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原工学院

合集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课改探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崔鹏伟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以及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存在的困境,以期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决定行动,在教育体系和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当代大学生能否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否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手牵手,能否牢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一)理论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思想作为人的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甚至是决定作用。

笔者认为,理论思想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正确的方向,在理论思想教育中,首要的是引导受教育对象明确方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这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找准位置、找对方向的体现;二是坚持科学的方法,受教育对象要科学地认识世界,用科学的认知方法论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政治素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第二内涵是政治素养教育,与理论思想教育不同的是,政治素养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在党性和政治觉悟层面的教育引导。

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有政治上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行动上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知识分子作为未来民族的脊梁,更应注重自身的政治素养建设。

政治素养教育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共识;对各族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以及正确履行公民义务等教育,最终达到促进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之完成。

(三)道德修养教育道德修养教育,指的是通过实施道德规范的教育,帮助人树立高尚的品德,形成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和道德认知,明确道德与否的判断标准,使人能够树善意、发善心、做善事、求善果。

解码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

解码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

收稿日期:2019-11-07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JG202003)作者简介:孙 杰(1980— ),女,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法学博士,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解码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孙 杰,蒋紫燕(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 要: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

从现实维度看,是新时代新要求;从理论维度看,是新思想新发展;从价值维度看,是核心价值观新任务;从实践维度看,是新使命新呼唤。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要新”,就是要具有历史、辩证与创新思维能力。

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其“思维要新”培育的当然之道。

关 键 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20)06-0115-04 “思维要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来的,他强调,“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立体诠释,同时也为新时代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与真理的时代重任,因此,必须具备新思想新思维,善于运用历史、辩证、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客观、全面、辩证地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使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鉴于此,笔者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必要性,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使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具备承担好铸魂育人时代责任的素养与要求。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法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专题教学法

关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专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 号 : 6 1 G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6 6 2 0 )2 0 2 — 4 17 — 0 0(0 9 0 — 1 9 0
Th o c ta hi g a pr a h o a x s scprncp e e t pi e c n p o c fM r im ba i i i ls
b e r p s d a e p n e twad t e d v l p n ft s a d s c ey a d t e n e f r mo ig t e c riu u e n p o o e s a r s o s o r h e e o me to i n o i t n h e d o o me p t h u r l m n c b i i g o r im a i r cp e . h it c ie at b ts o e t pc ta h n p r a h ae i r f n i n u l n fMa s B sc P n i ls T e d si t t u e ft o i e c i g a p o c r : t p u d t i d x i n v i r h s o y t e r ,i o a iain i o g t, t p a t a i t n r a i n t e i i t n t a h n a . n o d rt u n o h o y t f c z t n t u hs i r ci b l y i e t a d i f x b l y i e c i g w y I r e o p tit s l o h s c i l y sl i
e e t h t p c e c i g a p o c , w n e t d r s a e e o r b e i cu ig o t r mo e h f c t e o i ta h n p r a h e e d o a d e s s r s f p o l ms n l d n h w o p i o t t e

都市频道《情感密码》的传播学解读

都市频道《情感密码》的传播学解读

都市频道《情感密码》的传播学解读作者:闫朝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8期2006年11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一档关于情感交流和倾诉的栏目《情感密码》开播了。

这档关于普通人情感故事的栏目迅速赢得了普通受众的认可,短短一年半时间收视率不断攀升,部分节目更是在观众中反响强烈,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形成了一定的节目影响力。

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该栏目进行解读,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充分体现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把人类的各种需要概括为五大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说明人的需要是由多方面组成的,是分层次的。

这种需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外在的,也有情感的。

马斯洛指出,“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一个更高级需要出现”。

当人的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时,就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五种需要是并存的。

越是低级的需要越广泛,人首先得满足起码的物质的需要,然后才可能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的需要。

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

”而大众媒介作为现代生活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信息系统,无疑在某些方面承担着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任务,这就契合了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又体现为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个人。

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媒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approach)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中原工学院各学院简介

中原工学院各学院简介

中原工学院简介:中原工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分南区、北区和西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60亩,建筑面积57.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拥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两个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秉承“勤奋、严谨、进取、文明”的优良校风,以“博学弘德,自强不息”为校训,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高质量教学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设有企业管理硕士点和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六个本科专业。

