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验15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
血管收缩剂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作用

血管收缩剂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作用引言:血管收缩剂是一类能够引起血管收缩的药物,其通过收缩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使血管内腔减小,从而增加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
本文将讨论血管收缩剂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作用。
1. 血管收缩剂的种类和机制:血管收缩剂主要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其他药物如血管加压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激活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升高动脉血压。
2. 实验设计:为了研究血管收缩剂对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
- 实验组:给予家兔注射血管收缩剂;- 对照组:给予家兔注射生理盐水;- 测量动脉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家兔的动脉血压,在给药前、给药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等时间点进行记录。
3.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给予家兔血管收缩剂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
在给药后30分钟,实验组家兔的平均动脉血压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 < 0.05);在给药后60分钟和90分钟,实验组家兔的平均动脉血压仍然较对照组高(P < 0.01)。
4. 讨论:以上结果表明,血管收缩剂能够显著升高家兔的动脉血压。
这是因为血管收缩剂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导致血管的内径减小,从而增加了动脉血管的阻力,使得动脉血压升高。
此外,这一结果还与血管收缩剂对体液平衡的影响有关。
血管收缩剂可以促进体液的返液,增加血管血容量,进而提高了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血管收缩剂能够显著升高家兔的动脉血压,但过度的血管收缩剂使用可能导致血压过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甚至引发心脏病等疾病。
因此,在使用血管收缩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5. 结论:综上所述,血管收缩剂能够显著升高家兔的动脉血压,这主要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引起的。
血管收缩剂可通过激活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血管阻力,促进体液返液,提高心输出量等机制来调节动脉血压。
经典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效果评估

经典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效果评估家兔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之一,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研究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效果评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动脉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对经典药物在家兔动脉血压调节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其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降低动脉血压。
常见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地尔硫{}柗和维拉帕米。
研究结果显示,硝苯地平能够明显降低家兔的动脉血压。
实验中,在给予硝苯地平后,家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此外,硝苯地平还能够扩张家兔的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流灌注。
地尔硫{}柗和维拉帕米也具有类似的降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家兔的动脉血压。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抑制该系统的药物可以降低家兔的动脉血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
常见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包括洛贝他定、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
研究发现,洛贝他定能够显著降低家兔的动脉血压。
实验结果显示,在给予洛贝他定后,家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
洛贝他定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 受体,减少外周血管收缩和增加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也具有类似的降压效果。
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交感神经传导,降低心率和动脉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
研究结果表明,普萘洛尔能够有效降低家兔的动脉血压。
给予普萘洛尔后,家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
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1受体,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动脉血压。
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也具有类似的降压作用。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结果分析:
BP↑ (+)颈动脉窦 IX 主动脉弓 X
延髓心血管中枢
心 输 出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脏
心迷走神经 (+)
心交感神经
↓
量
房室传导↓
(-)
外周阻力↓
血管舒张
交感缩血管神经 (-)
BP↓
思考题
1.压力感受性反射有何意义 2.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为何心率下降? 3.总结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心 血 管 活 动 的 神 经 体 液 调 节
实验器材:
1.兔手术器械一套; 2.血压换能器、动脉插管、三通
管、保护电极等; 3.RM624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药品:
3%戊巴比妥钠、0.5%肝素生理盐水、 1:10 000肾上腺素、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
实验步骤
1.捉拿家兔、称重、麻醉、固定; 2.去毛、做颈部手术切口; 3.暴露、分离气管; 4.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最 粗); 5.颈总动脉插管,连接RM6240系统; 6.描记正常血压波形,观察家兔在不 同处理因素下血压的变化 。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 动脉血压的影响
【实验目的】
1.熟悉家兔颈部手术操作和RM6240生 理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家兔动 脉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实验原理】
1.动脉血压的形成及 影响因素
2.心血管活动的神经 体液调节
【实验对象】 家兔
动脉血压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正常血压曲线
观察项目
血压变化
牵拉左侧颈总动脉5-10s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0-15s 0.01%肾上腺素0.2ml/Kg 0.02%去甲肾上腺素0.2ml/kg 0.005%异丙肾上腺素0.2ml/kg 1%酚妥拉明0.1ml/kg,0.01%肾上腺素0.2ml/Kg 0.0001%乙酰胆碱0.5ml/kg 0.05%阿托品0.2ml/kg, 0.0001%乙酰胆碱0.5ml/kg 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
