之品,以减轻脾胃负担。
补肾益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消渴病肾病 患者多伴有肾虚症状,护理中应注重 补肾益精,可适量食用具有补肾作用 的食物或药物。
80%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可采用音乐疗法、冥想等方法进 行心理调适。
感染、出血等风险防控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肤 ,防止皮肤感染;注意口腔卫 生,饭后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
避免外伤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行中医护理的探讨

腔保洁 , 防止细菌大量繁殖 ; 及时清除 口鼻咽腔的粘性分 泌物 , 保 持患儿 的呼 吸道畅通 ; 对持续 发热患 儿 , 取物理 降温及 口服药 采 物结合 的方法 , 多补充水分并严 密监 测生命体 征 ; 于用 药过程 对 可能发生 的不 良反应 , 积极应 对如调 低药液滴 注速度 、 液保温 药
1 心理方法 的干预措施 终末期 糖尿病肾病( S N 患者因为长期疾病而只可依靠血 ED ) 液 透析来进 行治疗 , 多数 患者 出现情志上 的各种 变化 , 表现 为焦
者的血管通路 , 是确保 血流量 和透析质 量的重要保 证 , 被视 为血 液透析患者 的生命 线。因此 , 者每 次穿 刺前都 会 对瘘 进行 评 笔 估, 然后再行穿刺 。
B s并 肺部感 染患儿 的护理 , 应依 据患儿 的不 同情 况制定相 应 的护理对策 。在积极治疗 的基础上 , 首先寻应 找过 敏源及发病 诱 因, 这是促进 B s并肺部感染患儿康复 的措施 , 其次做好患儿 口
[] 3 王玲玲 . 阿奇霉素治疗 小儿支原体肺 炎 2 2例 [ ] 实用医学 4 J.
中外医学研究
21 0 1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薯薯 l 薯 1 k墨 一 l 誊 _
|麓 i 薯 誓 j | |÷ 毫 _ 薯 |I |≮| 。? 誊 ≮ l
张秀华
苏州市 中医医院( 江苏 苏州 2 5 0 ) 10 0
【 关键词 】 糖尿病 ’病 ; 血液透析 ; 中医护理 肾
随着人 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 的改变 , 终末期 肾病 透析患者 中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

参考文献 :
[] 1张莉 荣, 世银 . 医结 合护理 学 [ . 翻译 出版 社,965 859 何 中西 M] 天津 19 : .0 0
[] 明华 , 凯生, 2李 殷 蔡映 云. 哮喘 病学 [ .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 59 6 M] 人 2 59 .9 0 9
尿 ,
.
14 0.
CiiaJunl f hn s dc e 0 2 V 14 No5 l clora o C ieeMeii 1 o. ) n n2 ( .
用 ,或猪腰一个 ,杜仲 3 g 0 ,置锅炖熟食之【;猪肾芡实汤: 。 猪 肾一个 ,芡实 3 g 0 ,党参 3 g 0 ,不放盐或者少放盐 ,每 日一 次 ,连用 7 O 。鲫鱼赤小豆汤 :鲫鱼一条,赤小豆 5 g  ̄ld 0 ,煮 汤食用 。水 肿可用玉米须 与百矛根煎水代茶饮,或冬瓜皮泡水 带 茶饮 ,以健脾利湿 。 23情志护理 .
动 量 。不 宜 空 腹 运动 ,宜 在 饭 后 l 2 活 动 ,运 动 时 间大 约 ~ h
3 mi 0 n。
者多关怀 ,多体谅患者,对病 人给 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 。
2 给 药 护 理 . 4
3 健康教育 让 患者掌握监测血糖、尿糖 的方法 ,了解糖尿病控制 良好
的标准 ;掌握 口服 降糖药 的应用方法和不 良反应;注射胰岛素 的方法及低 血糖 反应 的判断和 应对 ;了解饮食 治疗的重要 作 用 ,掌握饮食治疗 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掌握体育锻炼具体方法
见 、最 严 重 的微 血 管 并 发症 之 一 。是 造 成 肾衰 竭 最 常 见 原 因之
一
唇 甲色 淡 , 心 悸 失 眠 , 腰膝 酸痛 , 舌 淡 脉 弱 。 2 护理方法
怎么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

