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书报告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书中的绪论和第一章部分内容,我知道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对当时社会与后世的影响。
同时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第一章中,我了解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实践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作用。
同时我还了解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切对于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来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一生都在从事无产阶级斗争工作。
他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点勿庸置疑。
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许多方面,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但不同的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
就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被理解成各种形象。
如果从它的创造者的认识、继承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后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如果阶级属性理解,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看法。
因为从自身环境中我了解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当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方面是在学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从这一方面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构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
这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如果要充分了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这三方面有一定了解,体会其中的联系。
博士生必修课 马克思 读书报告

博士生必修课马克思读书报告马克思:《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读书报告怀着对马克思的敬仰,最近拜读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论>第1卷第23章》,虽然阅读的比较浅显,但是不得不感叹马克思的才华,其对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揭示,使我受益颇深。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论>第1卷第23章》主要分析了资本积累的过程,研究了资本增长对无产阶级命运产生的影响,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一般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的原因。
马克思首先发现了剩余价值,证明了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了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然而,资本的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其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
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进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书中提到:“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结成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人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读书报告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本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它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本原理,为其实践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论及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观念。
在整个哲学史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
到底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还有古希腊的哲学家把人归为火、水等等,更有弗洛伊德的“人的本质是性”和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1845年的春天,旅居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在深刻剖析和研究了德国古典哲学后,全面剖析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方法,在思想上实现了由“青年黑格尔派”向科学批判黑格尔哲学世界观的重大转变,写下自己理论研究中不朽的一个提纲式的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读书报告

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感问题一:马克思在当时为何一直强调工人革命马上就要到来为了准备这个读书报告,我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本后书,我认真且努力地阅读,虽然感觉到它的枯燥。
经过愈加深入地阅读,我愈发感受到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是皮毛,我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确实了解不多。
在读着读着的时候,我发现马克思在早期一直很乐观的认为大规模的工人革命或者全欧洲的工人革命都即将到来。
他当怎会如此乐观的估计呢,我不是很清楚,因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即使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工人革命也没怎么发生,社会主义国家只是少数,整个世界的主流都是资本主义,而且看起来资本主义现在也正处于上升时期,短时间来看是不会灭亡的。
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78页中:“只要法国发生任何一次新的无产阶级起义,都必然会引起世界战争。
新的法国革命将被迫立刻越出本国范围去夺取欧洲的地区,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实现19世纪的社会革命。
”还有87页中:“1956年上半年,英国面临着一场以金融货币危机为特征的严重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认为新的危机必然将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对此,我也感到疑惑,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以致到后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他自己也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顶峰,再盛极而衰,那时才由工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我记得是不是上课时好像也说过,当一种生产方式它所发挥的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完毕的时候,也就是当它还没有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时,一般是不会灭亡的。
这是我自己脑海中的已经形成的观点,也不知道是否就一定正确。
马克思当时他难道就没有看到资本主义还有巨大的潜力吗?我只能理解为历史的局限性了。
他在《资本论》中也曾说过:“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
”他认为资本主义就要灭亡了,社会主义不久就会在全欧洲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这是我自己在看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我自己当时也积极地思考和去寻找答案,结论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健全,社会确实很黑暗,普通大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生活的确实非常贫困,社会矛盾尖锐,所以这也就让马克思看起来就要发生大规模工人革命一样。
关于《马克思传》的读书报告