家兔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实验报告家兔动脉血压实验报告正反馈正反馈有哪些生理学家兔实验报告篇一:机能实验报告家兔血压调节实验报告实验次序:一实验项目:家兔血压调节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号实验类型(打?):(基础? 综合? 设计?)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3年4月11日(星期四晚上19:00~22:00)马健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篇二: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报告[目的与要求]1 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的方法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基本原理]在正常人体内,任何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时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其中以静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最为重要.此反射即可使升高的1血压下降,又可使降低血压升高,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与观察起作用本实验是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即由动脉插管与压力传感器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导系统,将动脉插管插入动脉,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封闭的液导系统传导压力感受器,由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动物与器材]家兔 ,手术台, 常用手术器械, 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双凹管, 气管插管,动脉插管,三道管, 动脉夹,计算机采集系统 ,压力传感器,保护电极,照明灯,纱布,棉球,丝线,注射器(1ml,5ml,20ml),生理盐水,4%柠檬酸钠,20%-25%氨基甲酸已酯,肝素(200U/ml),肾上腺素(1:5000),已酰胆碱(1:10000)【方法与步骤】1、实验仪器的准备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压力传感器。
从显示器的“实验项目”中找出“循环实验”的“家兔血压的调节”条,使显示器显示压力读数。
2、连通液导系统并制压将压力传感器的下方支管,通过输液管连接三通管,再连接动脉插管。
上侧管供制压时排除管内空气使用。
先用装有20ml 4%柠檬酸钠的注射器,通过三通管向连接动脉插管的输液管内推注,使之充满液体(不要使动脉插管高过压力传2感器的上方支管)后,再用止血钳夹住动脉插管端的输液管。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和观察,探究各种生理和药理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深入理解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生理指标,受到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综合影响。
神经调节方面,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导致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会使血管舒张,降低外周阻力,引起血压下降。
体液调节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对血压产生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健康家兔 1 只,体重 20 25kg。
(二)实验器材1、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镊子等。
2、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动脉插管、静脉插管、输液装置。
4、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剂)、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抗凝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药品。
(三)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后,用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 5ml/kg 的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进行麻醉。
当家兔角膜反射迟钝、肌肉松弛、疼痛反射消失时,表明麻醉效果良好。
2、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腹股沟部的毛。
3、在颈部正中做一长约 6 8cm 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
在气管两侧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并分别穿线备用。
4、向动脉插管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排尽气泡,然后将动脉插管插入左侧颈总动脉,通过压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相连,用于测量动脉血压。
5、右侧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用于注射药物。
6、待血压稳定后,观察并记录正常血压值。
7、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并观察血压的变化: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15 20s,观察血压变化。
松开夹闭后,观察血压的恢复情况。
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刺激停止后,观察血压的恢复情况。
由静脉注射 01%肾上腺素溶液 02 03ml,观察血压变化。
实验15--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实验15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王上(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2级针灸推拿七年制1班3组,2022)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物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神经核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二、摘要目的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方法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并使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封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化。
改变神经和体液因素,记录压力的变化,通过记录的曲线分析不同的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结果夹闭对侧颈动脉10s和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使家兔动脉血压升高;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减压神经中枢端、迷走神经外周端、注射乙酰胆碱使家兔血压降低;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不影响家兔血压。
结论家兔动脉血压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刺激减压神经、减压神经中枢端、迷走神经外周端、注射Ach可使血压降低,夹闭对侧颈动脉10s 和注射NE则使血压升高,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不影响家兔血压。
三、关键字去甲肾上腺素、肝素、乙酰胆碱、减压神经、动脉血压四、引言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是极其重要的。