怎么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和缓解症状。
以下是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1.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血糖。
护士应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包括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并调整药物剂量。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管理血压,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必要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 限制蛋白质摄入:对于肾功能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护士应帮助患者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4. 管理液体平衡: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出现水钠潴留和水肿。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必要时限制液体摄入量。
5. 注重个人卫生: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感染。
护士应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勤换衣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
6.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
护士要定期监测并评估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7. 心理支持:糖尿病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引发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建议。
8. 定期复查和随访:护士应协助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随访,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要全面,包括控制血糖、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管理液体平衡,注重个人卫生,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等。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以提高护理效果。
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肾病,是消渴病日久及肾、损伤肾气所致,以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少水肿、畏寒肢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膀胱、三焦有关。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血糖、血压、水肿、尿量、恶心、呕吐等情况。
(2)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饮食习惯Q(3)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5)中医证型:①气阴两虚证。
证候:脾气虚兼肝肾阴虚为多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视物模糊,小便量多。
舌红少津,脉弦细。
②脾肾气虚证。
证候:下肢水肿,面色无华,脱闷纳呆,肢重困倦或便澹。
舌淡苔白,脉满细或缓。
③浊毒上逆证。
证候:全身水肿,气短语怯,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神志恍惚,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悸气急,尿少便滤Q舌胖质黯,苔白腻或灰腻,脉沉细。
④脾肾阴虚证。
证候;面目、全身水肿,皖腹胀满,畏寒肢冷,食少便清,腰酸腿软,阳痿早泄。
舌胖淡苔白腻,脉沉细。
⑤心胃湿热证。
证候:面色潮红,脱腹闷胀,烦躁不安,食欲旺盛。
舌胖苔黄腻,脉弦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3)肾衰竭患者早期可以适当活动,症状较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4)患者应勤洗澡、勤漱口,预防压疮发生和口腔感染。
(5)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人量,定时测量体重、血糖等。
(6)观察病情,做好记录。
①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水肿、血糖、二便、舌脉以及皮肤瘙痒等情况。
②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③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吐血、便血时,及时报告医生。
④患者表情淡漠、头痛嗜睡、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神昏诡语、呼吸急促或深而慢时,及时报告医生Q⑤应注意服用降糖药物患者的饮食及用药反应,如出现头昏、心悸、出汗、无力等,应速喂糖水,并立即报告医生。
(7)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顿服。
(8)饮食护理:①饮食宜以高维生素、低糖、低盐、低脂及优质低蛋白为原则。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即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害。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饮食调养和生活调理。
一、病因病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主要是肾脏的阳虚衰弱,脏腑气血运行失常,体内湿热积聚等。
病机是湿热蕴肾,以及脾肾阳虚、肾阴亏损。
诊断主要依据尿糖阳性、尿蛋白阳性和肾功能不全。
二、治则治法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则为温阳下气、利水渗湿。
治疗原则是补益肾阳、清热利水、祛湿渗透、化痰祛风。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和养生保健等。
1.中药治疗主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温阳补肾、清热利水、祛湿化痰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山药、桑葚、金银花、茯苓、泽泻等。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改善肾脏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八髎、涌泉等。
3.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肾部穴位和腰腹部,促进肾脏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功能。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推、捏、拍、拿等。
4.养生保健重点是控制饮食,避免过食甜食和高盐食物,合理膳食搭配。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三、饮食调养在饮食方面,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1.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体重,防止肥胖。
2.避免过食甜食和高盐食物。
3.食物要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多食用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5.注意饮食时间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
四、生活调理生活调理非常重要,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锻炼身体,适度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肾脏功能。
3.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4.合理管理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 病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肾病概述 • 中医药治疗原则及方法 • 临床试验与效果评估 • 患者管理与教育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 思路和方法。
背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 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整体调节、副作用小 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
04
肾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3
中医药治疗原则及方法
辨证施治原则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01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既要考虑疾病的本质,又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整体调节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02
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通过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来达到治
疗局部病变的目的。
标本兼治
03
在治疗过程中,既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又要注重
个性化治疗方案探索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中医药治疗正在 探索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等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 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面临挑战及解决策略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中药材质量控制、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 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研究,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和疗 效评价标准,提高中医药治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易感。
舌胖有印。
(二)血虚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经少色淡。
舌胖质淡。
(三)阴虚证:怕热汗出,或有盗汗,咽干口渴,大便干,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
舌瘦红而裂。
(四)阳虚证:畏寒肢冷,腰膝怕冷,面足浮肿,夜尿频多。
舌胖苔白。
(五)血瘀证: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
舌下络脉色紫怒张。
(六)痰湿证: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形体肥胖,全身困倦,头胀肢沉。
舌苔白腻。
(七)湿浊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中黏腻,口有尿味,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皮肤瘙痒。
舌苔白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水肿
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
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
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
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
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
4.中药涂药(详见附录2)。
5.中药药浴(详见附录2)。
6.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证病室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做好个人卫生。
3.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程度进行评估,定期监测血糖。
采用中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车等。
4.指导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功的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
5.透析前健康教育。
让患者充分了解透析的最佳时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式的适应症、禁忌症、优缺点等。
(二)饮食指导
加强个体化饮食管理,记录出入量。
1.气虚证:宜食补气的食品,如瘦肉、白扁豆、鹌鹑等。
2.血虚证:宜食补血的食品,如动物血制品、红皮花生、黑豆等。
3.阴虚证:宜食清凉类的食品,如银耳、莲子、玉竹等。
4.阳虚证:宜食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胃作用的食品,如鸡肉、韭菜、生姜、干姜、花椒等。
5.血瘀证:宜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玫瑰花、油菜等。
6.痰湿证:宜食化痰利湿的食品,如木瓜、荸荠、紫菜、扁豆、红小豆、包菜、薏苡仁、鲫鱼、鲤鱼等。
不宜多吃酸涩食品,如柚子、枇杷等。
7.湿浊证:宜食祛湿化浊的食品,如花生等。
8.减少粥和汤的摄入,饮水量应根据患者每日尿量而定,一般以前一日总出量加500ml水量为宜,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使其了解本病与情志的关系,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2.护理干预,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抑郁、焦虑症状,针对不同的情志问题,采用释疑解惑、以情胜情等方法进行干预。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
证候诊断: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湿浊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