学院设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下辖会计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国际商务实验室、计算机室、专业图书资料室,并附设市场调查中心。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参与完成了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及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十余项,省部级二、三等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社科奖近十项,在《管理工程学报》、《南开管理评论》、《预测》等国内外一级刊物与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形成了“企业战略与创新”、“企业信息化”、“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战略”等科研团队。

建筑工程学院是在原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二级学院,现已初步形成较合理的专业和学科框架。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3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管理(合作办学)专科专业。

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另外,学院还拥有建筑与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近几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第二单位2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论文被SCI、EI或ISTP收录150多篇。

高校智库发展演变的历史

高校智库发展演变的历史

智库时代 ·89·智库社团一、现代大学智库诞生与发展智库(Think Tank),也被称为思想库或智囊团,是非营利性组织,其核心要务是从事公共政策的研究,团队成员由各领域精英、多学科专家汇集构成,其服务对象是助力政策制定和社会群众,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影响和引导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为政府等决策机构出谋划策,推动解决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和有可能预见的问题和后果,彰显了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分量,是具备相对稳定性和独立运作性的咨询机构[1]。

到底哪一个机构能称得上是世界第一家“智库”,学术界目前仍抱不同意见与看法。

综合其统一观点,智库大概于20 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日益彰显其对政策制定和社会舆论的推动作用。

20 世纪70 年代后,智库如雨后春笋,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增长。

196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前校长克拉克·科尔(Clark·Kerr),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表述:“今日之大学主要的功能不止于教学与研究,并且已经扩展到服务。

”[2]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追溯至古代,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治国安邦应该广开言路、用人所能,思想智库就得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代中国的谋士,古代西方的智者,都是为当时国家的统治者出谋划策,提供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观点与可行性策略,对统治者的决策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夏商周至元明清,智者群体的存在形式也经历了多种变化,规模越来越壮大,形式越来越具体,团体越来越稳定,从类似智囊团的群体,逐步演变为以机构或书院的形式长伴君侧。

但究其根本,早期智库与现代智库的形态特征和服务性质都有很大区别,智库更趋向于近现代催生的产物。

仅在美国,智库的起源就有多种版本:第一种说法是19世纪初期论:美国智库研究学者保罗·迪克森在1970年发表著作《智库》,他认为,现代智库诞生的标志,应该是1932年美国财政部与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签订下研究合同;第二种观点是19实际中后期论: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史密斯的观点是,1865年,各界联席会议在马萨诸塞州召开,使得学术界意识到知识共享所带来的良多优势,这才开创了现代智库的起点;第三种观点是20世纪初期论:持此意见的学者对智库诞生的具体时间也持不同看法,例如威廉多姆霍夫坚持1900年建立的全国市民联盟是最早期智库,詹姆斯·迈克甘则认为,现代智库起源于1916年诞生的政府研究所;第四种观点是20世纪40年代说:有学者认为,最初期的智库指的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进行作战计划讨论而组建的研讨室。

“一带一路”下的影游融合:跨界联动演进与业态蓝图构建

“一带一路”下的影游融合:跨界联动演进与业态蓝图构建

2720232018年,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萧泓在中加文化企业对话会上提出:“影视、游戏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主流文化形式之一,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果在影游产业领域进行更充分的合作,将为中加两国文化交流带来更多新机遇。

”[1]在“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外文化进入更加开放、共享的新阶段。

游戏、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消费的重要内容,通过将两者进行跨界赋能、深度融合,不仅给予观众新的沉浸、交互式体验,也延伸了影片的传播和市场空间,有力提升了我国电影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此,应兼顾游戏、影视等不同类型受众的消费需求、审美偏好,从叙事手段、表现形态和产业开发等维度探索影游融合空间,为我国电影文化对外交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影游融合”的发展历史、主要形态及未来方向概述从广义上看,“影游融合”是指将游戏IP改编为电影,或者将游戏素材、游戏风格引入电影,以及具备游戏精神、游戏风格的电影;从狭义上看,“影游融合”指的是直接改编游戏IP或者以“玩游戏”为故事架构或者主要情节的电影。

虽然游戏和电影是两种相对独立的文娱形式,但经过深度融合、渗透,创作出一批高票房成绩及良好口碑的优秀作品,并且逐渐形成新的艺术形态和产业模式。

(一)“影游融合”的发展历史游戏改编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好莱坞电影率先开启游戏电影改编。