正常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心血管活动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控制下,保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改变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则可观察到动脉血压的相应变化。
在动物实验中,可利用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通过液体导联系统和压力传感器,将动脉血压的变化在计算机采集系统中描记下来。
五、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家兔;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方法:2.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血压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柱上,高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
压力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输入通道。
仪器参数: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兔动脉血压调节”,仪器参数: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2kPa,采样频率800Hz,扫描速度2s/div。
血压综合实验报告家兔(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家兔动脉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
2. 掌握血压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分析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4. 研究不同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其稳定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等调节机制。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这对于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至关重要。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BL-420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刺激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5mL、1mL)等3. 实验试剂:3%戊巴比妥钠、0.3%肝素、1:10000盐酸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异丙肾上腺素、0.01%多巴胺、1%酚妥拉明、0.001%乙酰胆碱、0.01%阿托品四、实验方法1. 家兔的麻醉与固定:采用3%戊巴比妥钠进行静脉麻醉,将家兔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 颈部手术:分离颈部血管与神经,暴露两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并穿线备用,左侧颈动脉穿双线,远心端打死结。
3. 气管插管术:进行气管插管,确保家兔呼吸通畅。
4. 颈总动脉插管术:将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导管从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颈总动脉直至动脉夹处。
用手术丝线将动脉导管连同颈总动脉一起扎紧。
移除动脉导管近心端的动脉夹,观察显示器波形变化。
5. 观察基础血压:记录家兔的基础血压。
6. 观察颈动脉窦反射:夹闭右侧颈总动脉,观察血压变化。
7. 观察迷走神经反射:电刺激向心端迷走神经15秒,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
8. 观察药物作用:分别注射1:10000盐酸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异丙肾上腺素、0.01%多巴胺、1%酚妥拉明、0.001%乙酰胆碱、0.01%阿托品,观察血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基础血压:家兔的基础血压为XX mmHg。
2. 颈动脉窦反射:夹闭右侧颈总动脉后,血压升高至XX mmHg。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动脉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生理指标,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兔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探索其调节机制,为进一步了解动脉血压的调控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兔10只。
2. 实验仪器:血压计、动脉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3. 实验操作:将兔固定在实验台上,插入动脉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兔动脉血压数据。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静息状态下的血压测量:在兔静息状态下,我们测得其平均动脉血压为80mmHg。
这一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相符,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准确可靠。
2.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兔运动后血压的测量实验。
通过让兔进行跑步活动,我们观察到兔动脉血压明显上升,达到了120mmHg。
这说明运动能够刺激兔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其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进而收缩血管,增加血压。
3. 呼吸对血压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进行了呼吸对血压的影响实验。
通过改变兔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我们观察到呼吸快而深的状态下,兔动脉血压明显上升,达到了110mmHg。
这说明呼吸与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呼吸快而深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提高血压。
4. 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最后,我们进行了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实验。
通过给兔注射降压药物,我们观察到兔动脉血压明显下降,达到了60mmHg。
这证明降压药物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和呼吸对兔动脉血压有显著影响,能够增加血压。
2. 降压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兔动脉血压。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语:通过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我们对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实验15 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素(adrenaline,AD)、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等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并以阻断药为工具分析各药对受体的作用。
方法本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操作软件来完成。
仿真三道记录仪模拟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注射AD后血压升高,注射NE后血压升高,注射ISO后血压下降;注射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后再注射三者,血压变化分别是降低、升高和降低;而注射普萘洛尔(propranolol)后再分别注射三者,血压变化分别是升高、升高和降低;Ach对兔子血压调节具有降低作用,但注射了阿托品(atropine)后这种降低作用减弱,而高浓度的Ach能使注射了阿托品后的家兔血压下降仍很明显。
结论 AD是血管α受体激动剂,能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NE作用也是一样。
而ISO和Ach分别通过激动β2受体和M受体使血压升高,它们的拮抗剂phentolamine、propranolol、atropine分别可以拮抗这种作用。