关于《马克思传》的读书报告在“读经典”主题活动中,我选择了阅读《马克思传》这部书,读完后受益匪浅。
《马克思传》有四个版本,我所读的是戴维·麦克莱伦所著的原版《马克思传》。
戴维·麦克莱伦,之前是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也是美国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在欧美有着深刻的学术影响力。
他关于马克思的传记被公认为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是第一部涵盖了马克思生活各个方面的英文版传记。
本书用细腻的笔触勾勒马克思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深度展示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轨迹,全面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从马克思的童年到老年,刻画了一代伟人的一生的传奇。
详细部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想文献;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展现了马克思真实的普通人的一面。
书中有许多让人难忘的部分,读完后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
比如,青年马克思以一种纯粹的、年轻的理想主义思想在中学德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比如,在《新莱茵报》在最后一期用红色字体将弗莱里格拉特写在首页来反抗专制制度以及维护自己最后的骄傲,起中国改革的第一小节为:没有了公开战斗中公开的搏击,只剩下他们对我非难的遁词;用卑鄙偷袭的打击,野蛮的人置我于死地;致命的长矛在黑暗中飞过,埋伏的小人伤害了我;但在这里,我就像死去的反叛勇士,散发着骄傲的威力。
马克思读书报告

马克思读书报告马克思读书报告简介•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革命家•读书报告旨在探索马克思的思想和对社会变革的观点马克思的生平•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在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结识了恩格斯,成为共同合作的伙伴•马克思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资本论》•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详细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强调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剥削和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阶级斗争: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阐明了阶级斗争和剥削的根源•激励人们追求社会平等和正义的理想结论•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影响世界•对于当前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启示•研究和传承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马克思读书报告(续)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国家和组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对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影响长久以来不断延续马克思理论的适用性•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可能有其局限性,但其核心观点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仍然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思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和思考马克思读书报告的意义•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读书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和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结语•马克思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继续研究和传承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努力的方向•马克思读书报告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000字马原读书报告(一)

3000字马原读书报告(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读书报告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灵魂,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书,深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马克思主义批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是主客体统一的过程。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质量互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反作用于量变。
–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不断否定和超越的过程。
4.实证主义和重构主义的批判–实证主义:只关注经验和事实,无法解释深层次问题。
–重构主义:强调历史和社会条件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实事求是:基于真实的社会实践。
–分析综合:分析问题的全过程。
2.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阶级分析: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社会实践观察: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法则–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认识既是主体的能动性,也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4.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学方法–实践性原则: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社会性原则: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1.指导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原则。
2.分析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现实问题,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3.培养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人们批判思维和科学态度,提高审美能力。
五、结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对于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马克思读书报告范文
我最近认真阅读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我对此书的思想颇为感悟,特地写下这份读书报告与大家分享。
本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编写的经济学理论著作,其思想主要集中在批判资本主义下的政治经济学。
书中对于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雇佣制度、价值理论等方面作出了详细探讨,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在读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马克思的思想贯穿全书,尤其是在价值理论方面。
书中明确指出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蕴含的劳动价值决定的,这个理论深刻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剥削和压迫问题的根源所在。
此外,在阅读本书时,我也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无论是在劳动力的创造,还是在技术的发展方面,社会生产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提高并没有惠及全部劳动人民,反而被资本家所榨取,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总的来说,此次读书让我对于马克思的理论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深刻的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的罪恶和危害。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将牢记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努力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思想学说
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 实的。 分立性是不实在的。依他的见解,世界并不是 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 或灵魂)的集成体。 他主张,除全体而外任何东西都不是根本完全 实在的。
马克思
卡尔· 海因里希·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生卒1818年5月 5日-1883年3月14日)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 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 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 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告诉我们在德国要实现真正的解放的两个重要 的因素是哲学和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 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 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这篇文章作为导言,它相比马克思以前的所有文章有一个突出而明 显的不同,那就是,在之前马克思都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实际解放德国 的方案,但是在这里,他完全地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分离出来,不再只是 从德国的政府和国家制度去剖析,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了人类解放 的解决之道! 以上是我从利用原著以及网络媒体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关于马克 思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我没有太多的独到的见解,那是一个思想 家、政治家对整个社会形式的剖析以及解救方案的探索,我无法企及, 但是他的思想我们可以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了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 本早期著作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 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 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 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 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 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 加的。
个人心得
PPT制作:
中原工学院网络班
经典选择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
格奥尔格· 威廉· 弗里德里希· 黑格 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 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 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 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