1994年,由史蒂文·德·苏沙执导,尚格·云顿、劳尔·朱力亚等人主演的电影《街头霸王》以日本CAPCOM公司开发的游戏《街头霸王2》为创作基础,通过忠于原游戏的改编,以3500万美元的投资,收获1.05亿美元票房,成为早期“影游融合”的成功典范。

2001年上映的电影《古墓丽影》(西蒙·韦斯特执导)、2002年开始上映的《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保罗·安德森执导)不仅成为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作品,也创造了游戏改编电影的良好成绩。

马克思劳动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马克思劳动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正义观的概念内涵(一)马克思劳动正义观的解读对于正义的探索是人类一直的追求,并没有从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中衰落。

在文献中,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劳动正义”的概念,所以关于劳动正义不能从文献中获取一条具体可行的路径,但是我们可以从其关于“劳动”与“正义”的讨论中,找到马克思关于劳动正义的思想。

首先,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正义思想内涵的理解可以先从“正义”开始,“正义”的实质是用来对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和处理、调解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规范。

其从属于价值规范概念的范畴内,不是源于个别的、特殊的价值追求,而是存在历史和理论的内在逻辑,进而可以用来维护整个社会关系。

凡是想维护社会正义的,都需要遵守这个社会规约。

总而言之,正义的本质是遵循自然与非自然社会的规定给予人类和事物生存发展规律,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本身、人与人的关系的职能和责任。

其次,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有两个方面。

一是奠定在哲学本体论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汲取以往哲学之中的精华部分,将“劳动”定义为“感性对象性活动”。

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劳动观是由剩余价值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力商品理论等组成。

这些理论是马克思在选择性继承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精华的基础上,借助费尔巴哈“感性客体化原理”的立场,同时基于无产阶级的艺术,根植于现代工人阶级革命实践,将费尔巴哈“感性客体化活动原理”的立场注入劳动和劳动的概念中,把劳动定义为现实的创造性的客观化活动,带来了劳动观念的重大变化,确立了劳动的历史地位和前所未有的世界观的意义,劳动被视为人类的基本方法和在世界上人类自我实现的基本方法,把劳动看作现存的感性世界、社会历史、知识世界的深层本体。

(二)马克思劳动正义的基本内涵由此不难认识到劳动正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在遵守劳动本质的前提下,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劳动的主体、过程、关系、条件等要素做出价值规范和实践的要求。

首先,劳动正义体现为劳动分配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甲乙二人看到池塘里漂浮的树叶,两人正为树叶是否随着波浪走而争论不休。

甲认为树叶是随着波浪走的,乙则认为,如果没有池水流动和风吹影响,树叶是不会随着波浪走的。

讲授物理学的老师说:粗看起来,树叶好像跟着波浪走,实际上树叶还是停在原地,波浪只会使水面上的东西出现上下起伏。

因为波浪传到的地方,水在发生振荡,这时水并不向波浪传播的地方移动,因而水面上的东西,包括树叶也不会跟着波浪走。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1)甲认为树叶随着波浪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误认识?(2)为什么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2、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由于这种射线具有不少奇妙的性质,因此,不少人都对它感兴趣。

有一位医生叫哈勒·爱德华,他就设法把它应用到医学方面,把它变成了向病魔作斗争的武器。

一次,一位病人向他求医,他用X射线照射病人的患处,果然,没多久,病人就痊愈了。

就这样,他用X射线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可是,到了1897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只好好的手臂上出现了一块溃疡。

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上点药就会好了。

不料,没过多久,那块溃疡不仅没被治好,手臂上反而按二连三地又增加了几处溃疡。

这一下子他着急了,于是用各种方法加以治疗,但无论怎样治,溃疡却一点也不见好。

后来,溃疡面愈来愈大,甚至威胁到了他的生命。

最后,在无法可医的情况下,他只好把有病的手臂截去了。

难道是X射线在捣鬼吗?这件事,给当时热心于 X射线研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通过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X射线不仅会破坏有病的细胞,从而消除疾病,对人类有益处,也能把健康的细胞也杀死,使人患病,给人类带来危害。

所以,自此以后,凡是和X射线经常接触的人,都用铅板来挡住不可见的X射线,不让它照到自己身上,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请回答:(1)人们在解决X射线危害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2)分析X射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四、论述题(20分)请仔细阅读所给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后打算,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字数不少于500字)材料1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

即一个木桶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材料2比尔·盖茨没有付出过多的汗水去读完大学,却靠开发软件的灵感和辛勤开拓成就了微软事业。