【关键词】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α受体β2受体 M受体血压调节
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三个基本因素相关,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维持血压正常。
传出神经药是一大类药物,分为拟似神经递质和拮抗神经递质两种,通过激动或阻断分布于心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和胆碱受体,影响心肌收缩性和血管舒张程度,从而升高或降低血压。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家兔;
1.2药品和试剂:200g/L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1000U/ml 肝素钠(sodium heparin),2×10-2g/L 盐酸肾上腺素(adrenaline hydrochloride),2×10-2g/L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bitartrate),2×10-2g/L 硫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sulfate),10g/L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2.5g/L 盐酸普萘洛尔(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10-2g/L氯化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chloride),10g/L acetylcholine,1g/L 硫酸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10g/L atropine ;
1.3实验仪器: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仿真三道记录仪。
2.方法与步骤
2.1家兔颈部动脉插管,用三道压力换能器和水银检压计相连;
2.2 耳缘静脉注射AD、NE、ISO,每次待血压稳定后再注射另一种药物,并记录注射前后的动脉血压;
2.3注射phentolamine,血压稳定后,重复2.2操作;
2.4注射propranolol,血压稳定后,重复2.2操作;
2.5注射Ach 1:10万0.1ml/kg体重,观察、记录注射前后血压变化;
2.6注射atropine 1:1000 0.1ml/kg后,再注射acetylcholine 1:10万 0.1ml/kg体重,观察、记录注射前后血压变化;
2.7观察静脉注射给大量acetylcholine(1:100 0.1ml/kg)引起的血压变化。
3.实验结果
表1 肾上腺素类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mmHg)
观察项目
用药前用药后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adrenaline100 67
78
120 89 99
noradrenaline100 67 78 128 101 120 isoprenaline100 67 78 75 25 42 Phentolamine+adrenaline83 49 60 68 35 46 Phentolamine+noradrenaline83 49 60 95 63 74 Phentolamine+ isoprenaline83 49 60 69 33 45 Propranolol+adrenaline92 72 79 107 89 95 Propranolol+noradrenaline 92 72 79 107 89 95 Propranolol+ isoprenaline92 72 79 70 56 61 注: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表2 不同情况下注射Ach对动脉血压的影响(mmHg)
观察项目
用药前用药后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Ach(1μg/kg)92 72 79 70 37 48 Atropine后再注射Ach 92 72 79 82 57 65 h-Ach(100μg/kg)92 72 79 80 33 49
4.讨论
4.1 AD是α、β受体激动药,小剂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和心排出量增加,皮肤、粘
膜、内脏等血管收缩,均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
但同时舒张骨骼肌血管,使舒张压不变或降低。
大剂量AD除强烈兴奋心脏β1受体外,还可使血管α受体兴奋占优势,使外周阻力显著增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实验结果显示AD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100/67、120/89,与此相符合。
4.2 NE可以激动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还可以激动血管α受体,使外周
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两者均使收缩压和舒张压豆升高。
实验结果显示NE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100/67、128/101,与此相符合。
4.3ISO是β受体的激动药,通过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并与心
脏上的β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但以前者作用为主,所以表现为血压的下降。
实验结果显示ISO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100/67、75/25,与此相符合。
4.4Phentolamine是α受体阻断药,注射phentolamine后再注射AD,其α受体激动作用
被抑制,而β2受体作用显示,表现为外周阻力下降,翻转了AD的升压作用;注射NE后,α受体作用减弱或被取消,使外周阻力增大或不变,从而血压上升或不变;注射ISO后,β2受体激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血压下降。
实验结果显示注射phentolamine后,AD 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83/49、68/35, NE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83/49、95/63,ISO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83/49、69/33,与此相符合。
4.5 Propranolol是β受体阻断药,能阻断β1受体,使心率下降,心缩力降低,冠状动脉
流量减小,心输出量减小,并且通过阻断肾β1受体肾素释放减少,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从而使血压降低。
注射AD后β2作用被取消,α作用显示,使外周阻力上升,血压上
升;注射NE后,α作用被激活,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上升;而ISO的β受体激动作用被propranolol阻断,扩血管作用被取消,血压下降。
实验结果显示注射propranolol后,AD 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92/72、107/89, NE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92/72、107/89,ISO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92/72、70/56,与此相符合。
4.6 Ach是M胆碱受体激动药,能与心肌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激动血管内皮M3亚型,导致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因子NO释放,从而引起邻近平滑肌细胞松弛,外周阻力减小,舒张压下降。
实验结果显示Ach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91/71、70/37,与此相符合。
4.7Atropine是M胆碱受体阻断药,使Ach激动M受体作用减弱,使血管仍舒张,心率仍减慢,造成血压降幅下降。
实验结果显示atropine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92/70、82/57,与此相符合。
4.8大剂量、高浓度的Ach可与atropine竞争M受体,使atropine与M受体分离,而Ach 可逆性结合M受体,从而表现为M受体激动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大量Ach用药前后血压分别为92/71、80/33,与此相符合。
【参考文献】
(1)杨世杰等.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67,179,181,192,197,199,203,205-207.
(2)陆源,夏强等.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01-202,295-297.。