钱钟书先生在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校没有苛求,他也没有刻意去补这块短板,而是将自己的强项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本试卷答案共 1 页,此页为第 1 页中原工学院2009~2010 学年第 2 学期08本科各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试卷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5 BBDDA 6—10 BDAAD 11—15 CCABC 15—20 CADBD 21—25 DABAA 26—30 AABDB 31—35 BAACC 36—40 CADDA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商品二因素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分)具体劳动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抽象劳动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分)2、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与发展过程;(2分)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2分)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分)3、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节约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可以加快资本的周转;(2分)二是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比例越小、流动资本比例越大,越有利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

(3分)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1分)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2分)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促进全球化发展。

(2分)(评卷时根据答题要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正确清晰,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可以酌情给分)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参考答案](1)甲对现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并没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他的认识是片面的。

(4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的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的。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6分)2、[参考答案](1)世界上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5分)(2)解决X射线危害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材料中,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铅板挡住射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X射线的有利一面。

(5分)(评卷时根据答题要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正确清晰,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可以酌情给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2、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4、劳动力商品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材料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2、材料1:2004年《福布斯》公布了中国富人排行榜。

在体育业、出版业等构成的大娱乐产业中,作家行业虽然处在了《福布斯》名人榜的底端,不同于艺人身价动辄千万倍升的利润增殖方式,但也足以让老百姓羡慕不已和困惑。

在入选《福布斯》“2004中国名人榜”的传统作家上榜理由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作品进入影视圈”。

现在,小说与影视结合形成了新的产业链。

材料2:2007年1月,一家网站发布“中国教授富豪榜”。

此榜一出,迅速在各大论坛上转帖发布,众多网友纷纷热议。

上榜的“富豪教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老板教授”,这类教授同时承担着大学或科研院所的教授和大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这两个角色,每天在两种不同的工作场地穿梭,也许上午刚在高档写字楼里签下一份上千万的合同,下午却开着奔驰驶进校园,面对着讲台下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另一类即是“作家教授”,这类教授靠著书立说争取高额版税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上榜的“作家教授”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通过“触电”即通过进入影视业后扩大其影响、带动其作品销量而不断增加其财富的。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作家上“富豪榜”的现象有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试用劳动价值论加以分析。

2.以文本产业为例,分析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五、论述题(16分)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甲乙二人看到池塘里漂浮的树叶,两人正为树叶是否随着波浪走而争论不休。

甲认为树叶是随着波浪走的,乙则认为,如果没有池水流动和风吹影响,树叶是不会随着波浪走的。

讲授物理学的老师说:粗看起来,树叶好像跟着波浪走,实际上树叶还是停在原地,波浪只会使水面上的东西出现上下起伏。

因为波浪传到的地方,水在发生振荡,这时水并不向波浪传播的地方移动,因而水面上的东西,包括树叶也不会跟着波浪走。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1)甲认为树叶随着波浪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误认识?(2)为什么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2、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由于这种射线具有不少奇妙的性质,因此,不少人都对它感兴趣。

有一位医生叫哈勒·爱德华,他就设法把它应用到医学方面,把它变成了向病魔作斗争的武器。

一次,一位病人向他求医,他用X射线照射病人的患处,果然,没多久,病人就痊愈了。

就这样,他用X射线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可是,到了1897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只好好的手臂上出现了一块溃疡。

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上点药就会好了。

不料,没过多久,那块溃疡不仅没被治好,手臂上反而按二连三地又增加了几处溃疡。

这一下子他着急了,于是用各种方法加以治疗,但无论怎样治,溃疡却一点也不见好。

后来,溃疡面愈来愈大,甚至威胁到了他的生命。

最后,在无法可医的情况下,他只好把有病的手臂截去了。

难道是X射线在捣鬼吗?这件事,给当时热心于 X射线研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通过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X射线不仅会破坏有病的细胞,从而消除疾病,对人类有益处,也能把健康的细胞也杀死,使人患病,给人类带来危害。

所以,自此以后,凡是和X射线经常接触的人,都用铅板来挡住不可见的X射线,不让它照到自己身上,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请回答:(1)人们在解决X射线危害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2)分析X射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四、论述题(20分)请仔细阅读所给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后打算,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字数不少于500字)材料1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

即一个木桶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材料2比尔·盖茨没有付出过多的汗水去读完大学,却靠开发软件的灵感和辛勤开拓成就了微软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